G1- 業與業識
── 行者 果燦 ──
「業」是「羯磨」(Karman),指身語意之一切行為造作所產生的結果。無論善惡或無記,起心動念,都會造「業」,故「業」是「心」在起主導。「業」的意思,在梵語是「行為」,藏語是「行動」,漢語稱為「造作」。但不論有無付之行動,甚至最細微的一念之動已造成「業」,唯有善惡深淺無記之分。「無記」就是不善不惡,非善非惡。
身體所造之業稱「身業」,語言所造之業稱「語業」或「口業」,內心思想欲念所造之業稱「意業」。「身、語、意」稱為「三業」,前兩業是肢體行動,後者為思想活動。身、語所表達出來的,令人看得見,聽得到的稱「表業」(Vijnāpti);僅是思想的活動,或僅是潛在思想深處而未表現出來的,稱為「無表業」(Avijnāpti)。
聖嚴師父說:「『業』,在印度是釋迦牟尼佛未出世前就有的思想,是指一種行為或造作。佛教出現後,業和三世十二因緣有關,在十二因緣中的觸受愛取,即是業的過程和段落,由『取』而『有』,有什麽?即是有業的力量的延續,也就是有未來生死的果報種子,所以佛教所講的業與外道不同,在三世十二因緣中,業乃是指現在行為而成為未來果報之因。」(漢藏同異P51)
既造了「業」,在因緣成熟時,必招感相應之果報,這就是佛教的「因果定律」,也就是俗世所說的「因果報應」。古〈易傳〉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法句經》說:「沒有地方可以隱藏而逃掉業果。」每個人一生所造之「業」,不論行為上和思想上的,不論你造的是「善業」、「惡業」還是「無記業」,也就是說,不論你做了好事壞事還是不好不壞的事,不論事情的大小輕重善惡,你造下的「業」,就會「凝聚」和「記錄」在你自身的心靈深處,佛教把那裡稱為「業識」。〈唯識論〉說:「識謂了別。」「識」是「心」的異名,是心對於境所起的了別功能,故也稱為「心識」。
「業識」有三個主要的功能:一,分別、思維、判斷;二,記憶、執著;三,業力最强者起牽引「業識」流轉往生的作用。因為「六識」中的前五識,「眼、耳、鼻、舌、身」,面對外界的「色、聲、香、味、觸、法」六塵,引起第六「意識」的分別、思維和判斷,確實認知了冷熱粗細、青紅皂白、大小輕重、正邪真假等等。依事物的形態、感覺、狀況和價值,使人產生喜愛和厭惡等感受,「意識」就會指揮眼、耳、鼻、舌、身去「受」去「想」去「行」。因厭欣而引起貪、瞋、癡、慢、疑等種種煩惱,這不僅會使人造業,而且會執著這種感受,並儲存在「業識」的記憶中。故在人死以後,至到再生前的整個階段,這「記憶」和「業識」同在。
因為「業」在「業識」裡只是相互消長,不會全部消失,這種「業」之種子必深藏於「心識」之中,貫通過去、現在和未來。聖嚴師父說:「投生時它先來,死亡時它最後走。」所以在你臨終時,你的「業識」裡必然還存留不少現世和宿世的「業」,其中為主的「業」,就會形成一種稱為「業力」的牽引力。此由你自身的「業」所產生的,能牽引「業因」至「業果」的牽引力,稱為「引業」。這種「引業」的能量,在因緣成熟時,就會對你將來輪迴六道起著很強烈的牽引作用,在死亡後牽引你的「中陰」或「神識」趣向「六道」中人、天、鬼、畜等其中一道,或直接往生佛國淨土,也可能把你牽引入地獄。
〈俱舍論〉說:「一業一引生,多業能圓滿。」〈毘奈耶〉說:「不思議業力,雖遠必相牽,果報成熟時,求避終難脫。」故到時該趣向「六道」中哪一「道」,並不是你死後自己可以控制的,這要視你宿世和今生的所作所為的取向。就是唯有靠你自己生時的「願力」和强大的「善業之力」。聖嚴師父說:「如果亡者生前發了悲心大願,信心堅定,死後就不會隨業流墮,可以生往佛國或再回到人世行菩薩道,這要看亡者的發願而定。」(歡喜看生死P139)
《涅槃經》〈憍陳如品〉和《菩薩處胎經》皆說:「善惡之報,如影隨形。」「業力」就像影子一樣,長遠跟著人,不離不棄。除非已經轉識成智,解脫生死,出離三界,否則「業力」是不會轉換或消失。既像「影子」,就會隨光線和位置的不同,而改變其強弱和形狀,也就是說,「業」產生後,會隨因緣的改變而改變其「業果」。既已造業,不論善業惡業,在因緣成熟時,必招感相應之果報,稱為「業報」或「業果」。就是說,「業識」裡的「業」不會一成不變,它會不斷的在你自身的「業識」裡進進出出,「業識」裡面的「善業」和「惡業」的比重,也會不斷的改變。藏進去的是「業因」,搬出來的是「業果」,有些「業因」在同一期生命中就會產生「業果」,有些「業因」要在下一生,甚至下幾生才有「業果」,這要視「業」的性質和各種因緣而定。聖嚴師父說:「各人生死各人了,各人罪業各人消。」(學佛群疑P58)造善業就會有善報,造惡業就會有惡報。同時,造善業會減輕和抵銷部份惡業,造惡業同樣會毀掉善業。除了自身的努力,沒有任何其他外力可以改變此因果定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