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7日 星期五

[點燈]-五戒十善「通教戒」

F7-          五戒十善「通教戒」
                                             ──  行者 果燦  ──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此是三世諸佛的「通教戒」,在《增一阿含經》及《涅盤經》等等經典都有提到此偈。意思是:所有惡事壞事都不可做,所有善事好事盡量去做,努力把自己思想上一切外來的邪見糾正過來,這是三世諸佛所教導的。這一偈涵蓋了所有的佛戒。
        佛教的「五戒」(Pancashila),是指「不殺生、不偷盜、不邪婬、不妄語、不飲酒。」這是佛教的基本戒律,是一切佛戒的根本。十善戒、菩薩戒乃至比丘、比丘尼戒等等一切戒都是根據五戒而引伸的。持戒必須修善,「諸惡莫作」的同時必須「眾善奉行」。戒「殺」必須「救生」、「放生」;戒「偷盜」必須行「布施」;戒「邪淫」必須修「梵行」等等。
        聖嚴師父說:持五戒「是在施予一切眾生的無畏懼心,由於我持殺戒,不必怕我傷害;由於我持盜戒,不必怕我偷盜;由於我持邪婬戒,不必怕我婬污其親屬;由於我持妄語戒,不必怕我欺騙;由於我持飲酒戒,不必怕我以飲酒而瘋狂。故稱五戒為五大施。」(戒律學綱要P79)
        佛教徒初入佛門受「三歸戒」,之後受持「五戒」(中間可持十善、八關戒齋等等),信心堅定後受持「在家菩薩戒」;出家最初受持沙彌(尼)十戒,後受持比丘(尼)具足大戒。為使戒品的堅固,三歸五戒是可以重受的。
        對於凡人而言,受戒後而不犯戒,是不可能的事。《菩薩瓔珞本業經》說:「有而犯者,勝無不犯,有犯名菩薩,無犯名外道。」犯了戒,只要誠心懺悔改過,或至心稱名念佛,就可還得清淨。一位真正開悟的禪師,已達到聖境,他們的思想境界是不可能會犯戒的。
        既「諸惡莫作」持「五戒」,必也「眾善奉行」持「十善」。
        「十善」,指「不殺生、不偷盜、不邪婬、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不貪欲、不瞋恚、不邪見。」《占察善惡業報經》說:「言十善者,則為一切眾善根本,能攝一切諸餘善法。」《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說:「成就如是十種輪故,得名菩薩摩訶薩也。於一切惡,皆能解脫;於一切善,隨意成就;速能盈滿大涅槃海;以大善巧方便智光,成熟一切眾生之類,皆令獲得利益安樂。」此「十輪」就是「十善」。
        聖嚴師父說:十善法不僅「是人天善法,也是聲聞、緣覺乃至成佛基礎的五乘共法。」「十善不僅是佛教的五乘共法,也當是與世間諸外道師共同遵行的善法。也可以說,任何人,不論信佛不信佛,都當遵守十善法。任何時代任何地方,不論有佛教沒有佛教,都當遵守十善法。所以十善法是一切善法的基礎,也是一切律儀戒的基礎,更是無上佛道的基礎。」(菩薩戒指要P79、82)「十善」也是「戒」。
        「十善」亦稱「十善業」,其中殺、盜、婬是「身業」,故不殺、不盜、不邪婬,稱為「善身業」;妄語、兩舌、惡口、綺語是「口業」,故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稱為「善口業」,以上合成《涅槃經》所說的「身口七」。另外不貪欲、不瞋恚、不邪見為「意業」。
        「自淨其意」的「意」,是指你的思想意識,不是你的「自性」。六祖在《壇經》第一段就指出:「善知識!菩提自性,本來清淨,但用此心,直了成佛。」因為「本來清淨」,不用再去「淨」了。而人的思想意識裡的一切煩惱都是外薰的,並非本性。故行者必須「知苦斷集,慕滅修道」,「識自本心,見自本性」,也就是「明心見性」,以達到究竟解脫,「成佛」的目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