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7- 菩薩「五十二階位」
據《妙法蓮華經》等經論說,菩薩修行有「五十二階位」:包括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妙覺等。「十信」還在凡夫位,「十住」始入賢位,至「十地」入聖位,因為菩薩有凡聖之分,地前都屬凡夫菩薩,至「初地」才入聖位,稱「聖位菩薩」,至「等覺」才是自覺覺他大菩薩,但覺行尚未圓滿,至「妙覺」才覺行圓滿,究竟成佛。
「等覺菩薩」又稱「補處菩薩」,是指住世的佛入滅後,繼承前佛,下生世上成佛而補其處的菩薩。通常指彌勒菩薩,因為釋尊住世時,曾為彌勒授記,預言彌勒在兜率天天壽四千歲盡時,將下生人間,在龍華樹下成佛。所以彌勒菩薩被稱為「補處菩薩」,因為補處菩薩是再隔一生就可成佛,故又稱為「一生補處菩薩」。
「十信位」,指五十二階位最初應修的十種「信心」,各經論雖各有不同解釋,通常指:一,信心、二,念心、三,精進心、四,定心、五,慧心、六,戒心、七,迴向心、八,護法心、九,不退心、十,願心等。在十信位持五戒、八戒,修十信、行十善、修六度,伏三界見思惑。
「十住位」,第二個十位,既得「信心」,進而「住」於佛地之位:一,初發心住、二,治地住、三,修行住、四,生貴住、五,方便具足住、六,正心住、七,不退住、八,童真住、九,法王子住、十,灌頂住等。在「十住位」常行八萬四千波羅蜜,入空界住空性位,斷三界見思惑開慧眼。
「十行位」,第三個十位,菩薩於「十信」、「十住」滿足自利,進而為利他之行:一,歡喜行、二,饒益行、三,無瞋恨行、四,無盡行、五,離痴亂行、六,善現行、七,無著行、八,尊重行、九,善法行、十,真實行等。在「十行位」常行八萬四千波羅蜜,進入五蘊法性空位,漸斷三界塵沙開法眼。
「十迴向位」,第四個十位,菩薩以大悲心救護一切眾生謂之「迴向」:一,救護一切眾生離眾生相迴向、二,不壞迴向、三,等一切佛迴向、四,至一切處迴向、五,無盡功得藏迴向、六,隨順平等善根迴向、七,隨順等觀一切眾生迴向、八,真如相迴向、九,無縛解脫迴向、十,法界無量迴向等。在「十迴向」位學習百萬億波羅蜜,入眾生空無我空平等無別位,伏無明,習中觀。
「十地位」,第五個十位,在「十地」以中道觀,漸破無明,漸開佛眼。「十地」更有多種不同說法,聲聞緣覺和菩薩三乘各有異同,一般通行的有三乘通教的「十地」:一,「乾慧地」(乾音干,乾燥之義),〈大乘義章〉說:「雖有智慧,未得定水,故云乾慧,又此事觀,未得理水,亦名乾慧。」指三乘之人,於初地未得真空理水,觀慧乾涸之位;二,「性地」,指對真空法性之理已頗有解悟之心;三,「八人地」(人通忍),指欲斷三界之見惑於預流向起八忍智之位;四,「見地」,指已見四諦真空之理,已斷三界見惑之位,即預流果位;五,「薄地」,指已斷欲界上六品之修惑,欲感稍薄之位,即一來果;六,「離欲地」,已斷欲界下三品之修惑,畢竟離欲惑之位,即不還果;七,「已辦地」,指斷盡上二界之修惑,更無所斷,即阿羅漢果;八,「支佛地」,指觀智銳利,不僅斷煩惱之體,且更進而侵害其習氣一分之位,即緣覺乘之極果辟支佛果;九,「菩薩地」,指已斷盡煩惱之習氣,即將得一切種智,僅餘少灰之位;十,「佛地」,如劫火燒木無復餘灰之位等。另於大乘「菩薩十地」:一,歡喜地、二,離垢地、三,發光地、四,焰慧地、五,極難勝地、六,現前地、七,遠行地、八,不動地、九,善慧地、十,法雲地等。
《華嚴經》〈十地品〉載:「歡喜地出生大願,漸次深故;離垢地不受一切破戒屍(指不淨者)故;發光地捨離世間假名字故;焰慧地與佛功德同一味故;難勝地出生無量方便神通,世間所作眾珍寶故;現前地觀察緣生甚深理故;遠行地廣大覺慧善觀察故;不動地示現廣大莊嚴事故;善慧地得深解脫,行於世間,如實而知,不過限故;法雲地能受一切諸佛如來大法明雨,無厭足故。」
「十地」以後就與諸佛平等一如,是「等覺」,或稱「一生補處菩薩」。最後自覺覺他,覺行圓滿,是「妙覺」,究竟成佛了。(戒律學綱要P322)
「不退」為「阿鞞跋致」Avinivartaniya,不退轉之意。《大品經》說:「不退轉故,名阿鞞跋致……是人不為諸魔所動,更無退轉。」七地或以上,處於不退轉境界,稱為「阿鞞跋致菩薩」;七地以前,還可能會退失轉變,稱為「鞞跋致」。這裡要留意的是,「會退轉」不等於「已退轉」,僅是說有「退轉」的可能。「鞞跋致」在〈大乘大義章〉等亦譯成「惟越致」。
── 行者果燦 合十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