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宗六祖惠能大師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 六 祖 法 寶 壇 經 》
── 宗寶 整理 ──
〈行由品第一〉
時。大師至寶林。韶州韋刺史與官僚入山。請師出於城中大梵寺講堂。為眾開緣說法。
師昇座次。刺史官僚三十餘人。儒宗學士三十餘人。僧尼道俗一千餘人。同時作禮。願聞法要。
大師告眾曰。善知識。
菩提自性 本來清淨 但用此心 直了成佛
善知識。且聽惠能行由得法事意。
惠能嚴父本貫范陽。左降流於嶺南。作新州百姓。此身不幸。父又早亡。老母孤遺。移來南海。艱辛貧乏。於市賣柴。時。有一客買柴。使令送至客店。客收去。惠能得錢卻出門外。見一客誦經。惠能一聞經語心即開悟。
遂問。客誦何經。客曰。《金剛經》。
復問。從何所來持此經典。客云。我從蘄州黃梅縣東禪寺來,其寺五祖忍大師在彼主化。門人一千有餘。我到彼中禮拜。聽受此經。大師常勸僧俗。但持《金剛經》即自見性。直了成佛。
惠能聞說。(欲往求法,念母無依)宿昔有緣。乃蒙一客取銀十兩與惠能。令充老母衣糧。教便往黃梅參禮五祖。惠能安置母畢。即便辭違。不經三十餘日便至黃梅。禮拜五祖。
祖問曰。汝何方人欲求何物。惠能對曰。弟子是嶺南新州百姓。遠來禮師。唯求作佛不求餘物。
祖言。汝是嶺南人。又是獦獠。若為堪作佛。惠能曰。人雖有南北。佛性本無南北。獦獠身與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別。
五祖更欲與語。且見徒眾總在左右。乃令隨眾作務。
惠能曰。惠能啟和尚。弟子自心常生智慧。不離自性。即是褔田。未審和尚教作何務。
祖云。這獦獠根性大利。汝更勿言。著槽廠去。惠能退至後院。有一行者差惠能破柴踏碓。經八月餘。
祖一日忽見惠能曰。吾思汝之見可用。恐有惡人害汝。遂不與汝言。汝知之否。惠能曰。弟子亦知師意。不敢行至堂前。令人不覺。
祖一日喚諸門人總來。吾向汝說。世人生死事大。汝等終日只求福田。不求出離生死苦海。自性若迷福何可救。汝等各去自看智慧。取自本心般若之性。各作一偈來呈吾看。若悟大意付汝衣法。為第六代祖。火急速去不得遲滯。思量即不中用。見性之人。言下須見。若如此者。輪刀上陣亦得見之。
眾得處分。退而遞相謂曰。我等眾人。不須澄心用意作偈將呈和尚。有何所益。神秀上座現為教授師。必是他得。我輩謾作偈頌。枉用心力。諸人聞語。總皆息心。咸言。我等以後依止秀師。何煩作偈。
神秀思維。諸人不呈偈者。為我與他為教授師。我須作偈將呈和尚。若不呈偈。和尚如何知我心中見解深淺。我呈偈意。求法即善。覓祖即惡。卻同凡心奪其聖位奚別。若不呈偈。終不得法。大難大難。
五祖堂前有步廊三間。擬請供奉盧珍。畫楞伽經變相及五祖血脈圖。流傳供養。
神秀作偈成已。數度欲呈。行至堂前。心中恍惚遍身汗流。擬呈不得。前後經四日。一十三度呈偈不得。秀乃思維。不如向廊下書著。從他和尚看見。忽若道好。即出禮拜。云是秀作。若道不堪。枉向山中數年受人禮拜。更修何道。是夜三更不使人知。自執燈書偈於南廊壁間。呈心所見。偈曰。
身是菩提樹 心如明鏡臺 時時勤拂拭 勿使惹塵埃
秀書偈了便卻歸房。人總不知。秀復思維。五祖明日見偈歡喜。即我與法有緣。若言不堪。自是我迷宿業障重。不合得法。聖意難測。房中思想。坐臥不安直至五更。
祖已知神秀入門未得。不見自性。天明。祖喚盧供奉來。向南廊壁間繪畫圖像。忽見其偈。報言。供奉。卻不用畫。勞爾遠來。經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但留此偈與人誦持。依此偈修免墮惡道。依此偈修有大利益。令門人炷香禮敬。盡誦此偈。即得見性。門人誦偈。皆歎善哉。
祖三更喚秀入堂。問曰。偈是汝作否。秀言。實是秀作。不敢妄求祖位。望和尚慈悲。看弟子有少智慧否。祖曰。汝作此偈未見本性。只到門外未入門內。如此見解。覓無上菩提了不可得。無上菩提。須得言下識自本心見自本性。不生不滅。於一切時中念念自見萬法無滯。一真一切真。萬境自如如。如如之心即是真實。若如是見即是無上菩提之自性也。汝且去一兩日思維。更作一偈將來吾看。汝偈若入得門。付。汝衣法。
神秀作禮而出。又經數日。作偈不成。心中恍惚神思不安,猶如夢中。行坐不樂。
復兩日。有一童子。於碓坊過唱誦其偈。惠能一聞便知此偈未見本性。雖未蒙教授。早識大意。遂問童子曰。誦者何偈。童子曰。爾這獦獠不知。大師言。世人生死事大。欲得傳付衣法。令門人作偈來看。若悟大意即付衣法為第六祖。神秀上座於南廊壁上書無相偈。大師令人皆誦。依此偈修免墮惡道。依此偈修有大利益。
惠能曰。我亦要誦此結來生緣。上人。我此踏碓八個餘月。未曾行到堂前。望上人引至偈前禮拜。童子引至偈前禮拜。
惠能曰。惠能不識字。請上人為讀。時。有江州別駕姓張名日用。便高聲讀。
惠能聞已。遂言。亦有一偈。望別駕為書。別駕言。汝亦作偈。其事希有。
惠能向別駕言。欲學無上菩提。不得輕於初學。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沒意智。若輕人即有無量無邊罪。
別駕言。汝但誦偈。吾為汝書。汝若得法先須度吾。勿忘此言。惠能偈曰。
菩提本無樹 明鏡亦非臺 本來無一物 何處惹塵埃
書此偈已。徒眾總驚。無不嗟訝。各相謂言。奇哉。不得以貌取人。何得多時使他肉身菩薩。
祖見眾人驚怪。恐人損害。遂將鞋擦了偈。曰。亦未見性。眾人為然。
次日。祖潛至碓坊。見能腰石舂米。語曰。求道之人為法忘軀。當如是乎。
乃問曰。米熟未。惠能曰。米熟久矣。猶欠篩在。祖以杖擊碓三下而去。惠能即會祖意。
三鼓入室。祖以袈裟遮圍。不令人見。為說《金剛經》至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惠能言下大悟。一切萬法不離自性。
遂啟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
祖知悟本性。謂惠能曰。不識本心學法無益。若識自本心見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師佛。
三更受法。人盡不知。便傳頓教及衣缽。云。汝為第六代祖。善自護念廣度有情,流布將來無令斷絕。聽吾偈曰。
有情來下種 因地果還生 無情既無種 無性亦無生
祖復曰。昔達摩大師初來此土。人未之信。故傳此衣以為信體。代代相承。法則以心傳心。皆令自悟自解。自古佛佛唯傳本體。師師密付本心。衣為爭端止汝勿傳。若傳此衣命如懸絲。汝須速去恐人害汝。
惠能啟曰。向甚處去。祖云。逢懷則止。遇會則藏。
惠能三更領得衣缽。云。能本是南中人。素不知此山路。如何出得江口。五祖言。汝不須憂。吾自送汝。
祖相送直至九江驛。祖令上船。五祖把櫓自搖。惠能言。請和尚坐。弟子合搖櫓。祖云。合是吾渡汝。惠能云。迷時師度悟了自度。度名雖一用處不同。惠能生在邊方。語音不正。蒙師傳法。今已得悟。只合自性自度。
祖云。如是如是。以後佛法由汝大行。汝去三年吾方逝世。汝今好去。努力向南。不宜速說。佛法難起。
惠能辭違祖已。發足南行。兩月中間至大庾嶺。
(五祖歸,數日不上堂,眾疑,詰問曰:和尚少病少惱否。曰:病即無,衣法已南矣。問:誰人傳授。曰:能者得之。眾乃知焉。) (註:所有括符內小字,原「宗寶本」所無,補自其他版本《壇經》 )
逐後數百人來欲奪衣缽。一僧俗姓陳名惠明。先是四品將軍。性行麤糙極意參尋。為眾人先趁及惠能。惠能擲下衣缽於石上。云。此衣表信可力爭耶。
能隱草莽中。惠明至。提掇不動。乃喚云。行者行者。我為法來不為衣來。惠能遂出。盤坐石上。惠明作禮云。望行者為我說法。惠能云。汝既為法而來。可屏息諸緣。勿生一念。吾為汝說。
明良久。惠能云。不思善不思惡。正與麼時。那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
惠明言下大悟。復問云。上來密語密意外。還更有密意否。惠能云。與汝說者即非密也。汝若返照密在汝邊。
明曰。惠明雖在黃梅。實未省自己面目。今蒙指示。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今行者即惠明師也。惠能曰。汝若如是。吾與汝同師黃梅。善自護持。
明又問。惠明今後向甚處去。惠能曰。逢袁則止。遇蒙則居。明禮辭。
(明回至嶺下,謂趁眾曰:向涉崔嵬,竟無蹤跡,當別道尋之。趁眾咸以為然。惠明後改道明,避師上字)
惠能後至曹溪。又被惡人尋逐。乃於四會避難獵人隊中。凡經一十五載。時與獵人隨宜說法。獵人常令守網。每見生命盡放之。每至飯時。以菜寄煮肉鍋。或問則對曰。但喫肉邊菜。
一日思維。時當弘法。不可終遯。遂出至廣州法性寺。值印宗法師講《涅槃經》。時。有風吹幡動。一僧曰風動。一僧曰幡動。議論不已。惠能進曰。不是風動。不是幡動。仁者心動。一眾駭然。
印宗延至上席。徵詰奧義。見惠能言簡理當。不由文字。宗云。行者定非常人。久聞黄梅衣法南來。莫是行者否。惠能曰。不敢。宗於是作禮。告請傳來衣缽。出示大眾。
宗復問曰。黃梅付囑如何指授。惠能曰。指授即無。唯論見性。不論禪定解脫。
宗曰。何不論禪定解脫。能曰。為是二法。不是佛法。
宗又問。如何是佛法不二之法。惠能曰。法師講《涅槃經》。明佛性是佛法不二之法。如高貴德王菩薩白佛言。犯四重禁作五逆罪及一闡提等。當斷善根佛性否。佛言。善根有二。一者常二者無常。佛性非常非無常。是故不斷。名為不二。一者善二者不善。佛性非善非不善。是名不二。蘊之與界。凡夫見二。智者了達其性無二。無二之性即是佛性。
印宗聞說。歡喜合掌言。某甲講經猶如瓦礫。仁者論義猶如真金。
於是為惠能剃髮。願事為師。惠能遂於菩提樹下。開東山法門。
惠能於東山得法。辛苦受盡命似懸絲。今日得與使君官僚僧尼道俗同此一會。莫非累劫之緣。亦是過去生中供養諸佛同種善根。方始得聞如上頓教得法之因。教是先聖所傳。不是惠能自智。願聞先聖教者。各令淨心。聞了各自除疑。如先代聖人無別。
一眾聞法。歡喜作禮而退。
* * * * * * * * *
〈般若品第二〉次日。韋使君請益。師陞座告大眾曰。總淨心念。摩訶般若波羅蜜多。
復云。善知識。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緣心迷不能自悟。須假大善知識示導見性。當知愚人智人。佛性本無差別。只緣迷悟不同。所以有愚有智。吾今為說摩訶般若波羅蜜法。使汝等各得智慧。志心諦聽。吾為汝說。
善知識。世人終日口念般若。不識自性般若。猶如說食不飽。口但說空。萬劫不得見性。終無有益。
善知識。摩訶般若波羅蜜是梵語。此言大智慧到彼岸。此須心行不在口念。口念心不行。如幻如化如露如電。口念心行。則心口相應。本性是佛。離性無別佛。
何名摩訶。摩訶是大。心量廣大猶如虛空。無有邊畔。亦無方圓大小。亦非青黃赤白。亦無上下長短。亦無瞋無喜。無是無非。無善無惡。無有頭尾。諸佛剎土盡同虛空。世人妙性本空。無有一法可得。自性真空亦復如是。
善知識。莫聞吾說空便即著空。第一莫著空。若空心靜坐。即著無記空。
善知識。世界虛空能含萬物色像。日月星宿山河大地。泉源溪澗草木叢林。惡人善人惡法善法。天堂地獄一切大海。須彌諸山。總在空中。世人性空亦復如是。
善知識。自性能含萬法是大。萬法在諸人性中。若見一切人惡之與善。盡皆不取不捨亦不染著。心如虛空名之為大。故曰摩訶。
善知識。迷人口說。智者心行。又有迷人。空心靜坐百無所思。自稱為大。此一輩人不可與語。為邪見故。
善知識。心量廣大遍周法界。用即了了分明。應用便知一切。一切即一一即一切。去來自由心體無滯。即是般若。
善知識。一切般若智。皆從自性而生。不從外入。莫錯用意。名為真性自用。一真一切真。心量大事不行小道。口莫終日說空。心中不修此行。恰似凡人自稱國王。終不可得。非我弟子。
善知識。何名般若。般若者唐言智慧也。一切處所一切時中。念念不愚常行智慧。即是般若行。一念愚即般若絕。一念智即般若生。世人愚迷。不見般若。口說般若心中常愚。常自言我修般若。念念說空不識真空。般若無形相。智慧心即是。若作如是解。即名般若智。
何名波羅蜜。此是西國語。唐言到彼岸。解義離生滅。著境生滅起。如水有波浪。即名為此岸。離境無生滅。如水常通流。即名為彼岸。故號波羅蜜。
善知識。迷人口念。常念之時有妄有非。念念若行是名真性。悟此法者是般若法。修此行者是般若行。不修即凡。一念修行。自身等佛。
善知識。凡夫即佛。煩惱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後念悟即佛。前念著境即煩惱。後念離境即菩提。
善知識。摩訶般若波羅蜜。最尊最上最第一。無住無往亦無來。三世著佛從中出。當用大智慧打破五蘊煩惱塵勞。如此修行定成佛道。變三毒為戒定慧。
善知識。我此法門。從一般若生八萬四千智慧。何以故。為世人有八萬四千塵勞。若無塵勞。智慧常現不離自性。悟此法者即是無念無憶無著。不起誑妄。用自真如性以智慧觀照。於一切法不取不捨。即是見性成佛道。
善知識。若欲入甚深法界及般若三昧者。須修般若行。持誦《金剛般若經》即得見性。當知此經功德無量無邊。經中分明讚歎。莫能具說。此法門是最上乘。為大智人說。為上根人說。小根小智人聞心生不信。何以故。譬如大龍下雨於閻浮提。城邑聚落悉皆漂流如漂棗葉。若雨大海。不增不減。若大乘人。若最上乘人。聞說《金剛經》心開悟解。故知。本性自有般若之智。自用智慧常觀照。故不假文字。譬如雨水不從天有。元是龍能興致。令一切眾生一切草木。有情無情悉皆蒙潤。百川眾流卻入大海。合為一體。眾生本性般若之智亦復如是。
善知識。小根之人聞此頓教。猶如草木根性小者。若被大雨。悉皆自倒不能增長。小根之人亦復如是。元有般若之智。與大智人更無差別。因何聞法不自開悟。緣邪見障重。煩惱根深。猶如大雲覆蓋於日。不得風吹日光不現。般若之智亦無大小。為一切眾生自心迷悟不同。迷心外見。修行覓佛。未悟自性即是小根。若開悟頓教。不執外修。但於自心常起正見。煩惱塵勞常不能染。即是見性。
善知識。內外不住去來自由。能除執心通達無礙。能修此行。與《般若經》本無差別。
善知識。一切修多羅及諸文字。大小二乘十二部經皆因人置。因智慧性方能建立。若無世人一切萬法本自不有。故知。萬法本自人興。一切經書因人說有。緣其人中有愚有智。愚為小人智為大人。愚者問於智人。智者與愚人說法。愚人忽然悟解心開。即與智人無別。
善知識。不悟。即佛是眾生。一念悟時眾生是佛。故知。萬法盡在自心。何不從自心中頓見真如本性。《菩薩戒經》云。我本元自性清淨。若識自心見性皆成佛道。《淨名經》云。即時豁然還得本心。
善知識。我於忍和尚處。一聞言下便悟。頓見真如本性。是以將此教法流行。令學道者頓悟菩提。各自觀心自見本性。若自不悟。須覓大善知識解最上乘法者。直示正路。是善知識有大因緣。所謂化導令得見性。一切善法因善知識能發起故。三世諸佛十二部經。在人性中本自具有。不能自悟。須求善知識指示方見。若自悟者。不假外求。若一向執謂須他善知識方得解脫者。無有是處。何以故。自心內有知識自悟。若起邪迷妄念顛倒。外善知識雖有教授。救不可得。若起正真般若觀照。一剎那間妄念俱滅。若識自性。一悟即至佛地。
善知識。智慧觀照。內外明徹識自本心。若識本心即本解脫。若得解脫即是般若三昧。即是無念。何名無念。若見一切法心無染著是為無念。用即遍一切處。亦不著一切處。但淨本心。使六識出六門。於六塵中無染無雜。來去自由通用無滯。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脫名無念行。若百物不思當令念絕。即是法縛。即名邊見。
善知識。悟無念法者萬法盡通。悟無念法者見諸佛境界。悟無念法者至佛地位。
善知識。後代得吾法者。將此頓教法門於同見同行。發願受持如事佛故。終身而不退者。定入聖位。然須傳授從上以來默傳分付。不得匿其正法。若不同見同行。在別法中不得傳付。損彼前人究竟無益。恐愚人不解。謗此法門。百劫千生斷佛種性。
善知識。吾有一〈無相頌〉。各須誦取。在家出家但依此修。若不自修。唯記吾言亦無有益。聽吾頌曰。
說通及心通 如日處虛空 唯傳見性法 出世破邪宗
法即無頓漸 迷悟有遲疾 只此見性門 愚人不可悉
說即雖萬般 合理還歸一 煩惱暗宅中 常須生慧日
邪來煩惱至 正來煩惱除 邪正俱不用 清淨至無餘
菩提本自性 起心即是妄 淨心在妄中 但正無三障
世人若修道 一切盡不妨 常自見己過 與道即相當
色類自有道 各不相妨惱 離道別覓道 終身不見道
波波度一生 到頭還自懊 欲得見真道 行正即是道
自若無道心 闇行不見道 若真修道人 不見世間過
若見他人非 自非卻是左 他非我不非 我非自有過
但自卻非心 打除煩惱破 憎愛不關心 長伸兩腳臥
欲擬化他人 自須有方便 勿令彼有疑 即是自性現
佛法在世間 不離世間覺 離世覓菩提 恰如求兔角
正見名出世 邪見是世間 邪正盡打卻 菩提性宛然
此頌是頓教 亦名大法船 迷聞經累劫 悟則剎那間
師復曰。今於大梵寺說此頓教。普願法界眾生。言下見性成佛。
時。韋使君與官僚道俗。聞師所說無不省悟。一時作禮。皆歎。善哉。何期嶺南有佛出世。
* * * * * * * * *
〈疑問品第三〉 一日。韋刺史為師設大會齋。齋訖。刺史請師陞座。同官僚士庶肅容再拜。
問曰。弟子聞和尚說法。實不可思議。今有少疑。願大慈悲特為解說。師曰。有疑即問。吾當為說。
韋公曰。和尚所說可不是達摩大師宗旨乎。師曰。是。
公曰。弟子聞達摩初化梁武帝。帝云。朕一生造寺度僧布施設齋。有何功德。達摩言。實無功德。弟子未達此理。願和尚為說。
師曰。實無功德。勿疑先聖之言。武帝心邪不知正法。造寺度僧布施設齋。名為求福。不可將福便為功德。功德在法身中。不在修福。
師又曰。見性是功平等是德。念念無滯常見本性。真實妙用名為功德。內心謙下是功。外行於禮是德。自性建立萬法是功。心體離念是德。不離自性是功。應用無染是德。若覓功德法身。但依此作是真功德。若修功德之人心即不輕。常行普敬。心常輕人。吾我不斷即自無功。自性虛妄不實即自無德。為吾我自大。常輕一切故。
善知識。念念無間是功。心行平直是德。自修性是功。自修身是德。善知識。功德須自性內見。不是布施供養之所求也。是以福德與功德別。武帝不識真理。非我祖師有過。
剌史又問曰。弟子常見僧俗念阿彌陀佛。願生西方。請和尚說得生彼否。願為破疑。
師言。使君善聽。惠能與說。世尊在舍衛城中說西方引化。經文分明去此不遠。若論相說。里數有十萬八千。即身中十惡八邪。便是說遠。
(此段經文通行本是:「世尊在舍衛城說《觀經》有阿彌陀佛,分明去此不遠。若論相說,里數有十萬億剎,即身中十惡等障,便是說遠。」 )
說遠為其下根。說近為其上智。人有兩種法無兩般。迷悟有殊見有遲疾。迷人念佛求生於彼。悟人自淨其心。所以佛言。隨其心淨即佛土淨。
使君。東方人但心淨即無罪。雖西方人心不淨亦有愆。東方人造罪。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國。凡愚不了自性。不識身中淨土。願東願西。悟人在處一般。所以佛言。隨所住處恆安樂。
使君。心地但無不善西方去此不遠。若懷不善之心念佛往生難到。今勸善知識。先除十惡即行十萬。後除八邪乃過八千。
(此段經文通行本是:「今勸善知識,先除十惡,即行十萬億剎,即除十惡等障,」 )
念念見性常行平直。到如彈指便睹彌陀。
使君。但行十善。何須更願往生。不斷十惡之心。何佛即來迎請。若悟無生頓法。見西方只在剎那。不悟。念佛求生路遙如何得達。惠能與諸人移西方於剎那間。目前便見。各願見否。
眾皆頂禮云。若此處見。何須更願往生。願和尚慈悲便現西方。普令得見。
師言。大眾。世人自色身是城。眼耳鼻舌是門。外有五門內有意門。心是地性是王。王居心地上。性在王在。性去王無。性在身心存。,性去身心壞。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自性迷即是眾生。自性覺即是佛。
慈悲即是觀音。喜捨名為勢至。能淨即釋迦。平直即彌陀。人我是須彌。貪欲是海水。煩惱是波浪。毒害是惡龍。虛妄是鬼神。塵勞是魚鱉。貪瞋是地獄。愚癡是畜生。
善知識。常行十善天堂便至。除人我須彌倒。去貪欲海水竭。煩惱無波浪滅。毒害除魚龍絕。自心地上覺性如來。放大光明。外照六門清淨。能破六欲諸天。自性內照三毒即除。地獄等罪一時消滅。內外明徹不異西方。不作此修。如何到彼。
大眾聞說。了然見性。悉皆禮拜。俱歎。善哉。唱言。普願法界眾生。聞者一時悟解。
師言。善知識。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在家能行。如東方人心善。在寺不修。如西方人心惡。但心清淨。即是自性西方。
韋公又問。在家如何修行。願為教授。
師言。吾與大眾作〈無相頌〉。但依此修。常與吾同處無別。若不依此修。剃髮出家於道何益。頌曰。
心平何勞持戒 行直何用修禪
恩則孝養父母 義則上下相憐
讓則尊卑和睦 忍則眾惡無喧
若能鑽木出火 淤泥定生紅蓮
苦口的是良藥 逆耳必是忠言
改過必生智慧 護短心內非賢
日用常行饒益 成道非由施錢
菩提只向心覓 何勞向外求玄
聽說依此修行 天堂只在目前
師復曰。善知識。總須依偈修行。見取自性直成佛道。法不相待。眾人且散。吾歸曹溪。眾若有疑。卻來相問。
時。刺史官僚在會善男信女。各得開悟。信受奉行。
* * * * * * * * *
〈定慧品第四〉 師示眾云。善知識。我此法門以定慧為本。大家勿迷言定慧別。定慧一體不是二。定是慧體慧是定用。即慧之時定在慧。即定之時慧在定。若識此義即是定慧等學。諸學道人。莫言先定發慧。先慧發定各別。作此見者。法有二相。口說善語心中不善。空有定慧定慧不等。若心口俱善。內外一如。定慧即等。自悟修行不在於諍。若諍先後即同迷人。不斷勝負卻增我法。不離四相。
善知識。定慧猶如何等。猶如燈光。有燈即光無燈即暗。燈是光之體。光是燈之用。名雖有二體本同一。此定慧法亦復如是。
師示眾云。善知識。一行三昧者。於一切處。行住坐臥常行一直心是也。《淨名經》云。直心是道場。直心是淨土。莫心行諂曲。口但說直。口說一行三昧。不行直心。但行直心。於一切法勿有執著。迷人著法相。執一行三昧。直言常坐不動妄不起心。即是一行三昧。作此解者。即同無情。卻是障道因緣。
善知識。道須通流。何以卻滯。心不住法道即通流。心若住法名為自縛。若言常坐不動是。只如舍利弗宴坐林中。卻被維摩詰呵。
善知識。又有人教坐。看心觀靜不動不起。從此置功。迷人不會。便執成顛。如此者眾。如是相教。故知大錯。
師示眾云。善知識。本來正教無有頓漸。人性自有利純。迷人漸修。悟人頓契。自識本心自見本性。即無差別。所以立頓漸之假名。
善知識。我此法門。從上以來先立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無相者於相而離相。無念者於念而無念。無住者人之本性。於世間善惡好醜乃至冤之與親。言語觸刺欺爭之時。並將為空。不思酬害。念念之中不思前境。若前念今念後念。念念相續不斷名為繫縛。於諸法上念念不住。即無縛也。此是以無住為本。
善知識。外離一切相名為無相。能離於相即法體清淨。此是以無相為體。
善知識。於諸境上心不染曰無念。於自念上常離諸境。不於境上生心。若只百物不思念盡。除卻一念絕即死。別處受生是為大錯。學道者思之。若不識法意。自錯猶可更誤他人。自迷不見又謗佛經。所以立無念為宗。
善知識。云何立無念為宗。只緣口說見性。迷人於境上有念。念上便起邪見,一切塵勞妄想從此而生。自性本無一法可得。若有所得。妄說禍福即是塵勞邪見。故此法門立無念為宗。
善知識。無者無何事。念者念何物。無者無二相,無諸塵勞之心。念者念真如本性。真如即是念之體,念即是真如之用,真如自性起念。非眼耳鼻舌能念。真如有性。所以起念。真如若無。眼耳色聲當時即壞。
善知識。真如自性起念。六根雖有見聞覺知。不染萬境而真性常自在。故經云。能善分別著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
* * * * * * * * *
師示眾云。此門坐禪。元不著心亦不著淨。亦不是不動。若言著心。心元是妄。知心如幻。故無所著也。若言著淨。人性本淨。由妄念故蓋覆真如。但無妄想。性自清淨。起心著淨卻生淨妄。妄無處所。著者是妄。淨無形相卻立淨相。言是工夫。作此見者。障自本性。卻被淨縛。
善知識。若修不動者。但見一切人時。不見人之是非善惡過患。即是自性不動。善知識。迷人身雖不動。開口便說他人是非長短好惡。與道違背。若著心著淨。即障道也。
師示眾云。善知識。何名坐禪。此法門中無障無礙。外於一切善惡境界。心念不起名為坐。內見自性不動名為禪。
善知識。何名禪定。外離相為禪。內不亂為定。外若著相內心即亂。外若離相心即不亂。本性自淨自定。只為見境思境即亂。若見諸境心不亂者。是真定也。
善知識。外離相即禪。內不亂即定。外禪內定是為禪定。《菩薩戒經》云。我本元自性清淨。
善知識。於念念中自見本性清淨。自修自行。自成佛道。
* * * * * * * * *
〈懺悔品第六〉時。大師見廣韶洎四方士庶。駢集山中聽法,於是。陞座告眾曰。來。諸善知識。此事須從自事中起。於一切時念念自淨其心。自修自行。見自己法身。見自心佛。自度自戒始得不假到此。既從遠來。一會於此皆共有緣。今可各各胡跪。先為傳自性五分法身香。次授無相懺悔。眾胡跪。
師曰。一。戒香。即自心中無非無惡。無嫉妒無貪瞋無劫害。名戒香。二。定香,即睹諸善惡境相自心不亂。名定香。三。慧香。自心無礙。常以智慧觀照自性。不造諸惡。雖修眾善心不執著。敬上念下矜恤孤貧。名慧香。四。解脫香。即自心無所攀緣。不思善不思惡。自在無礙。名解脫香。五。解脫知見香。自心既無所攀緣善惡。不可沈空守寂。即須廣學多聞。識自本心。達諸佛理。和光接物。無我無人。直至菩提。真性不易。名解脫知見香。善知識。此香各自內薰。莫向外覓。
今與汝等授無相懺悔。滅三世罪令得三業清淨。
善知識。各隨我語。一時道。
弟子等。從前念今念及後念。念念不被愚迷染。從前所有惡業愚迷等罪。悉皆懺悔。願一時消滅。永不復起。
弟子等。從前念今念及後念。念念不被憍誑染。從前所有惡業憍誑等罪。悉皆懺悔。願一時消滅。永不復起。
弟子等。從前念今念及後念。念念不被嫉妒染。從前所有惡業嫉妒等罪。悉皆懺悔。願一時消滅。永不復起。
善知識。以上是為無相懺悔。云何名懺。云何名悔。懺者懺其前愆。從前所有惡業。愚迷憍誑嫉妒等罪。悉皆盡懺永不復起。是名為懺。悔者悔其後過。從今以後。所有惡業愚迷憍誑嫉妒等罪。今已覺悟。悉皆永斷更不復作。是名為悔。故稱懺悔。凡夫愚迷。只知懺其前愆。不知悔其後過。以不悔故。前愆不滅後過又生。前愆既不滅。後過復又生。何名懺悔。
善知識。既懺悔已。與善知識發四弘誓願。各須用心正聽。
自心眾生無邊誓願度 自心煩惱無邊誓願斷
自性法門無盡誓願學 自性無上佛道誓願成
善知識。大家豈不道眾生無邊誓願度。恁麼道。且不是惠能度。善知識。心中眾生。所謂邪迷心誑妄心。不善心嫉妒心惡毒心。如是等心。盡是眾生。各須自性自度是名真度。
何名自性自度。即自心中邪見煩惱愚癡眾生。將正見度。即有正見使般若智。打破愚癡迷妄眾生。各各自度。邪來正度。迷來悟度。愚來智度。惡來善度。如是度者名為真度。
又。煩惱無邊誓願斷。將自性般若智。除卻虛妄思想心是也。
又。法門無盡誓願學。須自見性。常行正法。是名真學。
又。無上佛道誓願成。即常能下心行於真正。離迷離覺常生般若。除真除妄即見佛性。即言下佛道成。常念修行是願力法。
善知識。今發四弘願了。更與善知識授無相三歸依戒。
善知識。歸依覺兩足尊。歸依正離欲尊。歸依淨眾中尊。從今日去。稱覺為師。更不歸依邪魔外道。以自性三寶常自證明。勸善知識歸依自性三寶。佛者覺也。法者正也。僧者淨也。自心歸依覺。邪迷不生。少欲知足。能離財色名兩足尊。自心歸依正。念念無邪見。以無邪見故即無人我貢高貪愛執著。名離欲尊。自心歸依淨。一切塵勞愛欲境界自性皆不染著。名眾中尊。若修此行是自歸依。凡夫不會從日至夜受三歸戒。若言歸依佛。佛在何處。若不見佛憑何所歸。言卻成妄。
善知識。各自觀察。莫錯用心。經文分明言自歸依佛。不言歸依他佛。自佛不歸。無所依處。今既自悟。各須歸依自心三寶。內調心性外敬他人。是自歸依也。
善知識。既歸依自三寶竟。各各志心。吾與說一體三身自性佛。令汝等見三身。了然自悟自性。總隨我道。於自色身歸依清淨法身佛。於自色身歸依圓滿報身佛。於自色身歸依千百億化身佛。
善知識。色身是舍宅。不可言歸。
向者三身佛在自性中。世人總有。為自心迷不見內性。外覓三身如來。不見自身中有三身佛。汝等聽說。令汝等於自身中。見自性有三身佛。此三身佛從自性生。不從外得。
何名清淨法身佛。世人性本清淨。萬法從自性生。思量一切惡事即生惡行。思量一切善事即生善行。如是諸法在自性中。如天常清日月常明。為浮雲蓋覆上明下暗。忽遇風吹雲散。上下俱明萬象皆現。世人性常浮游如彼天雲。
善知識。智如日慧如月。智慧常明。於外著境。被妄念浮雲蓋覆自性不得明朗。若遇善知識。聞真正法。自除迷妄內外明徹。於自性中萬法皆現。見性之人亦復如是。此名清淨法身佛。
善知識。自心歸依自性是歸依真佛。自歸依者。除卻自性中不善心嫉妒心諂曲心。吾我心誑妄心輕人心慢他心邪見心貢高心。及一切時中不善之行。常自見己過。不說他人好惡。是自歸依。常須下心普行恭敬。即是見性通達。更無滯礙。是自歸依。
何名圓滿報身。譬如一燈能除千年暗。一智能滅萬年愚。莫思向前。已過不可得。常思於後。念念圓明自見本性。善惡雖殊。本性無二。無二之性名為實性。於實性中不染善惡。此名圓滿報身佛。自性起一念惡滅萬劫善因。自性起一念善得恆河沙惡盡。直至無上菩提。念念自見不失本念。名為報身。
何名千百億化身。若不思萬法。性本如空。一念思量名為變化。思量惡事化為地獄。思量善事化為天堂。毒害化為龍蛇。慈悲化為菩薩。智慧化為上界。愚癡化為下方。自性變化甚多。迷人不能省覺。念念起惡常行惡道。迴一念善智慧即生。此名自性化身佛。
善知識。法身本具。念念自性自見即是報身佛。從報身思量。即是化身佛。自悟自修自性功德。是真歸依。皮肉是色身。色身是舍宅不言歸依也。但悟自性三身。即識自性佛。
吾有一〈無相頌〉。若能誦持。言下令汝積劫迷罪一時消滅。頌曰。
迷人修福不修道 只言修福便是道 布施供養福無邊 心中三惡元來造
擬將修福欲滅罪 後世得福罪還在 但向心中除罪緣 各自性中真懺悔
忽悟大乘真懺悔 除邪行正即無罪 學道常於自性觀 即與諸佛同一類
吾祖唯傳此頓法 普願見性同一體 若欲當來覓法身 離諸法相心中洗
努力自見莫悠悠 後念忽絕一世休 若悟大乘得見性 虔恭合掌至心求
師言。善知識。總須誦取。依此修行言下見性。雖去吾千里如常在吾邊。於此言下不悟。即對面千里何勤遠來。珍重好去。
一眾聞法靡不開悟。歡喜奉行。
* * * * * * * * *
〈機緣品第七〉
師自黃梅得法。回至韶州曹侯村。人無知者。
時。有儒士劉志略。禮遇甚厚。志略有姑為尼名無盡藏。常誦《大涅槃經》。師暫聽即知妙義。遂為解說。尼乃執卷問字。師曰。字即不識。義即請問。尼曰。字尚不識焉能會義。師曰。諸佛妙理非關文字。尼驚異之。遍告里中耆德云。此是有道之士。宜請供養。有魏武侯玄孫曹叔良及居民競來瞻禮。
時。寶林古寺自隋末兵火已廢。遂於故基重建梵宇。延師居之。俄成寶坊。
師住九月餘日。又為惡黨尋逐。師乃遁於前山。被其縱火焚草木。師隱身挨入石中得免。石今有師趺坐膝痕及衣布之紋。因名避難石。師憶五祖「懷會止藏」之囑。遂行隱於二邑焉。
僧法海。韶州曲江人也。初參祖師。問曰。即心即佛。願垂指喻。
師曰。前念不生即心。後念不滅即佛。成一切相即心。離一切相即佛。吾若具說窮劫不盡。聽吾偈日。
即心名慧 即佛乃定 定慧等持 意中清淨
悟此法門 由汝習性 用本無生 雙修是正
法海言下大悟。以偈讚曰。
即心元是佛 不悟而自屈 我知定慧因 雙修離諸物
僧法達。洪州人。七歲出家。常誦《法華經》。來禮祖師。頭不至地。
師訶曰。禮不投地。何如不禮。汝心中必有一物。蘊習何事耶。曰。念《法華經》已及三千部。
師曰。汝若念至萬部。得其經意不以為勝。則與吾偕行。汝今負此事業都不知過。聽吾偈曰。
禮本折慢幢 頭奚不至地 有我罪即生 亡功福無比
師又曰。汝名什麼。曰。法達。師曰。汝名法達。何曾達法。復說偈曰:
汝今名法達 勤誦未休歇 空誦但循聲 明心號菩薩
汝今有緣故 吾今為汝說 但信佛無言 蓮華從口發
達聞偈悔謝曰。而今而後當謙恭一切。弟子誦《法華經》未解經義。心常有疑。和尚智慧廣大。願略說經中義理。
師曰。法達。法即甚達汝心不達。經本無疑汝心自疑。汝念此經以何為宗。
達曰。學人根性暗鈍。從來但依文誦念。豈知宗趣。
師曰。吾不識文字。汝試取經誦一遍。吾當為汝解說。
法達即高聲念經。至〈譬喻品〉。師曰。止。此經元來以因緣出世為宗。縱說多種譬喻。亦無越於此。何者因緣。經云。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一大事者佛之知見也。世人外迷著相。內迷著空。若能於相離相。於空離空。即是內外不迷。若悟此法。一念心開。是為開佛知見。
佛猶覺也。分為四門。開覺知見。示覺知見。悟覺知見。入覺知見。若聞開示便能悟入。即覺知見本來真性而得出現。汝慎勿錯解經意。見他道開示悟入。自是佛之知見。我輩無分。若作此解乃是謗經毁佛也。彼既是佛。已具知見何用更開。汝今當信佛知見者。只汝自心。更無別佛。
蓋為一切眾生自蔽光明。貪愛塵境。外緣內擾甘受驅馳。便勞他世尊從三昧起。種種苦口。勸令寢息莫向外求。與佛無二。故云開佛知見。吾亦勸一切人。於自心中常開佛之知見。世人心邪愚迷造罪。口善心惡貪瞋嫉妒。諂佞我慢侵人害物。自開眾生知見。若能正心常生智慧。觀照自心止惡行善。是自開佛之知見。汝須念念開佛知見。勿開眾生知見。開佛知見即是出世。開眾生知見即是世間。汝若但勞勞執念以為功課者。何異犛牛愛尾。
達曰。若然者但得解義。不勞誦經耶。師曰。經有何過。豈障汝念。只為迷悟在人。損益由己。口誦心行即是轉經。口誦心不行即是被經轉。聽吾偈曰:
心迷法華轉 心悟轉法華 誦經久不明 與義作讐家
無念念即正 有念念成邪 有無俱不計 長御白牛車
達聞偈不覺悲泣。言下大悟。而告師曰。法達從昔以來。實未曾轉《法華》。乃被《法華》轉。
再啟曰。經云。諸大聲聞乃至菩薩。皆盡思共度量。不能測佛智。今令凡夫但悟自心。便名佛之知見。自非上根。未免疑謗。又。經說三車。羊鹿牛車與白牛之車。如何區別。願和尚再垂開示。
師曰。經意分明。汝自迷背。諸三乘人。不能測佛智者。患在度量也。饒伊盡思共推。轉加懸遠。佛本為凡夫說。不為佛說。此理若不肯信者。從他退席。殊不知坐卻白牛車。更於門外覓三車。況經文明向汝道。唯一佛乘無有餘乘。若二若三乃至無數方便。種種因緣譬喻言詞。是法皆為一佛乘故。汝何不省三車是假。為昔時故。一乘是實。為今時故。只教汝去假歸實。歸實之後實亦無名。應知所有珍財盡屬於汝。由汝受用。更不作父想。亦不作子想。亦無用想。是名《法華經》。從劫至劫手不釋卷。從晝至夜無不念時也。
達蒙啟發。踴躍歡喜。以偈讚曰:
經誦三千部 曹溪一句亡 未明出世旨 寧歇累生狂
羊鹿牛權設 初中後善揚 誰知火宅內 元是法中王
師曰。汝今後方可名念經僧也。達從此領玄旨。亦不輟誦經。
僧智通。壽州安豐人。初看《楞伽經》約千餘遍。而不會三身四智。禮師求解其義。
師曰。三身者。清淨法身汝之性也。圓滿報身汝之智也。千百億化身汝之行也。若離本性別說三身。即名有身無智。若悟三身無有自性。即明四智菩提。聽吾偈曰:
自性具三身 發明成四智 不離見聞緣 超然登佛地
吾今為汝說 諦信永無迷 莫學馳求者 終日說菩提
通再啟曰。四智之義可得聞乎。
師曰。既會三身便明四智。何更問耶。若離三身別談四智。此名有智無身。即此有智。還成無智。
復說偈曰:
大圓鏡智性清淨 平等性智心無病 妙觀察智見非功 成所作智同圓鏡
五八六七果因轉 但用名言無實性 若於轉處不留情 繁興永處那伽定
(通行本在此加了一段注釋:「如上轉識為智也。教中云:轉前五識為成所作智,轉第六識為妙觀察智,轉第七識為平等性智,轉第八識為大圓鏡智。雖六七因中轉,五八果上轉,但轉其名,而不轉其體也。」用於解釋「五八六七果因轉」,說明是「轉識成智」 )
通頓悟性智。遂呈偈曰:
三身元我體 四智本心明 身智融無礙 應物任隨形
起修皆妄動 守住匪真精 妙旨因師曉 終亡染污名
僧智常。信州貴溪人。髫年出家。志求見性。一日參禮。師問曰。汝從何來欲求何事。
曰。學人近往洪州白峰山。禮大通和尚。蒙示見性成佛之義。未決狐疑。遠來投禮。伏望和尚慈悲指示。
師曰。彼有何言句。汝試舉看。
曰。智常到彼凡經三月。未蒙示誨。為法切故。一夕獨入丈室。請問。如何是某甲本心本性。大通乃曰。汝見虛空否。對曰。見。彼曰。汝見虛空有相貌否。對曰。虛空無形有何相貌。彼曰。汝之本性猶如虛空。了無一物可見是名正見。無一物可知是名真如。無有青黃長短。但見本源清淨覺體圓明。即名見性成佛。亦名如來知見。學人雖聞此說。猶未決了。乞和尚開示。
師曰。彼師所說猶存見知。故令汝未了。吾今示汝一偈:
不見一法存無見 大似浮雲遮日面 不知一法守空知 還如太虛生閃電
此之知見瞥然興 錯認何曾解方便 汝當一念自知非 自己靈光常顯現
常聞偈已。心意豁然。乃述偈曰:
無端起知見 著相求菩提 情存一念悟 寧越昔時迷
自性覺源體 隨照枉遷流 不入祖師堂 茫然趣兩頭
智常一日問師曰。佛說三乘法。又言最上乘。弟子未解。願為教授。
師曰。汝觀自本心。莫著外法相。法無四乘。人心自有等差。見聞轉誦是小乘。悟法解義是中乘。依法修行是大乘。萬法盡通。萬法俱備。一切不染。離諸法相。一無所得名最上乘。乘是行義。不在口爭。汝須自修。莫問吾也。一切時中自性自如。
常禮謝執侍。終師之世。
僧志道。廣州南海人也。請益曰。學人自出家。覽《涅槃經》十載有餘。未明大意。願和尚垂誨。
師曰。汝何處未明。曰。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於此疑惑。
師曰。汝作麼生疑。曰。一切眾生皆有二身。謂色身法身也。色身無常。有生有滅。法身有常。無知無覺。經云生滅滅已。寂滅為樂者。不審何身寂滅。何身受樂。若色身者。色身滅時四大分散。全然是苦。苦不可言樂。若法身寂滅。即同草木瓦石。誰當受樂。又。法性是生滅之體。五蘊是生滅之用。一體五用。生滅是常。生則從體起用。滅則攝用歸體。若聽更生。即有情之類。不斷不滅。若不聽更生。則永歸寂滅。同於無情之物。如是。則一切諸法被涅槃之所禁伏。尚不得生。何樂之有。
師曰。汝是釋子。何習外道斷常邪見。而議最上乘法。據汝所說。即色身外別有法身。離生滅求於寂滅。又推涅槃常樂。言有身受用。斯乃執吝生死。耽著世樂。汝今當知。佛為一切迷人認五蘊和合為自體相。分別一切法為外塵相。好生惡死念念遷流。不知夢幻虛假枉受輪迴。以常樂涅槃翻為苦相。終日馳求。佛愍此故。乃示涅槃真樂。剎那無有生相。剎那無有滅相。更無生滅可滅。是則寂滅現前。當現前時亦無現前之量。乃謂常樂。此樂無有受者。亦無不受者。豈有一體五用之名。何況。更言涅槃禁伏諸法。令永不生。斯乃謗佛毁法。聽吾偈曰:
無上大涅槃 圓明常寂照 凡愚謂之死 外道執為斷
諸求二乘人 目以為無作 盡屬情所計 六十二見本
妄立虛假名 何為真實義 唯有過量人 通達無取捨
以知五蘊法 及以蘊中我 外現眾色象 一一音聲相
平等如夢幻 不起凡聖見 不作涅槃解 二邊三際斷
常應諸根用 而不起用想 分別一切法 不起分別想
劫火燒海底 風鼓山相擊 真常寂滅樂 涅槃相如是
吾今強言說 令汝捨邪見 汝勿隨言解 許汝知少分
志道聞偈大悟。踴躍作禮而退。
行思禪師。生吉州安城劉氏。聞曹溪法席盛化。徑來參禮。遂問曰。當何所務。即不落階級。
師曰。汝曾作什麼來。曰。聖諦亦不為。
師曰。落何階級。曰。聖諦尚不為。何階級之有。
師深器之。令思首眾。一日。師謂曰。汝當分化一方。無令斷絕。
思即得法。遂回吉州青原山。弘法紹化。
懷讓禪師。金州杜氏子也。初謁嵩山安國師。安發之曹溪参扣。讓至。禮拜。
師曰。甚處來。曰。嵩山。
師曰。什麼物恁麼來。曰。說似一物即不中。
師曰。還可修證否。日。修證即不無。污染即不得。
師曰。只此不污染。諸佛之所護念。汝既如是。吾亦如是。西天般若多羅讖。汝足下出一馬駒。踏殺天下人。應在汝心。不須速說。
讓豁然契會。遂執侍左右一十五載。日臻玄奧。後往南嶽。大闡禪宗。
永嘉玄覺禪師。溫州戴氏子。少習經論。精天台止觀法門。因看《維摩經》發明心地。偶師弟子玄策相訪。與其劇談。出言暗合諸祖。
策云。仁者得法師誰。曰。我聽方等經論各有師承。後於《維摩經》悟佛心宗。未有證明者。
策云。威音王已前即得。威音王已後無師自悟。盡是天然外道。曰。願仁者為我證據。
策云。我言經。曹溪有六祖大師。四方雲集並是受法者。若去。則與諧行。
覺遂同策來參。繞師三匝。振錫而立。
師曰。夫沙門者。具三千威儀八萬細行。大德自何方而來。生大我慢。覺曰。生死事大。無常迅速。
師曰。何不體取無生。了無速乎。曰。體即無生。了本無速。
師曰。如是如是。
玄覺方具威儀禮拜。須臾告辭。
師曰。返太速乎。曰。本自非動豈有速耶。
師曰。誰知非動。曰。仁者自生分別。
師曰。汝甚得無生之意。曰。無生豈有意耶。
師曰。無意誰當分別。曰。分別亦非意。
師曰。善哉。少留一宿。
時謂一宿覺。
(後著〈證道歌〉盛行於世。謚曰「無相大師」,時稱為「真覺」焉)
禪者智隍。初參五祖。自謂已得正受。菴居長坐積二十年。
師弟子玄策游方至河朔。聞隍之名造菴問云。汝在此作什麼。隍曰。入定。
策云。汝云入定。為有心入耶無心入耶。若無心入者。一切無情草木瓦石應合得定。若有心入者。一切有情含識之流亦應得定。
隍曰。我正入定時。不見有有無之心。策云。不見有有無之心即是常定。何有出入。若有出入即非大定。
隍無對。良久。問曰。師嗣誰耶。策云。我師曹溪六祖。
隍云。六祖以何為禪定。策云。我師所說。妙湛圓寂體用如如。五陰本空六塵非有。不出不入不定不亂。禪定無住離住禪寂。禪性無生離生禪想。心如虛空。亦無虛空之量。
隍聞是說。徑來謁師。
師問云。仁者何來。隍具述前緣。
師云。誠如所言。汝但心如虛空不著空見。應用無礙動靜無心。凡聖情忘能所俱泯。性相如如無不定時也。
隍於是大悟。二十年所得。心都無影響。
其夜。河北士庶聞空中有聲云。隍禪師今日得道。隍後禮辭。復歸河北。開化四眾。
一僧問師云。黃梅意旨什麼人得。師云。會佛法人得。
僧云。和尚還得否。師云。我不會佛法。
師一日欲濯所授之衣而無美泉。因至寺後五里許。見山林鬱茂瑞氣盤旋。師振錫卓地泉應手而出。積以為池。乃跪膝浣衣石上。
忽有一僧來禮拜云。方辯是西蜀人。昨於南天竺國見達摩大師。囑方辯速往唐土。吾傳大迦葉正法眼藏及僧伽梨。見傳六代於韶州曹溪。汝去瞻禮。方辯遠來。願見我師傳來衣缽。
師及出示。次問:
(從「忽有一僧」至「次問」一段,有些版本僅「有蜀僧方辯謁師,師問:」九字)
上人攻何事業。曰。善塑。師正色曰。汝試塑看。辯罔措。
過數日。塑就真相。可高七寸。曲盡其妙。師笑曰。汝只解塑性。不解佛性。
師舒手摩方辯頂曰。永為人天福田。
( 「師仍以衣酬之,辯取衣分為三,一披塑像,一自留,一用椶裹瘞地中。誓曰:『後得此衣,乃吾出世,住持於此,重建殿宇。』宋嘉祐八年,有僧惟先修殿掘地,得衣如新。像在高泉寺,祈禱輒應。」 )
有僧舉臥輪禪師偈曰。
臥輪有伎倆 能斷百思想 對境心不起 菩提日日長
師聞之曰。此偈未明心地。若依而行之是加繫縛。因示一偈曰。
惠能沒伎倆 不斷百思想 對境心數起 菩提作麼長
* * * * * * * * *
〈頓漸品第八〉
時。祖師居曹溪寶林。神秀大師在荊南玉泉寺。於時。兩宗盛化。人皆稱南能北秀。故有南北二宗頓漸之分。而學者莫知宗趣。
師謂眾曰。法本一宗。人有南北法即一種。見有遲疾何名頓漸。法無頓漸人有利鈍。故名頓漸。
然秀之徒眾。往往譏南宗祖師不識一字。有何所長。秀曰。他得無師之智。深悟上乘。吾不如也。且吾師五祖親傳衣法。豈徒然哉。吾恨不能遠去親近。虛受國恩。汝等諸人毋滯於此。可往曹溪參決。
一日。命門人志誠曰。汝聰明多智。可為吾到曹溪聽法。若有所聞。盡心記取還為吾說。志誠稟命。至曹溪隨眾參請。不言來處。
時。祖師告眾曰。今有盜法之人潛在此會。志誠即出禮拜。具陳其事。
師曰。汝從玉泉來。應是細作。對曰。不是。
師曰。何得不是。對曰。未說即是。說了不是。
師曰。汝師若為示眾。對曰。常指誨大眾。住心觀靜長坐不臥。
師曰。住心觀靜是病非禪。長坐拘身於理何益。聽吾偈曰。
生來坐不臥 死去臥不坐 一具臭骨頭 何為立功課
志誠再拜曰。弟子在秀大師處。學道九年不得契悟。今聞和尚一說便契本心。弟子生死事大。和尚大慈。更為教示。
師云。吾聞汝師教示學人戒定慧法。未審汝師說戒定慧行相如何。與吾說看。
誠曰。秀大師說。諸惡莫作名為戒。諸善奉行名為慧。自淨其意名為定。彼說如此。未審和尚以何法誨人。
師曰。吾若言有法與人即為誑汝。但且隨方解縛。假名三昧。如汝師所說戒定慧。實不可思議。吾所說戒定慧又別。
志誠曰。戒定慧只合一種。如何更別。
師曰。汝師戒定慧接大乘人。吾戒定慧接最上乘人。悟解不同見有遲疾。汝聽吾說。與彼同否。吾所說法不離自性。離體說法名為相說。自性常迷。須知一切萬法皆從自性起用。是真戒定慧法。聽吾偈曰。
心地無非自性戒 心地無癡自性慧 心地無亂自性定
不增不減自金剛 身去身來本三昧
誠聞偈侮謝。乃呈一偈曰。
五蘊幻身 幻何究竟 迴趣真如 法還不淨
師然之。後語誠曰。汝師戒定慧勸小根智人。吾戒定慧勸大根智人。若悟自性。亦不立菩提涅槃。亦不立解脫知見。無一法可得方能建立萬法。若解此意亦名佛身。亦名菩提涅槃。亦名解脫知見。見性之人。立亦得不立亦得。去來自由無滯無礙。應用隨作應語隨答。普見化身不離自性。即得自在神通遊戲三昧。是名見性。
志誠再啟師曰。如何是不立義。
師曰。自性無非無癡無亂。念念般若觀照。常離法相。自由自在。縱橫盡得。有何可立。自性自悟。頓悟頓修。亦無漸次。所以不立一切法。諸法寂滅。有何次第。
志誠禮拜。願為執侍。朝夕不懈。誠。吉州太和人也。
僧志徹。江西人。本姓張名行昌。少任俠。自南北分化。二宗主雖亡彼我。而徒侶競起愛憎。時。北宗門人自立秀師為第六祖。而忌祖師傳衣為天下聞。乃囑行昌來剌師。師心通。預知其事。即置金十兩於座間。時夜暮。行昌入祖室。將欲加害。師舒頸就之。行昌揮刃者三。悉無所損。
師曰。正劍不邪邪劍不正。上負汝金不負汝命。行昌驚仆。久而方蘇。求哀悔過。即願出家。
師遂與金。言。汝且去。恐徒眾翻害於汝。汝可他日易形而來。吾當攝受。行昌稟旨宵遁。後投僧出家。具戒精進。一日。憶師之言遠來禮覲。
師曰。吾久念汝。汝來何晚。曰。昨蒙和尚捨罪。今雖出家苦行。終難報德。其唯傳法度生乎。弟子常覽《涅槃經》。未曉常無常義。乞和尚慈悲。略為解說。
師曰。無常者即佛性也。有常者即一切善惡諸法分別心也。曰。和尚所說大違經文。
師曰。吾傳佛心印。安敢違於佛經。曰。經說佛性是常。和尚卻言無常。善惡諸法乃至菩提心皆是無常。和尚卻言是常。此即相違。命學人轉加疑惑。
師曰。《涅槃經》吾昔聽尼無盡藏讀誦一遍。便為講說。無一字一義不合經文。乃至為汝終無二說。曰。學人識量淺昧。願和尚委曲開示。
師曰。汝知否。佛性若常。更說什麼善惡諸法。乃至窮劫無有一人發菩提心者。故吾說無常。正是佛說真常之道也。又。一切諸法若無常者。即物物皆有自性容受生死。而真常性有不遍之處。故吾說常者。正是佛說真無常義。佛比為凡夫外道執於邪常。諸二乘人於常計無常。共成八倒。故於涅槃了義教中破彼偏見。而顯說真常真樂真我真淨。汝今依言背義。以斷滅無常及確定死常。而錯解佛之圓妙最後微言。縱覽千遍有何所益。
行昌忽然大悟。說偈曰。
因守無常心 佛說有常性 不知方便者 猶春池拾礫
我今不施功 佛性而現前 非師相授與 我亦無所得
師曰。汝今徹也。宜名志徹。徹禮謝而退。
有一童子名神會。襄陽高氏子。年十三。自玉泉來參禮。
師曰。知識遠來艱辛。還將得本來否。若有本則合識主。試說看。會曰。以無住為本。見即是主。
師曰。這沙彌爭合取次語。會乃問曰。和尚坐禪。還見不見。
師以拄杖打三下。云。吾打汝痛不痛。對曰。亦痛亦不痛。
師曰。吾亦見亦不見。神會問。如何是亦見亦不見。
師云。吾之所見。常見自心過愆。不見他人是非好惡。是以亦見亦不見。汝言亦痛亦不痛如何。汝若不痛同其木石。若痛則同凡夫。即起恚恨。汝向前。見不見是二邊。痛不痛是生滅。汝自性且不見。敢爾弄人。神會禮拜侮謝。
師又曰。汝若心迷不見。問善知識覓路。汝若心悟即自見性。依法修行。汝自迷不見自心。欲來問吾見與不見。吾見自知豈代汝迷。汝若自見亦不代吾迷。何不自知自見。乃問吾見與不見。
神會再禮百餘拜。求謝過愆。服勤給侍不離左右。
一日。師告眾曰。吾有一物無頭無尾。無名無字無背無面。諸人還識否。神會出曰。是諸佛之本源。神會之佛性。
師曰。向汝道無名無字。汝便喚作本源佛性。汝向去有把茆蓋頭。也只成個知解宗徒。
(祖師滅後,會入京洛,大弘曹溪頓教,著〈顯宗記〉盛行於世。是為「荷澤禪師」 )
師見諸宗難問咸起惡心。多集座下愍而謂曰。學道之人。一切善念惡念應當盡除。無名可名名於自性。無二之性是名實性。於實性上建立一切教門。言下便須自見。
諸人聞說。總皆作禮。請事為師。
* * * * * * * * *
〈宣詔品第九〉神龍元年上元日。則天中宗詔云。朕請安秀二師宮中供養。萬機之暇。每究一乘。二師推讓云。南方有能禪師。密授忍大師衣法。傳佛心印。可請彼問。今遣內侍薛簡馳詔迎請。願師慈念速赴上京。師上表辭疾。願終林麓。
薛簡曰。京城禪德皆云。欲得會道必須坐禪習定。若不因禪定而得解脫者。未之有也。未審師所說法如何。
師曰。道由心悟豈在坐也。經云。若言如來若坐若臥。是行邪道。何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無生無滅是如來清淨禪。諸法空寂是如來清淨坐。究竟無證。豈況坐耶。
簡曰。弟子回京。主上必問。願師慈悲。指示心要。傳奏兩宮及京城學道者。譬如一燈燃百千燈。冥者皆明。明明無盡。
師云。道無明暗。明暗是代謝之意。明明無盡亦是有盡。相待立名。故《淨名經》云。法無有比。無相待故。
簡曰。明喻智慧。暗喻煩惱。修道之人倘不以智慧照破煩惱。無始生死憑何出離。
師曰。煩惱即是菩提。無二無別。若以智慧照破煩惱者。此是二乘見解。羊鹿等機。上智大根悉不如是。
簡曰。如何是大乘見解。
師曰。明與無明凡夫見二。智者了達其性無二。無二之性即是實性。實性者。處凡愚而不減。在賢聖而不增。住煩惱而不亂。居禪定而不寂。不斷不常不來不去。不在中間及其內外。不生不滅性相如如。常住不遷名之曰道。
簡曰。師說不生不滅。何異外道。
師曰。外道所說不生不滅者。將滅止生。以生顯滅。滅猶不滅。生說不生。我說不生不滅者。本自無生。今亦不滅。所以不同外道。汝若欲知心要。但一切善惡都莫思量。自然得入清淨心體。湛然常寂妙用恆沙。
簡蒙指教。豁然大悟。禮辭歸闕。表奏師語。
其年九月三日。有詔獎諭師曰。師辭老疾。為朕修道國之福田。師若淨明。托疾毘耶。闡揚大乘傳諸佛心。談不二法。薛簡傳師指授如來知見。朕積善餘慶宿種善根。值師出世頓悟上乘。感荷師恩頂戴無已。并奉磨衲袈裟及水晶缽。勅韶州刺史修飾寺宇。賜師舊居為國恩寺。
* * * * * * * * *
〈咐囑品第十〉師一日喚門人。法海志誠法達神會智常智通志徹志道法珍法如等曰。
汝等不同餘人。吾滅度後各為一方師。吾今教汝說法不失本宗。先須舉三科法門。動用三十六對。出沒即離兩邊。說一切法莫離自性。忽有人問汝法。出語盡雙。皆取對法。來去相因。究竟二法盡除。更無去處。
三科法門者陰界入也。陰是五陰。色受想行識是也。入是十二入。外六塵色聲香味觸法。內六門眼耳鼻舌身意是也。界是十八界。六塵六門六識是也。
自性能含萬法,名含藏識。若起思量即是轉識。生六識出六門見六塵。如是一十八界。皆從自性起用。自性若邪起十八邪。自性若正起十八正。若惡用即眾生用。善用即佛用。用由何等。由自性有。
對法。外境無情五對。天與地對。日與月對。明與暗對。陰與陽對。水與火對。此是五對也。
法相語言十二對。語與法對。有與無對。有色與無色對。有相與無相對。有漏與無漏對。色與空對。動與靜對。清與濁對。凡與聖對。僧與俗對。老與少對。大與小對。此是十二對也。
自性起用十九對。長與短對。邪與正對。癡與慧對。愚與智對。亂與定對。慈與毒對。戒與非對。直與曲對。實與虛對。險與平對。煩惱與菩提對。常與無常對。悲與害對。喜與瞋對。捨與慳對。進與退對。生與滅對。法身與色身對。化身與報身對。此是十九對也。
師言。此三十六對法。若解用即道貫一切經法。出入即離兩邊。自性動用共人言語。外於相離相。內於空離空。若全著相即長邪見。若全執空即長無明。執空之人有謗經。直言不用文字。既云不用文字。人亦不合語言。只此語言便是文字之相。又。云直道不立文字。即此『不立』兩字亦是文字。見人所說。便即謗他言著文字。汝等須知。自迷猶可。又謗佛經。不要謗經。罪障無數。若著相於外。而作法求真。或廣立道場。說有無之過患。如是之人累劫不可見性。但聽依法修行。又。莫百物不思而於道性窒礙。若聽說不修。令人反生邪念。但依法修行。無住相法施。汝等若悟。依此說依此用。依此行依此作。即不失本宗。
若有人問汝義。問有將無對。問無將有對。問凡以聖對。問聖以凡對。二道相因生中道義。汝一問一對。餘問一依此作。即不失理也。
設有人問。何名為暗。答云。明是因暗是緣。明沒即暗。以明顯暗。以暗顯明。來去相因成中道義。餘問悉皆如此。汝等於後傳法。依此轉相教授。勿失宗旨。
師於太極元年壬子。延和七月。命門人往新州國恩寺建塔。仍令促工。次年夏末落成。
七月一日。集徒眾曰。吾至八月欲離世間。汝等有疑早須相問。為汝破疑令汝迷盡。吾若去後。無人教汝。法海等聞。悉皆涕泣。唯有神會神情不動。亦無涕泣。
師云。神會小師。卻得善不善等。毀譽不動哀樂不生。餘者不得。數年山中竟修何道。汝今悲泣。為憂阿誰。若憂吾不知去處。吾自知去處。吾若不知去處。終不預報於汝。汝等悲泣蓋為不知吾去處。若知吾去處。即不合悲泣。法性本無生滅去來。汝等盡坐。吾與汝說一偈。名曰〈真假動靜偈〉。汝等誦取此偈與吾意同。依此修行不失宗旨。
眾僧作禮。請師說偈曰。
一切無有真 不以見於真 若見於真者 是見盡非真
若能自有真 離假即心真 自心不離假 無真何處真
有情即解動 無情即不動 若修不動行 同無情不動
若覓真不動 動上有不動 不動是不動 無情無佛種
能善分別相 第一義不動 但作如此見 即是真如用
報著學道人 努力須用意 莫於大乘門 卻執生死智
若言下相應 即共論佛義 若實不相應 合掌令歡喜
此宗本無諍 諍即失道意 執逆諍法門 自性入生死
時。徒眾聞說偈已。普皆作禮直體師意。各各攝心依法修行。更不敢諍。乃知大師不久住世。
法海上座再拜問曰。和尚入滅後。衣法當付何人。
師曰。吾於大梵寺說法以至於今。抄錄流行。目曰《法寶壇經》。汝等守護。遞相傳授度諸群生。但依此說是名正法。今為汝等說法。不付其衣。蓋為汝等信根淳熟。決定無疑。堪任大事。然據先祖達磨大師付授偈意。衣不合傳。偈曰。
吾本來兹土 傳法救迷情 一花開五葉 結果自然成
師復曰。諸善知識。汝等各各淨心。聽吾說法。若欲成就種智。須達一相三昧一行三昧。若於一切處而不住相。於彼相中不生僧愛。亦無取捨。不念利益成壞等事。安閑恬靜虛融澹泊。此名一相三昧。若於一切處行住坐臥純一直心。不動道場真成淨土。此名一行三昧。若人具二三昧。如地有種。含藏長養成熟其實。一相一行亦復如是。我今說法。猶如時雨普潤大地。汝等佛性譬諸種子。遇茲霑洽悉得發生。承吾旨者決獲菩提。依吾行者定證妙果。聽吾偈曰。
心地含諸種 普雨悉皆萌 頓悟華情已 菩提果自成
師說偈已。曰。其法無二其心亦然。其道清淨亦無諸相。汝等慎勿觀靜及空其心。此心本淨無可取捨。各自努力。隨緣好去。爾時。徒眾作禮而退。
大師。七月八日忽謂門人曰。吾欲歸新州。汝等速理舟楫。大眾哀留甚堅。
師曰。諸佛出現猶示涅槃。有來必去理亦常然。吾此形骸歸必有所。
眾曰。師從此去。早晚可回。師曰。葉落歸根。來時無口。
又問曰。正法眼藏傳付何人。師曰。有道者得無心者通。
又問。後莫有難否。師曰。吾滅後五六年。當有一人來取吾首。聽吾記曰。頭上養親口裏須餐。遇滿之難楊柳為官。
又云。吾去七十年。有二菩薩從東方來。一出家一在家。同時興化建立吾宗。締緝伽藍昌隆法嗣。
眾復作禮問曰。未知從上佛祖應現已來。傳授幾代。願垂開示。
師云。古佛應世。已無數量不可計也。今以七佛為始。過去莊嚴劫。毘婆尸佛尸棄佛毘舍浮佛。今賢劫。拘留孫佛拘那含牟尼佛迦葉佛釋迦文佛。是為七佛。
以上七佛。今以釋迦文佛首傳。
第一摩訶迦葉尊者 第二阿難尊者
第三商那和修尊者 第四優波毱多尊者
第五提多迦尊者 第六彌遮迦尊者
第七婆須蜜多尊者 第八佛馱難提尊者
第九伏馱蜜多尊者 第十脅尊者
第十一富那夜奢尊者 第十二馬鳴大士
第十三迦毘摩羅尊者 第十四龍樹大士
第十五迦那提婆尊者 第十六羅睺羅多尊者
第十七僧迦難提尊者 第十八伽耶舍多尊者
第十九鳩摩羅多尊者 第二十闍耶多尊者
第二十一婆修盤頭尊者 第二十二摩拏羅尊者
第二十三鶴勒那尊者 第二十四師子尊者
第二十五婆舍斯多尊者 第二十六不如蜜多尊者
第二十七般若多羅尊者 第二十八菩提達磨尊者(此土是為初祖)
第二十九慧可大師 第三十僧璨大師
第三十一道信大師 第三十二弘忍大師
惠能是為三十三祖。從上諸祖各有稟承。汝等向後。遞代流傳毋令乖誤。
大師先天二年癸丑歲八月初三日。於國恩寺齋罷。謂諸徒眾曰。汝等各依位坐。吾與汝別。
法海白言。和尚。留何教法。令後代迷人得見佛性。
師言。汝等諦聽。後代迷人。若識眾生即是佛性。若不識眾生。萬劫覓佛難逢。吾今教汝。識自心眾生。見自心佛性。欲求見佛但識眾生。只為眾生迷佛。非是佛迷眾生。自性若悟眾生是佛。自性若迷佛是眾生。自性平等眾生是佛。自性邪險佛是眾生。汝等心若險曲。即佛在眾生中。一念平直即是眾生成佛。我心自有佛。自佛是真佛。自若無佛心。何處求真佛。汝等自心是佛。更莫狐疑。外無一物而能建立。皆是本心生萬種法。故經云。心生種種法生。心滅種種法滅。吾今留一偈。與汝等別。名〈自性真佛偈〉。後代之人識此偈意。自見本心自成佛道。偈曰。
真如自性是真佛 邪見三毒是魔王
邪迷之時魔在舍 正見之時佛在堂
性中邪見三毒生 即是魔王來住舍
正見自除三毒心 魔變成佛真無假
法身報身及化身 三身本來是一身
若向性中能自見 即是成佛菩提因
本從化身生淨性 淨性常在化身中
性使化身行正道 當來圖滿真無窮
淫性本是淨性因 除淫即是淨性身
性中各自離五欲 見性剎那即是真
今生若遇頓教門 忽悟自性見世尊
若欲修行覓作佛 不知何處擬求真
若能心中自見真 有真即是成佛因
不見自性外覓佛 起心總是大癡人
頓教法門今已留 救度世人須自修
報汝當來學道者 不作此見大悠悠
師說偈已。告曰。汝等好住。吾滅度後。莫作世情悲泣雨淚。受人弔問身著孝服。非吾弟子。亦非正法。但識自本心見自本性。無動無靜。無生無滅。無去無來。無是無非。無住無往。恐汝等心迷。不會吾意。今再囑汝。令汝見性。吾滅度後依此修行。如吾在日。若違吾教。縱吾在世亦無有益。復說偈曰。
兀兀不修善 騰騰不造惡 寂寂斷見聞 蕩蕩心無著
師說偈已。端坐至三更。忽謂門人曰。吾行矣。奄然遷化。於時。異香滿室白虹屬地。林木變白禽獸哀鳴。
十一月。廣韶新三郡官僚。洎門人僧俗。爭迎真身。莫決所之。乃焚香禱曰。香煙指處師所歸焉。時。香煙直貫曹溪。十一月十三日。遷神龕併所傳衣缽而回。
次年七月二十五日出龕。弟子方辯以香泥上之。門人憶念取首之記。仍以鐵葉漆布固護師頸入塔。忽於塔內白光出現。直上衝天三日始散。韶州奏聞。奉勅立碑。紀師道行。
師春秋七十有六。年二十四傳衣。三十九祝髮。說法利生三十七載。嗣法四十三人悟道。超凡者莫知其數。達磨所傳信衣。中宗賜磨衲寶缽。及方辯塑師真相並道具。永鎮寶林道場。留傳《壇經》以顯宗旨。興隆三寶普利群生者。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 * * * * * * * * * * * * *
[註]:
《六祖壇經》全稱《六祖大師法寶壇經》,略稱《壇經》,全一卷共十品。
《六祖壇經》全稱《六祖大師法寶壇經》,略稱《壇經》,全一卷共十品。
《壇經》是唐代高僧禪宗六祖惠能的言行錄,在〈付囑品〉中說:「吾於大梵寺說法以至於今,抄錄流行,目曰《法寶壇經》,汝等守護,遞相傳授度諸群生。」可見惠能在生時,已有弟子將大師的言論記錄成文。在惠能圓寂後,在大師身邊的弟子法海等整理而成所傳的「曹溪古本」。惠能不可能會自稱自己的言行錄為「經」,應該是後代弟子視六祖已成佛而加的。後來弟子們分散各地傳法,一千多年來,《壇經》出現了數十個版本,大致可分成三大系統,姑且稱為「南傳本」「東傳本」和「北傳本」。
一,「北傳本」系統:就是近代在敦煌發現的「敦煌本」,全名《南宗頓教最上大乘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六祖慧能大師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壇經》,署名是「兼受無相戒弘法弟子法海集記」。這一系統《壇經》共有五種版本,最早發現的是二十世紀初,被英國探險家斯坦因從敦煌竊掠的所謂「斯坦因本」。還有後來陸續發現的,現存於敦煌的「敦煌博物館本」,現存北京圖書舘的「敦煌寫本殘卷」,存旅順博物館的「寫本殘卷」,另有「西夏文本」等。這一系統的內容大致相同,文字都是約一萬二千字左右,故可能是同一來源。
二,「東傳本」系統:最早流通的有宋太祖乾德五年(西967年)惠昕根據古本刪略的「簡本」,稱為「惠昕本」《六祖壇經》。相傳於南宋紹興年間(西1131-1162年),晃子健於蘄州根據惠昕本翻刻,流傳至日本興聖寺等地。另有元世祖至元二十七年(西1290年)德異刊印的「德異本」,此版本大多存於朝鮮,這兩個版本都約有一萬四千字。
三,「南傳本」系统:此是《壇經》的主流和正宗。因為在五祖弘忍圓寂後,禪宗分成「南能北秀」,惠能的弟子除了神會北上和北宗神秀的弟子一爭長短外,大部份都留在南方傳法,而他們所根據的是逾二萬字的「曹溪古本」。從唐代至元代,數百年的傳抄,有删有增。其中包括宋仁宗嘉祐元年(西1056年)契嵩根據「曹溪古本」校勘的版本,稱《六祖大師法寶壇經曹溪原本》等等。後來,廣州宗寶於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西1291年)根據三種「古本」校補成《六祖大師法寶壇經》,這便是現今最通行的「宗寶本」,「宗寶本」並於明永樂年間收入大藏,成了定本。
《壇經》是禪宗最早而影響最深遠的一部論著,是中國佛教的「經典」,也是佛教歷史上唯一不是由釋迦世尊親自說,而又被稱為「經」的一部。惠能大師的思想是以菩提達摩所傳《楞伽經》如來藏體系和以五祖弘忍所傳《金剛經》般若系統的結合,是「明心」而「見性」。禪的要義是「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聖嚴師父說:「《六祖壇經》是以般若為方法,以如來藏為目標,用般若的空觀來破除煩惱的執著,以期達到『明心見性』的目的。」(禪與悟P297)
近代在敦煌出土的古本《壇經》,比南傳的《壇經》,特別是流行的「曹溪本」或「宗寶本」少了數千字,而所缺的是有關行思和懷讓等惠能主要得法弟子等等的內容。而所加的一段:「吾滅後二十餘年,邪法撩亂,惑我宗旨,有人出來,不惜身命,定佛教是非竪立宗旨,即是吾正法。」是「曹溪本」和「宗寶本」所沒有的,但時間上却暗合神會於惠能圓寂後二十一年的「滑臺定宗旨」事。故有人認為當時神會北上弘法時,為與北宗神秀的弟子爭奪承嗣祖位而有意「竄改」《壇經》。此事於二十世紀中業,在臺灣因早年一篇文人的文章,引起《壇經》真偽的一場激烈的筆戰。一方是贊同該文章的所謂學術派文人,因北本的「删改」而「大膽假設」所有的《壇經》為「偽經」。一方是在臺灣的禪門高僧和大德,引經據典評擊他們的荒謬怪論。僅憑歷代不同版本的差別就全盤否認一部經,那不僅是無知,還是謗佛。
* 菩提自性。本來清淨。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 無上菩提。須得言下識自本心見自本性。不生不滅。於一切時中念念自見萬法無滯。一真一切真萬境自如如。如如之心即是真實。若如是見即是無上菩提之自性也。
* 欲學無上菩提不得輕於初學。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沒意智。若輕人即有無量無邊罪。
*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 一切萬法不離自性。
* 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
* 不識本心學法無益。若識自本心見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師佛。
* 有情來下種。因地果還生。無情既無種。無性亦無生。
* 迷時師度。悟了自度。度名雖一。用處不同。
* 不是風動。不是幡動。仁者心動。
* 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緣心迷不能自悟。須假大善知識示導見性。當知愚人智人佛性本無差別。只緣迷悟不同。所以有愚有智。
* 摩訶般若波羅蜜是梵語。此言大智慧到彼岸。此須心行不在口念。口念心不行。如幻如化如露如電。口念心行則心口相應。本性是佛離性無別佛。
* 凡夫即佛煩惱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後念悟即佛。前念著境即煩惱後念離境即菩提。
* 本性自有般若之智。自用智慧常觀照。故不假文字。
* 一切修多羅及諸文字。大小二乘十二部經皆因人置。因智慧性方能建立。若無世人。一切萬法本自不有。
* 三世諸佛十二部經。在人性中本自具有。
* 不悟即佛是眾生。一念悟時眾生是佛。故知萬法盡在自心。
* 智慧觀照內外明徹識自本心。若識本心即本解脫。若得解脫即是般若三昧即是無念。
* 悟無念法者萬法盡通。悟無念法者見諸佛境界。悟無念法者至佛地位。
* 法即無頓漸。迷悟有遲疾。只此見性門。愚人不可悉。
* 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
* 造寺度僧布施設齋名為求福。不可將福便為功德。功德在法身中。不在修福。
* 見性是功。平等是德。念念無滯常見本性真實妙用名為功德。內心謙下是功。外行於禮是德。自性建立萬法是功。心體離念是德。不離自性是功。應用無染是德。若覓功德法身。但依此作是真功德。
* 念念無間是功。心行平直是德。自修性是功。自修身是德。善知識。功德須自性內見。不是布施供養之所求也。是以福德與功德別。
* 人有兩種法無兩般。迷悟有殊見有遲疾。迷人念佛求生於彼。悟人自淨其心。所以佛言。隨其心淨即佛土淨。
* 東方人但心淨即無罪。雖西方人心不淨亦有愆。東方人造罪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國。凡愚不了自性。不識身中淨土。願東願西。悟人在處一般。所以佛言。隨所住處恆安樂。
* 心地但無不善。西方去此不遠。若懷不善之心。念佛往生難到。
* 但行十善何須更願往生。不斷十惡之心何佛即來迎請。
* 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自性迷即是眾生。自性覺即是佛。慈悲即是觀音。喜捨名為勢至。能淨即釋迦。平直即彌陀。
* 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在家能行如東方人心善。在寺不修如西方人心惡。但心清淨即是自性西方。
* 心平何勞持戒。行直何用修禪。恩則孝養父母。義則上下相憐。讓則尊卑和睦。忍則眾惡無喧。若能鑽木出火。淤泥定生紅蓮。苦口的是良藥。逆耳必是忠言。改過必生智慧。護短心內非賢。日用常行饒益。成道非由施錢。菩提只向心覓。何勞向外求玄聽說。依此修行天堂只在目前。──《無相頌》
* 定慧一體不是二。定是慧體慧是定用。即慧之時定在慧。即定之時慧在定。若識此義即是定慧等學。
* 自悟修行不在於諍。若諍先後即同迷人。
* 一行三昧者。於一切處行住坐臥常行一直心是也。《淨名經》云。直心是道場,直心是淨土。
* 心不住法道即通流。心若住法名為自縛。
* 學道者思之。若不識法意。自錯猶可更誤他人。自迷不見又謗佛經。
* 此門坐禪元不著心。亦不著淨亦不是不動。若言著心。心元是妄。知心如幻故無所著也。若言著淨。人性本淨。由妄念故蓋覆真如。但無妄想性自清淨。起心著淨卻生淨妄。妄無處所著者是妄。淨無形相卻立淨相。言是工夫作此見者。障自本性卻被淨縛。
* 何名坐禪。此法門中無障無礙。外於一切善惡境界。心念不起名為坐。內見自性不動名為禪。……外離相即禪。內不亂即定。外禪內定是為禪定。
* 一戒香。即自心中無非無惡無嫉妬無貪瞋無劫害名戒香。二定香。即睹諸善惡境相自心不亂名定香。三慧香。自心無礙。常以智慧觀照自性。不造諸惡。雖修眾善心不執著。敬上念下矜恤孤貧名慧香。四解脫香。即自心無所攀緣。不思善不思惡。自在無礙名解脫香。五解脫知見香。自心既無所攀緣善惡。不可沈空守寂。即須廣學多聞識自本心達諸佛理。和光接物無我無人。直至菩提真性不易名解脫知見香。善知識。此香各自內薰莫向外覓。
* 懺者懺其前愆。從前所有惡業愚迷憍誑嫉妬等罪。悉皆盡懺永不復起是名為懺。悔者悔其後過。從今以後所有惡業愚迷憍誑嫉妬等罪。今已覺悟悉皆永斷更不復作是名為悔。故稱懺悔。
* 何名清淨法身佛。世人性本清淨。萬法從自性生。思量一切惡事即生惡行。思量一切善事即生善行。如是諸法在自性中。
* 自心歸依自性是歸依真佛。自歸依者除卻自性中不善心嫉妬心諂曲心。吾我心誑妄心輕人心慢他心。邪見心貢高心及一切時中不善之行。常自見己過不說他人好惡是自歸依。常須下心普行恭敬即是見性通達。更無滯礙是自歸依。
* 諸佛妙理。非關文字。
* 前念不生即心。後念不滅即佛。成一切相即心。離一切相即佛。
* 汝慎勿錯解經意。見他道開示悟入。自是佛之知見我輩無分。若作此解乃是謗經毁佛也。彼既是佛已具知見何用更開。汝今當信佛知見者。只汝自心更無別佛。
* 口誦心行即是轉經。口誦心不行即是被經轉。
* 心迷法華轉。心悟轉法華。誦經久不明。與義作讐家。無念念即正。有念念成邪。有無俱不計。長御白牛車。
* 三身者清淨法身汝之性也。圓滿報身汝之智也。千百億化身汝之行也。若離本性別說三身。即名有身無智。若悟三身無有自性。即明四智菩提。
* 大圓鏡智性清淨。平等性智心無病。妙觀察智見非功。成所作智同圓鏡。五八六七果因轉。但用名言無實性。若於轉處不留情。繁興永處那伽定。──《四智之義》
* 妙湛圓寂體用如如。五陰本空六塵非有。不出不入不定不亂。禪定無住離住禪寂。禪性無生離生禪想。心如虛空亦無虛空之量。
* 住心觀靜是病非禪。長坐拘身於理何益。……生來坐不臥死去臥不坐。一具臭骨頭何為立功課。
* 心地無非自性戒。心地無癡自性慧。心地無亂自性定。不增不減自金剛。身去身來本三昧。
* 無常者即佛性也。有常者即一切善惡諸法分別心也。……佛性若常。更說什麼善惡諸法乃至窮劫無有一人發菩提心者。故吾說無常。正是佛說真常之道也。又。一切諸法若無常者。即物物皆有自性容受生死。而真常性有不遍之處。故吾說常者正是佛說真無常義。
* 道由心悟。豈在坐也。經云。若言如來若坐若臥是行邪道。何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無生無滅是如來清淨禪。諸法空寂是如來清淨坐。究竟無證。豈況坐耶。
* 明與無明凡夫見二。智者了達其性無二。無二之性即是實性。實性者處凡愚而不減。在賢聖而不增。住煩惱而不亂。居禪定而不寂。不斷不常不來不去。不在中間及其內外。不生不滅性相如如。常住不遷名之曰道。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