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日 星期三

141-造業消業与因緣果報

 

造業消業与因緣果報

*   *   *   
[註]:

* 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人人有個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
*「解釋佛學最正確最安全的,還是以經解經,以佛法解釋佛法。」聖嚴法師〈學佛群疑〉
* 《圓覺經》說:「輪迴,愛為根本。」「若諸世界一切種性。卵生胎生濕生化生。皆因婬欲而正性命。當知輪迴愛為根本。由有諸欲助發愛性。是故。能令生死相續。欲因愛生命因欲有。眾生愛命還依欲本。愛欲為因愛命為果。由於欲境起諸違順。境背愛心而生憎嫉。造種種業。是故。復生地獄餓鬼。知欲可厭愛厭業道。捨惡樂善。復現天人。又知諸愛可厭惡故。棄愛樂捨還滋愛本。便現有為增上善果。皆輪迴故不成聖道。是故。眾生欲脫生死免諸輪迴。先斷貪欲及除愛渴。」
*「面對随時會到臨的死神,我們想著自己有永遠的過去,還要想著有永遠的未來,這是接受死亡最好的心理準備。如果我們能相信此生有過去,就能坦然接受,並因應此生的因緣。若能相信有未來,就能懷抱希望,邁步向前。」出自聖嚴法〈歡喜看生死〉P-5。
*「來自他人的言行並不可能對你造成傷害,你之所以感到委屈只因你對這些言行介懷。有人說過:如果你是對的一方,你沒需要發脾氣。如果你是錯的一方,你沒資格去發脾氣。這才是真正的智慧。」出自川北大藏寺祈竹仁波切〈問答選錄〉。
*「《華嚴經》說:『萬法唯心造。』如果我們的心改變,因緣也會隨著改變。不管心往何處轉變,因緣也會隨著轉變。態度改變,感受也會改變。如果不努力改變生命和心靈,就會被自己以往造作的行為、意念所影響。如果我們採用佛法來看世界,那麼因緣就會轉變方向,生命中的事物也會改變。」出自聖嚴法〈禪的智慧〉P-63。
*「凡是真正見到苦的,也必見到苦的生起,也必見到苦的止息,也必見到導致苦的止息之道。」出自巴厘文《雜部經》。
*「願以此功德,普及於一切,我等與眾生,皆共成佛道。」此迴向文出自《法華經》〈化城喻品〉。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