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12日 星期一

137-一切經首置「如是我聞」

 

一切經首置「如是我聞」

*   *   *   *   *   *   *
[註]:

* 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人人有個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
*「解釋佛學最正確最安全的,還是以經解經,以佛法解釋佛法。」聖嚴法師〈學佛群疑〉
*「四念處」:一,「身念處」,觀身為不淨(指身是煩惱、生死和罪惡的根源,故「不得清淨」) 。二,「受念處」,觀受為苦(「受」是指身體的感受,觀「受」是「苦」以對治「樂」) 。三,「心念處」,觀心為無常(「心」的念頭是不停地變異變化的,故無常。觀心「無常」以對治「永恆」「常」) 。四,「法念處」,觀法為無我(不管是心法或色法,只是因緣的結合、因果的關係,我是不存在的)。此「四念處」以慧為體,因慧之力能使念身受心法所觀之處,故稱「念處」。因慧之力能使念住於所觀之處,故又稱「念住」。四念處(Smrti-upasthāna) 亦稱四念住。
*〈大智度論〉卷第十九說:「身念處受心法念處。是為四念處觀四法四種。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是四法雖各有四種。身應多觀不淨。受多觀苦。心多觀無常。法多觀無我。何以故。凡夫人未入道時。是四法中邪行起四顛倒。諸不淨法中淨顛倒。苦中樂顛倒。無常中常顛倒。無我中我顛倒。破是四顛倒故說是四念處。破淨倒故說身念處。破樂倒故說受念處。破常倒故說心念處。破我倒故說法念處。」
*「梵天法」指梵天宮所行之治罰方法。對犯法者別立一壇令入,諸梵不得與之往來交語。也就是把犯法者隔離,使所有人不与其交往。亦稱為擯棄之法。
*「觀四念處得力,才知道四聖諦的苦諦究竟是什麼。能夠了解到苦諦的實義,才能真切地生起不退的信心,直到證四聖諦,已能每一剎那每一剎那,都連續地不斷地不退地觀照明徹,而且就在觀上面不會再離開了。故證四聖諦已具無漏慧,出離三界,永斷生死。」出自聖嚴法師〈禪的世界〉P-13-15。
*「修五停心,得成就便入定,然後出定而觀四念處,那是次第禪觀。由修定得有漏慧,再以有漏慧觀四念處,由觀四念處發無漏慧而出三界,證解脫果。」出自聖嚴法師〈禪的世界〉P-19。
*「有些識得幾個文字的,不曉得古德語錄中的問題,是在驗學人的淺深。便自作聰明,終日尋章逐句,說心說佛,將古人言句作解會,作這種說食數寶的勾當,還自以為了不起,生大我慢。」出自虛雲法師〈参禪法要〉。
*「千萬不要掉入某些自命高深的人的圈套。」及「我們要學習釋尊親證的法,乾淨俐落的,直指佛法核心的法,沒有後代附會上去衆多添加物的法。」出自佛使比丘(Buddhadāsa)〈一問一智慧〉P-160。
*「佛法是講求實際的,是主張以解決眼前的緊急問題為原則,而不必講太多不切實際的理論。」出自聖嚴法師〈禪門〉P-50。
* 每一部經的經首都必須說明「如是我聞」四字,以肯定是「親聞」佛陀所說,好有別於其他外道典藉,好取信於聽眾。經首的「如是我聞」,和《法華經》〈方便品〉的「十如」以及台家的「十如是」,是有不同的涵義的,不可以址在一起。否則就如同《箭喻經》中所說的中箭者一樣,不是為解決實際問題,去追求和困擾於無關緊要的事,因此延誤治療而喪命。
*「解釋佛學,最正確最安全的,還是以經解經,以佛法解釋佛法。」出自聖嚴法師〈學佛群疑〉P-215。
*「佛對根器淺薄的聽眾,說做人的根本道理,持五戒,修十善,稱為人天乘;對於厭世觀念很濃的人,便說解脫生死的方法,稱為聲聞的小乘;對於根器深厚而有悲願化世的聽眾,便說菩薩的大乘。」出自聖嚴法師〈正信的佛教〉P-8。
*「龍樹」Nāgārjuna ,約生於西元150-250。龍樹菩薩是中觀學說的創始人,古天竺大乘思想的創導者,被稱為顯密八宗的祖師。〈大智度論〉是龍樹對《大品般若經》的解釋論述,是研究般若思想的佛教寶典百科全書。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