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3日 星期六

126-神通未能解脫生死

 


神通未能解脫生死
*   *   *

 [註]:

* 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人人有個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
*「解釋佛學最正確最安全的,還是以經解經,以佛法解釋佛法。」聖嚴法師〈學佛群疑〉
*「神通者,就名彰名,所為神異,目之為神,作用無擁,謂之為通。」「神通之事,或有功行所成,或有果報所得,若以果報得者不須功業,隨意應物,非果報得者,假於定力乃有所用。」出自〈大乘大義章〉第七章。
*「世界各宗教,凡是有神祕效驗的,無非是從禪定的工夫而來。」出自聖嚴法師〈正信的佛教〉P-118。
*「顯各種不同的神通──飛行、隱身、天眼、天耳等等──是有漏有取的。」出自泰國佛使比丘〈一問一智慧〉P-136。「有取」是「有執取」。
*「在人類的一千個人之中,大概有數人由於過去世的修行力和由於他們是來自有福德的神道,所以有與生俱來的預知力及回憶力,知未來知過去,在兒童時代特別顯著。成年之後,如果生活繁忙和不加理會,這種異能就會漸漸退失。如果蓄意培養和順其自然,也會成為感通鬼神的媒體,而被稱為靈媒或巫者。」出自聖嚴法師〈學佛群疑〉P-210。
*「直知過去宿命事是名通,知過去因緣行業是名明。直知死此生彼是名通,知行因緣際會不失是名明。直盡結使,不知更生不生是名通。若知漏盡更不復生是名明。是三明大阿羅漢大辟支佛所得。」出自〈大智度論〉卷第二。
*「辟支佛」是無師而自行覺悟的「緣覺」,或稱「獨覺」,梵文全稱 Pratyeka buddha「辟支迦佛陀」,或「缽羅翳迦佛」,故漢譯略稱為「辟支佛」。
聞佛說四諦之法,知苦斷集慕滅修道而覺悟者,是指親聞佛之聲教,稱為「聲聞」。根機敏銳,自行觀十二因緣法而悟道者,或指觀諸法生滅因緣而自行悟道者,從緣得覺,故稱「緣覺」。另於無佛住世時,因宿世因緣,獨出知慧,或觀飛花落葉等因緣而自行悟道者,稱為「獨覺」。「緣覺」「獨覺」和「聲聞」皆是小乘的阿羅漢果,故「辟支佛」亦是「阿羅漢」境界。
*「在佛陀的祖國遭到鄰國琉璃王滅族的大屠殺時,也無法用神通加以救濟。但是佛能夠以佛法開導眾生,使眾生自己來修善、積福、消災、免難。因此,佛度眾生,實際上還是眾生自度,否則就違背自然的律則和因果的秩序。」出自聖嚴法師〈學佛群疑〉P-107。
*「鬼神因無色身的束縛,依其果報而感得有某些穿牆過壁的神通。外道仙人亦能擁有神通。」但皈依三寶受戒的佛門弟子,有龍天護法的保佑,一般的鬼神外道非人等不能靠近。
* 賓頭盧尊者全稱賓度羅頗羅墮闍尊者(Piṇḍola Bhāradvāja),是十六阿羅漢(亦十八羅漢)之一。賓頭盧義爲「不動利根」,頗羅墮闍爲印度婆羅門十八種姓之一,亦譯為突羅闍。賓頭盧爲古印度憍賞彌國(Kauśāmbī)優填王(亦譯為于闐王)的宰相之子。年少時跟隨釋迦牟尼佛出家,證得阿羅漢果,有六大神通。賓頭盧有長白的鬚眉,壽相童心,常喜歡展現神通力。又常以神通力發獅子吼音護衛正法,故被佛陀授爲弟子之中「獅子吼第一」。
*《四分律卷五十一》及《法苑珠林卷四十二》載:王舍城有外道弟子把旃檀缽豎掛在庭中高木桿上。說:「若此王舍城,有沙門婆羅門是阿羅漢有大神力者,取此缽去。」有外道弟子自稱阿羅漢,想取缽未能取得。當時賓頭盧和大目犍蓮在大石上禪坐,賓頭盧語於目蓮:「汝是阿羅漢,世尊記汝神足第一,汝可往取。」目蓮言:「我未曾白衣前現神足,汝亦是阿羅漢,有大神力,世尊記汝師子吼最為第一,汝可往取。」賓頭盧隨即連同坐著的大石踴身虛空,繞王舍城七匝取此缽。國人皆嚇得東西避走。
佛世尊呵責說:「云何於白衣前現神足。猶如淫女為半錢故於眾人前自現。汝亦如是。汝不應為弊木缽故於白衣前現神足。若現。突吉羅。」
*《雜阿含經卷二十三》載:釋迦牟尼世尊住在舍衛國時,給孤獨長者之女請佛陀和比丘僧前往應供。諸比丘各自以神通力飛空前往,賓頭盧以神通力用雙肩挑著兩座山前往。世尊後來呵責賓頭盧:「我今罰汝常在於世,不得取涅槃,護持我正法勿令滅也。」
故此賓頭盧尊者和君屠缽嘆尊者、羅睺羅尊者、大迦葉尊者。是佛陀授記不得入滅,留形住世直到彌勒菩薩下生成佛的四尊阿羅漢。
*《觀彌勒菩薩下生經》載:「世尊告迦葉曰。吾今年已衰耗向八十餘。然今如來有四大聲聞。堪任遊化。智慧無盡眾德具足。云何為四。所謂大迦葉比丘屠缽嘆比丘賓頭盧比丘羅雲比丘。汝等四大聲聞要不般涅槃。須吾法沒盡。然後乃當般涅槃。」
* 釋迦世尊並非反對使用神通,而是視其是否需要而定。
《佛說給孤長者女得度因緣經》卷上說:「佛言阿難。汝今當知。去此舍衛國一百六十由旬。有一大城名曰福增。彼有長者名謨尸羅。而彼城中有諸外道今現集會。謨尸羅長者請佛及聲聞眾。我等當往。各現神變令彼外道發生淨信。已生信者使不退轉。我當於彼作大利樂。」
《撰集百緣經》〈拔提釋王作比丘緣〉說:「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如來六年苦行始成正覺。滿十二年。將千二百五十比丘方欲往詣迦毘羅衛國。每自念言。我今往彼不與常同。彼土諸釋憍慢情多。咸須各各現於神變可往彼土。即勅千二百五十比丘。我於今者欲還本國。汝等各各現於神變。令彼諸釋歸誠信伏。爾時。世尊放大光明。與諸比丘乘虛詣彼迦毘羅衛國。」
世尊認為修行的目的不應該是為追求神通,亦不應該在凡人中隨意炫耀展現神通。神通並非解脫的終極目標。教導弟子應精進修戒定慧。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