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3日 星期五

105-開悟與認可

 


開 悟 與 認 可

*   *   *   
[註]
* 本視頻供養三寶。迴向同修善知識。一燈燃點萬千燈!
* 佛教的「開悟」是必須「認可」的。也就是「印証」。
*「威音王已前即得,威音王已後,無師自悟,盡是天然外道。」出自《六祖壇經》。
*「是指不向內求明心見性,而朝外求神鬼的賜予。」出自聖嚴法師〈正信的佛教〉P-133。
* 「威音王佛」 Bhīsma-garjitasvara-rāja。《妙法蓮華經》卷六〈常不輕菩薩品第二十〉說:「乃往古昔過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祇劫。有佛名威音王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劫名離衰。國名大成。」又說:「是威音王佛壽四十萬億那由他恒河沙劫。正法住世劫數如一閻浮提微塵。像法住世劫數如四天下微塵。其佛饒益眾生已。然後滅度。正法像法滅盡之後。於此國土復有佛出。亦號威音王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如是次第有二萬億佛皆同一號。」可見遠古時有「二萬億佛」皆名「威音王佛」。《六祖壇經》所說的是第一尊的威音王佛。
*「禪宗所說的悟,擺下萬緣心無執著,既無可求亦無可捨。一念能夠擺下萬緣,此一念就在悟中。」又指出:「禪的修持,切忌將心求悟,以心待悟。求悟不得悟,待悟即是迷;因為企求和等待都是妄念、執著、攀緣、放不下。」出自聖嚴法師〈學佛群疑〉P-178。
*「一個徹悟的人不是完全斷了煩惱,還是知道有煩惱,但不會讓它現行。不過他會很安心,清楚自己的狀況,而且從此以後不會再迷惑。……徹悟跟見性不一樣,見性是開始體驗空性,見性之後仍有煩惱,有時候還會現行。但是徹悟以後,只要心中有煩惱,都很清楚。」出自聖嚴法師〈漢藏佛教對談〉。
*「最深的開悟就是不僅見到空性,而且就處於空性中。」出自聖嚴法師〈禪的智慧〈P-211。
* 古印度婆羅門的修行人,其中有根機敏銳者,因宿世因緣獨出知慧,或觀察飛花落葉等因緣而自行悟道者。因緣得覺,稱他們為「緣覺」。民間稱他們為「仙人」。「緣覺」是無師而自行覺悟的,故亦稱「獨覺」。
*「緣覺」的梵文是Pratyeka buddha,漢譯為「辟支迦佛陀」,簡稱為「辟支佛」。「辟支佛」雖譯為「佛」,並未達到佛的境界。
* 佛陀的大弟子們是聞佛說四諦之法和十二因緣法,也就是聽了佛陀的聲教而悟道的,經論中稱為「聲聞」。
*「緣覺」「獨覺」和「聲聞」皆是小乘的阿羅漢果。故「辟支佛」亦是在「阿羅漢」境界果位。
*「昔有善星比丘,誦得十二部經,猶自不免輪迴,緣為不見性。善星既如此,今時人講得三五本經論以為佛法者,愚人也。若不識得自心,誦得閑文書都無用處。若要覓佛,直須見性。」出自達摩祖師《血脈論》。
*「願以此功德,普及於一切,我等與眾生,皆共成佛道。」此迴向文出自《法華經》〈化城喻品〉。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