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22日 星期一

果燦讀《維摩經》〈菩薩品第四〉

5-果燦讀《維摩經》〈菩薩品第四〉

《維摩詰所說經》
 ── 姚秦 鳩摩羅什 譯 ──

        〈菩薩品第四〉

 [經文]:

        於是。佛告彌勒菩薩。汝行詣維摩詰問疾。彌勒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詣彼問疾。所以者何。憶念我昔。為兜率天王及其眷屬說不退轉地之行。時。維摩詰來謂我言。彌勒。世尊授仁者記。一生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用何生得受記乎。過去耶未來耶現在耶。若過去生過去生已滅。若未來生未來生未至。若現在生現在生無住。如佛所說。比丘。汝今即時亦生亦老亦滅。若以無生得受記者。無生即是正位。於正位中亦無受記。亦無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云何彌勒受一生記乎。為從如生得受記耶。為從如滅得受記耶。若以如生得受記者。如無有生。若以如滅得受記者。如無有滅。一切眾生皆如也。一切法亦如也。眾聖賢亦如也。至於彌勒亦如也。若彌勒得受記者。一切眾生亦應受記。所以者何。夫如者不二不異。若彌勒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一切眾生皆亦應得。所以者何。一切眾生即菩提相。若彌勒得滅度者。一切眾生亦應滅度。所以者何。諸佛知一切眾生畢竟寂滅。即涅槃相不復更滅。是故。彌勒。無以此法誘諸天子。實無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亦無退者。

*   *   *

「菩薩」:
「菩薩」是「菩提薩埵」(Bodhi sattva)的簡稱,漢譯為「覺有情」,覺悟的有情。是修六波羅蜜,上求佛道下化眾生,於未來成就佛果之行者,自覺覺他,以悲願度化眾生之聖者。印順法師說:「覺是菩薩所要追求的,有情是菩薩所要救濟的。上求佛道,下化有情,就是這覺有情的目的和理想。」(妙雲集上編之一P170)
聖嚴師父說:「從最初發心發願,直到成佛為止,都可稱為菩薩,所以有凡夫菩薩與賢聖菩薩的不同,通常在佛經中所說的菩薩,都是指的聖位菩薩,菩薩共分五十二階位,只有十二階位是聖人,那就是從初地到十地,加上等覺,妙覺。其實,妙覺菩薩就是佛,等覺菩薩是即將成佛的大菩薩。我們熟悉的觀世音、大勢至、文殊、普賢、彌勒、地藏等,便是等覺位的大菩薩。」(正信的佛教P7)  
《無量壽經》載:「彼有七百九十億大菩薩眾,諸小菩薩。」可見菩薩依階位也有大小之分別,一般稱已達不退位的為「大菩薩」,之前的為「小菩薩」。或從五十二階位而言,初地以上稱大菩薩,則地前的為小菩薩。各宗各派所論菩薩階位不竟相同,一般指「五十二階位」,包括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妙覺等。「十信」還在凡夫位,至「十住」始入賢位,至「十地」入聖位,至「等覺」才是自覺覺他大菩薩,但覺行尚未圓滿,至「妙覺」才覺行圓滿,究竟成佛。「等覺菩薩」又稱「補處菩薩」。
釋尊入滅後的第一次結集時,是《阿含經》的原始佛教時期,是自利的聲聞乘時期。釋尊雖然也有講菩薩道,但當時聲聞阿羅漢是沒能聽懂或不能聽到,所以第一次結集時沒有提到大乘經典的記錄。到西歷世紀初前後,自利利他的大乘佛教興起,發掘出了《般若經》《華嚴經》《法華經》《淨土三經》《涅槃經》等大乘經典,宣揚菩薩道精神。經典中提到釋迦牟尼佛的左右脅侍,大智文殊菩薩和大行普賢菩薩,阿彌陀佛的左右脅侍,大悲觀世音菩薩和大勢至菩薩。《彌勒上生經》《彌勒下生經》和《地藏本願經》又提到彌勒菩薩和地藏菩薩等等。
本經〈菩薩行品〉說:「一切海淵尚可測量,菩薩禪定智慧總持辯才,一切功德不可量也。」

「彌勒菩薩」:
「彌勒」Maitriya「彌帝隸」,譯為慈氏,名Ajita「阿逸多」,譯為無能勝。彌勒生於南天竺婆羅門家,釋尊住世時為釋尊的弟子之一,先世尊入滅,住兜率天以菩薩身為諸天人說法。於密教,彌勒密號為「迅疾金剛」。
中國五代明州奉化縣契此和尚,號長汀子,袒胸露腹的胖和尚形像,以扙挑一貯物布袋,笑口常開,民間稱為「布袋和尚」。自偈曰:「一鉢千家飯,孤身萬里遊,青目覩人少,問路白雲頭。」傳於梁貞明二年(西916年),師端坐嶽林寺東廊下盤石上說偈曰:「彌勒真彌勒,分身千百億,時時示時人,時人自不識。」遂入滅,而後又出現其他州府,亦負布袋而行,民間傳說是彌勒的化身。此後不少寺廟都有以布袋和尚形像供奉彌勒菩薩,民間通稱為「彌勒佛」。
住世的佛寂滅後,繼承前佛,下生世上成佛而補其處的菩薩,稱「補處菩薩」。居欲界六欲天第四天的「兜率天」,在夜摩天之上,樂變化天之下。據《彌勒上生經》《彌勒下生經》載,彌勒在釋尊住世時,釋尊曾為彌勒授記,預言彌勒在兜率天天壽四千歲盡時,將下生人間在龍華樹下成佛。所以彌勒菩薩亦稱為「補處菩薩」,為「未來佛」。因為補處菩薩是再隔一生就可成佛,或指尚有一分變易生死未了,故又稱為「一生補處菩薩」。從菩薩五十二階位來看,「補處」指的是「等覺」階位。在釋尊入滅後至彌勒下生成佛前這一段時間,無佛往世,此期間是由地藏菩薩替佛陀教化眾生。
佛經載,兜率天一晝夜為人間四百年,但不知一年有多少晝夜,故「四千歲」有說為人間五十六億七千萬年,有說是五十七億六百萬年。其實宇宙間不同星系不同時空有不同「時間」,不能純以地球人間的時間來計算。中國神化傳說都有「山中一局棋,世上幾十年」的故事。兜率天的一年也未必是三百六十五天。世尊住世時距今才二千五百多年,到彌勒下生,可能已到地球的「壞劫」之時,彌勒佛是為救度到時尚未出離三界的眾生來的。
中土彌勒信仰始於南北朝,歷代如道安、真諦、玄奘、窺基等大師都是彌勒法門的弘傳者。有關彌勒菩薩的經典雖傳有多部,但著名的僅宋沮京聲譯的《彌勒上生經》和鳩摩羅什譯的《彌勒下生經》。 
因為彌勒是「補處菩薩」,是候補的未來佛,也就自然成了改朝換代的象徵。自從佛教的彌勒信仰傳到中土,中國歷代反抗朝庭的起義,或民間神道教的創立,大都借彌勒之名。唐、宋、元、明以來都是如此。中國民間神道教如「白蓮教」「一貫道」等皆借彌勒佛之名傳教。但那僅是外道借佛菩薩之名惑衆。「一貫道」的所謂什麼「老祖」「老母」,也是出自白蓮教所謂「寶卷」的編創,並非佛教。
漢傳佛教眾寺院大都供奉彌勒佛,世上最大的彌勒佛銅像在西藏日喀則的扎什倫布寺,是一尊高22.4米(連蓮花座共26.2米)的,貼滿金箔,鑲滿珍珠寶石的青銅佛像,藏人稱為「強巴佛」。世上最大的彌勒佛石像是四川的樂山大佛,高71米。世上最大的彌勒佛木像是北京市雍和宮的佛像,據傳是清朝時,達賴喇嘛從尼泊爾買來献給乾隆皇的白檀香木,埋入地底部份8米,佛像高18米。

「兜率天王」:
「兜率天」(Tusita)意為知足、喜足、妙足等等。因天人五欲皆知足故。「兜率天」為欲界六天之第四天,在夜摩天之上,樂變化天之下。在經論中兜率天又稱「兜師陀天」「睹史多天」等等,梵文音為Tusita,故兜率天的「率」應讀「帥」音。兜率天分內外兩院,外院為天人欲樂之天界,釋尊生母摩耶夫人往生後亦居於此。內院為補處菩薩最後身之居處,往昔釋迦世尊為菩薩身時也居於此。
據《四十八華嚴》〈如來隨好光明功德品〉載。釋尊為菩薩身居兜率內院時,曾經足下放光,光照十方世界。往昔曾植諸善根的地獄眾生,得蒙此光照,直脫地獄而生於兜率天,聞天鼓所說之法音,而獲至第十地階位。故釋迦菩薩亦被稱為「兜率天子」或「地獄天使」。兜率內院現為補處菩薩彌勒(Maitriya)之淨土。世尊住世時曾為彌勒授記,預言彌勒在兜率天,壽四千歲盡時,將下生人間於龍華樹下成佛。

「授記」:
「授記」Vyākarana「維和伽羅那」,是為十二部經之一的「和伽羅」。指佛對發心至位階不退的弟子,預言其將來何時何地必當成佛的「記別」。佛對其弟子的一切修行歷程瞭若指掌,授記不是猜測,而是很肯定的預告。所以,可以肯定的說出其時間國土及佛號等等。《金剛經》中,釋迦世尊往世在因地修菩薩行時,然燈佛曾為世尊授記,說:「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世尊住世時,亦曾為多人授記,最著名的是為彌勒菩薩授記,預言當彌勒在兜率天壽四千歲盡時,當下生人世並於龍華樹下成佛。
《法華經》〈授記品〉有一段為大迦葉授記說:「我此弟子摩訶迦葉……於最後身,得成為佛,名曰光明如來。」其國土名「光德」。也為須菩提授記,未來成佛號「保相如來」,國土名「寶生」等。故現世如果有人,在彌勒菩薩下生成佛之前,就自稱是佛,那不僅是大妄語,而且是否定了釋迦世尊的教法,是謗佛。

「若過去生,過去生已滅;若末來生,未來生未至;若現在生,現在生無住。」:
因為「亦生亦滅」,過去的已過去,如果過去有「生」,亦已「滅」。未來未至,未來尚未有「生」,當然也亦無「滅」。現在的「生」,亦是「念念生滅」,是「無常」「無住」的。故說:「汝今即時亦生亦老亦滅。」

「無生即是正位,於正位中,亦無受記,亦無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金剛經》中,釋迦世尊說:「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又說:「以實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燈佛與我授記。」
「無生」即是「寂滅」,是不生不滅。「正位」是正法位,即是佛位,佛的境界。既已寂滅成佛,已在佛位,當然無需「受記」。佛的境界就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當然也無需再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了。

「如無有生……如無有滅」:
此一整段,提到「如生」「如滅」「皆如」「亦如」等等「如」。
「如」就是諸法實相,是佛所說的絕對真理。因諸法雖各有差別,但諸法的理性相同,理體則一味平等,故稱為「如」。用現代語言就是「如同」「相同」「不異」「好像」。
〈大乘大義章〉說:「所謂斷一切語言道,滅一切心行,名為諸法實相。諸法實相者,假為如、法性、真際。」(第十三章)〈中論〉〈觀法品〉說:「諸法實相者,心行言語斷,無生亦無滅,寂滅如涅槃。」本品說:「夫如者,不二不異。」〈三藏法數〉說:「不二不異名曰一如,即真如之理也。」不二就是一,不二不異就是真如,就是諸法實相。
自從佛的教法傳入中土,二千年來,不同的時代,不同的版本,不同的承傳,不同的譯師,對佛經有不同的理解。故對同一的名相就有各種不同的解釋。有譯成實性、本性、法性、實相、如來藏等等。雖各有異同,其實就是指佛法的真實相貌,本相或諸法實相。因諸法實相是真實不虛的,本來如此的,恒常不變的,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的。是諸法存在的真實相狀和本性,是每個人的自性清淨心,故稱為「真如」。
〈成唯識論〉說:「真謂真實,顯非虛妄,如謂如常,表無變易。謂此真實於一切法,常如其性,故曰真如。」真如與佛性、法身、涅槃、如來藏、實相、法界、法性、圓成實性等異名同體,都是「實相真如」(Dharmadhātu)或「如來藏」(Tathāgatagarbha)。對於假諦之妙有稱「實相」,對於空諦之一如稱「真如」,對於中道而稱「法界」等等。
因萬法皆空,實相就是無相,就是空相。「如」亦為「理」,同體異名。因為此「理」真實,故亦名「真如」。真如之理平等無差別,其「理」為一,故亦名為「一如」等等。
《金剛經》說:「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這「如語」,指如實、如法、真實不虛之語,異名而同義。《大般若經》〈大如品〉說:「如來如不在過去如中,過去如不在如來如中,如來如不在未來如中,未來如不在如來如中,如來如不在現在如中,現在如不在如來如中。過去未來現在如,如來如,一如,無二無別。」前後現在皆「一如」,分開是三世,從「如」來說,僅有「一如」,「無二無別」。
《壇經》說「一真一切真,萬境自如如,如如之心即是真實。」(行由品)明心見性,也就是見了自性(一真)後,見一切法都是「真」的,都是離虛妄的,真實的,是不變不動寂靜,平等不二的。猶如真如,猶如諸法實相的,是「萬法無滯」,通達無礙的,絕對無疑的,故說「如如」。
故經說:「若以如生得受記者,如無有生。若以如滅得受記者,如無有滅。」

「一切眾生即菩提相」:
《涅槃經》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眾生皆可成佛。「菩提」(Budhi)是覺悟,是佛道,是指斷絕煩惱成就涅槃的智慧。「一切眾生悉有佛性。」衆生心中自有佛,佛本在衆生心中,衆生就是佛,佛就是衆生。「佛」並非從外修得的,故說一切眾生皆有菩提相。同樣,「諸佛知一切眾生畢竟寂滅」,「寂滅相」即「涅槃相」,故「不復更滅」。所以,維摩詰大士說:「實無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亦無退者。」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經文]:

        彌勒。當令此諸天子捨於分別菩提之見。所以者何。菩提者不可以身得。不可以心得。寂滅是菩提。滅諸相故。不觀是菩提。離諸緣故。不行是菩提。無憶念故。斷是菩提。捨諸見故。離是菩提。離諸妄想故。障是菩提。障諸願故。不入是菩提。無貪著故。順是菩提。順於如故。住是菩提。住法性故。至是菩提。至實際故。不二是菩提。離意法故。等是菩提。等虛空故。無為是菩提。無生住滅故。知是菩提。了眾生心行故。不會是菩提。諸入不會故。不合是菩提。離煩惱習故。無處是菩提。無形色故。假名是菩提。名字空故。如化是菩提。無取捨故。無亂是菩提。常自靜故。善寂是菩提。性清淨故。無取是菩提。離攀緣故。無異是菩提。諸法等故。無比是菩提。無可喻故。微妙是菩提。諸法難知故。世尊。維摩詰說是法時。二百天子得無生法忍。故我不任詣彼問疾。

*   *   *

「菩提者,不可以身得,不可以心得」:
「菩提」是本具有的,並非外來的,故說:「菩提者,不可以身得,不可以心得。」否則就不是「菩提」。故「當令此諸天子,捨於分別菩提之見。」

「寂滅是菩提,滅諸相故」:
《金剛經》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故說:「寂滅是菩提,滅諸相故。」

「不觀是菩提,離諸緣故」:
〈大乘大義章〉說:「麤思名覺,細思名觀。」「觀」指觀察,是智的別名,也是「洞察」和「內省」。故「觀」是有目的的,能緣的,而「菩提」是「離諸緣」的,故說「不觀」。「麤」同「粗」,音義皆同。

「不行是菩提,無憶念故」:
〈大乘大義章〉說:「有為集起,目之為行。」又說:「內心涉境,說名為行。」〈俱舍論〉說:「行名造作。」
「諸行無常」的「行」,是三世遷流的有為法,是因緣集起。「行」(Samskāra)是一切身口意的造作行為。而「菩提」是離棄一切憶念的,故說「不行」,就是指不造作。

「斷是菩提,捨諸見故」:
「見」Darshana是知見、見解、主張、思想、觀點。
〈止觀〉說:「一切凡夫,未階聖道,介爾起計,悉皆是見。」〈大毗婆沙論〉把「見」分成觀視、決度、堅執、深入。也就是觀察、判斷、執著、認識,四種。
「見」有正見和邪見。諸法因果是相續的,無常的,如果執著身心皆常住不滅,是「常見」「有見」,是偏於「有」之邪見。因果是相續的,如果執著身心皆斷滅,就是認為人死後一切都沒有了,不存在了,是「無見」「斷見」,偏於「無」之邪見。故不論是有是無,是常是斷,都屬於邪見,無常無斷是中道。如果認為因果不相續,則為斷見,是為邪見中極惡者,故稱「斷滅見」。
這裡的「斷」是斷除,「捨」是捨棄。故說「捨諸見」是「菩提」,是證了「菩提」。
(另見〈弟子品第三〉之「五濁惡世」)

「離是菩提,離諸妄想故」:
《金剛經》說:「離一切諸相,即名諸佛。」《心經》說:「遠離顛倒夢想。」「離」是離棄遠離。離棄一切「妄想」,「離一切諸相」,就是「菩提」。

「障是菩提,障諸願故」:
「障」是「障礙」,是煩惱的異名。因煩惱能障礙聖道故名「障」。「願」指誓願,也就是發誓立願。
「願」在佛教的修行非常重要,經論中把修行和誓願比作鳥的雙翼,任少一翼都無法飛行。在未成佛之前,行者必須有個誓願,有個目標。但有「願」就有執著,故必須連「願」都捨棄,才能證菩提。故說:「障是菩提,障諸願故。」
好比《壇經》說:「凡夫即佛,煩惱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後念悟即佛。前念著境即煩惱,後念離境即菩提。」
生死和涅槃,煩惱和菩提本是相對的,但無生死就沒有涅槃,無煩惱就沒有菩提。煩惱必定有個相對的對像,否則「煩惱」就不成立。

「不入是菩提,無貪著故」:
此處的「入」,指入塵勞之境。也就是入色聲香味觸法的塵境。「入」塵境必有厭欣貪著,故「不入」就「無貪著」。

「住是菩提,住法性故。至是菩提,至實際故」:
此「住」並非指執著,而是安住,故說「住法性」。「實際」指「真如」。

「不會是菩提,諸入不會故。不合是菩提,離煩惱習故」:
「會」和「合」皆是指「會合」,指與十二「入」,與煩惱習氣接觸。
彌勒已是補處大菩薩,以上這些法理他並非不知道,維摩詰大士只是借機講給「兜率天王及其眷屬」以及後世行者聽。故「維摩詰說是法時,二百天子得無生法忍。」

「天子、天女」:
「天」Deva「提婆」,是光明、清淨、自在、最勝之義。是六趣之一。受人間以上最勝妙之果報。「天子」指諸天的男眾,而「天女」指諸天的女眾。通常「天子」「天女」都是指佛教的護法天神,但「天女」是有分別的。本經〈觀眾生品〉的「散華天女」為護法女神。本品中的「萬二千天女」卻是魔王波旬的「眷屬」,是助魔王障礙佛道的「魔女」。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經文]:

        佛告光嚴童子。汝行詣維摩詰問疾。光嚴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詣彼問疾。所以者何。憶念我昔出毘耶離大城。時。維摩詰方入城。我即為作禮而問言。居士從何所來。答我言。吾從道場來。我問道場者何所是。答曰。直心是道場無虛假故。發行是道場能辦事故。深心是道場增益功德故。菩提心是道場無錯謬故。布施是道場不望報故。持戒是道場得願具故。忍辱是道場於諸眾生心無礙故。精進是道場不懈退故。禪定是道場心調柔故。智慧是道場現見諸法故。慈是道場等眾生故。悲是道場忍疲苦故。喜是道場悅樂法故。捨是道場憎愛斷故。神通是道場成就六通故。解脫是道場能背捨故。方便是道場教化眾生故。四攝是道場攝眾生故。多聞是道場如聞行故。伏心是道場正觀諸法故。三十七品是道場捨有為法故。諦是道場不誑世間故。緣起是道場無明乃至老死皆無盡故。諸煩惱是道場知如實故。眾生是道場知無我故。一切法是道場知諸法空故。降魔是道場不傾動故。三界是道場無所趣故。師子吼是道場無所畏故。力無畏不共法是道場無諸過故。三明是道場無餘礙故。一念知一切法是道場成就一切智故。如是。善男子。菩薩若應諸波羅蜜教化眾生。諸有所作舉足下足。當知皆從道場來。住於佛法矣。說是法時。五百天人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故我不任詣彼問疾。

*   *   *  

「直心是道場,無虛假故」:
「直心」就是忠直於法而不委曲的「心」,也就是清淨的自性佛心。這顆心就是佛法的「道場」,無虛無假,這「道場」是在眾生心靈中,並不在外界。古德有偈說:「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人人有個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

「發行是道場,能辦事故」:
「發行」就是發心修行,也就是去實踐,去觀行。

「深心是道場,增益功德故」:
「深心」是深入骨髓的,堅定不移的信心。只有堅定的信心,才能增長功德。

「菩提心是道場,無錯謬故」:
「菩提心」是向佛的「願心」。一心向佛,就不會誤入了歧途,故說是「道場」。

「佈施是道場,不望報故」:
以下舉了「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六波羅蜜,說明行布施等等六度,能做到如此,你的「自性」就是「道場」。
「佈施」是要「三輪體空」的,否則僅是有漏的人天乘,故說「不望報」。「持戒」是持「三聚淨戒」,故才能「得願具足」。「忍辱」是大慈大悲,難忍能忍,故使「諸眾生心」得解縛而「無礙」。「精進」修梵行,就可「不懈怠」。「禪定」是使「心調柔」。「智慧」能破執掃相,明心見性,「現見諸法」。

「慈是道場,等眾生故」:
下面說慈、悲、喜、捨「四無量心」是「道場」。
「慈」是憐憫眾生,使眾生歡樂。「悲」使眾生脫苦。「慈悲」是對眾生「平等」的,故是「等眾生」「忍疲苦」。「喜」指因眾生離苦得樂而喜悅。「捨」指對眾生怨親平等,不存偏見。故是「悅樂法」「憎愛斷」。

「神通是道場,成就六通故。解脫是道場,能背捨故。方便是道場,教化眾生故」:
「神通」是佛為度眾生的一種方便,故「成就六通」即具足方便的工具。「成就六通」是為行方便法「教化眾生」,故「神通」和「方便」皆是「道場」。
「背捨」即「八背捨」,是指八種背棄和捨除一切三界煩惱繫縛和執著,以達到解脫的禪觀方法,故亦稱「八解脫」。所以說「解脫是道場」。

「四攝是道場,攝眾生故」:
「四攝法」為菩薩度眾生的四種方便法,因為要度眾生,必須依眾生的根性而濟度。
(見〈佛國品第一〉之二「四攝法」條)

「多聞是道場,如聞行故;伏心是道場,正觀諸法故」:
「多聞」是聞佛法,如法修行。「伏心」是降伏妄心,。

「三十七品是道場,捨有為法故;四諦是道場,不誑世間故」:
「三十七道品」亦稱「三十七菩提分法」,是指可通往涅槃道路的,用於資養行者身的善根功德之糧,故亦稱為「三十七種資糧」,也就是成佛的三十七種修行方法。修「三十七道品」可捨棄有為法而證無為清淨法。
(見〈佛國品第一〉之二「三十七道品」條)
「四諦」是說明人生是苦和造成苦的根源,以佛法破執斷煩惱,解脫苦海,達到涅槃寂靜的境界之法。所謂「知苦斷集,慕滅修道」,是真實不虛之理,故說「不誑世間」。
(見〈弟子品第三〉之「不見四諦,非不見諦」條)

「緣起是道場,無明乃至老死皆無盡故」:
「緣起」指「十二緣起」,亦稱「十二因緣」。是有情眾生從過去世到現在世再到未來世,生死流轉的過程。是「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此是人類生命的十二個階段,從過去世到現在世再到未來世,周而復始,稱「三世十二因緣」。此為聲聞緣覺所觀之法。
《心經》說:「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大智度論〉說:「若一心觀諸法實相清淨則無明盡,無明盡故行盡,乃至眾苦和合集皆盡。」(初品中摩訶薩埵釋論第九)
指觀十二因緣要觀煩惱的根本──「無明」,首先要做到的是斷除煩惱,煩惱不生,無明就不起,就成了「無無明」。沒有了無明,沒有煩惱,就不會有業識,不會有生死的苦報,徹底解脫自在,也就「無無明盡」。脫離三界生死了,也就不再有十二因緣的循環了,「無老死亦無老死盡」了。
那為什麼本經卻說:「無明乃至老死皆無盡」呢?因為觀「十二因緣」生滅之理而悟生死流轉之真相,因緣得覺,是「緣覺」二乘之法門。聲聞緣覺乘是「厭生死」而「欣涅槃」,故有「無明仍至老死」之生滅相。菩薩道瞭知「緣起」本無自性,無自性故「無明」之相亦「無盡」,故說「無明乃至老死皆無盡」。
〈大智度論〉又說:「過去世一切煩惱是名無明,從無明生業,能作世界果故,名為行。從行生垢心,初身如犢子識母,自相識故名為識,是識共生無色四陰及是所住色,是名名色。是名色中生眼等六情,是名六入,情塵識合是名為觸,從觸生受,受中心著,是名渴愛。渴愛因緣求是名取,從取後世因緣業,是名有。從有還受後世五眾,是名生。從生五眾熟壞,是名老死。老死生憂悲哭泣種種愁惱,眾苦和合集。」又說:「若一心觀諸法實相清淨則無明盡,無明盡故行盡,乃至眾苦和合集皆盡。是十二因緣相,如是能方便不著邪見為人演說,是名為巧。復次,是十二因緣觀中,斷法愛,心不著,知實相,是名為巧。如彼般若波羅蜜不可盡品中,佛告須菩提,癡如虛空不可盡,行如虛空不可盡,乃至眾苦和合集如虛空不可盡,菩薩當作是知。作是知者,為捨癡際應無所入。作是觀十二因緣起者,則為坐道場,得薩婆若。」(初品第九)
佛陀是根據聽法對象的不同根性而說法,對聲聞乘說「盡」,對菩薩乘說「無盡」,這是「對症下藥」。

「十二因緣」包括:
一,無明(Avidya) 是指過去無始之愚昧無知,因「無明」而引起的貪瞋癡等煩惱,能起善惡之業,故「無明」是一切煩惱之根本。
二,行(Samskara) 是指行為造作。依「無明煩惱」而使身語意之行為而造作善惡諸業,故「行」造作「業」。
三,識(Vijnāna) 是指業識。無明煩惱造作善惡諸業,聚集於阿賴耶識,是末那識視為「自我」者,「業識」帶著「自我」而投胎。
四,名色(Nāma-rūpa):無形質為名,「名」為作想。有形質為色,「色」為物質。宿世的「業識」投胎,使父母
的精卵(色)相結合。但六根未具,稱為「名色」。
五,入(Sad-āyatana):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具備,開始有感覺,故為「入」。
六,觸(Sparsha):離母體與外界事物接觸,開始發展受、愛、取等,為「接觸」。
七,受(Vedanā):童年生起冷、熱、粗、細、苦、樂、愛、捨之「感受」。
八,愛(Trsnā):少年成長而對外境生愛欲,厭苦欣樂等執著。
九,取(Upādāna):成年後愛欲愈盛,執取所欲而造作諸業,稱為「取」。
十,有(Bhāva):有造業必有果報,一生造業因而招感未來果報之種子,有因故有果報,所以「果」就稱為「有」。
這稱為「有」的果報,就是三界中的五蘊身,也就是「我」。故從此生的五蘊身敗壞死亡到另一期生命出現之間
的中間過渡期,就稱為「中有」。因為「有」就是「五蘊」,故「中有」也稱「中蘊」。
十一,生(Jāti):此生之業再受來世之身。
十二,老死(Jarā-marana):來世之身又老病死。

聖嚴師父說:「三界最難突破的『見惑』(見解的迷惑)及『思惑』(貪瞋等煩惱),即是在十二因緣的時間長流中,不斷地因惑而造業,因造業而感生死果報,便是『有』──因為視業報體的我及身心、世界為實有,便構成見思二惑,便造生死之業,便感生死果報。這就是十二因緣的三世循環生死流轉。」(教觀音法門P90)
《雜阿含經》載:「佛告比丘,緣起法者,非我所作,亦非餘人作,然彼如來出世及未出世,法界常住。彼如來自覺此法成等正覺,為諸眾生分別演說,開發顯示,所謂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謂緣無明行,乃至純大苦聚集,無明滅故行滅,乃至純大苦聚滅。」聖嚴師父解釋說:「簡略地說,佛未創造十二因緣,任何人或者上帝,均無能創造。佛之成為大覺世尊,只是自己覺悟到了十二因緣,所以要給一切眾生開示顯明十二因緣的道理。由於十二因緣的依次順緣,如無明緣行,結果有生與老死的循環不已,稱為純大苦聚集。集是過去世的無明緣行,以及現在世的愛、取、有。大苦是現在世的識、名色、六入、觸、受,以及未來世的生及老死。因果交替,便成了無邊的苦海。只要滅除了無始的無明,便可依次滅除行,乃至亦滅除生與老死的現象稱純大苦聚滅。如何滅苦,瑞靠修行八正道。這是根本佛法所說的生死流轉及生死還滅的精義所在。」(沾花微笑P174
師父說:因無明煩惱而起身、口、意的行動,便是十二因緣的「行」,無明、行既造業因,必受生死的果報。但既是行動,必然是無常,故十二因緣所形成的生死現象是起滅無常的。因此,若能由起滅而變成不起不滅,便是超脫生死苦海的涅槃境界了。師父舉《大般涅槃經》載佛陀說:「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汝等當知,一切諸行,皆悉無常,我今雖是金剛之體,亦復不免無常所遷,生死之中,極為可畏,汝等宜應勤行精進,速求離此生死大坑,此則是我最後教也。」連佛陀由父母(因緣)所生的肉體,也不能逃出此無常的律則。(同上P174) 

「諸煩惱是道場,知如實故」:
〈智度論〉說:「煩惱者,能令心煩,能作惱故,名為煩惱。」
「煩惱」(Klesha)是無始以來無明愚癡所引起思想行為上的煩心惱身。最根本的煩惱是貪、瞋、痴、慢、疑、見,是無始以來俗欲所引起的煩惱,稱為「根本煩惱」(Mūla klesha),或「六根本煩惱」。「貪」是貪欲。「瞋」是怨恨、惱怒。「痴」是愚昧、無明。「慢」是傲慢、輕慢。「疑」是懷疑、不信。「見」是違背因果法則和因緣觀念的見解,是「我見」,是指非佛的邪見。其中貪、瞋、痴是根本煩惱中最劣之禍,故稱為「三毒」。 
生死和涅槃,煩惱和菩提,本是相對的,但無生死就沒有涅槃,無煩惱就沒有菩提,就好比沒有男人就沒有相對的女人一樣。煩惱必定有個相對的對像,否則「煩惱」就不成立。故聖嚴師父說:「不要討厭煩惱。沒有煩惱,則不需要有智慧,也不知智慧是什麼。(修行或念佛時)發覺當下的煩惱是煩惱時,就已不是煩惱。修行時才能發現有煩惱,修行者隨時警覺有煩惱的暗流在心中時起時滅,而注意不為煩惱所轉。……有清淨的正念,才能發現自己有煩惱的邪念。修行的人,不要怕有煩惱、妄念或邪念。有一自我中心做主宰,當自己發現有邪念時,這邪念已不存在。」(禪與悟P212
故說「諸煩惱是道場」,因為有「煩惱」才能證「菩提」。「如實」是「真如實性」。

「眾生是道場,知無我故」:
「衆生」是 Sattva「蕯埵」。〈大乘義章〉說:「依於五陰和合而生,故名眾生。」廣義而言,世間出世間,一切集衆緣而生者,名為衆生。
「我」(Ātman),梵文原意是起主宰作用的「我」。你自身的「業」都是你自己這個「我」造下的,「因」是他,「果」也是他。造業因的是那个「我」,受果報的也是「我」。〈唯識論〉說:「我謂主宰。」而人的一切,都是由自身「業識」中的「業力」所牽引主宰。除非已經解脫生死出離三界,「轉識成智」,也就是「業識」轉化成了佛的「智慧」,否則「業」是不會消失。所以說,「無我」並不是「我」消失了,而是轉化了,「轉識成智」了。
「無我」(Anātman) 指「人無我」和「法無我」,人皆由五蘊假合而成,原無自性,且無常,即無常一的真實的我體,僅是因業流轉,故謂「人無我」。諸法皆由因緣和合所生,無自性,亦無常,不斷變遷的,即諸法皆無實在的體用,故謂「法無我」。
「我」謂「眾生」,了知無我的道理,才能證菩提,故說「眾生是道場,知無我故」。

「一切法是道場,知諸法空故」:
「萬法皆空」,法的性就是空,有「法」才能證「空」,故「一切法是道場,知諸法空故」。

「降魔是道場,不傾動故」:
所謂「降魔」是「降伏」自心的「魔擾」,那就是安住自性佛而如如不動,故說「不傾動」。

「三界是道場,無所趣故」:
佛教把眾生依本身業力趣向輪迴往返之道,稱為「六道」。其中,依其境界而分「欲界」「色界」「無色界」,稱為「三界」(Trilokya)。證菩提就是解脫生死,出離三界六道,故說「無所趣」。「趣」是趣向。

「師子吼是道場,無所畏故」:
「師子」即是「獅子」,獅子是萬獸之王,能攝伏群獸,使群獸怖畏。「獅子吼」是獅子的吼聲,比喻佛法,諸佛菩薩弘揚佛法,如「獅子吼」,能使邪魔外道感到恐懼敬伏。故說「無所畏」,在佛法的薰陶下,無所畏懼。

「力無畏不共法是道場,無諸過故」:
「力無畏不共法」是指「十力」「四無畏」「十八不共法」等等。
(見〈佛國品第一〉相關條目)

「三明是道場,無餘礙故」:
天人阿修羅和凡人最多可修得五種神通,聖人菩薩有六種神通,佛則有「三明六通」。唯有佛的天眼宿命漏盡三種神通力,是最徹底究竟圓滿無礙,功能更強過通常的三通,稱為「三明」(Trividyā)。「明」就是明瞭通達。故說「無餘礙」。
(另見〈方便品第二〉之「遊戲神通,逮諸總持,獲無所畏,降魔勞怨」條。)

「菩薩若應諸波羅蜜,教化眾生,諸有所作,舉足下足,當知皆從道場來,住於佛法矣」:
「波羅蜜」是「波羅蜜多」(Pāramitā) 的略稱,是度、出離、超越、解脫,到彼岸之義。就是由生死迷界的此岸到達究竟涅槃,解脫的彼岸。
《壇經》說:「何名波羅蜜?此是西國語,唐言到彼岸。解義離生滅,著境生滅起,如水有波浪,即名為此岸。離境無生滅,如水常通流,即名為彼岸,故號波羅蜜。」〈智度論〉說:「波羅,秦言彼岸,蜜,秦言到,若能直進不退,成辦佛道,名到彼岸。」
民間有誤把《心經》稱為「多心經」的,那是不明「波羅蜜多」的「多」字,是從梵音pāramitā最後一個音節 ,直接音譯過來的緣故。
(見〈佛國品第一〉之一「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及方便力」條)
「舉足下足」就是「一舉一動」,一切念頭,皆原自自性道場,皆是佛性,皆「住於佛法」。禪法有說行、住、坐、臥,日常生活皆是「禪」,意義相同。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經文]:

        佛告持世菩薩。汝行詣維摩詰問疾。持世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詣彼問疾。所以者何。憶念我昔住於靜室。時。魔波旬從萬二千天女。狀如帝釋鼓樂絃歌來詣我所。與其眷屬稽首我足。合掌恭敬於一面立。我意謂是帝釋。而語之言。善來。憍尸迦。雖福應有不當自恣。當觀五欲無常以求善本。於身命財而修堅法。即語我言。正士。受是萬二千天女可備掃灑。我言。憍尸迦。無以此非法之物要我沙門釋子。此非我宜。所言未訖。時。維摩詰來謂我言。非帝釋也。是為魔來嬈固汝耳。即語魔言。是諸女等可以與我。如我應受。魔即驚懼念。維摩詰將無惱我。欲隱形去而不能隱。盡其神力亦不得去。即聞空中聲曰。波旬。以女與之乃可得去。魔以畏故俛仰而與。
        爾時。維摩詰語諸女言。魔以汝等與我。今汝皆當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即隨所應而為說法令發道意。復言。汝等已發道意。有法樂可以自娛。不應復樂五欲樂也。天女即問。何謂法樂。答言。樂常信佛。樂欲聽法。樂供養眾。樂離五欲。樂觀五陰如怨賊。樂觀四大如毒蛇。樂觀內入如空聚。樂隨護道意。樂饒益眾生。樂敬養師。樂廣行施。樂堅持戒。樂忍辱柔和。樂勤集善根。樂禪定不亂。樂離垢明慧。樂廣菩提心。樂降伏眾魔。樂斷諸煩惱。樂淨佛國土。樂成就相好故修諸功德。樂嚴道場。樂聞深法不畏。樂三脫門不樂非時。樂近同學。樂於非同學中心無恚礙。樂將護惡知識。樂親近善知識。樂心喜清淨。樂修無量道品之法。是為菩薩法樂。
        於是。波旬告諸女言。我欲與汝俱還天宮。諸女言。以我等與此居士。有法樂我等甚樂。不復樂五欲樂也。魔言。居士。可捨此女。一切所有施於彼者是為菩薩。維摩詰言。我已捨矣。汝便將去。令一切眾生得法願具足。於是諸女問維摩詰。我等云何止於魔宮。維摩詰言。諸姊。有法門名無盡燈。汝等當學。無盡燈者。譬如一燈燃百千燈。冥者皆明。明終不盡。如是。諸姊。夫一菩薩開導百千眾生。令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於其道意亦不滅盡。隨所說法而自增益。一切善法是名無盡燈也。汝等雖住魔宮。以是無盡燈。令無數天子天女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為報佛恩。亦大饒益一切眾生。爾時。天女頭面禮維摩詰足。隨魔還宮。忽然不現。
        世尊。維摩詰有如是自在神力智慧辯才。故我不任詣彼問疾。

*   *   *

「魔波旬」:
「魔」是「魔羅」(Māra)的略稱,意為能奪命、障礙、擾亂、破壞佛道者。故所有能障礙佛道,使偏離正道者或其思想行為等,都稱為「魔」或「魔道」。
「魔」分為內魔和外魔兩類。「內魔」是屬於心魔,自身內心所生之障礙,包括五蘊魔、煩惱魔、死魔。「外魔」指以欲界第六天(他化自在天) 的天主「波旬」(Māra pāpiyas)。「波旬」為惡魔的天神,稱天魔或魔王,是人格化了的天魔。他化自在天居於欲界之頂,故又稱魔天。魔王常率其眷屬干擾修行者,為佛道之障礙,破法身慧命,使人起邪念。
通常,唯大修行者才會受「魔擾」,或稱「魔考」。這次魔王興師動眾,「從萬二千天女」來,可見「持世菩薩」非等閒。另佛經中常有魔王假冒帝釋來擾亂行者的例子,這次又「從萬二千天女,狀如帝釋,鼓樂絃歌,來詣我所」。

「善來,憍屍迦」:
「憍屍迦」是帝釋天在世為人時的族姓,故亦以此為名。
(另見〈佛國品第一〉之一「大比丘眾」條等)

「不當自恣,當觀五欲無常」:
因為當時魔王假扮帝釋天,帶一萬二千天女「鼓樂絃歌」而來,持世菩薩以為真是帝釋,批評他「不可恣意放縱自己」。
「五欲」通常指色、聲、香、味、觸五境,因五境能起人之欲心,故稱「五欲」。又因能汚染真理,故亦稱為「塵」。亦指財欲、色欲、飲食欲、名欲、睡眠欲為「五欲」。

「魔以畏故,俛仰而與。」:
魔王因恐懼,不得不把「天女」送與維摩詰大士。「俛」是低頭,「仰」是台頭,在此指其垂頭喪氣但不得不恭敬的把「天女」送上的狼狽窘態。

「樂常信佛,樂欲聽法,樂供養眾,樂離五欲……」:
以下一段經文,維摩詰大士以佛、法、僧、戒律、六波羅蜜等等教化諸「天女」,教她們發菩提心,發四弘誓願等等,總之是教化她們行菩薩道。

「樂常信佛,樂欲聽法,樂供養眾,樂離五欲」:
是信佛、聽法、供僧、持戒。持此「四不壞淨」即可離五欲。

「樂觀五陰如怨賊,樂觀四大如毒蛇,觀內入如空聚」:
「五陰」即是色、受、想、行、識「五蘊」。「四大」是地、水、火、風。「入」指「十二入」,又稱「十二處」(Dvādeshāyatana)。「十二入」是指「十八界」中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和色、聲、香、味、觸、法「六境」。因為原梵文的Āyatana意為「入」,故舊稱為「十二入」。身內「六根」為「內入」,外界的「六境」又稱「六塵」,為「外入」。
「空聚」就是曠野荒處。在此指「六根」視「六塵」如空聚觀之,就不會起攀緣。
(另見〈方便品第二〉「五蘊」及「十八界」等) 

「樂隨護道意,樂饒益眾生,樂敬養師」:
就是「自度度人」。

「樂廣行施,樂堅持戒,樂忍辱柔和,樂勤集善根,樂禪定不亂,樂離垢明慧」:
就是修六度萬行,布施、特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六波羅蜜」。

「樂廣菩提心,樂降伏眾魔,樂諸煩惱,樂淨佛國土,樂成就相好故,修諸功德,樂莊嚴道場」:
相當於是發「四弘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

「三脫門」:
「三脫門」是指「三解脫門」。
〈大智度論〉說:「涅槃城有三門,所謂空、無相、無作。」「空無相無作」是「三解脫門」,是通向涅槃寂淨的法門,故又稱為「涅槃門」。
觀一切法皆由因緣所生,自性本空,如此而悟入涅槃,稱為「空解脫門」。了知四大五蘊皆空,一切皆為假合之相,如此離人我執相而悟入涅槃,稱為「無相解脫門」。於生死法中,願離一切造作,不求後世之有而悟入涅槃,稱為「無作解脫門」。亦稱「無願解脫門」。
〈大乘大義章〉在答菩薩遍學時說:「佛於般若已說,菩薩入三解脫門,要先立願,學觀如已,心則厭離,唯不取其證。我學觀時,非是證時,以如是之心,入無漏者,終不證也。」又說:「菩薩先以二因緣故,不取其證也。一者,深心貪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二者,於眾生中大悲徹於骨髓,不欲獨取涅槃。雖知一切法中涅槃無為,但以時未至故。」(第十七章)以上「般若」是指《般若經》。

「無盡燈者,譬如一燈燃百千燈,冥者皆明,明終不盡。」:
所謂「無盡燈」,是「一燈燃百千燈」,就是指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教化天女們回魔宮後將佛法傳播開去。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經文]:

        佛告長者子善德。汝行詣維摩詰問疾。善德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詣彼問疾。所以者何。憶念我昔自於父舍設大施會。供養一切沙門婆羅門及諸外道貧窮下賤孤獨乞人。期滿七日。時。維摩詰來入會中。謂我言。長者子。夫大施會不當如汝所設。當為法施之會。何用是財施會為。我言。居士。何謂法施之會。答曰。法施會者。無前無後。一時供養一切眾生。是名法施之會。曰。何謂也。謂。以菩提起於慈心。以救眾生起大悲心。以持正法起於喜心。以攝智慧行於捨心。以攝慳貪起檀波羅蜜。以化犯戒起尸羅波羅蜜。以無我法起羼提波羅蜜。以離身心相起毘梨耶波羅蜜。以菩提相起禪波羅蜜。以一切智起般若波羅蜜。教化眾生而起於空。不捨有為法而起無相。示現受生而起無作。護持正法起方便力。以度眾生起四攝法。以敬事一切起除慢法。於身命財起三堅法。於六念中起思念法。於六和敬起質直心。正行善法起於淨命。心淨歡喜起近賢聖。不憎惡人起調伏心。以出家法起於深心。以如說行起於多聞。以無諍法起空閑處。趣向佛慧起於宴坐。解眾生縛起修行地。以具相好及淨佛土起福德業。知一切眾生心念。如應說法起於智業。知一切法不取不捨。入一相門起於慧業。斷一切煩惱一切障礙一切不善法。起一切善業以得一切智慧一切善法。起於一切助佛道法。如是。善男子。是為法施之會。若菩薩住是法施會者。為大施主。亦為一切世間福田。
世尊。維摩詰說是法時。婆羅門眾中二百人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我時心得清淨歎未曾有。稽首禮維摩詰足。即解瓔珞價直百千以上之。不肯取。我言。居士。願必納受隨意所與。維摩詰乃受瓔珞。分作二分。持一分施此會中一最下乞人。持一分奉彼難勝如來。一切眾會皆見光明國土難勝如來。又見珠瓔在彼佛上變成四柱寶臺。四面嚴飾不相障蔽。
        時。維摩詰現神變已。作是言。若施主等心施一最下乞人。猶如如來福田之相無所分別。等于大悲不求果報。是則名曰具足法施。城中一最下乞人。見是神力聞其所說。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故我不任詣彼問疾。如是諸菩薩各各向佛說其本緣。稱述維摩詰所言。皆曰不任詣彼問疾。

*   *   *

「大施會」:
古印度國俗常行「無遮法會」。不分賢聖道俗,貧富貴賤等,平等普行財法二施的法會,稱為「無遮法會」,梵文「般遮跋利沙」(Pancaparisad)或「般遮跋瑟迦」。亦稱「大施會」「大齋會」。
據〈佛祖統紀〉載,在中土則於梁武帝大通元年(西527年),於同泰寺始設無遮大會。 

「期滿七日」:
「七日」非佛教獨有,很多外道都有「七日」之說。
佛教認為,人死後,七七日為「中陰身」階段。每七日「死」而復「生」,給亡靈有等待因緣得於往生的機會。故歷來為亡者設壇做佛事,皆以七日或七的倍數為限。七七日就是七個七日,共四十九日。四十九日內如果仍因緣未到,原則上已離開「中陰身」階段。

「法施會者,無前無後,一時供養一切眾生,是名法施之會」:
「施」是「布施」Dāna「檀那」。〈大乘義章〉說:「言布施者,以己財事分布與他,名之為布,惙己惠人,目之為施。」
「布施」有三:以佛法度人,稱為「法施」。以財物施濟貧困,稱為「財施」。救人危卮,消除眾生恐怖等,稱為「無畏施」。本經所舉「法施會」,就是弘法利生,以佛法弘傳給一切眾生。以財物施與貧困,只救人於燃眉。以佛法施與眾生,可使受者生生世世受惠,並最終解脫生死苦海,出離三界。
「布施」是「六波羅蜜」之一。從因果定律上看,法施的果報是聰明智慧,財施的果報是財富,無畏施的果報是健康長壽。聖嚴師父說:「布施如挖井」,挖得愈深,水出得愈多。(禪的世界P232) 
因為「法施」是不受時限的,是「盡未來際」的,生生世世受惠的,故說「無前無後」。同時,法供養一人,如「一燈燃百千燈」,就等於「供養一切眾生」。

「謂以菩提,起於慈心,以救眾生,起大悲心,以持正法,起於喜心,以攝智慧,行於捨心」:
此說慈、悲、喜、捨「四無量心」。
(見〈佛國品第一〉之二「四無量心」條)

「以攝慳貪,起檀波羅蜜,以化犯戒,起屍羅波羅蜜,以無我法,起羼提波羅蜜,以離身心相,起毗梨耶波羅蜜,以菩提相,起禪波羅蜜,以一切智,起般若波羅蜜」:
此是指「六度」,也就是「六波羅蜜」(Satpāramitā)。「檀」(Dāna)是布施,「屍羅」(Shila)是持戒,「羼提」(Ksānti)是忍辱,「毗梨耶」(Virya)是精進,「禪」(Dhyāna)是禪定,「般若」(Prajnā)是智慧。
(見〈佛國品第一〉之一「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及方便力」條)
也就是以「布施」「攝慳貪」,以「持戒」「化犯戒」,以「忍辱」證「無我」,以「精進」調伏「離身心相」,以「禪定」進而以定發慧修「菩提」,以「般若智慧」啟發「一切智」。

「教化眾生,而起於空。不捨有為法,而起無相。示現受生,而起無作」:
聲聞乘是「厭生死」而「入涅槃」,是「自度」而不「度人」,故所證非「真空」。
菩薩道既「自度」又「度眾生」,是認識到「自性本空」,故說「教化眾生,而起於空」。菩薩道知諸法非有非無,故不需先認「有為」而後證「無為」,故說「起無相」。就猶如並非先有「我」才去證「無我」,而實原本就是「無我」。佛菩薩為度眾生而「示現受生」,但「於生死法中,願離一切造作,不求後世之有而悟入涅槃。」故說「起無作」。

「以敬事一切,起除慢法」:
「慢」是「我慢」「傲慢」。「我慢」是佛道的障礙。對眾生平等無二,普敬一切,是消除慢心之法。

「身、命、財,起三堅法」: 
「三堅」出自《本事經》〈卷七〉的「三不堅法」。
《本事經》以身不堅、命不堅、財不堅三種不堅,轉變成堅身、堅命、堅財三種堅法。
「三不堅法」就是說:一,色身是四大假合而成,生滅無常,脆弱不堅固。二,生命如夢幻泡影,夭壽長短不堅固。三,世間一切財物都是虛幻不實,聚散無常,不可堅固常存。故,唯有學佛修梵行,顯現自心佛性,證得菩提,即可解脫三界生死。為未來修得堅固的金剛不壞之「身」和法身「慧命」,至少可得人天福報,得未來堅固之「財」。

「六念」: 
「六念」指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受持八關戒齋,為使戒齋清淨,行「六念」。
聖嚴師父說:「六齋日受了八關戒齋,為防妄念叢生,為增戒齋功德,最好的方法是專持六念:一,「念佛」,佛為慈悲導師。念佛的法門能除愚癡。念佛的實相能除惡意。念佛的相好能除怒習。二,「念法」,法為諸佛之母。佛所說法無量無邊,但以三十七道品,能夠逐層而上完成修證之功。三,「念僧」,僧為人天福田。(聖嚴師父引《佛說齋經》所載:指證得四果與向四果的四雙八輩的聖僧是「勝義僧」。但平日依止學習恭敬供養的,仍當以持戒有素的世俗僧為主)。四,「念天」,天上長壽安樂。因為受持八關戒齋一天一夜,其功德即可感生欲界六天的果報,所以一心念念,生天的果報長壽安樂。五,「念戒」,持戒三業清淨(因為八關戒齋的戒力可大至無窮無極)。六,「念施」,就是布施普濟一切,財施、法施、無畏施。(戒律學綱要P150)

「於六和敬,起質直心」:
「六和敬」指通過羯磨法(會議)而增進僧團生活的六種和敬:身和敬(身和同住)、口和敬(口和無諍)、意和敬(意和同悅)、戒和敬(戒和同修)、見和敬(見和同解)、利和敬或稱行和敬(利和同均)。
此是出家人「六和敬」的僧團生活,故亦稱「六和合」。「質直心」就是不諂曲的心。

「正行善法,起於淨命」:
「正行善法」就是行「八正道」之法。這是佛教的實踐法門,是盡離邪非,趣向涅槃無漏正直之道,是聖者之道,故亦稱「八聖道」。
「八正道」指「正見」(Samyak drsti),正確的見解和認識。「正思」(Samyak samkalpa)正確的思惟。「正語」(Samyak vāc)正確的言語。「正業」(Samyak karmānta)正確的行為。「正命」(Samyak akājiva)正當的謀生和職業。「正勤」(Samyak vyāyāma)正確的精進。「正念」(Samyak smriti)正確的意念專注。「正定」(Samyak samādhi)正確的修禪定。總之是精進於戒定慧的道業,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符合於佛道的正確思想言行。相對於邪見、邪思、邪語、邪業、邪命、邪精進、邪念、邪定等「八邪行」。
「正見」是八正道的主體,是對苦集滅道四諦之理有正確明瞭。聲聞緣覺二乘有自利之三學行法,將八正道分成自調、自淨、自度三種。
〈自度論〉載:「乘福德皆為自調自淨自度,持戒是自調,修禪是自淨,智慧是自度。復次,自調者正語正業正命,自淨者正念正定,自度者正見正思惟正方便。」
「淨命」指出家人遠離「邪命」而依「八正道」的「正命」,以清淨之法自活,最根本的是以托缽乞食以自活。如今這一點在北傳佛教已無法實行。
比丘依「淨命」而行是「正行」,不是如法以乞食自活,而經營不正當的事業維持生活,稱為「邪命」。邪命共有五種,亦稱為「五邪命」。
據〈智度論〉所載:一,向世俗之人詐現異相,如現神通,行辟殼,自稱悟道等,以求利養。二,吹嗙自己的功德學問等,以求利養。三,以星相占卜術數算命等,為人說吉凶,以求利養。四,曲媚豪勢巧言多求,以求利養。五,以種田、開藥方等,以求利養。
其中第五種,自從中土佛教僧人在深山建寺,放棄乞食以來,逾千年來大都是「以種田求衣食而自活命」,如果也算「邪命」,漢傳佛教早已不存在。另外,開藥方只要是為治病救人,甚或贈醫施藥,只為自養而不是謀取暴利,應該也屬福德事。
(另見〈弟子品第三〉之「不捨八邪」)

「以無諍法,起空閑處」:
「諍」通「爭」,音「爭」。「無諍」就是無執著,無煩惱的寂靜狀態,亦稱「阿蘭那」(Arana)。「空閑處」就是「阿蘭若伽」(Āranyaka),亦譯為阿蘭若、阿蘭那,略稱「蘭若」,寂靜之義。原指遠離塵囂的寂靜山林,後指寺廟靜修之處。
《金剛經》中提到的「樂阿蘭那行者」,意為樂於在山林寺廟靜修的修行人。「無諍」即無煩惱,阿蘭若即空寂處、寂靜處、空閑處。也就是說,於「阿蘭若伽」起「無諍三昧」。
安住於空理,與他物無諍之禪定稱「無諍三昧」,寂靜的禪定狀態。在《金剛經》中,佛說須菩提得「無諍三昧」,指其定境堅固。
「三昧」(Samādhi)是三摩堤或三摩地的舊譯音。「昧」音妹,「三」是梵音,不是數字。「三昧」是離邪念,心住一境而不散亂,是息慮凝心,也就是禪定。〈智度論〉說:「善心一處住不動,是名三昧。」

「解眾生縛,起修行地」:
本經〈文殊師利問疾品第五〉說:「若自有縛,能解彼縛,無有是處。若自無縛,能解彼縛,斯有是處。」先自修行解了自身的「縛」,才能「解眾生縛」,故說「起修行地」。

「福田」:
供養布施等功德,能受諸福報,猶如農夫種田有收獲成果之利,佛教稱為「福田」。
〈梵網經菩薩戒本疏〉載:恭敬供養三寶聖人,孝訓師長父母,教養弟子,開井修路建橋,救濟貧窮孤寡,救助病人,設無遮大會普度亡魂等等感福德之行業,因能生無量福果,故都是「福田」。其行業為「福業」。袈裟黃格條相,如世上的田疇,為世之福田,能生功德,故袈裟亦稱「福田衣」。此品中說:「若菩薩住是法施會者,為大施主,亦為一切世間福田。」

「光明國土難勝如來」:
「難勝」就是「無能勝」,這是維摩詰大士相對於「會中一最下乞人」而神通的變現。是在說明佛法對供養「最下乞人」和最上「難勝如來」平等無分別。並開示說:「若施主等心,施一最下乞人,猶如如來福田之相,無所分別,等於大悲,不求果報,是則名曰具足法施。」

        ── 行者 果燦  ──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