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18日 星期四

果燦讀《維摩經》〈方便品第二〉

3-果燦讀《維摩經》〈方便品第二〉


《維摩詰所說經》
 ── 姚秦 鳩摩羅什 譯 ──

        〈方便品第二〉

 [經文]:

        爾時。毘耶離大城中有長者名維摩詰。已曾供養無量諸佛。深植善本得無生忍。辯才無礙遊戲神通。逮諸總持獲無所畏。降魔勞怨入深法門。善於智度通達方便。大願成就。明了眾生心之所趣。又能分別諸根利鈍。久於佛道。心已純淑。決定大乘諸有所作。能善思量住佛威儀。心大如海。諸佛咨嗟。弟子釋梵世主所敬。欲度人故。以善方便居毘耶離。資財無量攝諸貧民。奉戒清淨攝諸毀禁。以忍調行攝諸恚怒。以大精進攝諸懈怠。一心禪寂攝諸亂意。以決定慧攝諸無智。

*   *   *

「方便品第二」:
「方便」,見〈佛國品第一〉之二「方便」條。

「遊戲神通,逮諸總持,獲無所畏,降魔勞怨」:
鳩摩羅什說:「神通變化是為遊,引物于我非真故名戲也。復次,神通最大,能者易之,于我無難,猶如戲也。亦言,于神通中善能入、住、出,自在無礙。」「遊戲神通」指自在無礙,隨意應用神通而不執著神通。  
「神通」(Abhijnā)是一種異於常人的特殊能力,俗稱「異能」。能變幻莫測稱為「神」,能自由無礙稱為「通」。神通所顯示的結果,外道稱為「神蹟」,或稱「奇蹟」。
〈大乘大義章〉說:「神通者,就名彰名,所為神異,目之為神,作用無擁,謂之為通。」又說:「神通之事,或有功行所成,或有果報所得,若以果報得者,不須功業,隨意應物,非果報得者,假於定力,乃有所用。」(第七章)宿業帶來的稱為「業通」,後天修得的稱為「修通」。聖嚴師父說:不論是修定誦經或祈禱,至心止一境時,也會產生某些類似神通的神祕效驗,可見「世界各宗教,凡是有神祕效驗的,無非是從禪定的工夫而來。」但那不是禪宗的禪定。(正信的佛教P118
泰國佛使比丘說:「神通」是一種「心靈現象」,「只不過是幻象罷了。」大師引佛陀的話說:「顯各種不同的神通──飛行、隱身、天眼、天耳等等──是有漏有取的。」(一問一智慧P136)「有取」是「有執取」。
天人阿修羅和凡人最多可修得五種神通,聖人菩薩有六種神通,佛則有「三明六通」。外道仙人亦能擁有神通,鬼神因無色身的束縛,依其果報而感得,或多或少都有某些神通。通常修習禪定者,心力高度專注集中,心念接通宇宙的磁場能量,當能任意利用這宇宙能量時,就可產生神通,神通能力的大小視修行者本身的功力而定。另一種是通過某種特定的咒力,溝通了某些特定的鬼神,達到能驅使和利用那些鬼神的神通力,或者反過來,為那些鬼神所驅使以表現其神通力的結果。而「咒」本身是代表了某些鬼神甚至佛菩薩的特定名號,故可感通相應的某些鬼神的神通力甚至佛菩薩的願力。
聖嚴師父說:「在人類的一千個人之中,大概有數人,由於過去世的修行力和由於他們是來自有福德的神道,所以有與生俱來的預知力及回憶力,知未來,知過去,在兒童時代特別顯著。成年之後,如果生活繁忙和不加理會,這種異能就會漸漸退失。如果蓄意培養和順其自然,也會成為感通鬼神的媒體,而被稱為靈媒或巫者。」(學佛群疑P210
「五通」包括:能知過去世的生死因果,稱「宿命通」。能知現在未來的生死因果,能見六道眾生生死苦樂之相的,稱「天眼通」。能知眾生的心念活動的,稱「他心通」。能聽到常人聽不到的,世間遠近總總聲音的,稱「天耳通」。能飛行自在,瞬息千里,隨心所欲隨處現身的能力的,稱「神足通」。
神通的能力視乎功力的深淺,這五通是在物質世界範圍內的,是有漏的,所以就算五通具備,也出不了三界。唯有斷盡煩惱而證涅槃,如阿羅漢菩薩和佛,可得第六通「漏盡通」。「漏」就是煩惱,「漏盡」就是斷盡一切煩惱而出三界。而唯有佛的天眼宿命漏盡三種神通力,是最徹底究竟圓滿無礙,功能更強過通常的三通,稱為「三明」(Trividyā),故說佛有「三明六通」。「明」就是明瞭通達,故「三明」亦稱「三達」,窮盡通達。〈大乘大義章〉說:「知之究盡說三達,明共二乘,達唯如來。」
佛的神通力並非異能,而是為度眾生的一種方便。神通雖可作用於一時,但不能持久,也不能改變既成的事實。因為業力不可思議,因果定律不能違背。而神通既是自然現象之一,所以不能違背自然。
聖嚴師父例舉說:西藏地處高原,地廣人稀,而藏人多信佛,崇山峻嶺之中,苦修密行而有神通之士不少,可是也無法改變西藏的歷史共業。佛陀住世時,並不主張弟子用神通,而弟子中如「神通第一」大目犍連和蓮花色,最終是死於非命。那是他們自己的業報如此,他們所擁有的神通也改變不了定業(學佛群疑P96)。師父說:「所以,在佛陀的祖國遭到鄰國琉璃王滅族的大屠殺時,也無法用神通加以救濟。但是佛能夠以佛法開導眾生,使眾生自己來修善積福消災免難,因此,佛度眾生,實際上還是眾生自度,否則就違背自然的律則和因果的秩序。」(學佛群疑P107)
我們學佛修禪,不可刻意求神通,如得了神通,也不可炫耀。如不收斂,必遭報應。

「久於佛道,心已純淑,決定大乘,諸有所作」:
「決定」,是指對「大乘」佛法堅定不移,是絕對的肯定。此段是介紹維摩詰大士。
「乘」(Yāna),車乘,指運載工具。比喻佛的教法是可乘載眾生從煩惱的此岸,度到解脫之彼岸的工具。也就是佛教修行的各種法門。有一乘、二乘、三乘、五乘等等。
(詳見〈囑累品第十四〉[附註]之「佛與佛教的緣起」條)
維摩詰大士是佛陀住世時毘耶離城的居士長者,法身大士,自妙喜世界化身佛世,輔釋迦之教化。故說其「久於佛道,心已純淑」,「純淑」指其境界是獨一無二無雜的清湛。

「諸佛咨嗟」:
「咨嗟」就是讚歎、表揚。

「弟子、釋、梵、世主」:
這指「佛的弟子們」和「帝釋」「梵天王」「世間的國王」們。

「攝諸貧民,奉戒清淨,攝諸毀禁,以忍調行,攝諸恚怒,以大精進,攝諸懈怠,一心禪寂,攝諸亂意,以決定慧,攝諸無智」:
這裡提到了「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也就是包涵了「六度」「六波羅蜜」。
「攝」是攝取含攝,在此指包涵。「毀禁」是毁犯禁戒,指犯戒行為。
(詳見〈佛國品第一〉之一之「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及方便力」條)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經文]:

        雖為白衣。奉持沙門清淨律行。雖處居家不著三界。示有妻子常修梵行。現有眷屬常樂遠離。雖服寶飾而以相好嚴身。雖復飲食而以禪悅為味。若至博弈戲處輒以度人。受諸異道不毀正信。雖明世典常樂佛法。一切見敬為供養中最。執持正法攝諸長幼。一切治生諧偶。雖獲俗利不以喜悅。遊諸四衢饒益眾生。入治政法救護一切。入講論處導以大乘。入諸學堂誘開童蒙。入諸婬舍示欲之過。入諸酒肆能立其志。若在長者。長者中尊。為說勝法。若在居士。居士中尊。斷其貪著。若在剎利。剎利中尊。教以忍辱。若在婆羅門。婆羅門中尊。除其我慢。若在大臣。大臣中尊。教以正法。若在王子。王子中尊。示以忠孝。若在內官。內官中尊。化政宮女。若在庶民。庶民中尊。令興福力。若在梵天。梵天中尊。誨以勝慧。若在帝釋。帝釋中尊。示現無常。若在護世。護世中尊。護諸眾生。

*   *   *

「雖為白衣,奉持沙門清淨律行」:
「白衣」(Avadāta),指未受三皈五戒的俗人,因古印度婆羅門及俗人多服白色衣,白衣是相對於著緇衣或染衣的沙門而稱。維摩詰雖是法身大士,在此經中卻以毘耶離大城中長者示現,故亦稱為「白衣」。

「雖處居家,不著三界」:
說「不著三界」,因為維摩詰原是法身大士,自妙喜世界化身佛世,輔釋迦之教化。雖然顯居士長者相居人間,但他確實早已解脫生死,出離三界,早已成佛。故說他「不著三界」。
「界」是界別,界限或指一限定的範圍內外。佛教把眾生依本身業力趣向輪迴往返之道,稱為「六道」。其中,依其境界而分「欲界」「色界」「無色界」,稱為「三界」(Trilokya)。
「欲界」(Kāmadhātu) 是有淫欲食欲睡眠欲的有情眾生所居之境界。包括上自六欲天(天界),中自人畜所居人間四大洲(人界),下至八大地獄(地獄界)。因男女雜居,多諸染欲,故亦名「五趣雜居地」。
「欲界」除了「人間」和「地獄」,還有六個層次的「天」,稱為「六欲天」。包括四天王天、忉利天、夜摩天(焰摩天)、兜率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兜率天」分內外兩院,外院為天人欲樂之天界,釋尊生母摩耶夫人死後亦居於此,內院為補處菩薩最後身之居處,即為彌勒菩薩居處。天人的壽命,也一「天」比一「天」長,最下的四天王天,一晝夜為人間五十年,壽五百歲。依次遞增,兜率天一晝夜為人間四百年,壽四千歲。至他化自在天,一晝夜為人間一千六百年,壽一萬六千歲。但天人不論壽命有多長,皆仍未解脫生死,未脫離三界的,故天福享盡,還得返回下五道受業報。 
「色界」(Rūpadhātu)是已無淫食欲,但還有色相,如形體宮殿等的有情眾生所居之境界,在欲界六欲天之上。此界無欲染,無女體,眾生皆由化生而成,依其禪定之深淺粗妙,而分四級,稱為「四禪天」。「四禪天」是「捨念清淨地」,意為「四靜慮天」。其中「初禪天」離欲界之惡而生喜樂二受,稱「離生喜樂地」。「二禪天」是由勝妙之禪定生心識之喜樂,稱「定生喜樂地」。「三禪天」是離二禪天麤動之喜受而住於勝妙之樂受,稱「離喜妙樂地」。「四禪天」是僅有與捨受相應的意識。
「色界」在「欲界」的「六欲天」之上,有十八個層次的「天」。包括「初禪」的梵衆天、梵輔天、大梵天。「二禪」的少光天、無量光天、光音天。「三禪」的少淨天、無量淨天、徧淨天。「四禪」的無雲天、福生天、廣果天、無想天、無煩天、無熱天、善見天、善現天、色究竟天。總稱為「十八天」。從初禪至四禪十八天,宮殿高大精妙,由色所化生,故名「色界」。
「無色界」(Arūpadhātu)是色相俱無,即無形體,無物質,唯存心識住於深妙之禪定中。此界唯存受想行識而無色身,無國土宮殿,故名「無色」。既是無任何物質的世界,就只知其果報在色界之上而不能定其方處,只能依其禪定壽命等之深淺勝劣而立其差別。 
「無色界」在「色界」之上,包括空無邊處天、識無邊處天、無所有處天、非想非非想處天,又稱「四無色天」或「四空處」「四空天」。
「三界」除了五淨居天及彌勒的兜率內院外,其他都為凡夫生死往來之境。其果報雖有優劣苦樂的差別,但仍未脫離三界六道,故佛教行者都以跳出此「三界」為目的。其中色界無色界以及欲界之六欲天,是屬六道中之「天道」,欲界之四大洲屬「人道」,而欲界之「四惡趣」屬修羅畜牲餓鬼和地獄道。
合起來,「三界」一共有二十八天。其中「欲界」的四王天和忉利天,因依須彌山地界而居,故稱「地居天」。「夜摩天」以上,凌空而處,故稱「空居天」。而「色界」四禪天的「無煩天」以上五天,是證得阿那含(不還果)的聖者所生之處,稱為「五淨居天」。包括無煩雜的「無煩天」、無熱惱的「無熱天」、能現一切勝法的「善現天」、能見一切勝法的「善見天」、色界天最勝處的「色究竟天」。
《法華經》將三界形容為「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眾苦充滿,甚可佈畏。」聖嚴師父說:「色界與無色界未必是特定的地方,而是心境。色界與無色界相應於不同層次的禪定。」(禪的智慧P44)可見「色界」與「無色界」原則上是「欲界」的人修禪定時的一種心的境界,並非一定真正有那樣的「地界」。所謂「萬法唯心」,心的「境界」也是唯心所造。故師父在上段話之前說:「有人進入深層次的禪定時,心理處於色界或無色界,但肉體依然處於欲界。當禪力消退時,心理就回到了欲界。」也就是說,所謂在「色界」或「無色界」,只是其心識所造的境界,而其色身實則乃在「欲界」,甚至「欲界」也是唯心所造。故《八十華嚴經》說:「三界所有,唯是一心。」
《六十華嚴經》〈夜摩天宮菩薩說偈品〉的「唯心偈」說:「心如工畫師,畫種種五陰,一切世界中,無法不造作,如心佛亦爾,如佛眾生然,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故所謂「三界」,實則是唯心所造。

「雖復飲食,而以禪悅為味」:
「禪悅」又稱「禪樂」,指修禪定可至身心適悅,心神快樂。
〈華嚴大疏鈔〉載,「樂」有五樂:一,出家樂,世人在家多諸惑業煩惱,出家可斷苦。二,遠離樂,此為色界初禪天之樂,初禪能遠離欲界的愛染煩惱,生禪定之喜樂。三,寂靜樂,此為二禪天之樂,至二禪澄心寂靜,故發深妙之樂。四,菩提樂,成無上道,於法界得自在之法樂。五,涅槃樂,離生死之苦,入於無餘涅槃,是究竟寂滅之樂。
通常所說「禪悅」,指通過禪修而初入「禪境」,初見空性之感受,並非指入定。聖嚴師父說:「入禪境是指開智慧見佛性,亦即是見空性。實證無我。……初入禪境見到空性,那只是一種體驗而已,因自己的煩惱仍在,且福德不足,修持功力不够,所以煩惱仍會起來,煩惱一起來,就離開了無我的境界,又墮入有我之中。」(漢藏同異P5) 但畢竟是曾經見過「空」的境界了,以後再努力修行,那種體驗就會不斷出現。但初入禪境不僅要和入定不同,也要和剎那間的煩惱暫時止息有所分別,更不是頓斷。雖然也有時間長短不一的,身心輕鬆輕安的覺受,除非能頓斷分別妄想執著,否則不是悟境。不過有過這種經驗的人,必定會對修行產生更大的信心。但必須注意不要刻意去追求,否則就會變成一種執著。

「受諸異道,不毀正信。雖明世典,常樂佛法」:
雖然涉足異端外道之場所,絕不會動摇對佛法的正確信念。雖然通曉世俗之典籍,但常沉浸在佛的教法之中。這兩句雖是講兩件不同的事,卻是同一個道理。「異道」就是異端外道,「世典」是佛典之外的世上所有其他典籍。這裡的「受」,僅是涉足那種場所,並非接受或歸投。
這兩句雖是對維摩詰的讚賞,卻可以是給後世佛教各宗派的一種警覺。自從釋迦世尊入滅後,佛教先是分離成「上座部」和「大眾部」,後來越分越多,山頭林立,雖然表面上見面合十問訊,但自立藩籬,「河水不讓井水犯」,美其名是維護「本山理念」,實則是自命「正道」,排斥異己。所以對於被他們認為不同「理念」的,就拒之門外,也不允許「本山」弟子涉及。「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就算是「異道」,不知己知彼,如何證明自己正確?同出佛門,為什麼要把「山門之外」的一切都視為洪水猛獸?這樣如何能將本師釋迦世尊的教法「廣為流布」「於閻浮提」「無令斷絕」? 

「一切見敬,為供養中最」:
為什麼說「一切見敬,為供養中最」?佛法是「眾生平等」的,是認為「一切眾生悉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的。菩薩更無分別心,視一切眾生皆是未來佛,故對一切眾生禮敬,便是最高境界的供養。

「治生諧偶」:
「治生」指從事謀生的事業,「諧」是和諧,「偶」是偶然。就是說,視從事生產而獲利為偶然,並不特別興奮。

「長者中尊」:
「中尊」是在「長者」「居士」「剎帝利」……「梵天」「帝釋」「護世」等等之「中」,受到特殊尊重崇敬者。

「剎利婆羅門」:
「剎利婆羅門」是指古印度「四種姓」之二的「剎帝利」和「婆羅門」。
古印度為雅利安人所統治,他們依〈四韋陀〉聖典而將人民分成「四種姓」:一,婆羅門(Brāhmana),亦稱婆羅賀摩拏,是修淨行者,祭司,其不論出家在家,都是事奉大梵天修淨行而求涅槃,此為四種姓中最尊貴的階級。據〈俱舍光記〉載:「婆羅門法,七歲以上在家學問,十五已去學婆羅門法,遊方學問,至年四十恐家嗣斷絕,歸家娶妻生子繼嗣,五十入山修道。」因婆羅門是奉事大梵天王而修淨行者,故婆羅門亦稱為「梵志」,他們自視為梵天的苗裔。二,剎帝利(Ksatriya),此為王族,貴族軍官等統治階級。三,吠舍(Vaisya),亦稱毗舍,是商賈階層。四,首陀羅(Shūdra),亦稱「旃陀羅」(Candāla),是農民奴僕工匠階層,以及被雅利安人征服的土著等,此為四種姓中最卑賤的階級。

「若在護世,護世中尊,護諸眾生」:
有指「護世」是「護世四天王」,也就是須彌山腰的「四天王」。「四天王天」(Caturmahā rājakāyika)包括,東方持國天「多羅吒」(Dhritarāstra)、西方廣目天「留博叉」(Virūpāksa)、南方增長天「毗琉璃」(Virūdhaka)、北方多聞天「毗沙門」(Vaishrāmana),四天王及其天眾各護一方天下,故稱「護世四天王」。
「四王天」處於須彌山之山腰,名犍陀羅山,山有四峰,各為四天王及其眷屬所居,一畫夜為人間五十年,壽五百歲。
《長阿含經》載:東方天王名提多羅吒,意「持國」,能護持國土,為帝釋天的主樂神,像身白色,手持琵琶,率領乾闥婆及毘舍闍諸神將,保護東勝身洲弗婆提人。南方天王名毘琉璃,意「增長」,能令人善根增長,像身青色,手持寶劍,率領鳩槃荼(雍形鬼)及薜荔(餓鬼) 諸神將,保護閻浮提洲人。西方天王名毘堊博叉,意「廣目」,能以淨眼觀察護持人民,像身紅色,手繞一龍,率領諸龍及富單那(臭餓鬼),保護西牛貨洲瞿那尼人。北方天王名毗沙門,意「多聞」,具大福德,能保護人民的財富,像身綠色,右手持傘,左手持銀鼠,率領夜叉羅剎諸神將,保護北俱盧洲鬱單越人。其中多聞天又稱毘沙門天,此天恆護如來道場而聞法,故名「多聞天」。在印度古神話中,毘沙門天與吉祥天傳為夫妻或兄妹。在中土,把多聞天和民間神話的托塔天王等同。
此「護世」應指所有的「護法神」,不僅僅是「四天王」。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經文]:

    長者維摩詰。以如是等無量方便饒益眾生。其以方便現身有疾。以其疾故。國王大臣長者居士婆羅門等。及諸王子并餘官屬。無數千人皆往問疾。其往者。維摩詰因以身疾廣為說法。
    諸仁者。是身無常無強無力無堅。速朽之法不可信也。為苦為惱眾病所集。諸仁者。如此身明智者所不怙。是身如聚沫不可撮摩。是身如泡不得久立。是身如炎從渴愛生。是身如芭蕉中無有堅。是身如幻從顛倒起。是身如夢為虛妄見。是身如影從業緣現。是身如響屬諸因緣。是身如浮雲須臾變滅。是身如電念念不住。是身無主為如地。是身無我為如火。是身無壽為如風。是身無人為如水。是身不實四大為家。是身為空離我我所。是身無知如草木瓦礫。是身無作風力所轉。是身不淨穢惡充滿。是身為虛偽。雖假以澡浴衣食必歸磨滅。是身為災百一病惱。是身如丘井為老所逼。是身無定為要當死。是身如毒蛇如怨賊如空聚。陰界諸入所共合成。

*   *   *

「明智者所不怙」:
「怙」是倚仗,依靠。「色身」是「無常無強,無力無堅」,是不能自主的「速朽之法」,是明智者所不會依靠的。

「是身如聚沬,不可撮摩。是身如泡,不得久立」:
「撮摩」是指把玩欣賞,在此指水面泡沫一碰就破,不能「久立」,不能長久存在。

「是身如燄,從渴愛生」:
這「燄」是「陽燄」,指炎熱暴晒下,地面水汽蒸發,極口渴的人遠看以為是湖海(水),不過是如「海市蜃樓」的幻相罷了。

「是身如幻,從顛倒起」:
佛法認為宇宙間一切事物都是因緣和合而成的,都不會常住不變的,都是假有的,虛幻的。世人因無始的無明愚癡,執著於虛幻的假相,「顛倒」了正反黑白,所以沉淪於生死苦海。「顛倒」就是以虛為實,以假當真。
「顛倒」本指因無明而對事實真理取相反的見解,如對世間無常之法而起常見,對世間諸苦而起樂見,對世間不淨之法而起淨見,對世間的無我法而起我見。這是凡夫的「四顛倒」,也稱「有為四顛倒」。而聲聞緣覺二乘,把涅槃的常、樂、我、淨,認為是無常、無樂、無我、不淨。二乘的「四顛倒」也稱為「無為四顛倒」。兩組四倒合為「八倒」,即「八顛倒見」。

「是身如響 ,屬諸因緣」:
「響」是聲響,是看不到,抓不住的。這一段舉了「如聚沬、如泡、如炎、如芭蕉、如幻、如夢、如影、如響、如浮雲、如地、如火、如風、如水」等等,又說「如草木瓦礫、如丘井、如毒蛇、如怨賊、如空聚」。前面是「如夢幻泡影」的虛幻,後面是如「垃圾蛇蝎」的污垢不淨。總之,說明此臭皮囊是虛幻不淨,「不可信也」。

「地、水、火、風」:
「地、水、火、風」四大元素,稱為「四大」。佛教認為,世間萬物,包括人的色身,都是由四大元素因緣和合而成的。「四大」的基本屬性是:地為堅硬,水為濕潤,火為溫暖,風為流動。在於人體來說,骨肉牙爪等為「地」,血液淋巴等為「水」,體溫熱量等為「火」,呼吸流動等為「風」。
所以「四大不調」,人體就會生病。世間一切有形質之萬物,都是四大和合所成,所以都是假有的,四大一分離,甚麼都不再存在,這叫做「四大皆空」。但「四大」僅是五蘊中的「色蘊」。「四大皆空」並不徹底,只有「五蘊皆空」才是最終目的。

「陰界諸入,所共合成」:
「陰」同「蘊」,是指「五蘊」,「界」是「十八界」,「入」是「涉入」。因為「十八界」是指「六根」「六境」和「六識」,而「六根」「六境」是互為涉入而生「六識」,故說「陰界諸入,所共合成」。

「五蘊」:
「五蘊」(Pānca skandha),蘊通陰,是含藏和積集之意。人類的身體是由「地、水、火、風」四大元素和合而成的。一切可見的物質,包括其形狀和顏色都稱為「色」。人的身體稱為「色身」。有了物質的色身,還必須有感覺、有思想、有行為,「色、受、想、行、識」五種因素結合,才能組成了一個活生生的人。人活著就有七情六慾,就會造業。「業」是一種看不見的「能量」,是人在宿世現世所作所為的一個「記錄」,稱為「業識」。也就是「五蘊」中的「識蘊」。每個人造下的所有「業」,都凝聚和含藏在「業識」裡。在人的色身敗壞以後,只有業識能帶到下一世,影響到下一世,聖嚴師父說:「投生時它先來,死亡時它最後走。」(心的經典P29)
「業識」並非 DNA,DNA是投胎後接受自當世父母的遺傳基因,並非宿世帶來的,DNA是屬於「色」的範圍,最多只是視為一種果報。人的生命是由過去世的業因在今生感得的果報。人在累世的所作所為,必然有好事壞事和不好也不壞的事。除非解脫生死出離三界,否則人是會不斷造業。善事可在一定程度上減輕或抵消惡業,同樣,惡事也可能毀掉善業。所以,「業識」並非一成不變的,「業」是不斷消長的,進進出出增增減減的,直到解脫生死,出離三界「轉識成智」,才會自由自在,不再受「業力」的牽引。生命的這五種要素:色、受、想、行、識,便稱為「五蘊」。 
「色」(Rūpa)原是指一切物質,包括四大和合而成的人的身體以及身體所處的環境,「五蘊」中的「色」,是指人的身體。
「受」(Vedanā),是感官生起的苦、樂、憂、喜、捨等感受。
「想」(Samjnā),是根據記憶而對苦、樂、憂、喜、捨等感受而起的善、惡、愛、憎等的思維判斷,因為記憶、思維、判斷而產生厭欣,故亦是執著。 
「行」(Samskārā),〈大乘義章〉說:「內心涉境,說名為行。」又說:「有為集起,目之為行。」〈俱舍論〉說:「行名造作。」「行」不僅僅是行為造作,因為身(肢體)和口(言語)的造作,必有意念在指揮和控制,而意念的產生,必先有思維判斷,而思維判斷必先受外界的影響感應,所以「行」必包含了「受」和「想」,三者是互相影響的。甚至在深定中,也沒有離開受、想、行的思想心理的活動,否則定中就沒有所謂「禪悅」這回事了。
「識」(Vijnāna) 是了別和儲存,就是分析、思維、判別、支配、記憶和執著。「五蘊」的「識」,其作用不僅如「想」那樣判斷、了別,而能將經受、想、行作用於色身所產生的一切善、惡或無記的言行和思想活動的成果,儲存起來。此成果是從宿世到此世,再延繼到來世的生命的主體或種子。佛教稱為「業」,「業」凝聚在「識」裡,故稱為「業識」。
在原始佛法時期,「五蘊」中的「識蘊」,相同於「六識」中,眼、耳、鼻、舌、身、意的「意識」(Mano-vijnana)。但到了大乘佛教興起,就更細緻的將第六識「意識」,分成為第七識「末那識」(Manas-vijnana)以及第八識「阿賴耶識」(Alaya-vijnana)。第六識能對前五識所接觸的外界起判斷和識別作用,故亦稱為「了別境識」。第七識又稱做「意」,是心靈的思維活動,是思考分析辨別判斷等思維作用,故「末那」亦稱為「思量識」。為分別於第六識的「意」,故直譯梵音Manas為「末那」。「阿賴耶識」有藏之意,前七識所薰習的一切善惡業之種子均凝聚含藏於此識中,故亦稱為「藏識」,是有漏無漏一切有為法的根本。 

「十八界」:
「十八界」(Astādasha dhātu) 包括「六根」「六塵」加上「六識」。
「六根」(Sadindriya)是指眼、耳、鼻、舌、身、意等人體生理上的根本器官。前「五根」是視覺、聽覺、嗅覺、味覺和觸覺等生理上的感覺器官。「意根」是有思考、辨別、判斷等分析能力的,思想意識的根本,也即是「第六意識」。「根」(Indriya) 是能生之義,是根本。
「六塵」(Artha) 指「六根」所接觸的塵世上的一切物理現象。例如「眼」所看見的一切物質形象和色彩等,「耳」所聽聞的一切聲音等,「鼻」所嗅到的一切香臭等,「舌」所嚐到的一切甜酸苦辣的味道等,「身」體所感觸到的一切冷熱粗細乾濕等,心「意」所思考的一切問題和道理,包括一切思想語言文字符號和記憶等等。這些「色、聲、香、味、觸、法」等六個塵世上的對象和事物,因能污染和蒙蔽清淨的心靈,故稱為「塵」。「六塵」中的「法塵」,是指人類創造出來的,是用於認識和記憶的語言、文字、圖像、符號和記憶本身,也就是人類的文化知識。
「色」(Rūpavisaya) 是眼所看見的一切物質形象和色彩等。「聲」(Shabdavisaya) 是耳所聽聞的一切聲音等。「香」(Gandhavisaya) 是鼻所嗅到的一切香臭氣息等。「味」(Rasavisaya) 是舌所嚐到的一切甜酸苦辣的味道等。「觸」(Sparshavisaya) 是身體所感觸到的一切冷、熱、粗、細、乾、濕、澀、滑等等。「法」(Dharmā) 是思想觀念的,心意所思考的,一切的問題和道理,包括一切思想、語言、文字、圖像、符號和記憶等等。
「六識」是「六根」的這些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思覺,接觸「六塵」所起見、聞、嗅、味、觸、知的了別作用在心裡所引起的思維判斷的認識能力和記憶力,也就是稱為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六根」「六塵」加上「六識」,佛教稱為「十八界」。
聖嚴師父說:「十八界的三大類,成了鼎足之勢,相互為用,缺了一類,其他的二類也就不能存在。因為六塵與六識要靠六根的媒介才有作用,六塵與六根要靠六識的判別才有價值,六根與六識要有六塵的反映才有功效。」(正信的佛教P81)六識是指揮者,六根是行動者,六根只是六識的工具,六塵是誘餌,通過六根誘使六識起善惡欣厭念頭,而由六識指使六根造業。六塵是煩惱的根源,六塵通過六根污染蒙蔽了六識,使六識起貪瞋癡,而通過六根造種種業。佛教是講因果法則的,種什麼因就結什麼果,依業受報,既造了業,依業力的牽引,因此使人流轉於生死輪迴的苦海之中而無法自拔。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經文]:

    諸仁者。此可患厭。當樂佛身。所以者何。佛身者即法身也。從無量功德智慧生。從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生。從慈悲喜捨生。從布施持戒忍辱柔和勤行精進禪定解脫三昧多聞智慧諸波羅蜜生。從方便生。從六通生。從三明生。從三十七道品生。從止觀生。從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生。從斷一切不善法集一切善法生。從真實生。從不放逸生。從如是無量清淨法生如來身。諸仁者。欲得佛身斷一切眾生病者。當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如是。長者維摩詰為諸問疾者如應說法。令無數千人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   *   *

「佛身者,即法身也」:
「法身」是指佛的「三身」之一。佛教不同派系,甚至不同經典,對「佛身」的說法各有異同,但通常指「法」「報」「應」。也就是指佛的「法身」(Dharma Kāya)「報身」(Sambhoga kāya)「應身」(Nirmāna kāya),稱為「三身」。佛具有福德的自身稱為「法身」或「真身」。從菩薩初發心修至五十二階位之行圓滿,成就佛果所得果報之身稱為「報身」。佛為教化眾生,應眾生之根機而化現之身為「化身」。佛為便於弘法及教化眾生而投胎生於世間,此為法身的應替之身,稱為「應身」或「生身」。「應身」是應他緣而化現的佛身,也是與真如相應的佛身,這和「化身」大同小異,故一些論著並不分「化身」和「應身」,甚至認為化身即應身。
《最勝王經》說:「一切如來有三種身,一者化身,二者應身,三者法身,如是三身具足攝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金光明經》說:「佛真法身,猶如虛空,應物現形,如水中日。」《涅槃經》〈金剛身品〉說:「如來身者,是常住身,不可壞身,金剛之身,非雜食身,即是法身。」天台〈光明玄〉說:「法報應是為三,三種法聚故名身,所謂理法聚名法身,智法聚名報身,功德法聚名應身。」〈止觀〉說:「就境為法身,就智為報身,起用為應身。」因法性是真如實相,佛的法身也是實相真如,故稱「法性身」。
〈大智度論〉說:「佛有二種身,一者法性身,二者父毋生身。是法性身滿十方虛空,無量無邊,色像端正,相好莊嚴,無量光明,無量音聲,聽法眾亦滿虛空。」
佛及大菩薩所受界外化生之身,為「法性生身」,不同於惑業所感的肉身。各宗對法身的解釋互有同異,有說有相,有說無相,有說是三性中之圓成實性,是依他起性,有說以真空為法性,有說真如即法性等等。
聖嚴師父在答丹增喇嘛問什麼是「真正的佛」時說:「真正的佛是空性,所以沒有任何東西可以叫做『真正的佛』,你所見到的不論是報身也好,法身也好,法身無身,報身佛則是如幻如化的佛。如果真正的法身佛能被見到的話,那一定不是法身佛。真正的佛是常寂光,常寂光是沒有東西的,也沒有可見的。不是用我們的心意識所能體會和解釋的,唯有離開心意識所見到的佛才是真正的佛。」(漢藏同異P38)
所謂「常寂光」,「常」指真身離生滅之相,「寂」指解脫一切煩惱,諸相永寂,「光」指般若智慧。天臺宗所立四佛土之一的「常寂光土」,就是指諸佛如來所依所居之佛土,又稱秘密藏。台家的「四佛土」是指「凡聖同居土」「方便有餘土」「實報無障礙土」和「常寂光土」。
〈大乘大義章〉中羅什答慧遠說:「佛法身者,同於變化,化無四大五根。……經言法身者,或說佛所化身,或說妙行法性生身。妙行法性生身者,真為法身也。如無生菩薩,捨此肉身,得清淨行身。……真法身者,遍滿十方虛空法界,光明悉照無量國土,說法音聲,常周十方無數之國,具足十住菩薩之眾,乃得聞法。……佛法身者,出於三界,不依身口心行,無量無漏諸淨功德本行所成,而能久住,似若泥洹。真法身者,猶如日現,所化之身,同若日光。」(第一章)「妙」指不可思議,「妙行法性生身」指佛的不可思議的真如法身,也就是諸法實相。
羅什又說:「法身有二種,一者,法性常住如虛空,無有為無為等戲論。二者,菩薩得六神通,又未作佛,中間所有之形名為後法身。法性者,有佛無佛常住不壞,如虛空無作無盡。」(第四章)又說:「法相義者,無有無等戲論,寂滅相故。得是法者,其身名為法身。如法相不可戲論,所得身亦不可戲論若有若無也。」故說:「先言無四大五根,謂三界凡夫粗法身。如法相寂滅清淨者,身亦微細,微細故,說言無。……雖有而微,微故不現。菩薩四大五根,復微於此,凡夫二乘,所不能見。唯同地以上諸菩薩及可度者,乃能見耳。」(第七章)羅什認為,低層次的不能見高層次的,那是因為層次粗細不同。
〈大智度論〉說:「佛為諸大菩薩說《不可思議解脫經》,舍利弗目連在佛左右而不得聞,以不種是聞大乘行法因緣故。譬如坐禪人入一切處定中,能使一切皆水皆火,而餘人不見。」《不可思議解脫經》就是《華嚴經》。諸法實相是常寂光,是般若智慧,是無相的。佛的法身,十住之前的菩薩尚不可見。佛的法身說法,十住之前的菩薩尚不可聞,何況凡夫?未達那種境界,不應妄加臆測。
《佛說造塔功德經》舉佛說的法身偈:「諸法因緣生,我說是因緣,因緣盡故滅,我作如是說。善男子,如是偈義,名佛法身。」又說:「一切因緣及所生法,性空寂故,是故我說名為法身。」就是說,「諸法因緣生」,而因緣所生之法,無自性,故畢竟空寂,稱為「法身」。
惠能大師在《壇經》說:「自性有三身佛,此三身佛從自性生,不從外得。」「三身者,清淨法身,汝之性也。圓滿報身,汝之智也。千百億化身,汝之行也。若離本性,外說三身,即名有身無智。若悟三身無有自性,即明四智菩提。」(機緣品)強調佛在自性中,故「不從外得。」又說「但悟自性三身,即識自性佛。」(懺悔品)
近年內地某地有觀世音菩薩像建成「開光」,有小販向信眾兜售一幅,據說是有人用相機拍到的佛菩薩在雲層上顯靈的「相」。如果真是佛菩薩為教化眾生而「顯」相,也僅少數見道有緣者能「見」,怎可能用相機拍到?佛是無相的,是「常寂光」,凡人能見到的,就不會是佛菩薩,略懂使用電腦技巧的都知道,此類「相」是很容易「製」出來的,僅是利用民眾的無知和迷信斂財罷了。
《維摩經》中本品說:「佛身者即法身也。從無量功德智慧生,從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生。從慈、悲、喜、捨生。從佈施、持戒、忍辱、柔和、勤行、精進、禪定、解脫、三昧、多聞、智慧、諸波羅蜜生。從方便生,從六通生,從三明生,從三十七道品生,從止觀生,從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生。從斷一切不善法,集一切善法生,從真實生,從不放逸生,從如是無量清淨法生如來身。」

「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
「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就是成就佛身的五種功德,稱為「五分法身」。一,如來的身口意三業,離一切過非,為「戒法身」。二,如來的真心寂靜,離一切妄念,為「定法身」。三,如來的真智圓明,觀達法性,為「慧法身」。四,如來的身心,解脫一切繫縛,為「解脫法身」。五,如來瞭知實已解脫,為「解脫知見法身」。由戒而生定,由定而生慧,由慧而得解脫,由解脫而有解脫知見。
經論上有以「香」譬喻五分法身法,稱為「五分法身香」。《壇經》〈懺悔品〉稱為「自性五分法身香」,經載:「一,戒香,即自心中無非無惡,無嫉妬,無貪瞋,無劫害,名戒香。二,定香,即睹諸善惡境相,自心不亂,名定香。三,慧香,自心無礙,常以智慧觀照自性,不造諸惡,雖修眾善,心不執著,敬上念下,矜恤孤貧,名慧香。四,解脫香,即自心無所攀緣,不思善,不思惡,自在無礙,名解脫香。五,解脫知見香,自心既無所攀緣善惡,不可沈空守寂,即須廣學多聞,識自本心,達諸佛理,和光接物,無我無人,直至菩提,真性不易,名解脫知見香。」並強調「此香各自內薰,莫向外覓。」

「從慈、悲、喜、捨生……」:
「慈、悲、喜、捨」是「四無量心」,「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是「六波羅蜜」,「方便」、「三十七道品」、「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等見〈佛國品〉相關條目。「三昧」見下一品「無諍三昧」條。「六通-三明」見前面「遊戲神通」條。

「從止觀生」:
「止」(Shamatha),是靜止,止息, 是定。「觀」(Vpashyanā),是思維,智慧。「止觀」是天臺宗的主要法門,是修定慧的法門,也可稱為「禪定」。止息一切妄念,專注一心是「止」,以正慧觀想諸法皆空皆假是「觀」。
〈僧肇注維摩詰經〉載:「系心于緣謂之止,分別深達謂之觀。」因為止觀是天台宗最重要的法門,故天台宗也稱為「止觀宗」。

        ── 行者 果燦  ──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