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24日 星期五

聖嚴〈修行在紅塵》-《維摩經》與福慧雙修

《維摩經》與福慧雙修
── 聖嚴法師著 ──

        第二講《維摩經》與福慧雙修
  
  《維摩經》是極受中國人歡迎的一部經。在佛教裡分成好多宗派,其中最有名,在中國流行得最廣,時間持續得最久,綿延不絕,直到現在還是以它為主流的,那就是禪宗。
  
  禪宗的六祖惠能大師留下了一部書《六祖壇經》,裡邊至少有六處引用《維摩經》的經文。(參考拙著《禪與悟》所收〈六祖壇經的思想〉)
  
  有人說《維摩經》是居士佛教的一部經典,因為《維摩經》的主角是一位居士,叫維摩詰長者,他以居士身來為許多的菩薩及當時釋迦牟尼佛的比丘、羅漢弟子說法,所有的菩薩及羅漢弟子們,在維摩詰長者面前都相形失色,變成了像是沒有智慧的人,而他只是一個居士而已!
  
  因此,有人說《維摩經》應該不是由出家人來講。其實那是錯的,維摩詰菩薩雖現在家居士身,卻是一位持戒清淨的人,所以在《維摩經》裡有這麼幾句經文:
  
  「雖為白衣,奉持沙門清淨律行;雖處居家,不著三界;示有妻子,常修梵行;現有眷屬,常樂遠離;雖服寶飾,而以相好嚴身;雖復飲食,而以禪悅為味。」〈方便品第二
  
  所謂白衣,就是居家修道之士,維摩詰以居士身,卻具足了出家人的清淨戒律和威儀,所謂「沙門清淨律行」,至少已具殺、盜、淫、妄的四根本戒,另有比丘及沙彌的行儀。一般的居士是做不到的,所以這是一位大菩薩,不能以世俗的在家身來看他。他現居士相並不等同一般的在家人;他是身居俗家,行儀如比丘,心出三界外,不著欲界的五欲,不住色界、無色界的世間禪定之樂;他有妻有子,可是常修脫離男女淫欲的梵行,這是菩薩的化現,我們無法想像。他有許多的眷屬,但對家眷並不貪戀;常樂獨身遠離。他也著好衣飾,照常飲食,心中常以禪悅為味。是故《維摩經》並不限於是在家居士的經典,乃是出家、在家菩薩們共同需要,大家宣揚的一部重要大乘經典。
  
  大乘的菩薩是成佛的根本,如果要成佛,必須修兩種法門:第一要入世修福報,第二要超脫修智慧。
  
  修福報就是慈悲心,對眾生關懷、救濟、援助和化導,這一些叫作福行,換言之,修福報就是利益眾生。修智慧就是斷煩惱,同時也用斷煩惱的智慧去協助他人離苦得樂。用智慧來指導自己斷除煩惱,也用智慧來指導自己修行福報,成佛之後的佛,是福慧兩種功德都已具足圓滿的人。
  
  想要提昇人的品質,必須修福修慧,有智慧才有能力健全自己的人格,修福的最大功德是使大家都有智慧來健全每一個人的人格,這也就是建設人間淨土的著力點。這也就是我們法鼓山的理念,這也是修行佛法的兩輪和雙軌。福慧並重,如鳥兩翼,缺其一便不能飛;兩翼強弱不一,就飛不平衡,當然也飛不遠了。
  
  諸位聽眾菩薩們,因為信佛學佛、聽聞佛法,所以是有福的人。而聽懂佛法減少煩惱,則是有智慧之人。可知能來聽聞佛法,便是福慧雙運。
  
  我今天在此講演佛法,也是福慧雙修。要講《維摩經》,自己便需研讀《維摩經》、體會《維摩經》,因此也能智慧增長;自己體會之後再來告訴諸位,讓大家都能享受到佛法的利益,因此而福德增長。我有這樣的機會,固然要感恩三寶,也應當感謝諸位前來聽我講演的善友。
  
  以下從《維摩經》裡抄錄了與福慧二門相關的經文,分成四節,介紹給諸位,並請指教。
  
  一、修行佛法不出福慧二門
  
  六度萬行即是福慧二門:
  
  「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及方便力,無不具足。」〈佛國品第一
  
  六度之首是「布施」,有財施、法施、無畏施。財分內外,內財是身體,外財是眷屬及物品。法是佛法的道理及修持戒定慧、息滅貪瞋癡等煩惱的方法。無畏是以慈悲心,使眾生脫離怖畏恐懼。若能於自己修學佛法的同時,也以身示範,做義工,出錢出力出時間來護持三寶,弘揚佛法,救度眾生,便是三施並行,自利利人。
  
  「持戒」是不應該做的不要做,應該做的非做不可,包括身、口、意三業,基本原則是五戒十善,細分則有三皈、五戒、八戒,為在家戒;沙彌戒、比丘及比丘尼戒,為出家戒,尚有出家菩薩戒及在家菩薩戒。六度中的持戒,是由約而繁的一切戒。
  
  「忍辱」就相當難了,我們所謂的忍辱是對一些不應該接受到的侮辱、欺負、打擊或是莫名其妙的誣衊毀謗,能夠予以容忍諒解。很多人說名譽是第二生命,一旦受到破壞,是非常痛苦而不能忍受的事。可是作為一個佛教徒,作為一個菩薩行者,「忍」卻是非常重要的事,我們是小的折磨要忍,大的衝擊也要忍;刺激要忍,誘惑要忍;痛苦要忍,享樂也要忍;失敗要忍,成功也要忍。唯有能忍才是最大的福報,不能忍者,好事會變成壞事,小禍會變成大禍,甚至變成殺身滅族亡國之禍。
  
  「忍」並不等於逆來順受,而是盡可能不要以正面衝突,不要以牙還牙、以暴抑暴,要想辦法迴避,減少雙方的損害到最小程度。柔能克剛,鋼刀雖利,用之不當,容易缺口折斷;水勢很柔,落地之後則無孔不入,你砍它一刀,它斷了以後馬上又接上。所以最柔的反倒是最強的。
  
  菩薩的力量建立在慈悲,慈悲的精神,並不等於忍辱;面對眾生時,若能忍辱,也是慈悲的心懷。慈悲是一種包容、接受、涵蓋,能夠把所有的人,不論是敵人或親人,不論相識不相識,全部看作是現在的菩薩、未來的佛。
  
  當你遇到惡人敵人出現在你面前的時候,往往是來加害你的,讓你痛苦,而你還能包容他,就叫忍辱,是菩薩行者。忍辱的目的,不僅是為了自己,也是為了對方,因為不忍辱必然兩敗俱傷;忍一時不但保全了自己也保全了對方,是故忍辱在佛法裡是非常的重要,它是一種表現智者風格及仁者心胸的美德。
  
  忍辱的相似名詞是退讓,並不是懦弱。退讓是不直接跟人逞強,改以繞一個彎轉走出路來,或是向下挖一個洞開出一條路來,或是往上翻越一座山嶺伸展出一條路來,總之是不直接跟他人起衝突,但還是要想辦法解決問題。
  
  很多人把忍辱當作逆來順受,這是錯誤的。我一生之中常是一個失敗者,常常遇到鬼擋牆,但我不會向鬼的懷抱闖去,讓他抱住跑不掉,我會採取迴避的方式,過去就沒事了。因此忍辱和精進,也是相輔相成的。
  
  「精進」是努力不懈怠,不藉故偷懶,不逃避責任,不畏首畏尾,一旦確定了方向和目標,便全心全力地投入,不畏艱鉅,不怕阻撓,不擔心失敗和挫折,並且越挫越奮,正如儒家所說「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佛法的精進,是成佛之必須,成佛之後,廣度眾生,也是精進。
  
  「禪定」是一種穩定力、一種安定性、一種相當沈穩和清明的心境。如果我們的心態不穩定,身體的威儀不莊重,必然沒有安全感。我們應隨時保持身心的穩定,以及待人處世、工作態度的穩定。很多人認為打坐叫作禪定,當然禪坐也是大乘禪法的一種,可是在《六祖壇經》裡講:「外離相為禪,內不亂為定。」又說:「心念不起,名為坐;內見自性不動,名為禪。」
  
  「智慧」是不用私情及感情等情緒來處理事情,以純客觀的態度和超然的角度來面對我們所遇到的人、事、物。但於一時間不容易很快做到,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為人家判斷事情、處理問題較容易,因為他人的問題與自己無關,處理錯了也沒關係;自己的問題就難了,常因考慮到切身的利害關係而手足無措,難以做決定。所以一定要把自我的立場擺下,才能有無私的智慧。
  
  「方便」是用種種方法以便利眾生、廣度眾生,方便眾生來接受佛法。方是處方,用種種的處方、觀點與作法,來適應時機、適應環境、適應對象,便利眾生,得到智慧、增加福報、解脫煩惱,得到真正的自在。
  
  我們法鼓山的護法信眾,有一個很好的名稱,叫作「萬行菩薩」,就是修行六度萬行的意思。為什麼六度等於萬行?凡是種種的方便法門,無數無量的法門,都可用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來涵蓋統攝,也可以說,用六度做基礎綱領可以開展出菩薩道的種種修行法門來。
  
  歸納的結果,布施、持戒、忍辱是福行,禪定與智慧是慧行,精進則兼助福慧兩門。布施、持戒、忍辱這三項是屬修福報的行為,禪定和智慧是屬修智慧的行為,精進則是幫助福慧雙修的。我們修福業時要精進,修慧業時也要精進,因此佛教絕對不是消極逃避現實的宗教,佛教是講求效率和努力的宗教。如果是逃避現實的,怎能修福?倘若是消極的,又如何修慧?所以必須是福慧雙修,才是菩薩道和佛道的修行者。
  
  若干佛教徒逃避現實,自修自了,不管人間疾苦,不關心眾生的苦厄,這些人必然是不曾瞭解真正的大乘佛教是什麼。過去有很多似是而非的佛教徒,所以佛教被誤解很深。今天正信的佛教徒越來越多,所以佛教越來越興盛。目前的社會需要更多正信的佛教徒來提昇自己的品質,建設人間的淨土。而經文中的維摩詰居士:
  
  「欲度人故,以善方便,居毘耶離,資財無量,攝諸貧民;奉戒清淨,攝諸毀禁;以忍調行,攝諸恚怒;以大精進,攝諸懈怠;一心禪寂,攝諸亂意;以決定慧,攝諸無智。」〈方便品第二
  
  這一段的經文其實還是在講六度法門,並說明維摩詰大菩薩在人間度眾之行儀。維摩詰菩薩所住之毘耶離城已解釋過,是釋迦牟尼佛時代印度六大名城之一,他是為了度人而用善巧方便住在毘耶離城。他很有錢,資財無量,富可敵國,是一個大富長者。他用這些財產饒益眾生,攝受貧苦大眾,救濟、幫助以及感化、教育他們。
  
  現代世界是否也有這樣的大富長者?有的,現在的大企業家用他們的智慧、資本經營事業,創造我們國民的就業機會,一個人就業等於一個家庭得到救濟。一千人的公司或工廠等於照顧了一千個家庭,每個家庭至少有二、三個人,那麼至少有二、三千人因這個公司或工廠而得到生活之依靠。我們幫助人與其直接給他財物,不如給他工作機會幫助他獨立,憑一己之勞力賺取生活所需,就如俗話說「給他米吃,不如教會他種稻」,自己會種植就永遠不愁沒飯吃了。幫助貧民能夠安居樂業,才是救濟貧民最好的辦法,才是真正大富長者之行為。我個人非常佩服企業家們,不論他們自己承不承認,我認為他們就是長者居士、菩薩行者,但要加上修學佛法,也要勸勉跟他們相關的大眾,一齊來學佛。
  
  維摩詰居士雖然資財無量,都是用來救濟貧民,自己則自奉甚儉,持戒清淨,絲毫不揮霍。我認識很多大富長者,有好多位也是非常節儉,比如今天早上來看我的一位董事長,在談話過程中,我告訴他:「以你的穿著,即使開著好車,不知道的人會以為你是司機不是老闆。」這種人不奢靡享受,生活淡泊,也可以說是持戒的美德。一個有頭腦經營大事業的人,有很多錢,尚能樂善好施,勤儉自持,便是在家的菩薩形態。有一種人,收入很多,卻是刻薄他人,也不讓自己享受,這就是守財奴而不是大富長者了。如果有錢而只顧自己不照顧貧民,那是富而不仁,也不是大富長者。
  
  我聽說現在大陸上有很多本來是很窮的人,因以個體戶的方式,做生意賺了點錢,就吃喝穿用,都奢侈了起來,這叫暴發戶、窮騷包,雖然有錢,不知節儉,不知布施,當然不是大富長者。
  
  一個能自我愛惜、自我檢點的人,必定也是一個非常精進努力修行的人,他的心情,經常是處在非常安靜穩定的狀況中,甚至於根本沒有什麼衝動,沒有雜念妄想,那便是有了智慧的人;他就能對無知者給予智慧,對懈怠者給他精進,對有妄想很多的人給他安定,使那些不容易接受教育與訓練的人,虛心地來接受種種的道德訓練,使常發脾氣的人能夠忍耐。這便是維摩詰居士所做的種種工作。實際上任何一位在家居士,都可以學習著維摩詰的心行,來做修行福慧、普度眾生的工作。
  
  二、從有到空的福慧雙修
  
  大家都知道,佛法是講空的,但須知空一定是從有而來,空是學佛的目標,空的基礎則是「有」,沒有「有」怎麼可能有「空」?必定先「有」才能「空」。好比說一個人要出家,他現在一定有家,才有家可出,如果沒有家怎能叫出家?
  
  就是智慧也好、福報也好,也都要先「有」,在有了福報、有了智慧之後,再把福報與智慧的觀念放下,也把自以為擁有福報、擁有智慧的佔有感放下來,那才是真正修學佛法的目標,那便是空。
  
  而經文中記載維摩詰居士:
  
  「遊諸四衢,饒益眾生。……若在居士,居士中尊,斷其貪著。……若在大臣,大臣中尊,教以正法。……若在庶民,庶民中尊,令興福力。若在梵天,梵天中尊,誨以勝慧。」〈方便品第二
  
  維摩詰居士「遊諸四衢,饒益眾生」,所謂四衢是四通八達的交通要道,是車水馬龍的繁華市區,來來往往的人非常的多,就像現在東京的銀座和新宿、紐約的時報廣場、臺北市的西門町。菩薩要到人口聚散的公共場合去幫助眾生、利益眾生。這是描述維摩詰居士行菩薩道利益眾生,使眾生有福、有慧,離苦得樂。他是怎樣利益眾生的呢?他有無量方便化無數身分,例如:
  
  若在居士群中,即被居士大眾之所尊敬,使得居士們因此而斷其貪求執著。
  
  居士是居家修學佛法之士,凡是有家庭的人,不論結婚與否統稱為居士,男的叫男居士,女的叫女居士。有人說沒結婚的人應該和出家人一樣,但是住在家裡不住寺院不能叫出家;又有人說在家人住在家裡有兒有女,出家人住在廟裡有徒弟徒孫不也等於家嗎?但一個是彼此牽掛、互相糾纏的俗家,一個是共修道業、共同弘化的僧家,截然不同的。出家人是依僧而住,依師學法,隨佛出家。我的弟子們在求度出家時,我都是這麼說的,他們是隨佛出家不是跟我出家。出家是無私人家庭的,乃以如來的家業為家,如來的家業是要勤修戒定慧,要弘揚佛法僧;弘法利生是我們的家業,而不是以儲蓄財產、佔有名位、生兒育女為家業。
  
  維摩詰居士在居士群中受到尊敬,因他能夠影響居士們斷除貪欲的執著。他自己現身說法,以居士身,擁有財產、擁有家屬,但他不是享受財產與家屬,也沒有佔有財產與家屬,只有用財富照顧家屬、關懷社會。
  
  身為居士而能夠沒有貪著,沒有私欲,沒有捨不得,是難得的菩薩行。普通的居士們,在聽聞佛法的時候,可能會想自己也能做得到,一旦臨到自己頭上時,恐怕就難以做到了,所以要學習維摩詰居士,能夠學習就會有福有慧,不想學習那就會煩惱多多了!
  
  若處身於大臣群中,即被全體大臣尊敬,並教他們如何以正法治理國政。
  
  大臣就是高階的官員,是為人民服務的人,現在稱官員為公僕,用他們自己的施政理念和方法來為許多人民服務。如果為官者的施政理念有偏差,施政方法舉棋不定,人民就要倒楣了;如果他的理念好,方法好,人民就有幸福。正所謂「身在公門好行善」。
  
  居士做了高官,就在官員之中受人尊敬,一定也能受到人民的尊敬,自然而然,就會風行草偃,他便可用正確正信的佛法來影響他的同僚,利益人民。
  
  我們現在臺灣有位清廉而又受人尊敬的高階官員,他是一位佛教徒,很多人對他有很好的口碑,當大家都在爭財產的今天,他卻把自家的住宅及祖先的墓園都捐給了國家。我想凡是正信的佛教徒,做官的話都會是清官好官。我們不能奢望所有的大官都成為佛教徒,但希望所有的官員都能以正法行德政。不是佛教徒的官員,如果他們的施政方針及行政理念,跟佛法的智慧與慈悲相應,也會是好官。居士若在當老百姓的時候,一定受到全鄉民眾的尊敬,成為鄉賢父老,因此而使民眾一齊來推動各種福利事業。
  
  一般老百姓稱為庶民,居士若能受到廣大民眾的尊敬,就能以自己的人格道德影響他人。其實如果你在兄弟姊妹中受到尊敬,也會影響他們的思想、信仰和性格;在任何角落、任何環境裡,你如能受他人的尊敬,均能發揮影響力的。
  
  我們不是叫別人來尊敬自己,而是先要健全自己,奉獻出自己去關懷別人,才可能被人尊敬,受人尊敬以後才可能影響他人。這也是我一次次提出的理念:要先提昇自己的品格,才能建設人間淨土。諸位一定要掌握這個原則,不是用高壓手段來逼迫別人的尊敬,而是用真誠的心行來感動別人,獲得尊敬。
  
  若生於梵天,便受梵天大眾所尊敬,因此有機會使得大梵天人,都來修學開發殊勝的佛慧。
  
  梵天是色界的初禪天。凡夫世界一共有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梵天是屬於色界,色界裡有初禪、二禪、三禪、四禪天。初禪天有三個層次:梵眾天、梵輔天、大梵天;梵眾是梵天界的人民,梵輔是梵天界的官員,大梵天是梵天王,梵天中最尊貴崇高的是梵天王。做了梵天王,能用佛法的智慧來訓勉告誡梵天上所有的一切天人。因為梵天雖有福報,但沒有「無我」的智慧,因此告訴他們要放棄自我才能有殊勝的智慧。
  
  時維摩詰來謂我(目犍連)言:「……,夫說法者,無說無示;其聽法者,無聞無得。譬如幻士,為幻人說法,當建是意而為說法;當了眾生,根有利鈍,善於知見,無所罣礙。以大悲心,讚于大乘,念報佛恩,不斷三寶,然後說法。」〈弟子品第三
  
  「無說無示」、「無聞無得」是勝慧行,「為幻人說法」、「了」知「利鈍」是勝福行。
  
  真正的說法,一定是無說無示;而真正的聽法,一定是無聞無得。「說」是說法,「示」是表示、顯示,演說給大家聽,使大家理解的意思。真正說法的人,是沒有東西好說,也沒有東西可以告訴人;而真正聽法的人,也是沒有東西可以聽到、得到,這兩句話頗為難懂。譬如我說法,似乎是有法可說,諸位也是有法可聽;我說法之後,如認為自己說了一定的法,諸位也認為聽到了一定的法,那就不是真正的說法和聽法。
  
  真實的法是無法說明的,凡是能用語言表現、耳朵聽聞的,都屬於符號,都是間接又間接的一種表達,不是真實的佛法。現在說一個簡單的比喻:我這杯子裡裝的是開水,我說有半杯、蠻燙的,並且喝了一些;這半杯究竟是多大的半杯?有多燙?什麼味道?喝了多少?無論我描述得多麼詳盡,你們都很難瞭解得十分清楚,你們的瞭解必定與實際狀況有差距。這就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一定要身歷其境親自體驗,才能知道真相。但是即便實地去體驗物質現象,也還是幻相,仍不見得就能體悟到實相。
  
  有人初次見到我,就說認識我,我活了幾十年連自己都不全認識自己,他一見面就認識我,怎麼可能呢?連昨天的眉毛都與今天的不一樣,可能又少黑了幾根或多白了幾根,我們有幾人識得自己?遑論別人了。
  
  雖然用語言表達的諸法現象,不是真實的法,但是不用語言表達也是不行,否則不說不聽,你們也就不可能知道這個道理。所以先說有法,然後說無法,無法表示「有相皆妄」。因此要「無聞無得」,聽了以後不要以為真正聽到了法,但作為入門的參考是必要的。
  
  「譬如幻士(魔術家)為幻人說法」,就像魔術師為那些他自己變化出來的人說法,他說的是不需要說的法,那些他變化出來的人也根本不需要聽他的法;這個比喻是說明我們說法跟聽法的人要做如此想,否則執著於所說和所聽的法,將有礙於解脫。
  
  人們常有一個現象,當在掉入一個陷阱後,不管是被別人救起來或是自己爬出來,很容易又一腳踩入另一個陷阱裡。所以必須時時警戒自己,避免身陷泥濘,越陷越深,無法自拔。有一個美國人,結婚之後夫妻常吵架,最後離了婚,他告訴我:「我的太太真不是人,幾乎要了我的魂,現在離婚總算解脫了。」我問他:「要不要再結婚?」他說:「當然要,正在找。」我說:「這個太太要你的魂,下個太太可能會要你的命。」解決問題的方法是娶了太太,應當尊重她、關懷她、包容她,彼此多溝通,相互信賴,不要彼此計較,相互猜疑,就不會成為丈夫的絆腳石了。
  
  目前臺灣的家庭結構是很脆弱的,離婚率是東南亞最高的。學佛的人是不輕易離婚的,不然就如剛才的例子,跳出一個陷阱又踩進另一個陷阱裡去了。
  
  當知眾生根器有利有鈍,各不相同,要用無罣無礙的智慧為他們做不同程度的說法,對什麼樣的人說什麼樣的法,才是真正的說法,才能對聽者有利益。
  
  釋迦牟尼佛成佛以後至涅槃為止,一共說了四十九年的法,說了種種的經典,每一部經典都說是最好的。有人問我:「釋迦牟尼佛每次說法,都說這一部經典是最好的。請問究竟那一部經才是最好的?」我回答是:「你認為那一部經現在對你最有用,那一部經就是最好的。至於往後怎麼樣,就要看你的需求而定了。」讀經不是研究學問,以實用實益為著眼。如果以學術思想及歷史軌跡來研究佛經,那是另一回事。
  
  這種觀念也可用到不同的宗教信仰上,今天早上我收到一位四年前在農禪寺求受皈依的居士給我的一封信,寫著:「聖嚴法師,從此以後請您不要再寄任何通知給我,我已經受洗皈主了,我認為耶和華比釋迦牟尼佛對我更有用。」看了這封信我先覺得可惜和遺憾,我未能幫助他從佛法得到安心的利益,除此之外,我只好說:善哉!善哉!他已經得到了他所要的東西,我應該為他祝福。
  
  佛說法的態度,也就是這樣子,對不同層級、不同根器、不同情況的人,演說不同的法,這叫隨緣說法無所罣礙。我不會認為佛教徒變為基督徒是不光彩的事;就好比我這兒的補品太補了,有的人不能受補,對於養分較少的東西反能接受,能得其所哉也是好的。也有可能他所求的東西我這兒就有,只是他尚不知道。如果有一天他又回來了,我還是會說:「善哉!善哉!他終於發現佛法才是他要的東西了。」佛的慈悲是廣大無限的,我們的心應學習著包容一切眾生,關懷一切眾生,無論他是否為佛教徒,是否皈依三寶,一律給予平等的關懷和慈悲。
  
  大乘佛教不拒絕任何人搭乘大乘列車,大乘就好比是地球那麼大的一個盛載物,整個地球是大乘的車子,地球上雖有各式各樣的交通工具,如腳踏車、汽車、巴士、郵輪、飛機、火箭等等,每個人可能搭乘不同的交通工具,但通通是在地球這個大盛載物之上,是在大乘的列車上,所以這位信徒雖然信了基督教,我卻認為他還在我們的車子上。佛教是寬宏大量的,連敵人都能包容,何況只是信了不同的宗教。
  
  我們應報佛恩所以不斷的弘揚三寶,因為要弘揚三寶所以不斷的說法,絕不因有人不接受就不弘法;我們是為自己得到佛法的恩德和利益,欲報佛法的恩,亦稱報三寶恩而弘揚佛法;我們是聽到佛法而得到利益,所以也以佛法幫助眾生來回饋,是故需要說法。
  
  維摩詰居士為何要說:「幻士為幻人說法」?有三層原因:1.真佛不見佛,真佛雖常說法,乃是不用名相,超越語文的。2.化佛說法,所以佛亦幻化非真。3.眾生幻生幻死,只要大悟徹底便能突破虛幻生死,進入涅槃,所以聽法的眾生亦是幻人。
  
  「無說無示」、「無聞無得」,是實證諸法實相即是無相的一切智,即是勝慧,也就是成佛的智慧。諸佛菩薩「為幻人說法」,是為使得如幻的眾生「了」知根器的「利鈍」。自斷煩惱是慧行,廣度眾生是福行;福慧雙修是菩薩道,福慧圓滿是佛道。
  
  時維摩詰來謂我言:「唯大迦葉……其有施者,無大福、無小福;不為益、不為損。是為正入佛道。」〈弟子品第三
  
  普施眾生是「福」行,不為益損是「慧」行。
  
  凡夫眾生對人做了好事之後,總希望獲得回饋,種大福希望得大福報,甚至種小福也希望得大福報,一般佛教徒也是如此的。有些人等而下之,更是為了求福而許願,或為求事業順利、仕途通達,或為求兒女學業精進,或為全家消災免難,而在佛、菩薩、神前許願祈求,如能滿願便去還願,做某些好事。這等於是先貸款後還錢;幸好佛菩薩慈悲,沒有要求以任何物品作為信用抵押,就先給與貸款。這是布施心的第一個層次。
  
  另外也有先做好事,但希望好人有好報,種善因得善果,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還希望種一粒瓜能得十粒瓜,種一粒豆能得百粒豆。這是第二種層次的人。
  
  有些人是自願做好事做善事,並且很認真地做,心甘情願地做,他們做義工不求回饋,以為做義工的本身就是一種享受、一份獲得,這種觀念在歐美社會已在流行,在我們國內則尚未十分普遍。這是第三層次。
  
  有些人種瓜不為自己,種的瓜是要分享給他人,沒想到是為自己,種的時候也不預期有多少收穫,收穫多福報多大家分,收穫少表示大家福報少,一樣大家分享。這是第四層次。
  
  另一些人的境界很高了,他們只管用心種瓜,收成之後與大家分享,卻不覺得自己做了這些事有什麼了不起,心裡全然不留痕跡;萬一沒收穫是因緣不成熟,也不覺得有什麼大不得了的,把行善布施的過程當作就是修行。只知道這是學佛修菩薩道的人應該走的路,所謂「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做一天人就應勤勤奮奮地努力,盡人應盡的本分,至於有沒有回饋、有沒有收穫,不用計較、不用執著。其實,若以無所求心布施者,皆有大福,心大福也大,盡心盡力行布施修供養,不求大福,不求小福,不考慮個人利益損失,便是菩薩的無相行。能夠布施的本身,便是大福德行。這是第五層次。
  
  經文「其有施者,無大福、無小福;不為益、不為損」,就是以上所講的第五個層次。
  
  一般人不容易一下子就到達第五個層次,不過至少應做到第三或第四層,請諸位試試看。如果老是停留在第一個層次的話,等於沒來聽經,第二層次則是聽經沒聽懂,第三層次表示已經在學習了,第四個層次、第五個層次是已經是聖者,乃至已到達佛果的程度。
  
  三、修福修慧的層次
  
  「如是寶積,菩薩隨其直心則能發行,隨其發行則得深心;隨其深心則意調伏,隨意調伏則如說行;隨如說行則能迴向,隨其迴向則有方便;隨其方便則成就眾生,隨成就眾生則佛土淨;隨佛土淨則說法淨,隨說法淨則智慧淨;隨智慧淨則其心淨,隨其心淨則一切功德淨。」〈佛國品第一
  
  「直心」、「深心」、「意調伏」是初機智慧;「迴向」、「方便」、「成就眾生」、「佛土淨」是無盡福田;「說法淨」、「智慧淨」、「心淨」、「一切功德淨」是究竟智慧。這一節經文在講修行的種種層次。菩薩首先要有直心,「直心」是誠懇正直無扭曲的心,對三寶有真誠的信心,乃至於對每一眾生皆能成佛有信心,對任何眾生都不失望。有了信心之後,就會產生度眾生的種種方便善巧的行為,包括福行和慧行;開始修福修慧之後,其修行的工夫越深,信心便越堅固,體會也越懇切,叫作「深心」;體會越來越深,信心越來越堅固,煩惱自然越來越少,這叫「調伏」;凡夫的心通常是心猿意馬、妄想紛飛,沒有辦法控制,這叫不調伏,要使自己的心能夠善念不起、惡念不生,那是非常不容易的。
  
  調伏的過程是從有善有惡、知善知惡、行善去惡,慢慢地調,首先要駕御自己的心,只有善念沒有惡念,然後再做到不思善、不思惡,善念不起惡念不生。隨其調伏的功能,就能照著自己對佛法的體驗和認識而向他人宣說。
  
  我小時候住在非常偏僻的鄉下,從未見過也未吃過香蕉,有一次我哥哥從上海帶來一串香蕉,已經爛熟得皮都差不多黑了大半,不夠全家一人分一條,因為我最小,所以分到一條,嚐了一口覺得真是從未享受過的人間美味,心想學校裡的同學們肯定沒吃過,就再也捨不得吃,拿到學校每個同學舔一口,讓同班的每個人都嚐到了香蕉的味道。後來我知道佛法對自己有用,佛法這麼好,我以同樣的心態,認為別人也會需要,便不斷地將佛法傳播給需要它的人,直到今天。這就是調伏自己,便要如說修行。
  
  「隨如說行則能迴向」,當在如說修行之後,還要能夠不居功德,那就應當迴向。迴向是自己所做的功德,要分享給他人,這點很少人能夠打內心起做得到,雖然有人做了卻不是那般懇切的。譬如自己帶頭做了某件事之後,總不忘告訴別人這是我做的、我促成的、我建議的、我……。很多很有名的人物,也都無可避免,總希望別人知道自己所做的種種好事。但這是不公平的,一件事的成就是由很多人共同努力而成,不是一人之力能單獨完成的。
  
  當自己完成了一項工作的功德,不應沾沾自喜地以為僅是自己個人的成就,要認為這是社會環境及所有相關的人員共同努力促成的,自己只是其中的一個因素而已,若無大家的支持、相應與合作,個人的作用是相當有限的。現在有很多人已有這樣的認知,但心裡依舊認為自己投注的財力、體力、心力、時間是最大的因素,心想:「如果沒有我怎可能成功?」在現實社會中,這是正常的想法,不過與迴向的道理不甚相應。
  
  作為菩薩行者,要懂得迴向,要相信自己所有的一切,都是屬於大家共同的成就,因有眾人才有個人的成就,因此要心存感謝。例如今晚大家慈悲來聽講,我才有演講的因緣,所以我當感謝各位的功德成就;站在你們諸位聽眾菩薩的立場,也當感謝今晚的演講因緣。這就是迴向。
  
  「隨其迴向則有方便」,這是說知道大家有如此大的功德於自己,自己當然要趕快以種種方便來回饋大家;眾生幫助了我,我也要幫助眾生,相互感恩、彼此回饋。
  
  「隨其方便則成就眾生,隨成就眾生則佛土淨」,這是說,既能夠以種種方便法門廣度眾生,就能成就眾生,亦即能成全大眾的意思。我們法鼓山的精神,便是「奉獻我們自己,成就社會大眾」,那就是成就眾生的意思。以我們自己的財力、體力、智慧等任何一種力量,來成就社會大眾,成就了社會,我們自己也一定是水漲船高,隨著成長。所以菩薩一定要努力成就眾生,成就眾生之後佛國才會出現,假如不成就眾生,眾生不能成為菩薩,更不能成佛。必須要讓其他的眾生成了菩薩,與你生活在同一個環境裡,你才可能成為佛。佛是從菩薩之中產生,菩薩則是由眾生之中產生,離開眾生無菩薩,離開菩薩沒有佛。佛土一定經由成就眾生而產生,所以成就眾生才能成就佛土。
  
  「隨佛土淨則說法淨」,這是說淨土在心中出現了才能體驗到正確的、純粹的大乘佛法。說法淨有三義:1.是說純粹的大乘佛法,不說世間的煩惱污染法,也不說小乘法。2.是不管說任何法,從那一點說法,最後都歸集於大乘佛法。3.是以清淨的無染著心說法。
  
  像我現在說的佛法,有的是從人的立場講,有的是從天的立場講,有的則是從小乘的立場講,但目標都是指向佛的層次,不是講人間法就止於人間;講天人法就拘限在天的境界;講二乘就止於聲聞緣覺;我們說法不可以有企圖心執著心,便是說法淨。
  
  「隨說法淨則智慧淨;隨智慧淨則其心淨」,這是說,若能說法清淨,必定能有無漏的智慧,也就是無我的智慧。有無漏無我的智慧出現,此心就是清淨心,純粹圓滿的清淨心就是佛心。心分為兩部分:一是清淨的,一是不清淨的。以不清淨的煩惱心見到的一切眾生都是眾生,說難聽一點以狗眼看人,人也被狗看成了是狗;以清淨的佛眼看人,人人都是佛,因此若能以清淨的佛心,所看到的世間一切眾生,都與諸佛平等無二。
  
  「隨其心淨則一切功德淨」,這是說,心得清淨便無執著,故也不執功德,才是最大功德;「一切功德淨」則超越了有功德及無功德的層次。能夠達到清淨無染的佛心境界,做一切功德而不以為有何功德。如果執著有功德,那一定是小功德不是無量功德,大功德是無可衡量,所以等於沒有功德,那便是功德淨。
  
  以上經文中的「直心」、「深心」、「意調伏」,這三項是初機的智慧;「迴向」、「方便」、「成就眾生」、「佛土淨」是無盡的福田。初機的智慧是開始學佛之後從佛法而得的智慧。到了「說法淨」、「智慧淨」、「心淨」、「一切功德淨」才是智慧的圓熟。
  
  維摩詰語諸長者子言:「……然汝等便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是即出家,是即具足。」〈弟子品第三
  
  讚歎在家受具足戒功德,能夠發起無上菩提心者,即是最高的福慧大行,便與出家受具足戒的功德相等。
  
  這三句經文是肯定發無上菩提心乃是最高的福慧大行,可以跟出家受具足戒之功德相比。依佛教的倫理次第而言,分為僧俗七眾,以出家受比丘、比丘尼具足戒者有無上功德。《出家功德經》說:若人一日一夜,捨欲出家,持清淨戒,就有無限的功德,二十劫中,常生天上,不墮三塗惡道,最後成獨覺。更何況是終生出家受具足戒。出家能夠報一切的恩德,因此有說「一子出家,九祖超生」。這是因為一個人出家是離欲而奉獻,一方面不為自我求欲樂,一方面奉獻自己的生命為自度度人,度一切眾生離苦得樂,亦即是全心全力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上求佛道必須先將世俗的欲樂擺下來,才能擔起修行菩薩道的責任,所以出家不是等閑事,乃是大丈夫事。
  
  可是維摩詰居士在此告知諸位有德有才有地位的青年們另一種觀點。他說:「你們只要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就如同出家,如同受了具足戒。」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譯成中文是無上正等正覺心,又叫無上正遍知覺心,簡單地說就是發成佛的願心,又叫發大菩提心。
  
  能發大菩提心,就是發了成佛願心的人,他就一定要從難行能行、難捨能捨、難忍能忍的菩薩學處做起。我們已經講過佛是菩薩成的,菩薩是佛的弟子,也是成佛的基礎,菩薩道的圓滿,佛的果位自然出現,是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的人,一定是修菩薩道、行菩薩行的人,他們決定不會貪戀五欲,也決定不會毀壞淨戒。所以等於出家受了具足戒。
  
  真正捨欲出家的比丘、比丘尼們,也必定是非常精進努力的。出家人在養成階段,就等於是一般人在讀書的階段;一般人讀書畢了業是到社會上工作,為社會服務。出家人養成之後則是奉獻自己成就眾生。出家人在養成階段是非常的單純,生活上與其他的人及社會,往往有一段時間是隔離的,像我本人就曾經在山裡住過六年的時間,目前我們農禪寺的新出家眾雖與居士們有所接觸,但仍先以出家心態及出家儀態的養成為主,負責接引眾生的責任還是比較少。不過,我們是大乘佛法的出家眾,求度出家的同時,也一定要發無上菩提心的。
  
  發了菩提心的菩薩,一開始就無條件的奉獻,為大眾服務,因此發了無上菩提心的出家眾,便是出家菩薩。
  
  時維摩詰來謂我言:「彌勒……實無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亦無退者。」〈菩薩品第四
  
  此又超越了對於無上菩提心的福慧功德之執著。
  
  這意思是不要認為發了無上菩提心就是了不起,自己認為已發無上菩提心的人,如對於發願成佛這椿事生起執著,就表示還沒有超越還沒有解脫。現在有一派外道說自己是古佛,又有一派說自己是偉大的菩薩化身,那很麻煩。我們只能說自己已在學佛修菩薩道,希望學習著諸佛菩薩的心行去做。更進一步的則要把自己是能成佛、將成佛、已經發願成佛的執著心也要放下來。放下執著,精進修行。
  
  我在指導弟子們修行時,經常勉勵大家說:「修行的過程就是目的。」只要站定腳跟認清方向,一步一個坑,步步為營向前走去,每走一步,都是修行成果。
  
  唯有如此,才不會老是期待著成果,如果想著已經得到什麼樣的成果,那都是虛妄的幻覺、魔境。很多人走火入魔就是因求證、求悟、求功太急切了,不但不能成佛,反而入了魔道。
  
  因此真正學佛修大行的人,一定要超越對佛的追求,放下求成佛道的執著,否則反會成為悟道的障礙。
  
  四、修福修慧的輕重
  
  善德白佛言:「……憶念我昔自於,父舍設大施會,供養一切沙門、婆羅門及諸外道、貧窮、下賤、孤獨、乞人,期滿七日。時維摩詰來入會中,謂我言:『長者子!夫大施會,不當如汝所設,當為法施之會,何用是財施會為?』……『法施會者,無前無後,一時供養一切眾生是名法施之會。』……『謂以菩提起於慈心,以救眾生起大悲心,以持正法起於喜心,以攝智慧行於捨心。』『教化眾生而起於空,不捨有為法而起無相,示現受生而起無作。』」〈菩薩品第四
  
  這是以有相心,修財物施,為有漏福行;若以法施而入「空」、「無相」、「無作」的三解脫門,是無漏的福慧雙修。
  
  這一段經文是說釋迦牟尼佛的大弟子中,有位長者子名叫善德,是位年輕的在家居士,他曾經在他父親的家裡設大施會,用財物、食物、日常用品等對一切的人做布施,包括出家人、外教的宗教師,還有窮人、社會地位低賤的人、無人照顧孤獨的人,以及乞丐等等。這樣的布施大會,滿了七天之後,維摩詰居士來到布施大會中對長者子說:「你用財物、食物、衣物等等來布施,尚不夠好,你應該還有更好的東西用來布施,是什麼呢?是用佛法來布施。像你已懂得佛法,也在修行佛法,應該不用財施而用法施,因為法施是無有前後的、是無限的,一時之中可以供養一切眾生;財施則非常有限,在七天之中只有來到此處的人才能得到,而且前面已得過的後面就無法再得到了,用完之後就沒有了;若用佛法布施他們,則是永遠用不完的。」
  
  法施是用慈、悲、喜、捨四無量心,這是佛、大菩薩的大慈悲心、大歡喜心、大平等心,用五戒十善為基礎,四聖諦八正道為原則,六度四攝為方便,攝化一切眾生。
  
  雖然用佛法布施眾生,自己卻不執著於有眾生被布施;雖然有攝化眾生之事實與現象,但在自己心中卻是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的;雖然度了眾生而在心中實無一眾生被度,這叫無相。
  
  「示現受生而起無作」,意思是自己為了度眾生而在眾生之中出生入死,也如眾生一樣從母胎受生,到最後,肉體亦會死亡,但內心並不覺得自己是在生死之中受苦受難,從眾生立場看他,現有生死相,他自己心中則是自由自在地在眾生之中出生入死,等於不生不滅,無來無去。生死相,對他來講並不妨礙涅槃境,無造作故,這叫無作。
  
  若把布施的觀念更深入的解釋:一般把布施分為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的三類;另外還可加上隨喜功德的心布施。財布施大家都曉得是用錢財、物品來幫助貧窮、疾病、急難、災害等的人。這雖不容易,但尚可以多多少少,人人有力。
  
  心布施是什麼?心布施是我雖無力布施,但能隨喜讚歎;我的心中祈願眾生皆離苦。一般宗教徒大都有這種心願。譬如現在臺灣鬧水荒,大家都希望求雨,但這雨是為自己而求,不算是心布施;如果是非洲地區鬧饑荒,我們在此祈禱願他們那邊不要鬧乾旱,能夠五穀豐登,希望他們能得到足夠的糧食,遠離饑荒的災難,不是為己求是為了眾生祈求,這才是心布施。
  
  心的力量有大有小,修行工夫越深的人,心的力量越強,修行工夫越淺的人,心的力量越小。但如果我們發了大願心,祈願一切眾生都能永遠離苦得樂;則因一切眾生是無限的,永遠的時間也是無限的,因此雖只是一個普通人,在一個時間能發這樣的心,其願心卻是無限的。
  
  用財物布施的數量、時間、範圍,都極其有限,用佛法布施則可在時間上能夠有永續的作用,可在空間上能有無限的伸展。例如今晚諸位聽了佛法,回去以後身體力行,不論會不會用嘴巴說,你的行為和人格必能自然地影響到他人,不論你有沒有說法,別人也會認為你聽了《維摩經》,畢竟是不同。
  
  當你的觀念、態度、行為,由於聞法而改變了,與你生活在一起的人,或多或少無形中會受你影響,受了影響之後,可能對聽聞佛法產生興趣;一個人影響多人,多人影響,輾轉影響,範圍越來越廣,人數越來越多。時間上不論個人自己的一生又一生,以及人類延續的一代又一代,影響下去,也是無限的。所以法布施是大布施。不過也請不要以為只要法布施,不需財布施。只是於財布施之外,更要用法布施,才是真正的福慧雙修。
  
  給人糧食固能救一時之飢,教人耕種方法則能助其自力更生,轉而濟助他人,因此,救濟很有功德;教育的功德,猶重於物質的救濟。
  
  這是說明給人物質的財物,固然能夠解救一時的貧窮困境,終非根本之道,如能訓練他們的頭腦和雙手,則能助其自力更生,甚且還能轉助他人,此乃我一向所強調的:以教育達成關懷的目的,才是福慧雙修的佛法。

        (一九九三年九月二十六日講於臺北市國父紀念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