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師瑜伽
── 川北大藏寺 祈竹仁波切 ──
上師瑜伽本來是一個秘密的法,只講給內部的、實實在在希願成佛的佛門弟子聽。這教法對大眾可能很難有幫助。為甚麼這樣講呢?這是因為在開示如何依止上師時,要講及很多如何恭敬上師、如何遵守上師開示、如何觀想上師等等很多部份,對很多初學的人來說這些教法很難接受,因為他們不明白其理。對隨便聽聽的人講這種法,他們的心是容不下的。
修行的時候,有兩樣覺受很難生起,第一是視上師如佛,第二是菩提心。如果沒有前世的因緣福報,根本沒辦法修成。既然今天大家要求學習上師瑜伽,衲就姑且講一講,希望起碼能對其中一些聽者多少有點啟發。
目前我們格律派所擁有的顯宗五部論等佛教法寶,全是從印度歷代上師傳過來的。這些教法全來自歷代上師的恩德。如果沒有歷代上師,我們根本沒機會讀到這些教法。在修及上師瑜伽的時候,我們要看釋迦牟尼佛。我們必須知道佛陀是怎樣來的。佛是如何成佛的呢?衪是靠著依止上師而成佛的。你們看看歷史上瑪爾巴、帝洛巴、那洛巴等的即生證果是怎樣得來的?他們全都是通過依止上師才獲得即身成就的。我們格律派的傳承,五百年來一直非常興旺,這正因為我們上師瑜伽方面修持非常好、沒有一點差錯。所以,修上師瑜伽的時候,多看看歷史上的成就者如何獲得成就,我們就明白了。不依止上師是無法成佛的,也不可能脫離輪迴。
衲以前教過有關准弟子應該如何觀察准上師、准上師應該如何觀察准弟子等教法。如今在末法時期,要尋得完全符合條件的上師很難,【戒經】中說的十德上師是很難找到的了,但是有兩個條件必須堅持,第一是在今世和來世的利益之間,准上師更重視來世;第二是在世間法和佛法之間,他更重視佛法。另外,他的心地必須非常善良。如果上師對佛法和世俗之間選擇重視世間法的話,會給弟子帶來很多障礙,弟子腦袋裏面會產生很多問題,比如師父要求你幹這幹那的,而你很忙,沒有時間做,就會出現很多師徒關係上的磨擦。總的來說,我們一定要選擇對我們最有利的。
當弟子完成了這個觀察階段,自己心裏決定了要跟某師父學習,之後就應該接受教法,受法後就好好用功去修,那麼就一定會獲得利益。在一般凡夫來講,在找到自己的上師、跟他學了法後,一般不會太接近上師,大多數人都快快學了法,然後尋到一個安靜的地方去修持。如果和上師住在一起,常常會有這個問題或者那個問題,或者我們感覺師父這不對那不對,可能就因此信心退了,這樣最後是自己吃虧。所以我們一般會保持適當距離,自己在一邊默默修持。
上師瑜伽法門主要就是修依止上師,這在顯密裏都有,不懂這方面就很難修持有成。至於如何依止上師,小乘、大乘、密乘要求的程度卻不一樣。越往上面修,依止上師的要求就越嚴格。
在上師瑜伽方面,如果了意和不了意的區別我們都明白的話,距離成佛的目標就不遠了。所以我們必須明白,作為弟子的人修上師瑜伽,並非為了要讓師父得利,這樣做純粹只因行者從凡夫直至成佛有必要依靠上師,依止上師。格律派傳承對依止上師,上師瑜伽的方面非常重視,一點都不能有差錯。一個不管是怎麼樣的上師,如果我們已經跟他學過法,我們一定要恭敬他,否則的話我們成佛的道上就好比有了一塊很大的石頭,沒法通過。如果我們不懂得上師瑜伽法,而只視上師為凡夫,認為上師和自己一樣也會餓、也必須吃東西,也會發怒......這樣的心態是不行的。
在末法時代,大多數弟子眼中看到的上師,從頭到腳都是缺點,這樣的話,修法根本不會成就。我們可能有很多曾給過我們傳法、灌頂的師父,這其中有看來比較普通的僧人,也有高僧大德,有的有些名氣,也有些沒甚麼名氣。在現在的時代,往往是有名氣的上師我們就恭敬,沒有名氣的我們就不恭敬,而對一個看來普通的上師,我們最後甚至會命他去洗碗、洗衣服!如果以這樣的心態修,我們的修行就完蛋了。如果我們在心裏區分,這個師父有名氣我們就覺得他很好,心想:「另外那位師父名氣小,跟他學的法到底有沒有用呢?」,根據上師的名氣地位而在心裏加以區別看待,以這種心態去修的話,根本不會有成就。
其實不止大家是這樣,以衲的經驗來看,在寺廟裏面也有這種不良趨勢。以前是弟子依止上師,但在現今時代,幾乎倒好像是師父在依止弟子、師父要聽弟子的話。到了這個時代,修行可說非常艱難,但恰恰正因為這樣,在這年代觀修上師和佛陀無分別的加持力成就也更快,修的人很快就會獲得覺受。如果你只是觀修佛陀,衪的加持力固然大,但是可能沒有那麼快。所以,以上師和佛陀無分別觀修的方法去修行是最好的。如果一個人只觀想自己是某本尊,另外一個人則觀想上師和本尊無分別而又和自己為一體,他們的成就將會完全不同,後者的成就會快得多。
我們一般也不會找上師算卦,這是因為我們有凡夫的心態,比如說我們打算做甚麼大決定,所以就很有信心地去請上師打卦,師父打了卦,但是事情沒有成功,我們心裏就可能會生起了「上師騙我了!」的念頭,導致我們對上師的信心就出問題了。這樣的心念一起,就會成為一個修行的障礙。如果這樣的問題出現了的話,別說佛法的成就了,就連世間事業也很難成就。
如果我們能斷除所有觀師父過失的缺點,就能生起真正的強烈信心,心裏面的煩惱就會自然減少。我們學佛的本來目標就是減少痛苦,這樣就能一天比一天接近成佛的目標。我們每個人都知道如何去工作、如何利益自己,所以我們自己可以算一算,如果覺得這個方法對自己有利益就去做,有害的就不要做。
[2005年8月講於北京]
* * * * * * * * * * *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