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27日 星期三

《普賢菩薩行願讚講記》 

《普賢菩薩行願讚講記》 
──聖嚴法師 著──

        前言
  
  一、普賢行願在《華嚴經》中的地位
  
  一般所講所誦有關普賢菩薩的經典,多半是採用〈普賢菩薩行願品〉,在唐德宗貞元年間(西元七八五-八○四年)般若三藏所譯四十卷本的《華嚴經》,全名叫作《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通常單行流傳的〈普賢菩薩行願品〉(以下略稱〈行願品〉),是四十卷本的最後一卷。
  《華嚴經》另有兩種譯本,在東晉佛馱跋陀羅三藏所譯六十卷本《華嚴經》中,第三十三卷有〈普賢菩薩行品〉;唐朝則天武后聖曆年間(西元六九八-六九九年)實叉難陀譯八十卷本的第四十九卷也有〈普賢行品〉。  
  可見,三種譯本的《華嚴經》,都有這一品,唯獨四十卷本的〈行願品〉中,加添了十條願文,其他兩譯則未見所謂「十大願王」的條文;四十卷本〈行願品〉的內容,與六十卷本及八十卷本的〈普賢行品〉並不相同,甚至可說完全不同。  
  現在我要講的〈普賢菩薩行願讚〉(以下略稱〈行願讚〉),是由唐朝的不空三藏譯出,此與以上三種《華嚴經》的譯本之譯出年代比較,晚於佛馱跋陀羅三藏及實叉難陀譯本,而又略早於般若三藏的譯本。  
  〈行願讚〉的內容,跟六十卷本及八十卷本《華嚴經》的〈普賢行品〉固然不同,也與四十卷本《華嚴經》的〈行願品〉略異,〈行願讚〉中具有四十卷本的〈行願品〉所舉十大願王的內容之外,尚有〈行願品〉所缺的內容。  
  〈行願讚〉除了與四十卷本〈行願品〉所舉十大願有相同處外,也有另外一種內容幾乎相同而經名不同、譯者也不同的譯本,那就是東晉佛馱跋陀羅譯的《文殊師利發願經》一卷,五字一句,四字一頌,共四十二頌,與七字一句共六十二頌的〈行願讚〉,同被收於《大正藏》第十卷。  
  普賢菩薩在《華嚴經》中的地位極其重要,若舉晉譯六十卷本而言,共分七處、八會、三十四品,在八會之中的第一會、第六會、第七會、第八會都有普賢菩薩;在三十四品之中的第二〈盧舍那佛品〉、第二十三〈十明品〉、第二十四〈十忍品〉、第二十九〈如來相海品〉、第三十一〈普賢菩薩行品〉、第三十二〈寶王如來性起品〉、第三十三〈離世間品〉、第三十四〈入法界品〉,計有八品皆由普賢菩薩擔任及扮演重要的角色。  
  文殊菩薩在《華嚴經》中雖極重要,但在八會之中僅見於兩會,三十四品之中僅見於六品,那是第二會的〈如來名號品〉、〈四諦品〉、〈如來光明覺品〉、〈菩薩明難品〉、〈淨行品〉,第八會的〈入法界品〉。相形之下,不及普賢菩薩顯得更重要,無怪乎四十卷本的《華嚴經》全經別稱即是《普賢行願品》。《華嚴經》的經旨,在於發明成佛道的因緣果報,所謂「因涵果海,果徹因源」,而普賢菩薩的身分立場,便是代表著修因、契果、生解,由菩薩因行而證入佛果法界的一位大導師。  
  《華嚴經》在諸大乘經中,除了六百卷的《大般若經》之外,是部帙最大的一部,在中國的天臺宗及華嚴宗,都將之判為圓教,也就是圓滿的大教,尤其是華嚴宗,即依此經為根本教典。普賢行願,是《華嚴經》的重要部分,現在所講的〈行願讚〉雖是《華嚴經》的別行異譯,但其內容,的確就是《華嚴經》的普賢行願,而且相當豐富,可以看作是《華嚴經》的心要。
  
  二、普賢菩薩在佛法中的地位
  
  除了《華嚴經》特別重視普賢菩薩之外,另一部天臺宗的根本經典《法華經》三種譯本,均有〈普賢菩薩品〉。同時,天臺宗又主張有「法華三部經」之說,就是:1.《無量義經》,2.《法華經》,3.《普賢觀經》。以《無量義經》為《法華經》的「開經」,以《普賢觀經》為《法華經》的「結經」。也就是說,不僅在《法華經》的第二十八品是〈普賢菩薩勸發品〉,另外還有一部由劉宋曇無蜜多異譯別行的《佛說觀普賢菩薩行法經》,這一部經的任務,是指出如何修行法華三昧的懺悔法門。由此可知,不僅《華嚴經》的實修實證重視普賢行,《法華經》的修證也重視普賢行。  
  依據《佛說觀普賢菩薩行法經》所介紹的普賢菩薩:「乃生東方,淨妙國土」,「身量無邊,音聲無邊,色像無邊」,要經諸佛國土,來到我們這個世界,以智慧力,化乘六牙白象,象身高大;在《法華經》的〈普賢菩薩勸發品〉中也有類似的記載;在《楞嚴經》卷五,也說到普賢菩薩「乘六牙象,分身百千,皆至其處……擁護安慰,令其成就」。  
  普賢菩薩的梵文「三曼陀跋陀羅」(Samantabhadra),又被譯為「遍吉」,也有一部《三曼陀跋陀羅菩薩經》。他是一位具足無量行願而普遍示現於諸佛剎土的一位大菩薩,所以在《華嚴經》中說,普賢菩薩的身體,猶如虛空,三世諸佛的法身,也都是普賢的法身,他可以普應十方而做一切方便,所以十方三世諸佛的應化身,也是普賢的應化身。因此《大智度論》云:「普賢不必說其住處,是應一切世界,而住其中。」  
  在我們這個世界,普賢及文殊二尊菩薩,常被相提並論,《華嚴經》中以這二位菩薩為貫徹佛道因果的大善知識;《悲華經》卷四說,普賢菩薩是阿彌陀佛因地之時無諍念王的第八子,故將普賢菩薩當作佛的因位來看,重點在於普賢的無量行願,即是成佛的要因。  
  至於普賢菩薩與中國四川省峨嵋山的因緣,傳說始於漢明帝時代,那是把晉譯《華嚴經.菩薩住處品》所說西南方的樹提光明山,現有菩薩名曰賢首,常為三千菩薩眷屬說法,牽強附會地解釋成了普賢菩薩的道場。

        〈普賢菩薩行願讚〉講記
  
  〈普賢菩薩行願讚〉共有六十二頌二百四十八句。本來在印度佛經的文字體裁,有十二種,稱為十二部經,或十二分經,其中有「孤起頌」及「重頌」。散文之後,以韻文表達,稱為重頌;僅以一個單獨四句的韻文表達,稱為孤頌,又名為偈頌。至於「讚」,梵文稱為戍怛羅(Stotra),是以偈頌體裁的文字,讚歎佛法僧三寶的行業或功德者。  
  〈普賢菩薩行願讚〉,顧名思義,是用偈頌體的文字,來讚歎普賢菩薩大行大願的。  
  「普賢」是菩薩的名號;「菩薩」是「覺悟的有情眾生」,又譯為「大道心眾生」,是用佛法來自利以斷自身的生死等煩惱,也用佛法來救濟眾生以斷眾生的生死等煩惱,就能被稱為菩薩。  
  「行」是照著佛法所示的菩提道或菩薩行來實踐。「願」是發起上求無上佛道,下度無邊眾生的心願。諸佛菩薩在因地修行時,必須要發成佛的大願,名為發起大菩提心。「願」有通願及別願,例如四弘誓願,以及《華嚴經.淨行品》文殊菩薩開示一百四十願,乃是一切諸佛菩薩在因地必發的「通願」;至於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藥師佛的十二大願、普賢菩薩的十大願則都是「別願」。  
  總之,難行能行,修學萬善萬行的大菩薩行,稱為「大行」;發起莊嚴國土成就眾生的大弘誓願,稱為「大願」。諸願之中以普賢菩薩的十大願為最尊貴,所以被稱為「普賢願王」。  
  以下進入讚偈頌文逐段逐條的講解,全文主要在於讚歎十大願王,以及鼓勵後學菩薩應當修學普賢行願。至於十大願王的前後次第,則與〈行願品〉的排列,略有出入,對於每願的讚頌,也有長短多少不等。除了〈行願品〉的十願之外,此讚也加入了《華嚴經》別處所見的普賢菩薩十力與七海。

        「禮敬諸佛」讚
  
  所有十方世界中,一切三世人師子,我今禮彼盡無餘,皆以清淨身口意。
 
  此四句話的意思是說:我對於十方世界的三世的每一尊佛,毫無遺漏疏忽地,都以清淨的身口意三業,來向他們禮拜致敬。  
  「十方」、「三世」是佛的宇宙觀。空間的無邊廣大,是向十個方位作無盡的延伸;時間的無限長久,是向過去、現在、未來的三個時段作無窮的延伸。在這十方三世的無限宇宙之中,所有一切國土的一切諸佛,比無盡無數的恆河沙數還多,「我」都必須不厭其煩地、普遍而持續地對他們禮敬。  
  一般人只知禮敬現在佛及已成的佛,普賢菩薩則不論是眼前或他方佛,不論是已成的佛或未來的佛,都會禮敬。  
  「師子」即是「獅子」,乃是百獸之王,獅子一吼百獸皆驚。諸佛說法,百邪皆避,眾迷皆醒,萬毒皆除,諸惡匿跡,所以形容為「人中獅子」作大怒吼。作為一名菩薩道的修行者,對於諸佛的功德,必須恭敬禮拜:一是為感恩教化功德,二是為自勉見賢思齊,三則是為祈求垂憫護念。  
  通常的禮節或禮儀,僅由身體及口頭的行為來表達,作為佛法的修行而言,禮敬的事實,必須具備身儀、口儀、心儀;以至誠心及恭敬心,再加上身、口兩種行 為,方得成為完整的禮敬。而且,不與十惡業道的「殺、盜、淫、妄語、兩舌、惡口、綺語、貪、瞋、不正見」相應,故說,要以「清淨」的「身口意」三業來禮敬 諸佛,才算是普賢行願。身如剎土微塵數,一切如來我悉禮,皆以心意對諸佛,以此普賢行願力。  
  此四句的意思是說:儘管諸佛的身體之多,多如恆沙國土的微塵之數,我對如此眾多的如來(佛),都會盡我的心意,一一地禮拜致敬,這是由於普賢行願之力的緣故。  
  依據《華嚴經》的佛身觀及佛土觀,十方三世有無量無數的佛,及其各自功德所成的佛國淨土,其中的每一尊佛都具備無量無數的身體,以及無量無數的佛土。 普賢菩薩的身體也有百千萬億無量無數,所以能夠於同一時地,不動本身而至十方三世,遍禮盡禮一切諸佛。那是因為普賢菩薩已經獲得心意清淨,運用無礙,願力 所至,便能以無量無數身,遍禮盡禮無量無數佛;他已不必顯現神通,不必以分身前往諸佛國土,但有心意禮敬諸佛,他便是在諸佛跟前恭敬禮拜。於一塵端如塵 佛,諸佛佛子坐其中,如是法界盡無餘,我信諸佛悉充滿。  
  這四句話的意思是說:例如在一粒微塵的任何一個突出點上,都有如微塵數量的諸佛,諸佛及佛的弟子們都坐在其中,說法聞法;像這樣的十方世界,每一世界 的每一微塵的任何一個突出點上,我相信都充滿了無量無數的微塵數諸佛,我對如此多的一切諸佛,一一遍禮,一一盡禮,不缺不少。  
  這是華嚴境界的重重無盡法門,也是普賢菩薩不可思議的心量所現。

        「稱讚如來」讚
  
  於彼無盡功德海,以諸音聲功德海,闡揚如來功德時,我常讚歎諸善逝。
  
  這四句話的意思是說:十方三世一切佛的每一尊佛,均有如大海那樣深廣的無盡功德,菩薩當以無量的言語、音聲來闡揚如來的功德,所以我普賢菩薩經常讚歎諸佛。  
  《華嚴經》的數量觀,一定不是我們凡夫心量知見所能理解衡量,所以用如「海」的無邊深廣,形容諸佛的大功德,又用「無盡」數量的大海,形容諸佛功德之大而且多。  
  凡夫只能用一張嘴巴發出讚佛的語言和音聲,普賢菩薩則能以無數不同的聲音,像無數大海潮音那樣的功能,一同且經常讚歎諸佛的功德。  
  什麼是諸佛的功德,大約可分三類:1.恩德-諸佛如來,乘大願力,救度一切眾生故;2.斷德-諸佛如來已除一切煩惱,無所餘遺故;3.智德-諸佛如來以平等的智慧,照一切諸法,無障無礙故。三德之中的每一功德,均含無量功德,故名「功德海」。  
  諸佛如來的功德,並不需要我們讚歎,我們修行佛道的發心菩薩,為了「闡揚」諸佛如來的功德,用以鼓勵眾生信佛學佛,所以要讚歎,為了督促自己努力修行菩薩道,必須闡揚佛的功德,讚歎佛的功德。  
  佛有十種名號,以表其功德,用作接受眾生的闡揚與讚歎;「如來」、「善逝」、「佛」及「世尊」等,是經常在經律論三藏聖典中出現的稱號。

        「廣修供養」讚
  
  以勝花鬘及塗香,及以伎樂勝傘蓋,一切嚴具皆殊勝,我悉供養諸如來。
  
  此四句的意思是:勝妙的花鬘,塗抹的香油、香膏、香水,表演的伎藝、音樂,以及張掛的寶傘寶蓋等一切美好莊嚴的物品,我都毫不吝惜地盡其所有地供養諸佛如來。  
  「花鬘」是用鮮花串成,或用錦緞結成,或用珠寶串成的頭飾、胸飾、衣飾,乃至臂飾、手飾、腳飾等物品。「香」在印度有燒香、末香、塗香,塗香是給尊貴 的人物塗身、塗手、塗腳用的,特別是塗腳、禮足,是表示最高的恭敬供養。「伎樂」是歡樂及讚歎,大乘經典中,均有八部神王中的伎樂天,如敦煌壁畫中的飛 天,及各種「經變」圖中的伎樂菩薩,如《維摩經》中的天女散花,都是表現出伎樂供養的觀念。「傘蓋」本是給貴人遮面、防曬、擋風的生活用具,轉變成為顯示 高貴華美的莊嚴供具。  
  諸佛的功德,究竟圓滿,事實上已經無需這些供養品。對於作為修行菩薩道的人來說,向上宜廣修供養,向平輩宜多結善緣,向下宜常做布施,一則為報四重恩 德,二則為捨慳貪吝嗇,三則為增福德智慧。諸佛無需物質莊嚴,是為了著相眾生需見莊嚴景象,何況諸佛也可以用這些供品,轉為布施,與眾生結緣。以勝衣服及 諸香,末香積聚如須彌,殊勝燈明及燒香,我悉供養諸如來。  
  此四句的意思是說:用上妙的衣服,各種的香,多得像須彌山那般的末香及燒香,以及最好的照明燈具,我普賢菩薩都用來供養諸佛。  
  對於僧眾的供養共有四事:1.衣,2.食,3.臥具,4.醫藥。  
  對於諸佛的供養有十事:1.香,2.花,3.燈,4.塗,5.果,6.茶,7.食,8.寶,9.珠,10.衣。  
  供僧的是日常生活必需用品,供佛的物品則莊嚴的意義大於實用的意義,且為了大眾而莊嚴的意義,大於諸佛自用的意義。佛為化度眾生,眾生著相,所以必須嚴淨國土環境,莊嚴身相服飾。  
  此處的「勝衣服」是指質地高貴的衣料及服裝,一般比丘,用割截而且壞色的三衣,名為功德福田衣,佛則可受高級衣料加上金箔鑲嵌的正色金縷衣。  
  「香」的種類繁多,液體油質的香水、香油、香脂等稱為塗香,主要用以淨身;粉狀的「末香」,主要用以淨地、消毒、驅蟲;柴質木料的「燒香」如旃檀香,主要是用以清潔空氣、驅除濁氣,也有安神靜心的功能。  
  「須彌山」是古印度傳說中的一座大山,譯名妙高山,它是世界的中心,向下入水八萬由旬,向上直通三十三天,四周的山腰有四大部洲圍繞,地球乃其南邊的 南贍部洲。普賢菩薩願用堆成一座多如須彌山那樣的末香,來供養諸佛,在於形容他的供養心量,是持久而無限的。所有無上廣大供,我悉勝解諸如來,以普賢行勝 解力,我禮供養諸如來。  
  此四句的意思是說:如上所舉最好、最多、最殊勝的無量廣大供品,但是據我普賢菩薩對於諸佛的理解,最好是以普賢行願所理解的佛法,作為禮敬供養諸佛如來,乃是最上的供養。  
  故在〈行願品〉中要說:「諸供養中,法供養最。」何謂法供養?是指:1.利益眾生,2.攝受眾生,3.代眾生受苦,4.勤修善根,5.不捨菩薩業,6.不離菩提心。  
  若以前舉各種物品莊嚴的供養功德,與此等法供養功德比較,乃至不及一念功德。由於諸佛如來尊重佛法,宜依如佛所說的妙法,照著實踐,即能出生諸佛,故云:「如說修行,是真供養。」是「廣大最勝供養」。  
  布施供養,功德無量,上上人深契佛法,所以以法布施,以法供養;中下人,少契法義,或尚未契法義;正在入門階段者,當以財物布施,當用四事供僧,十事供佛。

        「懺悔業障」讚
  
  我曾所作眾罪業,皆由貪欲瞋恚癡,由身口意亦如是,我皆陳說於一切。
  
  此四句的意思是說:我們自從無始生死的往昔以來,作了不知多少罪業,那都是由於心中的煩惱三毒──貪欲、瞋恚、愚癡等為動因,再透過身、口、意的三種行為作媒介;現在我要請求諸佛如來證明,我願全部承認,徹底懺悔,痛改前非。  
  「業不重不生娑婆,障不重不為凡夫。」我們在今生今世,就造了不知多少大大小小的罪業,何況從無始生死以來的每一生中,都曾造過不少罪業。  
  經典中也說,凡夫於「舉心動念」之間「無非是業,無非是罪」。無怪乎普賢菩薩在〈行願品〉中要告誡我們:「懺悔業障」。  
  「罪業」是指造作了惡業,必須定罪受報。所以造作了惡業,便是造了罪業;因為造了惡業,依其輕重類別,便會隨業接受罪苦的果報,障礙我們轉生為善道,也障礙我們親近三寶,障礙我們修學佛法,障礙我們解脫煩惱,永淪生死苦海,所以名為業障。  
  所謂「業障」,是指我們由於煩惱的根本──貪瞋癡三毒帶動身口意三業,形成造作的事實。  
  所謂「惡業」,是指造作五逆與十不善業道;五逆罪比較不容易犯,十不善業道的罪行,則稍微疏忽就可能犯了。  
  因此,〈行願品〉要勸勉我們於遍法界一切諸佛如來菩薩眾前,「誠心懺悔,後不復造,恆持淨戒,一切功德。」「念念相續,無有間斷。」  
  懺悔的功能在於改過自新,勇於認罪,勇於面對罪過的責任,勇於改進過失的錯誤,而且要不斷地懺悔,縱然前念懺悔,後念又造惡業,若能經常懺悔,造罪的機率便越來越少,終至於成為三業清淨的大菩薩了。 

        「隨喜功德」讚
  
  所有十方群生福,有學無學辟支佛,及諸佛子諸如來,我皆隨喜咸一切。
  
  此四句的意思是說:此十方的一切眾生,各修各的福業,各享各的福報;十方世界的一切聲聞獨覺等小乘聖者,各修各的福德智慧,各享各的福德智慧;十方世 界的一切大乘菩薩及一切諸佛,各修各的福德智慧,各有各的福德智慧。凡是這些,無論是凡夫聖者,無論是小乘大乘,我對他們的功德,無不一一隨喜。  
  「隨喜」是他人有福有德,不論是誰,不論多少,雖不是我自己的功德,我也一律感同身受,心生歡喜。通常人只能為自己的幸福感到歡喜,也多半能為自己家 人的幸福感到歡喜,能為親近的親友家的幸福感到歡喜;但對於陌生人的幸福,則未必覺得歡喜;甚至有人因為幸福的是他而不是我,不論他是外人或家人,很容易 引起自己的妒嫉,便丟出一句酸溜溜的話來:「那有什麼了不起的。」  
  如果你是發了菩提心的菩薩行者,是會把一切人,乃至一切眾生的幸福當作自己的幸福了,見到他人有福,就等於自己有福;雖然自己的能力不足,無法為眾生提供多少福利,但若有他人能為眾生營福,不論是誰,不論多少,都該心生歡喜。  
  能夠見聞作福隨喜的人,能夠見聞得福隨喜的人,一定也是一位有福報、有智慧的人。  
  此處的「有學、無學」是指小乘的聖者,小乘聖者分為兩類:  
  聲聞聖者是聞佛說法,而得聖道的人,分為四等,名為四果,其中初果、二果、三果位的聖者,因為尚未出離三界生死,但已將要出離三界生死海,所以名為「有學」聖者;第四果阿羅漢,便是「所作已辦,不受後有」,已得解脫三界生死海,所以名為「無學」聖者。  
  辟支佛,又譯為獨覺,是未聞諸佛說法,自悟十二因緣,解脫三界生死煩惱的聖者。根據《成實論》及《俱舍論》所載,各有「有學十八人」的說法,雖此二論所列名目略異,但主張有學聖者經十八個位次的果位,則是相同。  
  至於「無學」的定義,僅指阿羅漢,稱為「無學果」或「無學道」,煩惱斷盡,已無事可學。戒定慧合稱為三無漏學,在有學位中,煩惱未盡,故仍須學。  
  「佛子」,本來是三寶弟子或是佛教徒的通稱,若依大乘法門,唯有入如來家、乘如來願、發了無上菩提心、受了菩薩戒的菩薩,始得名為佛子。此處所指的「諸佛子」,因與「諸如來」連用,諸佛子當然就是諸菩薩眾的意思。  
  可見普賢菩薩所示的隨喜功德,是不論凡聖的,不論多少的,正如〈行願品〉所說,上從「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極微塵數諸佛如來」的一切功德,下至「六趣四生,一切種類,所有功德,乃至一塵,我皆隨喜」。做大善事有大功德,當然可喜;不做惡事,做小功德,亦當隨喜。 

        「請轉法輪」讚
  
  所有十方世間燈,以證菩提得無染,我今勸請諸世尊,轉於無上妙法輪。
  
  意思是說:所有的佛法,都是世間昏暗中的明燈,能讓眾生的心靈無染,親證無上菩提,我今勸請諸佛世尊,轉動無上的法輪吧!  
  以演說佛法譬喻成「轉法輪」,有二層意思:  
  佛法如同運載眾生從茫茫苦海到解脫彼岸的交通工具;說法,就如轉動這種交通工具的輪子,使得登上這種交通工具的眾生,離生死苦,得解脫樂。  
  「輪」是古印度傳說中轉輪聖王擁有的兵器,稱為「輪寶」,輪王出巡四方時,必有輪寶為前導,能敵一切兵器,威力無比,所向披靡,兵不血刃,戰勝諸國。因此用作譬喻諸佛說法,是說的無常無我,緣起性空,能破一切眾生的煩惱執著,故稱為轉法輪。  
  「請轉法輪」也有二義:  
  釋迦世尊初成正覺,魔王勸他進入涅槃,梵天王則勸請釋尊說法度眾生,若非梵天請法,人間便無佛法了。  
  「普賢行願」的請佛轉法輪,正如諸大乘經中,佛陀說法,多是由菩薩弟子代表大眾請法,以表敬法求法,尊重佛法。  
  以「世間燈」喻佛法的功能,猶如世間的明燈;世間即是凡夫的時空世界、宇宙環境。眾生癡迷,醉生夢死,如處於漫漫的黑夜,佛法的啟示,振聾發聵,覺迷破暗,故謂之「明燈」。  
  用佛所說的法燈,讓眾生轉迷成悟,親自體驗清淨無染的菩提道心,就是勸請諸佛,轉妙法輪的原因。普賢菩薩為了無邊眾生皆得佛法的利益,不僅勸請一佛於 一時說法,乃如〈行願品〉所說:「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極微塵中,一一各有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廣大佛剎,一一剎中,念念有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一切 諸佛成等正覺,一切菩薩海會圍繞,而我悉以身口意業,種種方便,慇懃勸請,轉妙法輪。」 

        「請佛住世」讚
  
  所有欲現涅槃者,我皆於彼合掌請,唯願久住剎塵劫,為諸群生利安樂。
  
  此頌的意思是:所有一切諸佛欲現涅槃相時,我普賢菩薩都會前去向他們合掌勸請,為了利樂更多更多的眾生,唯願每一尊佛,都能永住世間,不入涅槃,這是為了悲憫眾生。  
  諸佛都是人天導師,四生慈父,有佛住世,乃是眾生之福。普賢菩薩要我們也都學他一樣,不僅勸請諸佛莫入涅槃,也要勸請大小乘的一切賢者聖者、諸善知識,常住世間饒益眾生。  
  諸佛「久住」,有三義:  
  諸佛神力應化身,隨時出現,隨處出現,接引緣熟眾生。  
  諸佛願力所成身,例如西方阿彌陀佛,號為無量壽佛,成佛以來已經十劫,尚能住世無量劫;又如《法華經》所說釋迦世尊,常住靈山淨土。  
  諸佛自在功德身,豎窮三際,橫遍十方,常在遍在。  
  諸佛住世的時日暫久,眾生無法測知,為了佛世難值,佛法難聞,使得眾生生起稀有難得的難遭遇想,故當不忍諸佛涅槃。  
  雖然釋迦世尊的色身,早在距今的二千五百多年前已經涅槃,我們還在請佛久住。因為佛曾一再告誡弟子們:「僧當依法住,依律住。」又說,戒律的毘尼住世,「能令正法久住」,僧在、律在、法在,等於佛在。所以在佛世時要請佛久住,佛滅後也要請佛久住。

        「功德迴向」讚
  
  禮拜供養及陳罪,隨喜功德及勸請,我所積集諸功德,悉皆迴向於菩提。
  
  此頌是說:願以以上所修的禮敬、稱讚、供養、懺悔、隨喜、勸請等諸功德,都用來作為迴向無上菩提的資糧。  
  「迴向」的層次有四:1.迴己向他,2.迴凡向聖,3.迴小向大,4.迴一切功德向無上菩提。  
  這四個層次,後後勝於前前,後後涵蓋前前,所以,如果能迴向無上菩提,一定是捨小乘而取大乘,捨凡塵而取聖境,捨利己而為利他,讚中所言「悉皆迴向於菩提」,乃是最高最好的功德迴向。  
  迴向,在凡夫層次,有與他人分享的意思,把自己所擁有的功德、成就,不論有形的、無形的,物質的、精神的,願意與人共享。更進一步的聖者層次,是把全 部的功德,奉獻給他人乃至一切眾生,怨親平等;不為什麼,只為發了無上菩提道心,也願一切眾生都能由於我們自己的奉獻而亦發起無上菩提道心,這便是「但願 眾生得離苦,不為自身求安樂」的菩薩行。 

        「學佛迴向」讚
  
  於諸如來我修學,圓滿普賢行願時,願我供養過去佛,所有現住十方世;
        所有未來速願成,意願圓滿證菩提,所有十方諸剎土,願皆廣大咸清淨。 

  這是繼續以上「迴向於菩提」而說的八句頌文,意思是發了無上菩提心,應該繼續要做的事很多。要於一切如來處,修學無量門的佛法,直到普賢行願圓滿之 時,也永不休止。在未圓滿普賢行願之前,我已供養過去一切諸佛,正在供養現住十方世界的一切諸佛,並願未來一切諸佛早日成佛,好讓我供養的大願速疾圓滿。 祈願三世諸佛都成了佛,十方一切國土,也都成了廣大清淨的諸佛世界。  
  在這兩頌之中,雖未明說普賢菩薩的大行大願,是要供養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之後,才算完成,才算成佛,但已經表明,沒有考慮到自己何時成佛,只有發大行 願,向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修學佛法,對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修行供養;對於尚未成佛的十方佛子,祈願他們,並將自己的功德迴向給他們,促使他們早速成佛,以期十 方國土,都轉為清淨的諸佛淨土。

        「利益眾生」讚
  
  諸佛咸詣覺樹王,諸佛子等皆充滿,所有十方諸眾生,願皆安樂無眾患。
        一切群生獲法利,願得隨順如意心。
  
  此六句頌文,還是連接著上文下來,是願未來一切諸佛,都能早日在菩提樹下成佛,而且都像釋迦世尊一樣,成道之後的三七日內,開敷華嚴勝會,無量菩薩圍繞。由於每一尊如來出世,都化無量眾生,脫離一切苦患,一切眾生獲大法益,有願必成,稱心如意。  
  相傳諸佛成道,皆在大樹之下,釋迦世尊是在現今印度伽耶城南的畢鉢羅樹下成道,後人為了紀念,稱之為菩提樹,或稱「道樹」,並有佛陀成道後,於初七日中,「觀樹」的記載。  
  另據《彌勒大成佛經》所說,當來下生的彌勒菩薩,出家學道之後,將「坐於金剛莊嚴道場,龍華菩提樹下……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然後以三會說法,安慰度脫無量眾生。  
  因此,讚語要說「諸佛咸詣覺樹王」,意謂未來一切諸佛,都在「覺樹王」(無上菩提樹)下成佛說法度廣大眾生,使得為煩惱眾苦糾纏擺佈的一切眾生,都能聞法而得安慰、喜悅、安定、快樂,脫離一切的身心苦患。故云:「願皆安樂無眾患。」 
  佛說的安樂,不等於人間的平安歡樂,而是不受三塗八難的眾苦煎熬為「安」,能從四障八苦獲得解脫為「樂」。離苦得樂,得大自在,便是福慧具足,便是獲大法益,便能「隨順如意」。

        「大行利生」讚
  
  我當菩提修行時,於諸趣中憶宿命。若諸生中為生滅,我皆常當為出家;
        戒行無垢恆清淨,常行無缺無孔隙。
  
  這六句頌文的文意,也是連著前文下來的。是說:普賢菩薩當在發了無上菩提心,修行無上菩提道的過程中,不論處身於那一類的眾生群中,都能不忘宿命,對 於過去世的心身行願,也會記得清清楚楚。雖然為了實踐菩薩行願,會在人間生生滅滅,也會經常以出家的身分,堅守清淨的戒行,不會有一個大意疏忽的孔隙,讓 垢穢的罪行趁虛而起。  
  發菩提心願,即是發起大乘菩薩的成佛大願。大乘菩提心願的完成,要靠菩薩道的實踐。依據龍樹菩薩造《十住毘婆沙論》的〈易行品〉所示,實踐菩薩道,有 難行道及易行道。若尋求阿彌陀佛以佛的願力來救濟接引,先往生西方安樂國土,成就不退轉心之後,再來世間廣度眾生,是為「易行道」;若以自力修行菩薩道, 生生世世轉生捨身,常憶宿命,出家修行,戒行清淨,自度度人,成滿普賢行願,宜稱為「難行道」。  
  但是易行道雖較方便安全,費的時間卻長;難行道雖然從初發心即以利益眾生為前提,轉生之後,若不具宿命通,就會迷失方向而有隨波逐流的危險。不過若能 學習普賢行願,常常發願,縱然未具宿命通,願心便如指北針,自然不失初心,保證直趣無上佛道。天語龍語夜叉語,鳩槃荼語及人語,所有一切群生語,皆以諸音 而說法。  
  這是說:修行無上佛道的菩薩行者,所見所聞,不論現何形相,出何音聲,即是見諸如來,即是聞佛說法。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無一不具千百億種身分身相,諸 大菩薩如觀音、地藏、文殊、普賢,都能以無量形相,應化無邊眾生,一切諸佛當然也能以種種眾生身相,種種眾生語言,為種種眾生演說佛法。  
  眾生對於同形、同類、同一種族的同胞兄弟姊妹,比較能夠認同接受,否則難免排斥拒絕。諸佛菩薩便以凡夫眾生諸相,來度凡夫眾生諸群。  
  凡夫有六道稱六趣,即是天、人、修羅、傍生(畜生)、餓鬼、地獄;有四生,即是胎生、卵生、濕生、化生。天神之中有主有從,諸天的天王為主,諸天的天 子天女及隨扈者為從。四天主所領的扈從,有八類,名為「八部鬼眾」,他們的福報享受如天神,他們的道德標準則似多福的鬼,他們的名稱是:乾闥婆、毘舍闍、 鳩槃荼、薜荔多、諸龍眾、富單那、夜叉、羅剎。這些眾生,若已接受佛法,便是護法神王,便會保護眾生,莊嚴道場,助佛弘法。妙波羅蜜常加行,不於菩提心生 迷,所有眾罪及障礙,悉皆滅盡無有餘。  
  這是說菩薩道的修行者,必須經常努力於六種妙波羅蜜的實踐,才不會迷失大菩提心;菩薩道的實踐者,必須經常修持懺悔行,才能消除諸罪業,滅盡諸障礙。  
  「波羅蜜」是「波羅蜜多」(Pāramitā)的簡單音譯,意為超度、超越、到彼岸出苦海的意思。大乘菩薩道的實踐法門,總稱為六度四攝,廣則以六度攝萬行。〈行願品〉雖略舉十大願王,也是廣攝一切行願。  
  眾生所造「罪」業,便是五逆十惡,以及毀法謗僧等,依戒律的標準而言,所犯的罪惡有兩類:1.性罪,凡造惡業,本身即是罪惡,必將接受苦報。2.戒 罪,受了佛戒而犯戒者,除了性罪,另加戒罪。戒罪以事懺即可消,性罪須理懺方可滅,此處的「眾罪」當通指這兩種。罪若不滅,必有苦報,必起障礙。「障礙」 有三:業障、報障、煩惱障;又謂有四:惑障、業障、報障、見障。  
  若能修懺悔行,加行六度四攝,即是事懺及理懺的雙管齊下,一切罪障,必定消滅。於業煩惱及魔境,世間道中得解脫;猶如蓮華不著水,亦如日月不著空。諸惡趣苦願寂靜,一切群生令安樂;於諸群生行利益,乃至十方諸剎土。  
  這是說菩薩道的實修實行者,對於身口意三類行為所造作的惡不善業,連帶著產生的一切煩惱境及魔境,應該要在世間道的生活過程中,一一獲得解脫。  
  菩薩行者,雖也處身於世間的眾生群中,雖然也會有外來的因素成為障礙。但以菩薩的心行看待這些煩惱境及魔境,是不會被其所苦,受其所惑的;就像蓮花生 於水、出於水而不沾水;又像太陽和月亮,處於太空、行於太空,而卻不會住定於太空的任何一點。如果能有這樣自在的心境,不論處身於三惡趣(地獄、餓鬼、傍 生)中任何一趣,也會隨著大行大願而將彼等諸苦,轉為不生不滅的寂靜境界了;不僅自己如此,也願一切眾生都能同證這樣的安樂境界。這就是菩薩行者的修持法 門,於諸眾生群中,修行佛法,利益眾生,乃至遍及十方一切世界,都去修行佛法,利益一切眾生。

        「恆順眾生」讚
  
  常行隨順諸眾生,菩提妙行令圓滿。普賢行願我修習,我於未來劫修行。
  
  這是說菩薩修持普賢行願,必須恆常隨順眾生的需要而給予恰到好處的救濟幫助,目的在於促使眾生圓滿成就大菩提行。這樣的發心菩薩當說:「我要修習普賢行願,盡未來劫,我都如此修行。」  
  「恆順眾生」,頗不容易,眾生有種種性格、種種心向、種種欲求、種種需要。從菩薩的立場,以菩薩的智慧,因應種種不同的眾生;縱然對於同一個眾生,於不同的時地,也會有不同的需求。而且,眾生自己想要的,未必是他需要的,眾生自己覺得需要的,未必就是菩薩認為該給的。  
  曾有一位居士,因為他有一班愛喝酒、愛賭博、愛逛花街柳巷的酒肉朋友,他也經常陪著他們一起玩,被我知道了,問他為什麼要過如此糜爛的生活?他卻理直 氣壯地回我:「普賢菩薩教我們恆順眾生,所以我才這樣,要不然我就沒有辦法跟他們在一起,他們也永遠沒有機會接觸佛法了。」  
  其實,這位居士是被他的那班朋友拖下了水,他那班朋友始終都在水中,因為跟他們玩在一起的時候,沒有孔隙讓他介紹佛法,在那種場合,要那班朋友認同佛 法、接受佛法,是極度困難的,南轅北轍,道不同不相為謀,這絕不是恆順眾生的本意。雖在菩薩行的四攝法之中的「同事攝」,便是先讓自己同於他,再讓他來同 於己,不過要看準了狀況,因緣成熟時,才可運用此法。  
  真正的隨順眾生,是隨順每一個眾生的福德因緣,讓眾生接觸佛法、接受佛法、修學佛法。估量每一個眾生的根器利鈍、程度高下、性格心向,才決定用什麼樣的佛法,在什麼樣的狀況下給他佛法,讓他如渴得飲、如飢得食似地接受佛法、運用佛法。 

        「同行善友」讚
  
  所有共我同行者,共彼常得咸聚會;於身口業及意業,同一行願而修習。
        所有善友益我者,為我示現普賢行;共彼常得而聚會,於彼皆得無厭心。
  
  此八句頌文的意思是:作為一位菩薩行者,同修同行的善友非常重要。所有跟自己同修同行的人,要和他們經常一起聚會,彼此都用相同的身口意三種行為,共 同修習普賢菩薩的行願法門。所有那些有益於我的善知識們,都能為我用行動來指點出普賢菩薩的行願法門;我經常跟他們在一起聚會修習,對他們永遠不會生起厭 煩的心。  
  在菩提道上,必須要有同修同行的善友,相互砥勵,彼此學習。菩薩行者必須要與同修的善友經常聚會,取長補短,互惠互助;在聚會中討論法義,修正偏差,在聚會中檢點所修所行,共同實踐普賢行願。人們難免疏忽,違越了學佛的初心本願,能有善友規勸指正,便能日進又進。  
  善友又稱善知識。佛在聖教中,處處開示善知識對於學佛者的重要性。故於《增一阿含經》卷一一有〈善知識品〉、《大品般若經》卷二七〈常啼品〉、《大般涅槃經》卷二五、《法華經》卷七〈妙莊嚴王本事品〉都告訴我們,親近善知識的好處與益處。  
  晉譯《華嚴經》卷五八,說得非常詳細:「與一切菩薩同修願行,親近一切諸善知識」,「應一向求諸善知識,……何以故?因善知識,究竟一切,諸菩薩行, 成滿一切菩薩功德。」所以說,善知識者,則有如慈母、慈父、養育守護、大師、導師、良醫、雪山、勇將、牢船、船師等十種比喻。因此,若有善知識處,能令你 「發大地心,持一切事,無疲倦故;發金剛心,堅固正直,不可壞故」。以及發金剛山心、發無自心、發弟子心、發養育心、發成熟心。  
  經中也說,菩薩行者當親近同修願行的善知識,亦當遠離發惡願、行惡道的惡知識,否則,就會影響到你,退失菩提心,增長邪見,陷諸魔境,上魔鉤餌,墜邪惑山間,墮長夜苦海。  
  有許多人,厭離人間,遠善知識,自命清高,獨居寡住,盲修瞎煉,以為辦道;其實是盲人騎瞎馬,黑夜臨深淵,非常愚癡,也極可憐!他們稍得一些身心反應 的神祕經驗,便會自稱上師,古佛再來,大菩薩化現,自為人師,那是以盲引盲,墜坑落塹,如此者比比皆是!常得面見諸如來,與諸佛子共圍繞,於彼皆興廣供 養,皆於未來劫無倦。  
  此四句頌文是與前頌相連的。  
  意思是:由於有了經常親近同修善友的協助,就容易經常面見諸佛如來;能夠經常面見諸佛如來,便能常與圍繞諸佛如來的菩薩大眾互相聚會,在這種聚會的場合,正好是廣修供養,同結善緣的機會。  
  因為普賢菩薩願為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做供養,所以盡未來際無量劫中,永做供養,不會厭倦。

        「持法修行」讚
  
  常持諸佛微妙法,皆令光顯菩提行;咸皆清淨普賢行,皆於未來劫修行。
        於諸有中流轉時,福德智慧得無盡;般若方便定解脫,獲得無盡功德藏。
  
  此八句的文意是說:修學佛法是持續經常的事,修學諸佛妙法是為了光顯成佛之道的菩提大行,那都是屬於普賢菩薩的清淨行願,直到久遠的未來劫中,不會中 斷普賢行願的修持。像這樣的菩薩行者,雖然生死流轉於四生九有的三界眾生群中,他們的福德智慧依舊是無窮無盡;並以般若(智慧)、方便、禪定,而得解脫, 其間就獲得無盡的功德寶藏。  
  佛所說法,甚深微妙,唯佛與佛,乃能究盡互知,佛子聞法修法,乃是各得其能得。只要日積月累地修行普賢行願,永不休止的話,便能在三界之中,福德智慧無盡增長,深契般若(智慧)、方便、禪定的解脫境界,那就是擁有了諸佛如來的功德寶藏。  
  此中的「諸有」,即是指的三界六道有情眾生流轉居住的範圍,可有三種分類法:  
  三有:欲界有、色界有、無色界有。  
  九有:又名「九有情居」或「九眾生居」,即是三界九地的略稱。指的是欲界的人,色界的梵眾天、極光淨天、遍淨天、無想天,無色界的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  
  二十五有:三界眾生的另一種分類法:1.欲界的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共為四趣,須彌山腰的南、北、東、西,共四洲;自須彌山腰往上數起的四王天、 三十三天、閻摩天、兜率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2.色界的初禪天、大梵天、二禪天、三禪天、四禪天、無想天、阿那含天。3.無色界的四空處天。  
  合計為二十五等有情眾生的生死流轉範圍,稱為二十五有,其中未列人類。  
  「解脫」,分為慧解脫及定慧俱解脫兩種。善根深厚者,一聞佛法即得解脫;釋尊時代的許多「善來比丘」,初聞佛法,便立證阿羅漢果,便是慧解脫的例子。經過禪定的修習,加上佛法的開示,而得證果解脫者,便是定慧俱解脫。  
  「方便」是權巧設施。佛法有二種層次:1.可思可議的權巧方便法,稱為第二義諦;2.不可思議、言語道斷、心行處滅的真實究竟法,稱為第一義諦。據此可知,釋尊所說的一切大小乘法,都屬於第二義諦的權巧方便法,以此方便法,教人悟入真實法,那便是究竟寂滅的無上佛法。

        「重重無盡」讚
  
  如一塵端如塵剎,彼中佛剎不思議;佛及佛子坐其中,常見菩提勝妙行。
  
  這四句的意思,已在第四頌中表達過了,這是華嚴境界的以小納大,在一粒微塵的尖端上,含有微塵數量的世界,每一世界中又含有不可思議數量的佛國淨土,每一佛國淨土中,均有佛及無數菩薩弟子們坐著說法聞法,他們經常都在修著菩提大道的勝妙行願。 
  一般常識所見,所謂「須彌納芥子」的道理,可以懂得,所謂「芥子納須彌」的意境,便難接受。  
  其實三世諸佛的法身,不佔時空、遍及時空又超越時空;既非形而上,也非形而下;不即亦不離,亦不落中間。所以小處不離大處,小處不僅通於大處,根本就同於大處,也不受大小所限。  
  這就是四種無礙法界(事、理、理事、事事)的最高層次「事事無礙法界」。  
  它是不可思議境界的第一義諦,用具象的手法來表達抽象的觀念;但這絕不是思辨和想像的,乃是自內證的經驗世界。如是無量一切方,於一毛端三世量;佛海及與剎土海,我入修行諸劫海。  
  這四句是接著上文下來,是在以毛端及大海表達華嚴境界大小互攝的重重無盡諸佛,在空間的一切方位中均有無量無數,因於一毛的尖端就有著三世諸佛及他們 的佛國淨土。佛的數量及佛土的數量,皆如四大海水,多得不可勝數;而我發了普賢行願的菩薩行者,進入如許無量無數的佛國,親近一切諸佛,廣修普賢行願,經 無量劫的時間大海,永不疲倦。於一音聲功德海,一切如來清淨聲;一切群生意樂音,常皆得入佛辯才。於彼無盡音聲中,一切三世諸如來;當轉理趣妙輪時,以我 慧力普能入。  
  此八句頌文,是在以音聲表達華嚴境界一多互攝的重重無盡。意思是說:在一個音聲之中,即攝有一切如來音聲的清淨功德大海。  
  一切眾生所發出的心意願樂之音,常與諸佛的無礙辯才相契相應。就在這一切眾生發出無盡的音聲之間,正好也是三世諸佛轉動妙法之輪,開演佛法之時,這於我這樣修習普賢行願的菩薩行者而言,由於智慧的力量,使我能夠契入諸佛的理趣法輪。  
  佛的辯才,稱為「四無礙辯」:  
  於教法無滯,為法無礙。  
  盡知教法所詮的義理無滯,為義無礙。  
  於諸方言詞通達自在,為詞無礙。
  以前三種無礙的能力為眾生樂說自在,名為樂說無礙。  
  文句的「理趣」一詞,意思是道理趣旨,通常是密教典籍所用。此讚的譯者不空三藏,是唐朝密教的開元三大士之一,故在文中沿用了「理趣妙輪」,以表達甚深廣大的道理趣旨。  
  經中常用十數以表達無限,又常用無邊、無盡、無量、無上、無始、無數、無等、無比、無餘等來表達不可說不可說的大數量、大時空。尤其是《華嚴經》中用得最多。  
  以一剎那諸未來,我入未來一切劫;三世所有無量劫,剎那能入俱胝劫。所有三世人師子,以一剎那我咸見;於彼境界常得入,如幻解脫行威力。  
  這八句的內容,是以時間來表達華嚴境界長短互攝的重重無盡。意思是說:在極短的現前一剎那中,含有永遠的未來時間,所以活於現在的我,已進入了未來的 諸劫之中;其實,過去、現在、未來,均有無量劫,而此無量劫,既在短如一剎那間,也在長如俱胝劫中。因此,就在任何一個一剎那間,我都可同時見到三世一切 如來,我也經常進住於三世一切諸佛的境界之中,這種境界雖然是如幻自在解脫,卻又能產生重重無盡的大威德力。  
  「一剎那」(kṣaṇa)是時間的極短單位,意為「一念頃」,或謂一彈指間有六十五剎那,可見現前一念的一起一滅是極其短暫的。這個一念是微細快速的念頭,不是思緒、思慮或完整的觀念。雖然如此短暫、一剎那生滅的心象之間,即通於無盡的三世,也含有無盡的三世。  
  這不是出於推理的想像,而是自內實際的證量體驗,因為當你的妄念不生又不滅時,現前的一念,便與無盡的三世時間不一不二。對於有妄念、有執著的凡夫而 言,三世是前後分段的;對於實證了無念、無住、無相、無生滅的聖者而言,現前的一念,便與三世相即,卻不與三世相混,所以才有長劫入短劫,短劫入長劫的境 界。  
  「劫」(kalpa)是非常長的時間單位,有三種計算方法:  
  方及高各四十里的城,皆由芥子堆成,每三年取一粒,至芥子被取盡,名為一劫。  
  方及高各四十里滿是石頭的城,天人用三銖重的天衣,每三年來拂拭石頭城一次,至石頭城全部被拂拭盡,名為一劫。  
  由人壽八萬四千歲起,每百年減一歲,減至人壽僅十歲,再由人壽十歲起,每百年增一歲,增至人壽八萬四千歲,名為一小劫;二十個小劫為一中劫;四個中劫為一大劫。每一個世界都經過成、住、壞、空的四個階段,便是四個中劫,也是一個循環生滅,稱為一個大劫。  
  通常所說的劫,必是一大劫。俱胝劫是梵文koṭikalpa,「億劫」的音譯。依據《大毘婆沙論》、《大智度論》卷四、《瑜伽論》卷四八、卷一七七、 卷一七八等說,從凡夫修行至成佛,須經歷「三阿僧祇劫」(asaṃkhyakalpa),乃是三個無數大劫或三個無央數大劫。現在許多附佛法外道師們,主 張的即世修行即身是佛,與經典所說是不相應的。所有三世妙嚴剎,能現出生一塵端,如是無盡諸方所,能入諸佛嚴剎土。所有未來世間燈,彼皆覺悟轉法輪;示現 涅槃究竟寂,我皆往詣於世尊。  
  此八句的文意是總結以上華嚴境界的重重無盡、互入互收、相攝相融而歷然不混的宇宙觀。意思是說:所有過去、現在、未來的一切妙莊嚴世界,能在一微塵端 全部出現,像這樣無盡數的微塵世界在無盡數的十方微塵的每一微塵毫端,都有三世諸佛依正莊嚴的佛土。所以未來的諸佛,也已經在此十方微塵的每一塵端,成 佛、轉法輪、示現涅槃,我這個修持普賢行願的菩薩行者,也都去到如此眾多諸微塵端的三世諸佛處,修行、禮敬、讚歎、供養等普賢行願。 

        「十種威力」讚
  
  以神足力普迅疾,以乘威力普遍門,以行威力等功德,以慈威力普遍行,
        以福威力普端嚴,以智威力無著行,般若方便等持力,菩提威力皆積集。
  
  這十種威力,是由於修持普賢行願的菩薩行者,已經具足了第三十三頌的「如幻解脫行」而得的「威力」。其內容與如來的十力有所不同:  
  神足威力:能於同一時間內,普遍而快速地顯現十八種神通變化。  
  乘威力:能以大小諸乘的佛法,普門示現於一切眾生之前。  
  行威力:普賢菩薩號曰「大行」,能行菩薩道的一切行,所以具足菩薩的一切功德。
  慈威力:觀世音菩薩的大慈悲行,普賢菩薩也同樣具足,能於同一時間,普遍救拔無量眾生。 
  福威力:以大富貴力、大福德力,隨時隨處,給眾生所作依怙、作歸宿、作保護、作津梁。  
  智威力:梵文的智,稱為若那(jntildeāna),是對於一切事理都能決定了知的精神作用。《大毘婆沙論》有八智攝一切智,那就是:法智、類智、 他心智、世俗智、苦智、集智、滅智、道智。在晉譯六十卷本《華嚴經》卷三〈盧舍那佛品〉有云:「爾時一切諸佛與普賢菩薩,入一切智力。」其中便包括十種 智。智能去著解縛,故云:「無著。」  
  般若威力:般若(prajntildeā)譯為智慧、明、清淨、遠離。它指的是菩薩因位的功德,例如六度之一的般若波羅蜜;又是諸佛果位的平等智慧,例如三德之一的般若德。  
  方便威力:方便的梵文是漚波耶(upāya)或音譯為漚和,是指諸佛菩薩在化度眾生時所用的種種權巧;對於般若的實智而言,方便是為權智。  
  等持威力:等持即是梵文三昧、三摩地(samādhi)的意譯,是指禪定,乃是維持「心」的平等而住於一境的意思。《遺教經》云:「制心一處,無事不辦。」便是禪定威力。  
  菩提威力:菩提(bodhi)譯為道、智、覺,是佛的果德,是指斷煩惱而證涅槃;也是成佛的因行,稱為發菩提心,行菩薩道,成就無上菩提的佛道。皆於業力而清淨,我今摧滅煩惱力,悉能降伏魔羅力,圓滿普賢一切力。  
  此四句文意是說:由於具足了普賢行願的菩薩行者,已有十種威力,往昔所造的一切業力,也都清淨了,一切的煩惱力也被摧滅了,一切的魔力已被降伏了,普賢菩薩的一切力量也都圓滿了。  
  「業力」,是由煩惱發動身口意,造作十不善業道,業力便是造業因而感業果的力量。凡夫是因業力而流轉生死,接受業報;諸菩薩眾是由願力而進入生死,行菩薩道。  
  「魔羅」梵文māra,是指惱害眾生的一切魔類,大致分為四大類,稱為「四魔」:  
  煩惱魔:是眾生內心障礙,如貪、瞋、嫉妒等。  
  陰魔(生老病魔):是指由五陰所組成的自我,製造出種種苦惱。  
  死魔:人命在呼吸間,隨時隨地都可能會死亡。  
  自在天魔:是欲界第六天的他化自在天,經常破壞人間的善事,除了魔王,尚有魔軍、魔民、魔人、魔眾為其眷屬,惱害人類。一般所稱的魔羅,是單指魔王波旬。  
  又有《罵意經》的五魔之說:天魔、罪魔、行魔(無常)、煩惱魔、死魔。  
  根據《大智度論》等有十魔:欲、憂愁、飢渴、愛、睡眠、怖畏、疑、含毒、利養、高慢。  
  又據《華嚴經疏鈔》所說的十魔是:五蘊、煩惱、業、心、死、天、善根執著、三昧執著、善知識吝法、菩提法智執著。  
  可知諸魔的範圍很廣,從身心狀態的順逆障礙,到修持佛法時的執著顛倒,乃至天魔魔眷的威脅利誘,都是魔障,都是與菩提心及菩薩行相違的力量。

        「圓滿七海」讚
  
  普令清淨剎土海,普能解脫眾生海,悉能觀察諸法海,及以得源於智海,
        普令行海咸清淨,又令願海咸圓滿,諸佛海會咸供養,普賢行劫無疲倦。
  
  此七句頌文,提出七海行的名稱。在晉譯《華嚴經》卷二〈盧舍那佛品〉,見有普賢菩薩入一切如來淨藏三昧,說出五海十智,出定後又說十種世界海,與此處的七海名目並不相同。  
  這段讚文的七海是說:普賢菩薩能普令深廣如大海的一切世界得清淨,能普令繁多如大海的一切眾生得解脫,能普遍觀察深奧如大海的一切諸法,能夠探源尋底 宏深廣如大海的智慧寶藏,能普令豐富如大海的一切菩薩行皆得清淨無染,又能普令宏大如大海的一切大願都圓滿,能對一切無盡如大海的諸佛如來廣修供養。  
  普賢行劫無疲倦,所有三世諸如來,菩提行願眾差別,願我圓滿悉無餘,以普賢行悟菩提。  
  此五句頌文是七海行的結論,意思是:這樣的普賢七海行,無論經過多長的時劫都不會疲勞厭倦而生退志,所有三世一切諸佛因地所修的菩提行願,雖然有眾多的差別,對我普賢行願的實踐者而言,但願圓滿修行一切諸佛的菩提行願,才算是以修普賢行,來悟入無上菩提的人。  
  由此普賢七海行的深廣無量,可見普賢行是十方三世的一切如來所行,普賢菩薩則是包攝無量諸佛所行的一位菩薩,故被尊稱為大行普賢願王菩薩;一般所說菩薩道的六度萬行,尚不足以表達普賢菩薩無量大願、無盡大行的百千萬分之一。

       「盡學普賢」讚
  
  諸佛如來有長子,彼名號曰普賢尊;皆以彼慧同妙行,迴向一切諸善根。
        身口意業願清淨,諸行清淨剎土淨,如彼智慧普賢名,願我於今盡同彼。
  
  此八句頌文的意思是:稱讚普賢妙行,願學普賢妙行;稱讚普賢菩薩為一切佛的長子,因為他是普於一切如來座前行願最大的菩薩,所以尊號為普賢;他能以所 積的大智慧及勝妙行,迴向一切善根,能使身、口、意三業,離貪、瞋、癡三毒而得清淨,一切諸行清淨,也使一切國土清淨。像普賢菩薩那樣名實相符的智慧及名 號,願我(菩薩行者)現在就學習著跟他完全相同。 

        「學文殊行」讚
  
  普賢行願普端嚴,我行曼殊室利行,於諸未來劫無倦,一切圓滿作無餘。
  
  此頌是說:我這個菩薩行者,固然要學普賢行願的普遍周延,而且端正莊嚴,也當學習曼殊室利(通稱文殊師利,梵文Manjusri)的大智慧行。直到盡 未來時的一切劫中,都無倦怠,以備圓滿成就這一切行願而了無餘漏。所須勝行無能量,所有功德不可量,無量修行而住已,盡知一切彼神通。  
  此頌的意思是:我這個菩薩行者,既願學普賢,又願學文殊,故須修行無量殊勝妙行,其所得功德之大,實不可度量。住於無量的修行之後,我便對於一切的神通妙用,全都通達了。  
  乃至虛空得究竟,眾生無餘究竟然,及業煩惱乃至盡,乃至我願亦皆盡。  
  此頌的意思是:我這個菩薩行者,既然同時修學普賢及文殊二行,我的行願,也與這二大菩薩相同,直到無量虛空皆得究竟,無邊眾生皆得究竟,無盡煩惱全部斷盡,我的行願才算完成。

        「行願功德」讚
  
  若有十方無邊剎,以寶莊嚴施諸佛,天妙人民勝安樂,如剎微塵劫捨施。
        若人於此勝願王,一聞能生勝解心,於勝菩提求渴仰,獲得殊勝前福聚。
  
  此二頌,是讚普賢行願功德,較量普賢行願功德之大,勝過一切布施功德。  
  頌文的意思是說:如果有一人,以滿處都是眾寶莊嚴的十方無邊數量國土,布施一切諸佛,使得彼等國土的諸天及人民都得勝妙安樂,再用有如微塵國土的眾寶莊嚴,行大布施。  
  另有一人若對普賢菩薩的殊勝願王,一聽聞便能生起勝解(難聞已聞,難解已解)之心者,便會因此而渴仰祈求三世諸佛的勝菩提行,以此功德,亦能獲得前一人的殊勝福聚。  
  彼得遠離諸惡趣,彼皆遠離諸惡友,速疾得見無量壽,唯憶普賢勝行願。得大利益勝壽命,善來為此人生命,如彼普賢大菩薩,彼人不久當獲得。  
  此二頌是連接著上文有大功德得勝福聚而來,由於聽聞普賢行願而生勝解之心的功德,故得遠離地獄、餓鬼、畜生的三惡趣,也都會遠離存惡心、造惡業的一切 惡友,並於臨命終時,能夠於剎那之頃往生西方安樂國土,立見無量壽佛(阿彌陀佛);雖然往生西方安樂世界,經常憶念普賢菩薩的殊勝行願,故在得到大利益的 勝妙壽命之時,仍不忘懷善來人間,普濟人的生命,好讓一切人,於不久的未來,都得無量壽,也都能像普賢菩薩那樣,以大行願利濟眾生。 

        「滅罪生福」讚
  
  所作罪業五無間,由無智慧而所作,彼誦普賢行願時,速疾銷滅得無餘。
        智慧容色及相好,族性品類得成就;於魔外道得難摧,常於三界得供養。
  
  此二頌是說:縱然由於眾生愚癡而無智慧,所以作了五種無間罪業,只要能夠讀誦如此的〈行願讚〉時,一切罪業皆得速疾消滅無有遺餘;而且能使讀誦的人, 獲得智慧以及莊嚴勝妙的面相身相,和健康而受人尊敬的音容色貌,能使之成就高尚的家族種姓,以及高層的社會地位;能使邪魔外道無隙可入,因此修行而成就佛 道,常受三界之中的人天供養。  
  「五間業」是指犯了五逆罪,死後當受無間地獄報。「五逆」是指:殺父、殺母、殺阿羅漢、破和合僧、出佛身血。  
  「無間地獄」是指八熱地獄中的第八地獄;墮此無間地獄者有四類人:1.造五逆罪,2.誹謗大乘,3.不信因果,4.空食信施。  
  「相好」是指人體的各種殊勝好相,傳說中有兩種人具足三十二種大人相、八十種隨形好,那便是:1.諸佛如來,2.轉輪聖王。  
  「族姓品類」,是指印度的社會階級制度,有四大族姓:1.婆羅門,2.剎帝利,3.吠舍,4.首陀羅。在這四大族姓之中,又各有其高下尊卑的社會地位。佛教主張平等,眾生平等,眾流進入佛法大海,便同歸一味,眾生及佛皆平等。  
  「三界供養」是指阿羅漢及佛,皆號「應供」,應受人天供養。速疾往詣菩提樹,到彼坐已利有情;覺悟菩提轉法輪,摧伏魔羅并營從。若有持此普賢願,讀誦受持及演說;如來具知得果報,得勝菩提勿生疑。 
  此二頌說明讀誦〈行願讚〉,能得成佛度生的果位利益,亦得菩提道上的因位利益。  
  文意是說:若能讀誦〈行願讚〉,便會很快地趣向成佛的菩提樹下,到了菩提樹下坐下之後,即有有緣的有情眾生來接受佛法的利益,因為成佛悟道之後,便會 說法轉法輪,便有能力摧破降伏魔王以及魔王的眷屬。讚文中又再重複說一次,若有人受持普賢願王,自己讀誦或為他人演說此普賢願王,決定功不唐捐,一切諸佛 都已知道此人的功德,必定會得殊勝果報,那個果報,就是殊勝的無上菩提。

        「善根迴向」讚
  
  如妙吉祥勇猛智,亦如普賢如是智,我當習學於彼時,一切善根悉迴向;
       一切三世諸如來,以此迴向殊勝願,我皆一切諸善根,悉已迴向普賢行。
  
  此二頌是:學習文殊及普賢二大菩薩,將一切善根,迴向普賢行願。  
  頌文說:被譯為「妙吉祥」的文殊菩薩,諸佛都說他是智慧第一,甚至被譽為三世諸佛之母,他象徵著諸佛如來的勇猛大智慧,其實普賢菩薩雖以大行著稱,也 具備文殊菩薩同等的智慧。我這個菩薩行者,應當向他們兩大菩薩時時學習,並將一切善根迴向給三世一切諸佛,又將此功德迴向給殊勝的普賢願王;再將此一切善 根,都用來迴向給普賢大行。這是因行與果德相攝、相融,所謂因中有果、果中含因的普賢行願。 

        「往生極樂」讚
  
  當於臨終捨壽時,一切業障皆得轉,親覩得見無量光,速往彼剎極樂界。
  
  這是說明,普賢法門與阿彌陀佛極樂淨土法門,互相關聯的頌文。  
  意思是說:當此修持普賢行願、讀誦〈行願讚〉的菩薩行者,到了臨命終時,一切往昔所造的罪障,都得轉變為往生阿彌陀佛淨土的資糧,親自面見無量光佛(阿彌陀佛)前來接引,即於剎那之間往生極樂世界。  
  此在四十卷本的《華嚴經》第四十卷〈普賢菩薩行願品〉,也有類似的經文:「是人臨命終時,最後剎那,……一切無復相隨,唯此願王,不相捨離,於一切 時,引導其前,一剎那中,即得往生極樂世界,到已即見阿彌陀佛、文殊師利菩薩、普賢菩薩、觀自在菩薩、彌勒菩薩等……所共圍繞,其人自見,生蓮華中,蒙佛 授記。」
  
  得到於彼此勝願,悉皆現前得具足,我當圓滿皆無餘,眾生利益於世間。
  
  此一頌文是說:能到彼國極樂世界的原因,乃由於有此普賢殊勝願王的力量,故於一時之間極樂世間的依正莊嚴,都在此人面前具足出現,而且是圓滿無餘的,我將以此,饒益眾生,利益世間。於彼佛會甚端嚴,生於殊勝蓮華中;於彼獲得受記莂,親對無量光如來。  
  此一頌文是說:阿彌陀佛(無量光如來)的蓮池海會,非常端正莊嚴,發現自己已生於殊勝的蓮花之中,並且親見阿彌陀佛,蒙佛當面給予授記,預記於未來必當成佛。  
  正由於普賢行願的終極關懷,普勸歸命西方阿彌陀佛淨土,故在近代中國淨土念佛的祖師印光大師,也將〈行願品〉列為淨土五經之一;連帶著中國華嚴宗學者們,多數也以修持彌陀念佛法門為主了。  
  「蓮花化生」出於《觀無量壽經》及《無量壽經》卷下。《觀無量壽經》的蓮花化生,共分九品;在《無量壽經》卷下,除了以三輩蓮花化生,尚有蓮花胎生之說。  
  「記莂」又為「記別」或「授記」,是佛對於弟子們的未來世,作的預言預告,例如《法華經》中即有〈五百弟子授記品〉,預先告知某位弟子將於何處何時成佛、佛號是什麼、國土名稱是什麼等。

        「利樂有情」讚
  
  於彼獲得受記已,變化俱胝無量種,廣作有情諸利樂,十方世界以慧力。
  
  此頌是說:當你到了極樂世界,獲得阿彌陀佛的授記之後,便能作億萬種的無量變化,用來廣結善緣,利益安樂一切有情眾生,這都是由於有了無漏慧力,故能於一時之間遍及十方世界。  
  此在《阿彌陀經》中也有說到:「其土眾生,常以清旦,各以衣祴,盛眾妙華,供養他方十萬億佛,即以食時,還到本國。」既能以極短時間普遍供養他方十萬億佛,當然也能以少時間普遍利樂十方世界的有情眾生了。

        「結歸極樂」讚
  
  若人誦持普賢願,所有善根而積集;以一剎那得如願,以此群生獲勝願。
  
  此頌是勸導受持讀誦〈行願讚〉,目的是在鼓勵大眾,由受持讀誦,而來實踐普賢行願。若係初發心菩薩,尚未具備如實實踐普賢行願的功力,先從持誦開始修 起,即使僅止於受持讀誦,也能積集無量善根,而能於臨命終時的一剎那頃,如願往生極樂世界,並能以此而使一切眾生也獲普賢勝願。我獲得此普賢行,殊勝無量 福德聚;所有群生溺惡習,皆往無量光佛宮。  
  此頌是教導持誦〈行願讚〉的菩薩行者,當為一切眾生迴向祈願,而說:我已獲得如此殊勝的普賢行願,我已獲得如此殊勝的福德寶藏,但願以此迴向給尚在惡習煩惱中沈溺的一切眾生,都能往生無量光佛的極樂寶宮。

        後記
  
  此讚原於一九九五年元月九日、十日、十一日的三晚,在農禪寺講出前半部分的四十一個頌(即文中所標示之「圓滿七海讚」),由葉翠蘋菩薩根據錄音帶整理 成稿,文字相當清新易讀,可惜當時我對大眾講出之時,比較通俗,也比較淺薄,經我細讀之後,覺得應當再重寫一遍。因此在我於東初禪寺忙碌的日程之中,以一 週的時間,將之分為二十五篇,每篇標示題目,可使眉目分明,一目瞭然。並且,在思想方面有了深度,在組織方面有了密度,在資料方面有了強度。 
  此讚的文字,相當古簡,有些文句,必須細心研讀品味,上下連貫,即自然通達了。因此,這一篇講稿釋義,可以作為《華嚴經》的心要來讀,也可以當作理解《華嚴經》不可思議境界的入門參考,也可以用作研究講演普賢行願法門的初級教材。  
  普賢行願,是「以願導行,以行踐願」,是「以大悲行為立足點,以大弘願為總方向」,大乘佛教徒實踐菩薩行,應當弘揚普賢菩薩的行願法門。一九九七年七月二日記於紐約東初禪寺,姚世莊居士謄稿

        [附錄]

《普賢菩薩行願讚》
──唐 不空 譯──
  
        所有十方世界中,一切三世人師子,我今禮彼盡無餘,皆以清淨身口意。
        身如剎土微塵數,一切如來我悉禮,皆以心意對諸佛,以此普賢行願力。
        於一塵端如塵佛,諸佛佛子坐其中,如是法界盡無餘,我信諸佛悉充滿。
        於彼無盡功德海,以諸音聲功德海,闡揚如來功德時,我常讚歎諸善逝。
        以勝花鬘及塗香,及以伎樂勝傘蓋,一切嚴具皆殊勝,我悉供養諸如來。
        以勝衣服及諸香,末香積聚如須彌,殊勝燈明及燒香,我悉供養諸如來。
  
        所有無上廣大供,我悉勝解諸如來,以普賢行勝解力,我禮供養諸如來。
        我曾所作眾罪業,皆由貪欲瞋恚癡,由身口意亦如是,我皆陳說於一切。
        所有十方群生福,有學無學辟支佛,及諸佛子諸如來,我皆隨喜咸一切。
        所有十方世間燈,以證菩提得無染,我今勸請諸世尊,轉於無上妙法輪。
        所有欲現涅槃者,我皆於彼合掌請,唯願久住剎塵劫,為諸群生利安樂。
        禮拜供養及陳罪,隨喜功德及勸請,我所積集諸功德,悉皆迴向於菩提。
        於諸如來我修學,圓滿普賢行願時,願我供養過去佛,所有現住十方世;
        所有未來速願成,意願圓滿證菩提,所有十方諸剎土,願皆廣大咸清淨。
  
        諸佛咸詣覺樹王,諸佛子等皆充滿,所有十方諸眾生,願皆安樂無眾患。
        一切群生獲法利,願得隨順如意心。我當菩提修行時,於諸趣中憶宿命。
        若諸生中為生滅,我皆常當為出家;戒行無垢恆清淨,常行無缺無孔隙。
        天語龍語夜叉語,鳩槃荼語及人語,所有一切群生語,皆以諸音而說法。
        妙波羅蜜常加行,不於菩提心生迷,所有眾罪及障礙,悉皆滅盡無有餘。
        於業煩惱及魔境,世間道中得解脫;猶如蓮華不著水,亦如日月不著空。
        諸惡趣苦願寂靜,一切群生令安樂;於諸群生行利益,乃至十方諸剎土。
        常行隨順諸眾生,菩提妙行令圓滿。普賢行願我修習,我於未來劫修行。
  
        所有共我同行者,共彼常得咸聚會;於身口業及意業,同一行願而修習。
        所有善友益我者,為我示現普賢行;共彼常得而聚會,於彼皆得無厭心。
        常得面見諸如來,與諸佛子共圍繞,於彼皆興廣供養,皆於未來劫無倦。
        常持諸佛微妙法,皆令光顯菩提行;咸皆清淨普賢行,皆於未來劫修行。
        於諸有中流轉時,福德智慧得無盡;般若方便定解脫,獲得無盡功德藏。
        如一塵端如塵剎,彼中佛剎不思議;佛及佛子坐其中,常見菩提勝妙行。
        如是無量一切方,於一毛端三世量;佛海及與剎土海,我入修行諸劫海。
        於一音聲功德海,一切如來清淨聲;一切群生意樂音,常皆得入佛辯才。
  
        於彼無盡音聲中,一切三世諸如來;當轉理趣妙輪時,以我慧力普能入。
        以一剎那諸未來,我入未來一切劫;三世所有無量劫,剎那能入俱胝劫。
        所有三世人師子,以一剎那我咸見;於彼境界常得入,如幻解脫行威力。
        所有三世妙嚴剎,能現出生一塵端,如是無盡諸方所,能入諸佛嚴剎土。
        所有未來世間燈,彼皆覺悟轉法輪;示現涅槃究竟寂,我皆往詣於世尊。
        以神足力普迅疾,以乘威力普遍門,以行威力等功德,以慈威力普遍行,
        以福威力普端嚴,以智威力無著行,般若方便等持力,菩提威力皆積集。
        皆於業力而清淨,我今摧滅煩惱力,悉能降伏魔羅力,圓滿普賢一切力。
  
        普令清淨剎土海,普能解脫眾生海,悉能觀察諸法海,及以得源於智海,
        普令行海咸清淨,又令願海咸圓滿,諸佛海會咸供養,普賢行劫無疲倦。
        所有三世諸如來,菩提行願眾差別,願我圓滿悉無餘,以普賢行悟菩提。
        諸佛如來有長子,彼名號曰普賢尊;皆以彼慧同妙行,迴向一切諸善根。
        身口意業願清淨,諸行清淨剎土淨,如彼智慧普賢名,願我於今盡同彼。
        普賢行願普端嚴,我行曼殊室利行,於諸未來劫無倦,一切圓滿作無餘。
        所須勝行無能量,所有功德不可量,無量修行而住已,盡知一切彼神通。
        乃至虛空得究竟,眾生無餘究竟然,及業煩惱乃至盡,乃至我願亦皆盡。
  
        若有十方無邊剎,以寶莊嚴施諸佛,天妙人民勝安樂,如剎微塵劫捨施。
        若人於此勝願王,一聞能生勝解心,於勝菩提求渴仰,獲得殊勝前福聚。
        彼得遠離諸惡趣,彼皆遠離諸惡友,速疾得見無量壽,唯憶普賢勝行願。
        得大利益勝壽命,善來為此人生命,如彼普賢大菩薩,彼人不久當獲得。
        所作罪業五無間,由無智慧而所作,彼誦普賢行願時,速疾銷滅得無餘。
        智慧容色及相好,族性品類得成就;於魔外道得難摧,常於三界得供養。
        速疾往詣菩提樹,到彼坐已利有情;覺悟菩提轉法輪,摧伏魔羅并營從。
        若有持此普賢願,讀誦受持及演說;如來具知得果報,得勝菩提勿生疑。
  
        如妙吉祥勇猛智,亦如普賢如是智,我當習學於彼時,一切善根悉迴向;
        一切三世諸如來,以此迴向殊勝願,我皆一切諸善根,悉已迴向普賢行。
        當於臨終捨壽時,一切業障皆得轉,親覩得見無量光,速往彼剎極樂界。
        得到於彼此勝願,悉皆現前得具足,我當圓滿皆無餘,眾生利益於世間。
        於彼佛會甚端嚴,生於殊勝蓮華中;於彼獲得受記莂,親對無量光如來。
        於彼獲得受記已,變化俱胝無量種,廣作有情諸利樂,十方世界以慧力。
        若人誦持普賢願,所有善根而積集;以一剎那得如願,以此群生獲勝願。
        我獲得此普賢行,殊勝無量福德聚;所有群生溺惡習,皆往無量光佛宮。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