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菩薩投身飴餓虎起塔因緣經》
──北涼 法盛 譯──
──北涼 法盛 譯──
如是我聞。一時。佛遊乾陀越國毘沙門波羅大城。於城北山巖蔭下。為國王臣民及天龍八部人非人等。說法教化度人無數。教化垂畢。時。佛微笑口出香光。光有九色遍照諸國。香薰亦爾。時。諸大眾睹光聞香皆大歡喜。時。光明還遶佛七匝復從口入。
爾時。阿難整衣服長跪叉手白佛言。今者。世尊現奇瑞相必有因緣。多所饒益眾生蒙祐。唯願天尊說其因緣。
佛告阿難。如汝所言。諸佛密口凡所現相有大因緣。汝欲聞乎。阿難曰。諾。唯。天中天。佛告阿難。過去九劫時世無佛。有一大國名乾陀摩提。王名乾陀尸利。夫人名曰差摩目佉。太子名曰栴檀摩提。其國廣博豐樂饒人。人壽千五百歲。太子福德。天下太平無偷劫賊。人民和順不相剋伐。太子慈仁聰明智慧。貫練群籍及九十六種道術威儀。靡不通達。少小已來常好布施。於身命財無所遺惜。慈育眾生甚於赤子。大悲普覆平等無二。孝養父母禮儀備舉。
爾時。父王為太子去城不遠造立園觀。其園縱廣面八由旬。列種華果奇禽異鳥清淨嚴好。處處皆有流泉浴池。池中常有優缽羅華缽頭摩華拘物頭華分陀利華。及餘雜種赤白蓮華。孔雀鴻[鵗-巾+孑]鵁鶄鴛鴦遊戲其中。清涼香潔微妙第一。
爾時。太子與群臣百官及后妃婇女。導從前後詣園遊戲。經一七日迴駕還宮。爾時。國界有貧窮孤獨老病百疾。聞太子還悉來在道側。張手向太子。太子見已。即以身瓔珞服飾及金錢銀錢車乘象馬。悉用布施。及至城門無復餘物。貧者猶多恨不周足。太子還宮念諸貧人憂不能食。
王問太子。為何恨也。太子答曰。近出遊觀見諸貧人。夾在路側求索所乏。即以身所有施之。猶不周足。故自愁耳。今欲從大王乞中藏財物周給天下。不審大王賜所願不。王言。國家庫藏防備緩急不宜私用。於是太子所願不果。愁倍於前。太子傍臣名曰闍耶。見太子不食悲感懊惱。長跪叉手白太子言。臣有金錢十千。奉上大天隨意所用。願莫憂貧飲食如先。錢若不足臣當賣身供奉大天。於是闍耶即以金錢十千奉上太子。太子使人持錢出城布施貧人。盡十千數猶不周遍。還白太子金錢已盡。貧者尚多。於是太子即使傍臣料撿私藏。復得金錢十千施諸貧人猶不充足。
太子自念。夫人之苦皆由貧窮求不得苦。今當自賣所愛之身。救彼人苦。令得安樂。思惟是已。却珍寶衣。著凡故服默出宮城。投適他國名裴提舍。自賣身與一婆羅門。得千金錢。以此金錢施諸貧人。
時。婆羅門使奴將車入山斫樵於市賣之。經於多時後復取薪。乃於山中得牛頭栴檀一段重一百斤。時。彼國王本有癩病。醫方咒術不能令差。王便怒曰。用醫何為。夫人百病皆有對治之藥。而我此病何獨不蒙。令收諸醫於市斬刑。時。有一醫叩頭白王言。今王此病對治之藥世間難有。雖有其名未曾見之。王曰。藥名何等。答曰。名牛頭栴檀。王曰。夫人罪福業行不同。自有福人脫有此藥。即教宣令天下。誰有此藥。當分半國從其市之。時。婆羅門喚奴語曰。爾從來賣薪雖獲微直。不如今者富貴之利。國王有病今以半國市牛頭栴檀。汝今可齎此栴檀。往奉大王必得如意。吾當與汝同此樂也。時。奴即持牛頭栴檀奉上國王。
王得之已。磨用塗身癩病即愈。王大歡喜。舉國臣民各蒙慶賴。即召群臣大設施會。放赦囚徒布施貧乏。上下和樂。王使大臣破半宮殿及所領國民金銀珍寶錢財穀帛奴婢車乘象馬牛羊悉皆分半。莊嚴寶車百乘馬騎千匹。作倡伎樂香華幢幡百味飲食迎奴還國。王便請之共坐寶床。作倡伎樂飲食娛樂。王問奴曰。見卿福德威相有殊於世。何緣處賤。願聞其志。奴曰。甚善。卿欲聞者今當說之。如卿所疑。吾本非奴。卿頗曾聞乾陀摩提國王有太子名栴檀摩提好布施不。答曰。數聞但未見耳。曰。吾便是也。
其王聞已倍更敬重。曰。何緣致是。太子曰。吾好布施。盡國財物不足周用。窮者猶多本願不遂。是以捨國自賣身耳。王曰。夫人宿行隨業受報。修善則樂。行惡受苦。非卿所為。非父母與何乃虧國大望處險涉難。如此之事天下少有。必有異見願說其意。太子答曰。吾本發意誓度群生。行諸波羅蜜志求菩提。王曰。善哉。甚大隨喜。太子語王。今以國還卿。唯求一願儻不見違。答曰。所願何等。太子曰。欲得中藏錢財之物。以周給天下貧窮孤老尫羸百病。肆意布施滿五十日。其中功德與卿共之。王曰。甚善。錢財之物隨卿施用。所賞半國是卿功分。吾不敢受。太子曰。善。卿以財施我。我以國奉卿。我好布施。卿之樂國。人物殊姓志欲不同。王曰。此行弘深非吾所及。卿得道時願見濟度。
太子即遣使宣告諸國。若有貧窮孤老尫羸之者。悉令來會。爾時。太子使人開諸庫藏運輦財物於平坦地。布施貧人滿五十日。貧者得富莫不歡喜。
爾時。太子委國去後。群臣驚怖啼哭白王。昨夜忽亡太子不知所在。王聞是語從床而落迷不識人。夫人宮中后妃婇女及臣佐吏民莫不驚怪。悲感懊惱舉聲號叫。奔出四向追覓太子。時。王夫人懼失太子忽忽如狂。即與妃后褰裳被髮奔走出城。東西馳逐尋覓太子。王恐夫人念子懊惱或能致命。即與群臣嚴駕出城。追覓夫人并太子消息。去國十里於空澤草中。乃見夫人從數宮女。搥胸啼哭頭亂目腫。披百草叢求覓太子。其王見已更增悲結。前捉夫人手。啼淚交流諫夫人曰。吾子福德慈孝。布施與物無怨。盡以財物布施天下猶不周足。常懷悔恨無物施用。子今密去。必投他國求財布施。或自賣身賙給貧乏。且共還宮勿大憂愁。吾今當遣使到諸國中。訪問消息。必得子還。夫人罵曰。由王慳貪護惜錢財。不愛念子。今寧可以錢財為子身不。王曰。吾失在先。今悔何及。且共還宮保不失子。今當躬身四出求索要得子還。夫人垂淚曰。今失我子用生何為。寧死於此不空還也。我觀子身不知飢渴。雖遭病苦不以為患。今還守空何所恃怙。
於是。太子后妃被髮亂頭號天叩地。四望顧視不見太子。號天叩頭飲淚而言。天地日月父母靈神。若我有罪今悉懺悔。願與我大夫早得相見。於是國王強牽夫人及太子后妃。載車還宮。太子爾時遙在他國。兩目手足三反𥌎(目+需)動。心中愁怖似有忘失。即辭彼王還歸本國。王令傍臣莊嚴寶車百乘馬騎千匹。金錢十千銀錢十萬。王有五百大臣人。以金錢十千銀錢十萬。以贈送太子。王與群臣十千萬人。送太子到國界頭。施設大會歡喜相謝。於是別去。
太子惟曰。從小已來足不妄動目不妄𥌎。吾前出國不辭父母。必是父母及國臣民。恐失我故憂愁苦惱。今當速去令知消息。又復惟曰。道途曠遠不可卒到。恐我父母哀念情重或喪身命。當作何方令消息速達。時。有烏鳥善能人語。白太子言。仁德至重恩潤普及。何憂不辦。欲何所為吾當助之。太子答曰。欲託一事願見不違。烏曰。奉命。太子曰。煩卿送書與我父王。烏曰。宜急今正是時。太子作書以授與烏。烏口銜書飛到本國。以書置王前。王披書讀。知太子消息。甚大歡喜。即起入宮語夫人曰。如我語卿知不失子。不過數日必得見子。夫人聞已如死還穌。拍手稱善。曰。令一切天下安隱快樂。所願皆得壽命無量。
爾時。國中群臣豪族男女大小。聞太子還皆稱萬歲。王即與群臣數千萬人。嚴駕導從出迎太子。道路相逢。太子見父即下寶車。前接足禮啟父王曰。子道不孝枉屈尊神。驚動國界幸蒙原恕。王曰。甚善。父子相見悲喜交集。迴駕還宮。舉國民庶莫不歡喜。遠方諸國貧窮乞人。聞太子還多得錢財。皆從遠來詣太子乞。太子使人擔輦錢物。於大路頭平坦空地施諸貧人。一年之中日日不絕。四方來者皆得如意。
爾時。父王與諸大臣語太子曰。從今已往國藏珍寶。隨所須用莫自疑難。夫施之德遠近所重。冤敵惡人聞太子功德者。自然修善。
爾時。有五通神仙道士名曰勇猛。與五百弟子在此山上大巖窟中。修禪行道志求菩提欲度眾苦。教化天下皆令修善。爾時。太子栴檀摩提齎持種種百味飲食。上山供養諸仙道人。
於時。仙師咒願太子因為說法。太子心喜志樂無為。不欲還國。顧惟宮室生地獄想。妻子眷屬生杻械想。觀五欲樂為地獄想。思惟是已。即解瓔珞嚴身上服。及車馬人從悉付傍臣遣令還國。於是。太子披鹿皮衣留住山中。從師學道攢尋道術。
時。太子傍臣還國白王。太子上山供養仙人。留彼學道不肯還宮。經書咒術悉令通達。自要不還。王曰。一何苦哉。世人得子以致歡樂。憑賴老時益國除患。吾得此子常懷憂苦。不欲富貴不親眷屬。此之惱子何道之有。即召群臣共論此事。諸臣曰。太子好道不貪世榮。志樂無為既不還國。非可如何。王宜遣使審定其意。必不還者當量其宜。王即遣使往問太子。吾今待子如渴思飲。停留山中不還何意。今夫人后妃揮淚望途。悲號懊惱不自任處。夫子道安親不宜苦逆。隨使必還。使者受命旨曰如是。太子答曰。萬物無常形不久存。室家歡娛離別則苦。姓命由天不得自在。無常對至。雖有父子不能相救。今求無為欲度眾苦。得道之日先度父母。今此處不遠。亦當時往奉覲目下。此志已定。王宜更計續立國嗣。還信白王。具說上事。王即召集群臣。更立太子。
時。王夫人與太子后妃婇女營從。齎持太子衣服嚴身之具。及種種甘果飲食香華伎樂。導從前後上山。到太子處飯諸仙眾。因迎太子。夫人曰。夫種穀防飢掘井待渴。立郭防賊養子侍老。汝今不還國者吾命不全。太子長跪白夫人曰。捨家處山改形易服。如唾出口不中食用。閑居道士於國無施。理分已定非可改移。寧碎身於此終不還也。願母時還尋爾修覲。
於是夫人及太子后妃。見太子至意堅固無有還意。悲哭懊惱隨路而歸。於時。國王唯望夫人得太子還。與諸群臣出城迎待。唯見夫人與太子后妃。被髮亂頭搥胸號叫隨路空歸。王益不樂。群臣萬眾莫不啼淚。回駕還宮。於是。國王諫謝夫人及太子妻。吾子好道世間難有。慈育普濟莫不蒙恩。此國之寶非凡器也。今樂居山以修其志。但令安隱時復相見。今且與子相去不遠。餉致飲食消息往來可以自慰。
於是。夫人得王諫已憂情小歇。時時遣人齎持飲食。及諸甘果種種美饍。往到山中供養太子。如是多年。太子亦時時下來問訊父母。仍復還山修道。其山下有絕崖深谷。底有一虎母新產七子。時天降大雪。虎母抱子已經多日不得求食。懼子凍死守餓護子。雪落不息母子飢困喪命不久。虎母既為飢火所逼還欲噉子。時。山上諸仙道士見是事已。更相勸曰。誰能捨身救濟眾生。今正是時。太子聞已唱曰。善哉。吾願果矣。往到崖頭下向望視。見虎母抱子為雪所覆。生大悲心。立住山頭寂然入定。即得清淨無生法忍。觀見過去無數劫事。未來亦爾。
即還白師及五百同學。吾今捨身。願各隨喜。師曰。學道日淺知見未廣。何忽自夭捨所愛身。太子答曰。吾昔有願應捨千身。前已曾捨九百九十九身。今日所捨足滿千身。是故捨耳。願師隨喜。師曰。卿志願高妙無能及者。必先得道。勿復見遺。太子辭師而去。
於是。大師與五百神仙道士涕淚滿目。送太子到山崖頭。時。有富蘭長者。將從男女五百人。齎持食飲上山供養。見太子捨身悲感啼哭。亦隨太子至山崖頭。
於是。太子在眾人前發大誓願。我今捨身救眾生命。所有功德速成菩提。得金剛身常樂我淨無為法身。未度者令度。未解者令解。未安者令安。我今此身無常苦惱眾毒所集。此身不淨九孔盈流。四大毒蛇之所蜇螫。五拔刀賊追遂傷害。如此身者為無反復。甘饍美味及五欲樂供養此身。命終之後無善報恩。反墮地獄受無量苦。夫人身者。唯應令苦不得與樂。
太子種種呵責其身諸過咎已。又發誓言。今我以肉血救彼餓虎。餘舍利骨。我父母後時必為起塔。令一切眾生身諸病苦宿罪因緣。湯藥針灸不得差者。來我塔處至心供養。隨病輕重不過百日必得除愈。若實不虛者。諸天降雨香華。諸天應聲雨曼陀羅華。地皆振動。
太子即解鹿皮之衣以纏頭目。合手投身虎前。於是虎母得食菩薩肉。母子俱活。時。崖頭諸人下向望視。見太子為虎所噉。骨肉狼藉。悲號大叫聲動山中。或有搥胸自撲宛轉臥地。或有禪思。或有叩頭懺悔太子。爾時。首陀會諸天及天帝釋四天王等。日月諸天數千萬眾。皆發無上菩提之心。作倡伎樂燒香散華曼陀羅華供養太子。而唱是言。善哉摩訶薩埵。從是不久當坐道場。如是三唱已各還天宮。五百仙人皆發無上正真道意。神仙大師得無生忍。
王及夫人明日遣使齎持飲食上山餉太子。到常住石室。唯見臥具鹿皮衣傘蓋缽盂錫杖水瓶澡罐悉在室中。不見太子。周遍問人無有應者。唯見仙人十十五五相向啼泣到大師所。唯見仙師以手拄頰。涕淚滿目呻吟而坐。周匝推問無有應對。使者怖懼即以飲食施諸仙士。走還白夫人具說上事。夫人曰。不見我子見諸仙不。答曰。但見仙士十十五五相向泣涕。夫人曰。禍哉。吾子死矣。搥胸大叫奔走詣王。王聞是已從床而落迷不知人。群臣萬眾來集王側叩頭諫曰。太子在山未審虛實。何為哀慟。願王小息。
於是王及夫人后妃婇女臣佐吏民褰裳徒跣奔走上山。爾時。者長富蘭亦逆來告王曰。太子昨日投身巖下。以肉飴虎。今唯餘骨狼藉在地。
於是。長者即引導王到太子屍處。王及夫人后妃婇女群臣吏民。舉聲悲哭振動山谷。王與夫人伏大子屍上。心肝斷絕悶不識人。妃前扶頭理太子髮。心肝摧碎啼哭聲。曰。一何薄命生亡我尊。今日永絕不復得見。寧使我身碎如塵粉。不令我天奄忽如今。太子已死我用活為。時。群臣白王。太子布施誓度群生。無常殺鬼所侵奪也。及未臭爛宜設供養。即收骸骨出山谷口。於平坦地積栴檀香薪及種種香木。諸香蘇油繒蓋幢幡以用闍維太子。收取舍利以寶器盛之。即於其中起七寶塔。種種寶物而莊挍之。其塔四面縱廣十里。列種種華果流泉浴池端嚴淨潔。王常令四部伎人。晝夜供養娛樂此塔。
佛告阿難。時太子者我身是。時父王者即今我父閱頭檀是。時夫人者母摩耶是。爾時后妃者今瞿夷是。時大臣闍耶者阿難是。爾時山上神仙大師者彌勒是也。裴提舍王者難陀是也。時婆羅門者羅雲是也。彌勒菩薩從昔已來常是我師。以吾布施不惜身命救眾生故。超越師前懸挍九劫。今致得佛濟度無極。
佛說是時。天龍及人八萬四千。皆發無上平等道意。八千比丘漏盡結解得應真道。王與群臣天龍鬼神聞佛所說。皆大歡喜禮佛而去。
* * * * * * *
[丹鄉本續有]:
爾時國王聞佛說已。即於是處起立大塔。名為菩薩投身餓虎塔。今現在。塔東面山下有僧房講堂精舍。常有五千眾僧四事供養法盛。爾時。見諸國中有人癩病及顛狂聾盲手腳躃跛。及種種疾病。悉來就此塔。燒香然燈香埿塗地修治掃灑。并叩頭懺悔。百病皆愈。前來差者便去。後來輒爾。常有百餘人。不問貴賤皆爾。終無絕時。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