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23日 星期一

《相續解脫地波羅蜜了義經》

《相續解脫地波羅蜜了義經》
──宋 求那跋陀羅 譯──

  如相續解脫經說。觀世音菩薩白佛言。世尊。菩薩有十地。所謂歡喜地離垢地明地焰地難勝地現前地遠行地不動地善慧地法雲地。佛地第十一。此諸地幾種清淨攝。為有幾分。
        佛告觀世音菩薩。有四種清淨十一分攝此諸地。觀世音。悕望清淨攝初地。增上戒淨攝第二地。增上心清淨攝第三地。增上慧淨增上上上妙淨攝第四地。乃至佛地。是四種淨攝彼諸地。云何十一分。觀世音。解行地菩薩有十法行。善修習菩薩解脫忍。度此地已。菩薩超升離生彼分滿足。而未能於微細犯戒行正知住。此則分不滿足。為滿足故方便進求到已滿足。而未能具足世俗三昧正受。及滿足聞持陀羅尼。此則分不滿足。為滿足故方便進求到已滿足。而未能如所得菩提分法數數修習。亦未能捨正受法愛心。此則分不滿足。為滿足故方便進求到已滿足。而未能觀察真諦。不能捨一向背生死向涅槃意。行方便攝修菩提分法。此則分不滿足。為滿足故方便進求到已滿足。而未能現前觀諸行生。多住厭離多住無相。此則分不滿足。為滿足故方便進求到已滿足。而未能多住不斷無間無相思惟。此則分不滿足。為滿足故方便進求到已滿足。而未能捨離無相有行及得相力。此則分不滿足。為滿足故方便進求到已滿足。而未能究竟分別眾相分別諸名。一切種說法得自在。此則分不滿足。為滿足故方便進求到已滿足。而未能受得滿足法身。此則分不滿足。為滿足故方便進求到已滿足。而未能得一切爾焰無礙無障知見。此則分不滿足。為滿足故方便進求到已滿足。彼分滿足故一切分滿足。觀世音。是名四種清淨十一種分攝一切諸地。
  觀世音白佛言。世尊。何故初地名歡喜地。乃至佛地名為佛地。佛告觀世音。出升大義得出世間心勝妙歡喜故。初地名歡喜地。離一切細微犯戒故。第二地名離垢地。彼三昧聞持依無量智光明故。第三地名明地。以智火焰燒諸煩惱。修習菩提分法故。第四地名焰地。彼方便修習諸菩提分法。艱難勤苦而得自在故。第五地名難勝地。現前觀察諸行生及多相思惟故。第六地名現前地。不斷無間無相思惟遠入近清淨地故。第七地名遠行地。無相無開發相煩惱不行不動故。第八地名不動地。一切種說法自在得無過廣大智故。第九地名善慧地。如虛空等過惡。以如大雲法身周遍覆故。第十地名法雲地。細微煩惱爾焰障斷。得無礙無障爾焰一切種覺故。第十一地名佛地。
  觀世音白佛言。世尊。此諸地有幾種愚。幾種所治過。佛告觀世音。有二十二種愚。十一種所治過。初地眾生及法計著愚。惡趣煩惱愚。彼即所治過。第二地微細犯戒行愚。種種業趣愚。彼即所治過。第三地欲愛愚。滿足聞持愚。彼即所治過。第四地正受愛愚及法愛愚。彼即所治過。第五地一向生死向背思惟愚。一向涅槃向背思惟愚。彼即所治過。第六地現前觀察諸行生愚多行相愚。彼即所治過。第七地微細相行愚。一向無相思惟方便行愚。彼即所治過。第八地無相無開發愚相自在愚。彼即所治過。第九地無量說法。無量法字句上上智慧。樂說總持自在愚樂說自在愚。彼即所治過。第十地大神通愚。入微細秘密愚。彼即所治過。佛地一切爾焰微細正受愚障礙愚。彼即所治過。觀世音。是名二十二愚十一種所治過。於彼諸地建立。不與無上菩提相應。觀世音白佛言。奇哉。世尊。無上菩提大利大果。彼諸菩薩破大癡網度大罪過。得無上菩提。
  觀世音白佛言。世尊。於此諸地建立幾種殊勝。佛告觀世音。有八事。謂悕望清淨。心清淨。悲清淨。波羅蜜清淨。見佛供養清淨。成熟眾生清淨。生清淨。力清淨。觀世音。於初地中增悕望清淨。乃至力清淨。乃至上上地。乃至佛地增悕望清淨。乃至力清淨。當知彼是清淨。彼佛地中唯除生清淨。從初地至上上地彼功德等。當知自地功德殊勝一切菩薩地。是有上功德。唯如來地功德無上。
  觀世音白佛言。世尊。以何等故。菩薩於一切有生最勝。佛告觀世音。有四種。謂快淨善根等集故。隨智慧取故。慈悲救一切眾生故。自離染污亦令他離故。
  觀世音白佛言。世尊。菩薩何故發妙願勝願名力願。佛告觀世音。有四事。彼菩薩巧住涅槃樂。及堪能疾得舍疾得。及樂住無所因無所為。久受眾苦為眾生故發願。是故。妙願勝願名力願。
  觀世音白佛言。世尊。菩薩學有幾事。佛告觀世音。菩薩學有六事。所謂六波羅蜜。檀波羅蜜乃至般若波羅蜜。
        觀世音白佛言。世尊。此六學事。幾增上戒學。幾增上心學。幾增上慧學。佛告觀世音。施戒忍此三事。是增上戒學。禪是增上心學。慧是增上慧學。精進通一切。
  觀世音白佛言。世尊。此六事幾是福德眾具幾是智慧眾具。佛告觀世音。增上戒學是福德眾具。增上慧學是智慧眾具。禪及精進通一切。
  觀世音白佛言。世尊。菩薩於此六學事云何學。佛告觀世音。有五種與波羅蜜相應。謂說正法菩薩藏先極信解。於彼行十法行。聞思修慧隨護菩提心。習近善知識。方便修學無間善業。
        觀世音白佛言。世尊。何故此諸學事六種施設。佛告觀世音。有二事。一者攝取眾生。二者對治煩惱。彼三學攝取眾生三學對治煩惱。菩薩布施眾具。眾具饒益攝取眾生。菩薩持戒不行惱害亦不恐迫。無畏饒益攝取眾生。菩薩忍辱。於彼惱害逼迫恐怖。堪忍饒益攝取眾生。以此三學攝取眾生。以勤精進折伏煩惱。生斷煩惱修學善業。修學善業不為一切煩惱所動。以禪伏煩惱。以慧斷諸使。以此三學對治煩惱。
  觀世音白佛言。世尊。何故施設餘四波羅蜜。佛告觀世音。此等是六波羅蜜伴故。彼三波羅蜜攝取眾生。菩薩攝事方便善業建立。是故。我說方便波羅蜜是三波羅蜜伴。復次。觀世音菩薩。現法多行煩惱。不能堪任常修習忍。貪樂下界故。悕望羸劣不能內一其心。及菩薩藏聞緣修習。不能開引出世間慧。受行少福。願未來世煩惱微薄。是願波羅蜜煩惱薄已能勤精進。是故。我說願波羅蜜是精進波羅蜜伴。親近善知識聽聞善法。內正思惟。轉劣悕望得力悕望。殊勝上界能內一心。是故。我說力波羅蜜是禪波羅蜜伴。於菩薩藏聞緣修禪。是智波羅蜜堪能開引出世間慧。是故。我說智波羅蜜是般若波羅蜜伴。
        觀世音菩薩白佛言。世尊。何故六波羅蜜作如是次第說。佛告觀世音。彼上上招引依故。菩薩棄捨身財受持淨戒。護戒故忍。忍已精進。進已能禪。禪具足已得出世間慧。
        觀世音白佛言。世尊。彼諸波羅蜜有幾種分別。佛告觀世音。各有三種。檀波羅蜜三種者。謂法施財施無畏施。屍波羅蜜三種者。謂轉捨不善戒。轉生善戒。轉利眾生戒。羼提波羅蜜三種者。謂不饒益忍。安苦忍觀法忍。毗梨耶波羅蜜三種者。謂弘誓精進。善方便精進。利眾生精進。禪波羅蜜三種者。謂離妄想寂靜煩惱苦對治樂住禪。開引功德禪。開引利眾生禪。般若波羅蜜三種者。謂世諦緣。第一義諦緣。利眾生緣。
  觀世音白佛言。世尊。何以故此諸波羅蜜名波羅蜜。佛告觀世音。有五種。一者無礙。二者無顧。三者無過。四者無妄想。五者迴向。無礙者。謂於波羅蜜相違事不染著。無顧者。謂於波羅蜜果報及現世利心不繫縛。無過者。謂於諸波羅蜜離雜染污無方便法。無妄想者。謂於諸波羅蜜。不如言說計著自相。迴向者。謂此諸波羅蜜已作已長養。為求無上大菩提果。
  觀世音白佛言。世尊。何等為違波羅蜜事。佛告觀世音。當知有六事。一者欲樂錢財。自在增上主。自見安樂功德福利。二者隨其所欲縱身口意。三者於他輕慢心不堪忍。四者於諸善法不勤方便。五者習近世間雜亂眾事見聞覺識。六者世間戲論作福利見。
        觀世音白佛言。世尊。此諸波羅蜜有何果報。佛告觀世音。彼亦有六種。一者大財。二者善趣。三者無怨。四者不壞。五者多喜樂眾生增上主。六者不害自身有大堪能。
  觀世音白佛言。世尊。此諸波羅蜜有何染污法雜。佛告觀世音。當知有四種。一者無悲方便。二者不正思惟方便。三者不常方便。四者不頓方便。不正思惟方便者。於此諸波羅蜜。餘波羅蜜雜亂修習。
  觀世音白佛言。世尊。云何非方便。佛告觀世音。於此諸波羅蜜已作長養。攝取眾生。少財饒益心則歡喜。不令眾生覺悟不善。安立善處。是名非方便。所以者何。此非菩薩饒益眾生。如不淨物若多若少。無有方便能令其香。如是諸行性苦眾生。非少利饒益能令安樂第一。攝取者安立善處。
  觀世音白佛言。世尊。此諸波羅蜜有幾種清淨。佛告觀世音。我不說此諸波羅蜜。離彼五種更有清淨。然我今日即於彼事總別分別。總說者。一切波羅蜜清淨。當知有七種。何等為七。謂菩薩於此法不求人知。於此法不執著。見於此菩提乘法不生疑惑。若是若非不自舉不下他。不高不放逸。不以少劣生知足想。不於此法起慳嫉心。今當別相說波羅蜜淨。當知七種。何等為七。謂菩薩於我所說七種淨施受持修行。施物清淨。清淨施。戒清淨。見清淨。心清淨。語清淨。智清淨。垢清淨。清淨施。是七種名檀波羅蜜淨。謂菩薩善製一切種律儀戒。善於出罪戒。彼恆戒。堅固戒。常作戒。常轉戒。受學戒。是七種名屍波羅蜜淨。謂菩薩自依業報。於一切不饒益事心不嗔恨。若罵若嗔若打若諍。諸不饒益悉不反報。於諸怨憎心不懷結。若彼求悔虛受無礙。若他觸犯不望懺謝。如法哀受無畏無求。常行饒益心不廢舍。是七種名羼提波羅蜜淨。謂菩薩善知平等精進。不以精進自舉下人。於諸善法專著精進。堪能堅固不捨。是七種名毗梨耶波羅蜜淨。謂菩薩善入無相三昧禪。滿足三昧禪。戒俱三昧禪。大三昧禪。無依三昧禪。善修治三昧禪。於菩薩藏聞緣修習無量三昧禪。是七種名禪波羅蜜淨。謂菩薩建立及謗二俱捨離。中道慧出。即以彼慧解脫門義如實了知。空無相無作三脫門自性義如實了知。若妄想。若緣起。若成。此三種自性離自性義。如實了知。若相。若因緣。若第一義。此三種離自性及世諦義如實了知。五明處第一義諦義如實了知。多住七種如不妄想。離虛偽一度門。起無量下地法緣。觀法次法向是七種。名般若波羅蜜淨。
  觀世音白佛言。世尊。彼五種各有何業。佛告觀世音。當知有五業。菩薩無閡者。現法波羅蜜。常頓方便不放逸。無顧者。攝受未來不放逸因。無過者。修滿淨波羅蜜。無妄想者。彼巧方便疾滿足波羅蜜。迴向者。於一切生常得善受果報無盡波羅蜜。乃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觀世音白佛言。世尊。此諸波羅蜜何者最勝。佛告觀世音。謂無礙無顧迴向。何者不染污。謂無過無妄想。何者熾燃。謂不計數。何者不動。謂入不退法地。何者快淨。謂住十地求佛地。
  觀世音白佛言。世尊。何故菩薩常得無盡波羅蜜受果報及無盡波羅蜜。佛告觀世音。展轉相依舍修習故。
  觀世音白佛言。世尊。何故菩薩深樂波羅蜜受果報。佛告觀世音。菩薩有五事。一者諸波羅蜜增上喜樂真實因。二者攝取自他因。三者來世受果報因。四者離煩惱事。五者不住惡趣。
        觀世音白佛言。世尊。此諸波羅蜜各有何德力。佛告觀世音。當知各有四種。一者菩薩修諸波羅蜜時。捨離慳貪犯戒懈怠亂心諸見。二者為無上菩提真實眾具。三者於現法中攝取自他。四者於未來世。得廣大無盡受果報。
  觀世音白佛言。世尊。此諸波羅蜜何因何果何義。佛告觀世音。此諸波羅蜜。悲為因。受報攝眾生為果。滿足大菩提為大義。
  觀世音白佛言。世尊。若菩薩有無盡財及有悲心者。何故世間有貧窮眾生。佛告觀世音。此是眾生自業過耳。若異者他常為作。彼則應有無盡之財。世間何有貧窮眾生。若然者。眾生作惡不應為障。觀世音。譬如餓鬼為渴所逼唯見空壑。非彼海過。但彼餓鬼自業過耳。如彼大海無有過咎。菩薩無過亦復如是。如彼餓鬼自業果報。眾生業報亦復如是。
        觀世音白佛言。世尊。一切諸法悉無自性。菩薩以何等波羅蜜取。佛告觀世音。般若波羅蜜。觀世音白佛言。世尊。般若波羅蜜取無自性者。何故不取自性。佛告觀世音。我不說無自性取無自性。然無自性無字自知。彼不能離字說而說。以是故。離自性取離自性。
  觀世音白佛言。世尊。所說波羅蜜上波羅蜜大波羅蜜。何等為波羅蜜。何等為上波羅蜜。何等為大波羅蜜。佛告觀世音菩薩。於無量時修習檀等。善法成就而煩惱亦行而能降伏。非彼所勝。謂解行地軟中解轉名波羅蜜。复無量時修如是等。善法成就煩惱亦行。而能斷煩惱。非彼所勝。謂從初地起名上波羅蜜。复無量時修如是等。善法成就。一切煩惱一切不行。謂第八地起是名大波羅蜜。
  觀世音白佛言。世尊。此諸地幾種煩惱使。佛告觀世音。有三種。一者害伴謂五地。觀世音。不俱生煩惱行。俱生煩惱行伴(丹鄉本有彼)爾時無。是故名害伴。二者羸使。謂六地七地細微行修。抑止不行三者細微使。謂第八地彼上上。一切煩惱一切不行。及爾焰障依少故。
  觀世音白佛言。世尊。菩薩幾種過斷名斷彼使。佛告觀世音。有三種。初皮過斷。第二膚過斷。第三骨過斷。離一切使者。我說唯佛地。
  觀世音白佛言。世尊。菩薩幾阿僧祇劫斷彼諸過。佛告觀世音。有三無量。或剎那。羅婆摩睺妒路。半時一時日夜。半月一月離兜。(三月為一節。一節名離兜)
  觀世音白佛言。世尊。此諸地菩薩煩惱起。有何相何過何德。佛告觀世音。不染污相。所以者何。謂菩薩於初地入一切法界。彼知煩惱起非不知。是故名不染污相。不能令自身生苦故無過。為眾生界作離苦因。故菩薩起煩惱有無量功德。觀世音白佛言。奇哉。世尊。乃至大義菩提令諸菩薩起煩惱。勝一切眾生聲聞緣覺善根功德。況餘功德。
  觀世音白佛言。世尊。世尊所說。聲聞乘及大乘即是一乘。有何義。佛告觀世音。我說聲聞乘法。所謂五陰內六入外六入。如是等我說即是大乘一法界一道。是故。我不說有種種乘。而彼如所說義而起妄想。或建立或誹謗說種種乘。彼見相違各各諍論故作是說。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說種種自性  是皆同一道
  下劣上妙乘  無有種種異
  如說隨妄想  建立或誹謗
  彼見義相違  愚惑種種解
  地攝想所治  勝生及願學
  此說大乘道  勤修速成佛
  
  爾時。觀世音菩薩白佛言。世尊。相續解脫經中。此經何名云何奉持。佛告觀世音。此經名地波羅蜜了義說。如是奉持。
        說是地波羅蜜了義說時。七萬五千菩薩得大乘光三昧。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