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10日 星期五

[名相]有


有:

bhāva)是十二因緣之一,意指有情存在於三界當中之狀態,有持續的意思。說一切有部將其分成四個相續階段,稱為四有。
佛教中的有可以看成生命從生到死之間的持續狀態,故在死亡至再生之間的形態稱為「中有」。
《大智度論》卷第十二說:「有有三種。一者相待有。二者假名有。三者法有。相待者如長短彼此等。實無長短亦無彼此。以相待故有名。長因短有短亦因長。彼亦因此此亦因彼。若在物東則以為西。在西則以為東。一物未異而有東西之別。此皆有名而無實也。如是等名為相待有。是中無實法。不如色香味觸等。假名有者。如酪有色香味觸四事。因緣合故假名為酪。雖有不同因緣法有。雖無亦不如兔角龜毛無。但以因緣合故假名有。酪疊亦如是。」
「十二因緣」第十的「有」(Bhava),為「存在」,就是三界中的五蘊身。造業必有果報,一生造作諸業因而招感未來果報之種子,有「因」故有「果」,只不過在此世這個「業識」變成了「業因」,必須在來世去接受果報,這「業果」就稱為「有」。〈俱舍論〉說:「因馳求故,積集能牽當有果業,此位名有。」故果報之「色身」(五蘊身)亦稱為「有」。也因此,從此生的五蘊身敗壞死亡,到另一期生命出現之間的中間過渡期,稱為「中有」,亦稱「中陰」(Antarā bhava)。因為「有」就是「色受想行識」等「五蘊」,故「中有」也稱「中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