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川北大藏寺 祈竹仁波切 ──
衲出生在四川北部嘉絨藏區,小時候在大藏寺參學,後來就去了拉薩色拉寺,接著又去了印度色拉寺。衲在色拉寺學成畢業以後,每年都去一個地方朝聖。這次是去普陀山朝聖路過這裏。衲很高興有這個機緣和大家解釋、交流,也很樂意談談藏傳佛教和漢傳佛教的分別,以及大眾對密法的常見誤解。
藏傳佛教主要有四大教派。衲屬於西藏很出名的宗喀巴祖師所創辦的教派。四大教派雖然見解略有點不同,但互相承認大家都是本師釋迦牟尼佛的教法。
出家人有小乘佛教和大乘佛教之分,其意義不同,但我們切不可輕視小乘佛教。小乘佛教的出家人守戒是很好的,我們不要自命是大乘佛教徒就看不起他們。我們大乘佛教徒在戒律方面應該向他們學習,打好根基,就像打好地基一樣。如果拋開戒律而空談甚麼出離心、菩提心,那是癡人說夢。不持戒的話,其他甚麼都只是空談而已。
藏傳佛教的修法次第,第一是修皈依,即依止三寶的心,以及四聖諦、十二因緣、輪迴、業果等佛學知識。修行開始要慢慢將這些掌握。如果是出家人,這部份內容更加重要,一定要完全清楚並且實修。這是因為,出家人在受具足戒時,是否得戒並非看儀式本身如何,而取決於心裏是不是真的升起了出離心。甚麼是出離心?最簡單的解釋就是體悟六道輪迴的本性是苦,來來去去都是苦,所以我們生出厭離六道輪迴的心,然後發大願脫出六道輪迴、解脫六道輪迴。這是最濃縮的出離心定義。那麼,怎樣才能生起圓滿的出離心呢?一方面要有堅定的皈依、依止三寶的心,另一方面還要對四聖諦——苦、集、滅、道——有一定的瞭解,瞭解了十二因緣,知道了六道輪迴的苦、三惡道的苦,對於怎樣解脫有一定的認識和感受,才能去修,通過修行,才能生起出離心。有些出家人沒有出離心,他們外表上是出家人,但心裏並沒有出家,這就好像假出家,例如有些人看到出家會有人供養,他們因為失業而出家。如果僅僅是形式上參加了出家儀式,心裏卻沒有出離心,就是身出家而心沒出家,這不能算是真正的、圓滿的出家。
小乘佛教徒所修行的目標是生起出離心,而只有生起真正圓滿的出離心,以後我們才能有根器與能力去修菩提心。菩提心是大乘佛教的不共法門。所謂「不共」,就是說這不是大乘、小乘所共通的。出離心是大乘、小乘共通的法門,菩提心則是只有大乘才修行的項目。大乘與小乘在發心、修行的動機方面分別很大。如果缺乏出離心而修菩提心,發出的菩提心不可能是堅定的、真正的菩提心。因為,沒有出離心就沒有平等心,而兼具出離心和平等心才可能發慈悲心,然後才可能生出菩提心。這個次第是一步一步修上去的,沒有出離心,就沒有可能有真正圓滿的平等心。沒有圓滿的平等心,我們的慈悲心就只是對我們的親人、對我們看得順眼的人慈悲,而不是對所有眾生都同樣慈悲。
我們的世界常常遇到不同的問題,國家跟國家之間有戰爭,人與人之間有爭鬥,即使是一家人也常常爭吵,這些紛爭是從哪裏來的?就是因為人們沒有平等心。有了平等心,自然就沒有這些問題。因為沒有平等心,人往往就從「我」的觀念出發,總想著這些東西是我的,都要為自己爭取利益,這樣就出現種種紛爭。如果沒有以自我為中心的觀念,這些問題是不可能發生的,國家和國家之間不可能打仗,人和人之間也不可能爭吵。有了平等的慈悲心,對一切眾生才能平等對待。依靠小乘部份的佛法,包括思維十二因緣、三惡道苦、人身難得、生死無常等等,能夠修出圓滿的出離心,進一步生出平等心。這就是說在我們心中視一隻螞蟻、一條蟲和其他所有眾生,包括我們的親友、陌生人甚至敵人一律平等,這才是真正的平等心。如果已經修出圓滿的出離心和平等心,我們的意念就會變的很平衡、很穩定,我們就能有一個不動的、堅定的意念。
小乘的發心和大乘發心是兩回事。小乘佛教修行的最終目的是息滅自己的煩惱和痛苦,但大乘佛法就沒有提到息滅自己的煩惱和痛苦,而是著眼於怎樣去利益其他眾生。這個心念、目的、目標完全不同於小乘佛教。
世界上每一個人、每一個生命都有個共通點,就是要得到幸福和快樂。但如果要得到幸福得到快樂,就必須有得到福報的因,即善因。如果我們沒有善心,也不積集可以得到福報的善因,就完全沒有可能碰上好的運氣,獲得好的福報。所以說大乘人要先修小乘部份的出離心,有這樣的機緣再修菩提心,菩提心修圓滿了,真正發起菩提心的話,若有興趣才有可能修金剛乘的佛法,即密法。如果沒有修出離心,也沒有修菩提心,貿然修密法不會有甚麼利益,也不會有任何好處。
如果我們要學佛,就必須依照本師釋迦牟尼佛所教我們的順序去做。佛陀教我們先修大乘小乘共通的教法,如戒律、皈依等等,和大乘顯部的法,然後才能修密法。佛陀從來沒有教我們隨便去選修一部份,而是教導按先後次第去修。而且如果要修密法,戒律方面是很重要的。不管你是出家人還是在家人,修密法都有嚴格規定和要求。
戒律方面,我們知道有不同的種類,出家人和在家人各有不同的戒條,而且有分高低,比如居士所受的五戒、菩薩戒、密戒都是不同程度的戒條,密戒比菩薩戒更嚴重,而菩薩戒比居士五戒更加嚴重。我們受戒也必須按照次第,先從小乘部和大乘部的共通法門開始,先修皈依學處、五戒。對出家人而言,如果修密法,最好同時受小乘的具足戒、大乘的菩薩戒和密戒。同時守三種戒,然後修密,是最上乘、最如法的。
對居士而言,如果修密法,在受戒方面也有次第,比如先受五戒,持得好的話,再求大乘的菩薩戒,然後再求密戒、修密法。戒條從低到高,程度不同,一套比一套更加嚴格,也更加嚴重,對自己的要求越來越高,需要我們越來越認真、盡我們所能去守持。如果我們說自己是修密法的人,最好先觀察一下自己是不是能守這些戒條。剛才說過,還沒成就出離心菩提心的話,去修密法是沒有可能的。
所以,如果我們對密法有興趣,應當先修出離心,再修菩提心,修完就是真正發起菩提心的人。那樣之後,我們才有資格去想一想,自己到底是否適合修密法。如果覺得夠資格,還要先看一看密戒的戒條是否能守持。如果都能做到的話,自己又有根器和能力去修的話,再去找一個有資格的傳承師父求法,請上師觀察自己宜修密部的哪一種法門。
依照印度的傳統,觀察自己是不是修學密法的根器,要用六年時間。弟子先要找到可以傳授密法的師父,然後在他身邊觀察三年,觀察師父是不是真的有傳承、是不是具足慈心和悲心,觀察三年後認為可以了,才決定拜師。接下來三年,師父就要觀察弟子了,考察這個人到底有沒有出離心、有沒有菩提心、持戒是不是圓滿、是不是可造之才,這也要觀察三年。六年之後,師徒雙方都升起信心了,弟子對師父有信心,師父也覺得這個弟子還可以,才能登壇灌頂,引領弟子進入修密之門。現在年代已經不同了,雖然不用嚴格要求雙方互相觀察六年,但起碼應該共處一年半載。總之,互相觀察的環節是非常必要的,絕對不可以隨便亂來。
密法分為四部。平常我們修誦觀音咒、大悲咒、六字大明咒,這都屬於四密部的密法。持咒也算密法,但不同於內密法,與修氣脈、明點的密法完全不同。修觀音咒、大悲咒等,屬於事密部的密法,還沒有真正到達密法的核心。修學真正高深的密法,首先自己要具備相當的根器,還要選擇某種最合適的無上密法,然後考慮依止哪位師父。求上師授予灌頂,要觀察上師的傳承、觀察有沒有上師傳他此法、傳他密法的上師又有沒有上師......如此一直上溯到歷代上師是不是都有如法的傳承。
傳承的問題非常重要,必須判斷某個密法是真的有歷代祖師以來從未曾中斷的傳承,或只由某個「大師」自己發明。可靠的密法必須是從佛陀開始一代一代流傳,直至自己的上師。衲現在觀察到很多人喜歡說這個密法好、那個密法很高深之類的話,但對密法的來龍去脈卻一無所知,根本不知道這個法是經由誰傳給誰、是如何傳承下來的。很多人聲稱的這樣、那樣的密法,其實根本沒有傳承,完全是無中生有,是他們自己發明、創造出來的。衲常常觀察到這樣的情形。現在我們碰到的年代就是真真假假、魚目混珠,十分混亂。如果不分辨清楚,不明所以就貿然去修學,會導致很嚴重的後果。
如果我們想要修密法,就必須慎重、認真、反覆觀察。現在市面上可以看到很多漢文書,內容五花八門,似乎不論甚麼無上密法作者統統都懂,大家對這類書一定要當心。現在很少有人按照前面所說的方法去觀察密法的傳承、法的本身有沒有問題、傳法的師父有沒有問題。在國外,很多人打開報紙,看看哪個道場又登了廣告,例如哪位師父將傳甚麼灌頂等等,讀者看看這個灌頂是不是有吸引力,自己有沒有興趣,光看看廣告就決定去不去,簡直好像選擇看電影一樣。有人追隨報紙廣告去受了很多灌頂,接受了很多無聊的東西混雜在一起,然後整天就幻想自己看到了甚麼佛,甚麼菩薩。這樣下去,到頭來吃虧的是自己。
在正法時期以及像法時期,某些修行者確實可能在定中夢中,甚至真實生活中見到佛。但現在是末法時期,因為我們根器不利,業力不淨,我們可說幾乎沒可能靠修行而在定中真正見佛。衲也曾經看到,有些書把本師釋迦牟尼佛的佛經改頭換面,搖身一變就成了騙子們他們自己的經典。這樣的冒牌佛,衲也見過一次,他把本師釋迦牟尼佛的名字抽出來,換上自己的名字,佛經就變成了他們宗派的經典。衲的確見過這樣的書。此類書中所載之「密法」,不但談不上甚麼傳承,簡直與佛法毫無關係。如果我們繼續縱容這些人的胡作非為,正法就會慢慢消亡。
所以我們修行人,要一起護持正法、護持正信的佛教。如果我們擁有清淨的傳承,一定要好好的守護,否則佛法就慢慢被污染了,將來我們就無法區分哪一部份是真正的佛法、哪一部份不是,那就是佛教滅亡的跡象!
關於密宗的戒條,逐條都說明可能比較沉悶,而且在座諸位大多不是密法行者,聽了以後不會有甚麼利益,衲就不詳細說了。
對於在家人來說,眼前可以做的就是修皈依,每天培養自己堅定皈依三寶的心,同時好好瞭解因果、業力等方面的知識,這對在家的三寶弟子來講是很重要的基礎。在對大乘、小乘、顯乘、密乘的法都有了概念性的瞭解後,還要好好去修學、去研究。
要對小、大、密乘所有的見解和所有佛法都有個大概認識,起碼也要下五、六年的功夫才可以掌握。我們千萬不要在自己對佛法一知半解的時候,就隨便說小乘佛法層次很低,或者說大乘不是釋迦牟尼佛所講,又說密乘是邪法等等。自己對佛法根本都還沒理解、沒搞清楚,就動輒批評別人,對自己的修行是毫無利益的。對佛法的每一部份都尚未搞清,就自以為是地判斷這個法如何、那個法好、這個法不圓滿......這樣不但對自己的解脫和成佛毫無利益,還可能造下惡業、阻礙修行。大家特別要注意這一點。重要的是努力提高自己。
我們要護持釋迦佛的教法。出家人不論男女都要好好持戒。僧尼戒律守得好,就等於佛法光大;戒律守得不好,就代表佛教在走下坡路。雖然居士也在修持佛法,但歸根結底出家人才是佛法傳承的真正持有者。在場的出家人,要注意持戒方面的細節。佛法的未來就在我們出家人身上,佛法是弘揚光大或是衰落,靠的就是我們自己了。
現在是末法時期,有些人講佛教好,有些人批評佛教不好,有些人講大乘、密乘如何如何,甚麼奇談怪論都有。但我們所要做的,就是好好修持我們所知道的佛法,不管修哪一部份,我們都要好好把它捧在胸口,切勿讓它流失。這是我們眼前的大事。我們佛教,應該是在家人向僧寶學習、向出家人學習。在家人修得好不好就看出家人的榜樣,因此出家人必須發揮模範作用,千萬不要聽了在家人的胡說八道,就對佛法生出歧見。一定要注意,應該是在家人向出家人學習,而不是顛倒過來。
衲並不是甚麼高僧大德,但衲從小就接觸宗喀巴大師的殊勝教法。衲現在六十多歲了,五十年來都是學習宗大師的教法,雖無甚大的成就,但的確是按祖師所講的、一步步的修行次第,絕無亂來。藏傳佛教依據的經典,尤其佛論方面,都依據古印度的佛經、佛典、佛論。衲之所以要談及自己的學習過程,是為了告訴大家,無論出家或在家,必須依據可靠的佛經、佛論去學。如果連一部經論都還沒搞清楚,就東抽一部西抽一部地看,會生出很多疑問,甚至糾結於各個宗派的不同見解之間,搞得一塌糊塗,這對我們的修持難有利益。
在這裏衲想就藏傳佛教學習過程跟大家交流一下:第一,我們學習經論不能隨便從【大藏經】裏抽一本出來。歷代祖師都會指明要研讀哪一部經論、學完之後再看哪一部,有規有矩,有先有後。學習資料的來源,都是依據古印度龍樹、寂天等大師的著作,不會隨便拿一本來歷不明或者近人新創之作來學。對於沒有經過歷代祖師反覆驗證的著作,我們不知道正確與否,所以必須謹慎地善加選擇。第二,學習的過程不能只是自學,必須依靠上師的指導。上師會對弟子講解如何理解佛經。有時候佛經很容易被誤解,當產生懷疑的時候,上師會告訴弟子傳承上的解釋,而說明另外的角度為何不成立等等。
修學的次第過程,大概就是如上所述那樣。
[1996年8月講於福建法海寺]
* * * * * * * * * * *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