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羅漢」(Arhat 或 Arhān),意為不生應供等。指「諸漏已盡,生死已了,所作已辦,不受後有」的聖者,亦稱為「尊者」。是斷盡三界見思二惑,解脫生死,永入涅槃不再來受生,故也稱「殺賊」,即殺盡煩惱之「賊」。
在佛陀住世時,親聞佛之聲教或聞佛說「四諦」之法,「知苦斷集,慕滅修道」而覺悟者,稱為「聲聞」。 根機敏銳,自行觀「十二因緣」而悟道者,或觀諸法生滅因緣而自行悟道者,從緣得覺稱為「緣覺」。另於無佛住世時,因宿世因緣,獨出智慧,或觀飛花落葉等外緣自行悟道者,稱為「獨覺」。在古印度稱為「仙人」的,就是「獨覺」。「緣覺」「獨覺」梵語是 Pratyekabuddha「缽羅翳迦佛陀」,故漢譯稱為「辟支佛」。「緣覺」「獨覺」和「聲聞」,皆是小乘的極果,是自了漢,是永入涅槃不再受生死果報的「阿羅漢」,雖然譯稱為「辟支佛」,但並未成究竟佛。
中土漢地有「十八羅漢」,據趙樸初在〈佛教常識答問〉說:「應當是十六羅漢。據經典說,有十六位佛的弟子受了佛的囑付,不入涅槃。西元二世紀時師子國(今斯里蘭卡)慶友尊者作的《法住記》中,更記載了十六阿羅漢的名字和他們所住的地區。這部書由玄奘法師譯出之後,十六羅漢便普遍受到我國佛教徒的尊敬。到五代時,繪圖雕刻日益普遍起來,後來畫家畫成了十八羅漢,推測畫家原意可能是把《法住記》的作者慶友和譯者玄奘也畫在一起。但後人標出羅漢名字時,誤將慶友列為第十七位住世羅漢,又重覆了第一位阿羅漢的名字成為第十八位。雖然宋代便已經有人指出了錯誤,但因為繪畫題贊的人有的是名書畫家和文學家,如貫休、蘇東坡、趙松雪等人,所以十八羅漢便很容易地在我國流傳開來。」
亦有在「十六羅漢」之前加迦葉尊者和軍徒鉢歎尊者而成「十八羅漢」。另一說「十六羅漢」之第一尊「賓度羅跋囉惰闍」並非「賓頭盧」,故加上「賓頭盧尊者」和「慶友尊者」而成「十八羅漢」。也有在「十六羅漢」加上「降龍」「伏虎」而成「十八羅漢」等等,藏經中並無根據。而中土某些寺院所塑「五百羅漢」,僅依第一結集或毘婆沙論結集的五百羅漢數,藏經中並無此說。
「賓頭盧」全名 Pindolabhāradvāja「賓頭盧頗羅墮誓」,是「十六羅漢」中第一位的「賓頭盧尊者」。傳「賓頭盧」原是佛住世時古印度拘舍彌城優陀延王之臣,出家後證阿羅漢果。當時有一長者「樹提伽」,將一栴檀鉢掛在一隻大象的象牙上,宣稱若有人能不用工具而取下,栴檀鉢就歸他所有,賓頭盧以神通取到該鉢。因妄顯神通而被佛呵責,受佛勅命不入涅槃,永住於世濟度眾生,為末法眾人作福田。
〈釋氏要覽〉載:「傳云,中國僧寺立鬼廟,次立伽藍神廟,次立賓頭盧廟,即今堂中聖僧也,始因道安法師夢一胡僧頭白眉長,語安云,可時設食。後十誦律至,慧遠方知和尚所夢即賓頭盧也,於是立座飯之,寺寺成則。」這是中土禪林僧堂中央所置聖僧像由來,聖僧形像白頭長眉,就是賓頭盧尊者。以賓頭盧尊者為首的共十六阿羅漢,稱「十六羅漢」。
「十六羅漢」是:「賓頭盧頗羅墮誓」(Pindolabhāradvāja),「迦諾迦伐蹉」(Kanakavatsa),「迦諾迦跋厘惰闍」(Kanakabhāradvāja),「蘇頻陀」(Supinda),「諾詎羅」(Nakula),「跋陀羅」(Bhadra),「迦哩迦」(Kārika),「伐闍羅弗多羅」(Vajraputra),「戍博迦」(Supāka),「半托迦」(Panthaka),「羅睺羅」(Rāhula),「那伽犀那」(Nāgasena),「因揭陀」(Ingata),「伐那婆斯」(Vanavāsin),「阿氏多」(Ajita),「注荼半托迦」(Cūdapanthaka 或 Shuddhipanthaka)。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