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11日 星期六

[名相]頓-漸

頓-漸:
        「頓」是疾速,頓速。相對於「漸悟」而稱「頓悟」。一般經歷劫次第的修行,初得小果而後漸次而入佛果,稱為「漸悟」。速疾證悟妙果稱為「頓悟」。
        〈頓悟入道要門論〉說:「云何為頓悟。答,頓者頓除妄念,悟者悟無所得。又云,頓悟者,不離此生即得解脫。」
        惠能大師在《六祖壇經》〈頓漸品〉說:「法本一宗,人有南北,法即一種,見有遲疾。何名頓漸,法無頓漸,人有利鈍,故名頓漸。」就是說,頓漸的是人,不是法。
        聖嚴師父說:「其實從《六祖壇經》的內容來衡量,惠能大師是以慧為定,定在慧中的。所以主張不離日常生活的行住坐臥,行一直心,自利利他,作大修行,毋需『住靜觀心』,毋需先求入定,故名為頓,故名為最上乘。」(拈花微笑P146
        師父有很形像的描寫:「所謂頓悟,乃是最後一念的點破,或最後一緣的成熟……就如一個孵了二十來天的雞蛋,如因小雞無力掙開蛋殼,經母雞輕輕用嘴一啄,小雞便會脫然而生,並且生氣盎然,但這母雞的一啄,也是最後一緣的助成。同樣的,我們學佛,因為往昔生中的根機深厚,所以生到現世,只要偶受一個禪門所說的機鋒,便可一念點破,而頓超悟入凡上的聖域。」(正信的佛教P119)
        師父又說:「禪宗以為在參究用功到了得力之時,雖不能即刻進入初地菩薩的聖位,但在頓悟的當時,能使第六第七識的功用暫時停伏,不落昏沉散亂無記的狀態,唯是明明了了的現量(本來如此的)心現起。好像在烏雲覆蓋之下,突然煙消雲散一見萬裏無雲的景色。雖僅極短時間的實證(真如實性的)經驗,剎那之後,又被無明煩惱的烏雲把那景色遮了起來,但他確已見過一下本來如此的真如實性了,比起從未見過的人來,當然是大大的不同。這就是禪宗所講的頓悟,唯其悟後仍得用功再修,因其雖然已印到了佛心,福慧資糧──成佛的資本,尚未具足哩!」(同上P121)師父認為:「頓是漸的開始,漸是頓的實踐,頓是漸的啟發,漸是頓的延續。雖然禪宗是主張頓悟的,是主張不立文字直指心源的,是主張前念迷是眾生,後念悟即是佛的。」(同上P119)
        但頓悟並不就等於成佛,但卻對漸修有非常大的啟發和推進作用。這是不到其境無法體會到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