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眠」只是一種比喻,指昏滯,猶如睡眠一樣。
「隨」是隨逐,追隨。貪瞋痴等煩惱,追隨有情而不離,或指諸惑之種子,眠伏於阿賴耶識中,稱為「隨眠」(Anushaya)。
故此小乘有部說,「隨眠」是煩惱的異名。大乘唯識認為是煩惱障和所知障的種子。此「眠」和阿羅漢被稱為「殺賊」一樣,只是個比喻,「殺賊」並非真的殺賊人,只是比喻能斷結惑之生,殺盡煩惱之賊。
故此小乘有部說,「隨眠」是煩惱的異名。大乘唯識認為是煩惱障和所知障的種子。此「眠」和阿羅漢被稱為「殺賊」一樣,只是個比喻,「殺賊」並非真的殺賊人,只是比喻能斷結惑之生,殺盡煩惱之賊。
泰國佛使比丘說:「煩惱」「是依緣起法而生,只因生起得太頻繁,人就習以為常,認為它們永恆地酣睡在天性中,隨時待命。」所以,「隨眠」只是我們天性中的習氣,「它只不過是一種習慣而已」。(一問一智慧P109)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