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煩惱」(Klesha) 是無始以來無明愚癡所引起思想行為上的煩心惱身。最根本的煩惱是貪、瞋、痴、慢、疑、見。是無始以來俗欲所引起的煩惱,稱為「根本煩惱」(Mūlaklesha)或「六根本煩惱」。
「貪」是貪欲,「瞋」是怨恨惱怒,「痴」是愚昧無明,「慢」是傲慢輕慢,「疑」是懷疑不信,「見」是違背因果法則和因緣觀念的見解,是「我見」,是指非佛的邪見。其中「貪瞋痴」是根本煩惱中最劣之禍,故稱為「三毒」。
〈大智度論〉說:「一切結、使、流、愛、扼、縛、蓋、見、纏等。一切結、使、流、愛、扼、縛、蓋、見、纏等斷除故,名無煩惱也。」(卷第三)
〈智論〉又說:「煩惱者,能令心煩能作惱故,名為煩惱。煩惱有二種:內著,外著。內著者,五見疑慢等。外著者,淫瞋等。無明內外共。復有二種結:一,屬愛。二,屬見。復有三種:屬淫屬瞋屬癡,是名煩惱。纏者,有人言十纏,有人言五百纏。……一切煩惱結繞心故,盡名為纏。……纏者,十纏:瞋纏、覆罪纏、睡纏、眠纏、戲纏、掉纏、無慚纏、無愧纏、慳纏、嫉纏。……煩惱名一切結使。結有九,使有七,合為九十八結。如迦旃延子阿毗曇義中說,十纏九十八結,為百八煩惱。犢子兒阿毗曇中,結使亦同。纏有五百。如是諸煩惱,菩薩能種種方便自斷,亦能巧方便斷他人諸煩惱。」(卷第七) (「纏」即為「煩惱」) 。
由根本煩惱而引發的其他種種煩惱稱「隨煩惱」。因煩惱能障礙迷惑佛道,故亦稱為「障」或「惑」。
〈俱舍論〉說:「諸境界中,流注相續,泄過不絕,故名為漏。」
因煩惱是經六根滲漏而入的,所以稱為「漏」(Āsrava),故斷盡一切煩惱稱「漏盡」。「煩惱」是由六塵而起,猶如灰塵那樣,能遮蔽自性。故《壇經》稱「煩惱」為「塵勞」。煩惱能纏縛自心,故亦稱「纏」「縛」或「結縛」等等。
天台宗把煩惱分成「見惑」「思惑」「塵沙」和「無明」四類。聖嚴師父以菩薩階位解釋天台別教說:「十信位伏思惑,初住斷見惑,二至七住斷思惑,八、九、十住斷界內塵沙,十行斷界外塵沙,十回向伏無明,初地至十地分斷十品無明,等覺斷一品無明,佛位斷無品無明。」(漢藏同異P27)此處的「塵沙」,指「法門」其數多如塵沙,菩薩以如塵沙數的法門教化凡人斷惑。
天台的「塵沙惑」和〈唯識論〉的「所知障」及〈俱舍論〉的「不染污無知」是異名同義。「無明」指所知障的法執,天台宗稱「微細無明」,唯識宗稱「習氣」。
唯識學派把煩惱分成「煩惱障」(我執)與「所知障」(法執)二障。聖嚴師父解釋說:「小乘羅漢唯斷煩惱障,大乘菩薩具斷二障,此二障各有分別及俱生二類,初地前伏分別二障的現行,初地開始斷二障種子,二地至十地,地地漸斷俱生所知障,至第八地斷俱生煩惱障。分別俱生的二障習氣,初地以上漸漸斷,登佛果位,一時斷盡。」(漢藏同異P28)
「分別」和「俱生」,是「分別起」和「俱生起」之略。「惑」有兩種起因,由邪師邪教邪思惟而起的稱為「分別起」。此外,俱有因而互為果的稱「俱生起」。
〈俱舍論〉說:「若法更互為士用果,彼法更互為俱有因,其相云何,如四大種更互相望為俱有因。」
由物欲所引起的困惑稱「煩惱障」或「惑障」,主要指貪瞋痴等煩惱。由世俗無明邪見引起的精神困惑稱「所知障」,主要指懷疑和不正見。其中貪瞋痴慢疑為「五鈍使」,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為「五利使」,合稱「十使」或「十隨眠」,是「十根本煩惱」。
生死和涅槃,煩惱和菩提本是相對的,但無生死就沒有涅槃,無煩惱就沒有菩提。煩惱必定有個相對的對像,否則「煩惱」就不成立。
《禪法要解經》說:「因諸煩惱。是故受身種種不同。如多欲者受多欲形。多嗔恚者受多嗔恚形。多痴者受多痴形。煩惱薄者受薄煩惱形。見今果報異故。知昔因緣各別。來世隨煩惱受身差別亦如是。隨業受身。若不為嗔恚則不受毒蛇形。一切餘形亦如是。以是故當知。愛等諸煩惱一切苦因緣。苦因緣盡故則苦盡涅槃。涅槃名離欲。斷諸煩惱常不變異。是中無生無老無病無死。無愛別離苦怨憎會苦。常樂不退。行者得涅槃。滅度時都無所去。名為寂滅。譬如然燈膏盡則滅不至諸方。是名滅諦。」
故聖嚴師父說:「不要討厭煩惱。沒有煩惱則不需要有智慧,也不知智慧是什麼。(修行或念佛時)發覺當下的煩惱是煩惱時,就已不是煩惱。修行時才能發現有煩惱,修行者隨時警覺有煩惱的暗流在心中時起時滅,而注意不為煩惱所轉。……有清淨的正念,才能發現自己有煩惱的邪念。修行的人不要怕有煩惱妄念或邪念。有一自我中心做主宰,當自己發現有邪念時,這邪念已不存在。」(禪與悟P212)
(另見「名相-7畫」之「見」及「法數」之「五見」) ──行者果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