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含經》(Āgama sūtra) 意指傳承佛陀教法的聖典,其來源可追索到佛陀入滅後第一年的「第一次結集」,即「五百結集」。當時由阿難誦出「經」(法),優婆離誦出「律」,這便是《阿含經》的初形。加上佛陀入滅百年的毘舍離城以律藏為主的「第二次結集,即「七百結集」。佛陀入滅後236年的華氏城的「第三次結集」,和佛陀入滅後四百年在迦濕彌羅國以論藏為主的「第四次結集」,形成了原始佛教時期的佛陀聖典。「阿含」的意思是「無比法」。
〈瑜伽師地論〉說:「師弟展轉,傳來于今,由此道理,是故說名阿笈摩。」因佛陀住世時的教法,佛弟子們僅憑自己所聞所記,以詩或散文的形式,口口相傳。為了使口傳經律能長久地維持真確完整,不會受到改動修改和增刪,故必須定期和有系統的集體念誦,但佛陀的教法並不可能是一字不漏的背誦。至佛陀入滅後四百年,在當時的獅子國(錫蘭),才第一次用文字把「三藏「記錄下來。因佛陀當時基本上是以巴利語說法,後世筆錄也是用巴利語,故原始的《阿含經》是巴利語《阿含經》,有別於後來梵語的北傳《阿含經》。
《阿含經》從文學題材上可分為經、重頌、記說、偈頌、感興偈、本事、本生、方廣、未曾有法、因緣、譬喻、論議等十二種。南傳巴利語《阿含經》分「長部」「中部」「相應部」「增支部」和「小部」共五部,故亦稱為「五阿含」(Panca āgama)。巴利語《阿含經》分為小誦經、法句經、自說經、如是語經、經集、天宮事經、餓鬼事經、長老偈經、長老尼偈經、本生經、義釋、無礙解道、譬喻經、佛種性經、所行藏經等十五種經。北傳梵語《阿含經》分「長阿含」「中阿含」「增一阿含」和「雜阿含」共四部,故亦稱為「四阿含」(Catur āgama)。其中南傳的「長中阿含」相當於北傳的「長中阿含」,「相應部」相當於「雜阿含」,「增支部」相當於「增一阿含」。
北傳漢譯《長阿含經》(Dirgha āgama) (巴利文為Digha-nikaya),二十二卷四部份共三十部經。一,《大本經》《遊行經》《典尊經》《闍尼沙經》等,四部有關佛陀本生事蹟之經。二,《小緣經》《轉輪聖王修行經》《十上經》《增一經》《三聚經》《大緣方便經》《釋提桓因問經》《阿菟夷經》《善生經》《清淨經》《自歡喜經》《大會經》等,十五部有關修行及佛法之經。三,《阿摩晝經》《梵動經》《種德經》《究羅檀頭經》《堅固經》《裸形梵志經》《三明經》《沙門果經》《布吒婆樓經》《露遮經》等,十部有關對外道異說的論難之經。四,《世記經》,一部有關宇宙世界的相狀之經。
《中阿含經》(Madhyamāgama) 六十卷,分五誦十八品共二百二十二部經。全經包括三部份。一,各種從修行到涅槃的論述。二,有關因果報應的論述;三,有關四諦八正道和十二因緣的論述。
《雜阿含經》(Samyuktāgama)(巴利Samyutta-nikāya) 五十卷,共一千三百六十二部短小長度的經,分三大部份。一,修多羅;二,祇夜;三,記說。
《增一阿含經》(Ekottarikāgama)(巴利Anguttara-nikāya) 五十一卷,全經共分五十二品,四百七十二部經。
「尼柯耶」(巴利Nikāya) 是會衆部派之意,而巴利語的長部中部相應部增部和小部合稱「五尼柯耶」,而實際上就是《阿含經》。
「阿含」在北傳是「四阿含」,在南傳是「五阿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