剃度出家受「十戒」,最初級的稱為「沙彌」(Srāmanera)或「沙彌尼」(女),剃度而不受十戒不算合格的出家人。出家在印度稱為「沙門」(Srāmana)。「沙門」並非佛教專有,在古印度,「沙門」是對各類出家人的通稱,意思是「息心」或「淨志」。聖嚴師父說:佛教為別於如「沙門婆羅門」等外道「沙門」,稱佛教的出家人為「沙門釋子」,是釋迦座下的出家人的意思。
佛教的出家人共分五種,包括沙彌、沙彌尼、式叉摩尼、比丘、比丘尼。受了十戒,稱為「沙彌」或「沙彌尼」;受了出家的「具足戒」稱為「比丘」或「比丘尼」。在古印度,「沙彌尼」至「比丘尼」的過程中還必須經過兩年受「六法」的階段,稱為「式叉摩尼」。
「沙彌十戒」指:一,不殺生;二,不偷盜;三,不非梵行(不婬);四,不妄語;五,不飲酒;六,不著香華蔓,不香油塗身;七,不歌舞倡伎,不故往觀聽;八,不坐臥高廣華麗之床;九,不非時食;十,不捉持生像金銀寶物。第十戒俗稱「銀錢戒」,指不擁有和接触金銀財物。「生」是指金銀珠寶原物,「像」是指用金銀珠寶製成的飾物,也包括珠、玉、水晶、瑪瑙等等制成的貴重寶物,現在還包括一切貨幣等。
「沙彌十戒」是在「八關戒齋」的「八戒一齋」加上「不捉持生像金銀寶物」。作為出家人,第十戒的「生像金銀寶物」當然不可私有,但現代漢傳佛教僧尼已不可能靠乞食以自活,特別是一出寺門,吃飯交通都得用錢,所以必須視情況略為變革。
要出家為「沙彌」或「沙彌尼」,須在七歲以上六十歲以下。這是因為僧團比丘,必然要負責沙彌和沙彌尼的教育和衣食,也沒有太多空餘去照顧太小或太老的弟子的日常生活有關。在中土寺院,基本生活大多自耕自足,所以規定七歲以上兒童,已能「在曬谷場上驅鳥雀」才得度。而年過六十的老人,年老體弱多病,生活上無法自理,只能增加僧團的負擔。但六十以上七十以下而能自己照顧生活的,律中規定仍可出家為「沙彌」,七十以上不能度。因為比丘剃度沙彌後,必須有能力負責沙彌的教育,故聖嚴師父說;「至少也不能缺少兩個條件:一是比丘戒臘滿足十年,二是通解二部律典。」况且「比丘也只能剃度沙彌,而不得剃度沙彌尼,……尼眾的最初是由八敬法而出家,後來即由尼眾剃度尼眾,……女人可以在佛法中出家,但為防止漸染,杜絕譏嫌,不許比丘剃度女人出家,比丘也不得作比丘尼的和尚,只能作尼眾的羯磨阿闍梨與教誡阿闍梨。沙彌尼應由比丘尼剃度,資格的要求,大致與比丘度沙彌者相同;所不同的,比丘尼需要戒臘滿十二年以上,才許度人出家。」(戒律學綱要P192)
比丘尼的戒臘之所以多比丘二年,那是因為沙彌尼至比丘尼之間,多了二年的「式叉摩尼」階段故。另外,比丘或比丘尼度沙彌或沙彌尼,還必須求得僧團大眾的同意,也必須孩子父母的同意。師父引《毘尼母經》的規定說:「十二個月之中,只能度一人出家,第一個沙彌弟子受比丘戒後的十二個月之中,也不得另度第二個沙彌出家,應在第一個沙彌受了比丘戒的十二個月之後,再度第二個沙彌。」《毘尼母經》說:「沙彌尼受戒,式叉摩尼戒二年,不得度(另一)沙彌尼,式叉摩尼受具足(比丘尼)已,得度沙彌尼。比丘尼亦如大僧(比丘)十二月中教其所應作法竟,後若有式叉摩尼欲受具足,聽與受具足。」聖嚴師父指:「這是與比丘相同的,一年之中只能為一個弟子受具足戒,但又不相同的,兩年之中只能有一個式叉摩尼弟子,一個沙彌尼弟子。」(戒律學綱要P194)
師父說:「沙彌出家須有二師,一是剃度師也是戒和尚;另一是教授阿闍梨。所以出家者應先禮請和尚,和尚代為禮請阿闍梨。」師父特別引義淨三藏的〈寄歸傳〉所說:「僧眾許已,(和尚)為請阿遮利耶(即阿闍梨),可於屏處,令剃頭人為除鬚髮,方適寒温,教其洗浴,師乃為著下裙,方便檢察非黃門等。」(男根不具稱「黃門」或「扇搋」)就是說在剃度並洗浴後,應多一項和尚為出家者「浴畢著下裙」,目的是檢查受剃者是否是正常男子,不正常者是不予剃度的。這和「一切眾生悉有佛性」的眾生平等法是不符的,是不如法的。聖嚴師父說:「菩薩戒不是『盡形壽』受持,而是『盡未來際』受持,所以命終不捨戒,菩薩不拒性別與變性之人,所以二形不失戒。」(戒律學綱要P396)
「沙彌戒雖以十戒為主,但卻須先受了三歸五戒,然後再受十戒。」(戒律學綱要P200)因為沙彌沙彌尼戒以至比丘比丘尼戒,那是出家的儀規,師父說:「俗人未必絕對不可看比丘及比丘尼律,但亦不必向所有的俗人詳細介紹出家戒。……我仍不鼓勵尚未具足比丘及比丘尼戒的讀者讀它。」(戒律學綱要P231)
佛法並非世間的知識,是用來修行出離解脱而不是單純用來研究的學問。一般知道佛教的出家人,沙彌、沙彌尼、式叉摩尼、比丘、比丘尼是什麼身份就行,詳細的戒相條文和規儀,則等自已應受戒時再受。
──行者果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