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嚴經》說:「世為遷流,界為方位,汝今當知,東西南北,東南西北,上下為界,過去未來現在為世。」遷流指變易時移。
過去未來的界限方位之內,稱為「世界」(Lokadhātu)。四方上下為「宇」,古往今來為「宙」,統稱為「宇宙」。「宇宙」和「世界」一樣,都包含了時間和空間,不過「世界」是有限的,「宇宙」是無限的。
「世界」原為古印度人的宇宙觀。在世間稱為「入世」,也就是指在人世間,在三界之内。而解脫生死,出離三界,達到涅槃,稱為「出世」。「世出世間」就是「世間」和「出世間」,也就是在「人間」和三界以外的空間。菩薩解脫了生死,出離三界,進入涅槃,但又到人間度眾生,故說菩薩是「世出世間」的。
一個太陽系為一個「小世界」。在佛教, 一般是指眾生所居之「欲界」,或三界之有為世界,或天人所居之「色界」「無色界」,也指佛的境界,即「無為世界」。
〈俱舍論〉載:「千四大洲乃至梵世,如是總說為一小千,千倍小千名一中千界,千中千界總名一大千,如是大千同成同壞。」一千個「世界」為一「小千世界」,一千個「小千世界」為一「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為一「大千世界」。因為「大千世界」是由小、中、大三種「千世界」所組成,所以稱為「三千大千世界」。無數個「三千大千世界」就是無邊無極的宇宙。
一佛所教化的範圍(一佛土)包括「一世界」至「三千大千世界」或更廣大不等。佛教的緣起說否定了創造說,故宇宙的起源,和萬物一樣,都是因緣和合而生起,是無始的。宇宙有無數的銀河系,每個銀河系有無數的太陽系,每個太陽系可能有一個或一個以上的衆生能居住的星體,或者一個都無。每一個衆生能居住的星體,在因緣成熟時,必會有共同業力的他方世界衆生來居住。故宇宙中應該有無數的「地球」,不同的「地球」所居住的衆生的因緣和共業不同,故其形體不盡相同。
佛教的宇宙觀認為,「世界」(指一小世界)是以須彌山為中心的九山八海所組成,而宇宙是由無數無量的「世界」所組成。「須彌山」原為古印度神話中之山名,後為佛教所用。各經典所述雖略有出入,佛教指一世界之中心,有極高廣的山名「須彌」,「須彌山」為中心的周邊有日月四大洲以及九山八海。
據〈俱舍論〉等佛教經論載:凡世界最下層為虛空輪,虛空輪之上為風輪、水輪、金輪、地輪共五層,地輪上邊有九山八海,最中心山名「須彌山」。須彌山高八萬四千由旬,闊八萬四千由旬 (「由旬」為印度計算距離的單位,每一由旬約四十里,佛經中常以若干千萬由旬來比喻無法計算的巨大空間,就好比用若干「劫」來比喻無法計算的特長時間),日月繞山而行,山頂為帝釋天所居,半山腰為四王天所居。須彌山周圍有七重金山,為七重香海所間隔,第七重金山外是咸海,咸海之四方有四大部洲。東邊的稱東勝身洲,南邊的稱南贍部洲 (就是人類所居之地),西邊的稱西牛貨洲,北邊的稱北俱盧洲。咸海之外為鐵圍山所圍繞,總稱為「九山八海」。因須彌山極高極大,故《金剛經》中以須彌山比喻巨大莊嚴,稱「須彌山王」。
釋迦世尊住世說法時,為了使人們更易明瞭佛所說法,很多時應用了當時印度的民間神話故事而行方便法。此「須彌山」是一例,在佛經中此類故事不少,我們學佛是學佛的知見,不必去追究此類故事的出處。
《梵網經》載:「蓮華藏世界」千葉大蓮華中有盧舍那佛,每一葉各為一世界,盧舍那如來化為千釋迦,每一釋迦各居一世界,而每一葉世界有百億的須彌山,百億的南閻浮提,千釋迦又各化為百億之釋迦,坐於百億之菩提樹下。
佛教的「蓮華藏世界」是「毘盧遮那佛」淨土之名。此淨土最下為風輪,風輪之上有香水海,香水海中生大蓮華,此蓮華中包藏微塵數之世界,故稱「蓮華藏世界」。「蓮華藏世界」實則是包括無數雲河系的大「宇宙」了。
(詳見「名相-天地」之「須彌山」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