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27日 星期三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


南無觀世音菩薩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  

Prajnā pāramitā hridaya sūtra   
──  唐 玄奘 譯 ──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

揭帝  揭帝  波羅揭帝  波羅僧揭帝  菩提  薩婆訶
Gate  gate  pāragate  pārasamgate  bodhi svāhā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註]: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Prajnā pāramitā hridaya sūtra) 略稱《心經》。現存多種譯本中,以唐玄奘的譯本流傳最深遠。《心經》雖僅二百六十字,卻概括了般若空觀思想,包括原始大乘佛教的教義,是六百卷《大般若經》的綱要和心髓。
        「般若」(Prajnā) 中文譯為「智慧」,但並非世間的學識聰慧,而是指佛的智慧,是對宇宙原理的通澈覺悟,是諸法實相。「波羅蜜多」(pāramitā) 略稱「波羅蜜」,是度、出離、超越、解脫、涅槃、到彼岸、究竟圓滿等等。《心經》雖不攝於《大般若經》,但從經文內容來看,是古印度功德無量的高僧大德,根據《大般若經》中〈觀照品〉〈習應品〉〈學觀品〉〈功德品〉等等諸品的內容精要歸納而成。在印度佛教史上,密教興起之前,古印度並未出現《心經》的蹤跡,但從強調觀世音菩薩,並在經末付加了咒語,必與後來密教盛行有關。
        最早傳入中土的是鳩摩羅什的譯本《摩訶般若波羅蜜大明咒經》,從經題的「大明咒經」可知,《心經》應該是被當作咒語用於祈禱誦持的經。《心經》的「心」,梵文拉丁拼音是hridaya,而非Citta,Citta是「慮知心」,指意識心和阿賴耶識,亦可指為自性清淨心。但hridaya是「心髓」「精要」「心法」。實叉難陀約於唐中宗年間(西元684-709)譯的,已缺失的《摩訶般若髓心經》,經題亦直指是「髓心經」,那是hridaya sūtra的原義。  
        民間有誤把《心經》稱為「多心經」的,那是不明「波羅蜜多」的「多」字,是從梵音pāramitā的最後一個音節tā,直接音譯過來的緣故,也不明「波羅蜜」是「波羅蜜多」的略稱。
        《心經》通過釋迦世尊初轉法輪所說的「四諦」和「緣起法」,闡述了佛教關於緣生性空的真諦,諸法眾緣和合而生起的因果法則等等,而破「五蘊」「十八界」「十二因緣」。也闡述了關於生老病死及流轉於三界六道是「苦」的道理,以探討「苦」的根源。《心經》以般若空義統攝了聲聞乘和菩薩乘法門,是對「空」的描述,是般若學的概論和心法,是開發般若智慧的經典。一法等於一切法,能透澈參悟《心經》,就基本上明瞭了什麼是佛法要義,廣義來說也就是相當於通讀了六百卷《大般若經》。
        《涅槃經》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人人本具有一顆純潔的「佛心」,具有一顆成佛的「種子」。以因緣和合而成的「五蘊」人身,因為無始以來的無明和愚痴,通過自身根本生理器官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接觸外界環境的色、聲、香、味、觸、法「六塵」,使相應的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等「六識」起思維判斷記憶和執著的作用。因思維和判斷而對外界事物產生厭欣心,因厭欣而引起貪、瞋、癡、慢、疑等種種煩惱,因此不斷地造種種「業」。所造的「業」如塵埃那樣,遮蔽了自心那原本純潔的佛性,因「業力」的牽引而使人從「無明」到「老死」的流程中,返覆流轉輪迴。
        就是說,凡人不斷的造業,接受果報,再造業,再因業力的牽引而接受不同程度的果報,因此,在三界六道生死苦海中浮沉而無法自拔。要解脫此種循環,就必須阻止再造業,所謂「知苦斷集,慕滅修道」,通過修戒定慧而明心見性,轉識成智,最後達到究竟涅槃的彼岸。

    攝入大藏的《心經》有以下:  
    鳩摩羅什約於姚秦弘始三至十五年間(西元402-413年)譯的《摩訶般若波羅蜜大明咒經》
    玄奘於唐貞觀二十三年(西元649年)譯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義淨於唐中宗後期至玄宗初期(約西元695-713年)譯的《佛說波羅蜜多心經》
    法月於唐玄宗開元二十六年(西元738年)譯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別本,及之後重譯的《普遍智藏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般若共利言等於唐德宗貞元六年(西元790年)譯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智慧輪於唐宣宗大中年間(約西元847-859年)譯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吐蕃法成於唐末(敦煌石室本,正確年代不詳)譯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施護於宋太宗年間(約西元980-1000年)譯的《佛說聖佛母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等等。

    另兩部已缺失的《心經》是:
    菩提流志於武則天長壽二年(西元693)譯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實叉難陀約於唐中宗年間(西元684-709)譯的《摩訶般若髓心經》。

        鳩摩羅什是姚秦中期(西元401年)來華的,時為東晉安帝後期,以此推算,《心經》早在西元四世紀末五世紀初已經傳入中土,比唐玄奘於西元645-664年間譯出六百卷《大般若經》早了近兩個半世紀。歷來《心經》的註疏多不勝數,因持誦而感應的故事也不勝枚舉。據傳,玄奘法師是在西行路上受自一梵憎,並因持誦此經而得渡過旅途上的不少凶險危難。
據考,藏傳《心經》有三種版本,智軍於八世紀譯的為「廣本」,漢譯《心經》有「略本」有「廣本」。唐玄奘所譯為「略本」只有「正宗分」。「廣本」在「正宗分」前後有「序分」和「流通分」。

        《大品般若經》說:「佛告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不見菩薩不見菩薩字。不見般若波羅蜜亦不見我行般若波羅蜜。亦不見我不行般若波羅蜜。何以故。菩薩菩薩字性空。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離色亦無空。離受想行識亦無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即是空。空即是識。何以故。舍利弗。但有名字故謂為菩提。但有名字故謂為菩薩。但有名字故謂為空。所以者何。諸法實性無生無滅無垢無淨故。菩薩摩訶薩如是行。亦不見生亦不見滅。亦不見垢亦不見淨。何以故。名字是因緣和合作法。但分別憶想假名說。是故。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不見一切名字。不見故不著。」(卷一)
        又說:「舍利弗。色空中無有色。受想行識空中無有識。舍利弗。色空故無惱壞相。受空故無受相。想空故無知相。行空故無作相。識空故無覺相。何以故。舍利弗。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如是。舍利弗。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空法非過去非未來非現在。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亦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亦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亦無智亦無得。亦無須陀洹無須陀洹果。無斯陀含無斯陀含果。無阿那含無阿那含果。無阿羅漢無阿羅漢果。無辟支佛無辟支佛道。無佛亦無佛道。舍利弗。菩薩摩訶薩如是習應。是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卷一)
        又說:「般若波羅蜜是大明咒。無上明咒。無等等明咒。何以故。憍尸迦。過去諸佛因是明咒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未來世諸佛今現在十方諸佛。亦因是明咒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因是明咒故。世間便有十善道。便有四禪四無量心四無色定。便有檀那波羅蜜乃至般若波羅蜜。四念處乃至十八不共法。便有法性。如法相法住法位實際。便有五眼。須陀洹果乃至阿羅漢果。辟支佛道一切智一切種智。」(卷七)

*   *   *   *   *   *   *   *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