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 什麼是大乘和小乘
── 行者 果燦 ──
佛教分裂成「大乘」和「小乘」的原因,有幾種說法。
其一:據說公元前485年佛陀入滅後三個月,佛的大弟子大迦葉為防異端邪說滲入佛法,召集眾比丘在王舍城靈鷲山七葉窟「結集」。因人數眾多,由大迦葉選出五百位已證阿羅漢果之大比丘入窟,而大部份未能入窟之比丘就在窟外另行「結集」。這便是佛教史上的「第一次結集」。據說當時由「阿難」誦出佛陀的言教,「優婆離」誦出戒律,經過與會眾僧確定,然後背誦流傳。窟內的大多是上座長老比丘,故後來被稱為「悉他毘羅婆多部」(Sthaviravāda),也就是「上座部」;而在窟外結集者人數比窟內眾多,故後來被稱為「摩訶僧祇部」(Mahāsanghika),也就是「大眾部」。
但當時是屬於原始佛教時期,不論在窟內或窟外,所誦出的同樣是原始佛教的經典。鳩摩羅什說過:低層次的不能見高層次的,那是因為層次粗細不同(大智度論)。嚴格來說,因為是聲聞阿羅漢背誦出來的,故基本上是聲聞乘經典,雖然可能埋下大小乘分裂的伏線,但佛教的分裂並非僅是「窟內窟外」如此簡單。
其二:據南傳佛教的說法,在佛陀入滅後約半世紀 (公元前443至前433年左右),眾比丘在戒律問題上引起了爭執,據說當時毗舍離城僧團的比丘,在乞食時可以收受金銀,因此引起西部僧團不滿。當時西部僧團的「耶舍」(Yashas),招集了七百比丘集會,反對毗舍離僧團此一違反傳統戒律的做法,這是佛教歷史上的「第二次結集」,因參加的有七百比丘而被稱為「七百結集」。但「七百結集」的裁決不為毗舍離僧團承認,他們另行招集了萬人比丘開會反對,於是佛教分裂成兩派。因為「七百結集」的參加者大都屬上座部比丘,故稱為「上座部」;而毗舍離僧團所招集者人數眾多,故稱為「大眾部」。
其三:據北傳佛教的說法,佛教的分裂是因為各僧團對「阿羅漢果」的不同看法。佛陀住世時說法,是按不同根機的對象說不同層次的道理,因此不同境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正如《維摩詰經》所說:「佛以一音演說法,衆生隨類各得解。」(佛國品)原始佛教時期佛教徒修行的目標是阿羅漢果,他們認為修行達阿羅漢果就可斷煩惱,解脫生死,佛陀入滅後有人對此提出不同看法。佛滅後百年有個「摩訶提婆」(Mahādeva,maha為「大」,deva為「天」,故漢譯為「大天」),認為阿羅漢仍有無知、無明、煩惱未斷盡,並還存有本能慾念等等,提出五種新說,史稱「大天五事」。結果招致僧團內一批長老比丘的反對,並引起了一場大論爭,僧團於是分裂成以長老比丘為首的「上座部」和以「大天」為首的「大眾部」兩派。故「大天」也因此被後世認為是「大眾部」的始祖。
當然,佛教的分裂遠比以上三說復雜得多。釋迦世尊傳法四十五年,弟子無數,有已證果的,有尚未證果的,有菩薩弟子,更多的是聲聞弟子。在世尊入滅前,已有弟子分别各處傳法,世尊入滅後,更是有不少弟子或再傳弟子各處傳法。各人的根性不同,對佛法的理解和悟性都有所出入,加上最初幾百年,佛經都是靠的死記硬背,口口相傳的。那麼長時間,那麼多代的傳人,文字的記錄尚且會有錯漏,何況僅靠背誦?後代弟子在理論上造成分裂是在所難免。但不論何種說法較準,佛教後來確是分裂了,而且釋尊早有預言。《文殊師利問經》載:「佛告文殊師利,初二者,一摩訶僧祗,二體毘履,我入涅槃後一百歲,此二部當起。」
僅對「大眾部」和「上座部」的名稱,也有不同解釋,除以上分法外,也有引《大集經》載:「我涅槃後,我諸弟子,受持如來十二部經,讀誦書寫,廣博遍覽五部經律,是故名為摩訶僧祗。」認為佛所說「摩訶僧祇」是四律五論中的「摩訶僧祗律」,是「大眾」之義,說窟內的上座部雖五百人亦大眾故。
總之,佛滅一百至五百年間,經過數次「結集」、分裂和調整後,佛教發展形成了較為傳統保守的「上座部」和較為革新寬容的「大眾部」兩大派,那是事實。
釋迦世尊成道後傳法四十五年,為何佛陀入滅後第一次結集僅只有聲聞《阿含經》,而講菩薩道的大乘經典要過幾百年後才出現。
龍樹菩薩在《大智度論》中說:「佛於三藏中廣引種種諸喻。為聲聞說法不說菩薩道。唯中阿含本末經中。佛記彌勒菩薩。汝當來世當得作佛號字彌勒。亦不說種種菩薩行。佛今欲為彌勒等廣說諸菩薩行。是故說摩訶般若波羅蜜經。……一切眾生為結使病所煩惱。無始生死已來無人能治此病者。常為外道惡師所誤。我今出世為大醫王集諸法藥。汝等當服。是故。佛說摩訶般若波羅蜜經。」
可見當時佛陀不僅說聲聞法,也根據利根聽法對象說了菩薩道法。但「佛為諸大菩薩說《不可思議解脫經》,舍利弗目連在佛左右而不得聞,以不種是聞大乘行法因緣故。譬如坐禪人入一切處定中,能使一切皆水皆火,而餘人不見。」(大智度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