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29日 星期四

[點燈]-在家菩薩戒

F4-             在家菩薩戒
                                       ── 行者 果燦  ──

        《梵網經》說:「菩薩戒」「是諸佛之本原,菩薩之根本;是大眾諸佛子之根本。」菩薩戒的內容是「三聚淨戒」,是三種無垢清淨的戒規,是行菩薩道絕對要修持之戒律,包括「攝律儀戒」、「攝善法戒」和「攝眾生戒」。
        「攝律儀戒」,指修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等佛門的在家出家一切基本戒律,主要是去惡之戒,止一切惡,是「諸惡莫作」。
        「攝善法戒」,指行善積德奉行佛門一切善法,修一切善,是「眾善奉行」。
        「攝眾生戒」,是廣修一切善法以利益濟度一切眾生,也稱「饒益有情戒」,是「利益眾生」。「饒益」,原意是給以豐厚利益,即是盡心竭力。
        「三聚淨戒」每一戒都互具圓融無礙,例如殺生戒遠離殺生之惡是「攝律儀」;行善積德增長慈悲心是「攝善法」;濟度眾生就是保護一切眾生是「攝眾生」。總之是含攝佛門一切戒,故「三聚淨戒」又稱「三聚圓戒」。
        聖嚴師父說:「中國的出家人,不論是那一宗派,都得受比丘戒,……在中國受比丘戒的同時,都要加受梵網菩薩戒,……因此中國禪師並不需要特別另受三聚淨戒,但是菩薩的精神就是以此三聚淨戒來表現的。……在漢傳菩薩戒中,單受三聚淨戒的情形,我尚未見。」(漢藏同異P77)師父說:「要行菩薩道,須受菩薩戒,所以菩薩戒是一切諸佛之能成佛的根本原因。也是菩薩之所以成為菩薩的根本所在。……菩薩戒的內容,是三聚淨戒。……所謂三聚淨戒,就是聚集了持律儀、修善法、度眾生的三大門類的一切佛法,作為禁戒來持守。……小乘戒只能做到積極地去惡消極地修善,積極地戒殺消極地救生;菩薩戒則既要積極地去惡修善,也要積極地戒殺救生,把不修善與不救生,同樣列為禁戒的範圍。因此,菩薩戒是涵蓋了七眾戒,而又超勝了七眾戒。三聚淨戒的內容,可以說是無所不含無所不包的:攝律儀戒,涵容了大小乘的一切戒律、威儀;攝善法戒,包羅了八萬四千出離法門;饒益有情戒,概括了慈、悲、喜、捨,廣度一切眾生的弘願與精神。……菩薩戒既是七眾戒之外的別解脫戒,所以,受了七眾戒固可增受菩薩戒,不曾受過七眾戒,乃至不夠資格受持七眾戒的,也能受持菩薩戒。」(戒律學綱要P326-330)師父又說:「菩薩戒的根本精神是絕對戒婬,故也是絕對離俗的,但卻並不妨礙現有妻子而行梵行,所以可現在家形相。」(同上P335)這是在家人和出家人受菩薩戒的分別,在家戒是「不邪婬」;出家戒則絕對「戒婬」。雖然關於「戒婬」,各經的說法有些出入,在家人有妻室,只要不沉迷,不邪婬,那應該是一種夫妻的責任;出家人則應該是絕對禁止婬欲的,唯有絕對戒婬,才能離欲而解脫生死。「婬」,指男女性行為,佛教對「婬戒」是非常重視的。
        《楞嚴經》有「烝砂作飯」之說:「佛言若不斷婬修禪定者,如烝砂石,欲其成飯,經百千劫,只名熱砂。」   
        聖嚴師父說:「菩薩戒不是『盡形壽』受持,而是『盡未來際』受持,所以命終不捨戒,菩薩不拒性別與變性之人,所以二形不失戒。……菩薩戒一經受得之後,從生至生,直至成佛,都是永遠隨逐的,因為戒體是一種無形狀無表象的無漏色法(物質體),當它一經薰上了我們的本性理體之後,只有被遮沒的可能,卻沒有失落的可能了。所謂犯了重戒失戒,那祇是因受惡法陰影的遮沒而失去了戒體的功能,並不即是戒體從我們的本性理體上失落,……正因為菩薩戒是盡未來際受持的,轉生之後,多數的眾生,雖已不再記憶曾經受戒,雖其功能或已隱沒,但其戒體仍然存在性體之中,所以仍可遇緣而『增受戒』,如果轉生無緣再受,乃至也不記憶曾經已受,這一戒體的功能,必將仍有顯現的機會,所謂善根,這也正是善根的一種。」(戒律學綱要P396)師父說:「菩薩雖持一戒,要比小乘持具足戒的功德更大,因為菩薩戒的每一戒都是『無盡戒』;持一戒,即在一切眾生分上得到持戒功德,眾生之數無量,持戒的功德也就無盡了,所以受持菩薩戒的功德之大,大得無法比喻。所以《瓔珞經》說:『法師能於一切國土中,教化一人出家受菩薩戒者,是法師其福勝造八萬四千塔。』又說:『其受戒者,入諸佛界菩薩數中,超過三劫生死之苦。』又說:『有而犯者,勝無不犯;有犯名菩薩,無犯名外道。』」(戒律學綱要P395)「盡形壽」,是指盡一生的壽命,僅此一輩子,如皈依「三寶」,受「五戒」等;「盡未來際」卻是生生世世,永久的,如受「菩薩戒」等。
        依《梵網經》〈律藏品〉有十重戒和四十八輕戒,是為「出家菩薩戒」,是三聚淨戒之攝律儀戒;依《優婆塞戒經》〈受戒品〉則另列六重戒和二十八輕戒為「在家菩薩戒」;另《善戒經》瑜伽稟承宗之說(唐玄奘譯《菩薩戒本》及北涼曇無讖譯《菩薩戒本經》),彼經為佛成道之初所說,彌勒菩薩親聞,與〈瑜伽論〉的〈菩薩地品〉、〈小乘二百五十比丘戒〉等相同。據《梵網經》說,菩薩戒是盧舍那佛為妙海王及其王子千人授戒之法。盧舍那為菩薩時修此戒而成佛,在蓮華臺藏世界中為利樂一切眾生,傳授給其化身佛之一的釋迦牟尼佛,釋尊傳與逸多菩薩(彌勒),如是次第傳二十餘菩薩,後由鳩摩羅什傳至中土。聖嚴師父說:「在漢地受菩薩戒者,也不一定要受比丘戒,但受比丘戒者,一定會受菩薩戒,所謂『三壇大戒』次第受,即指沙彌戒、比丘戒、菩薩戒。有的人在未受沙彌戒之前已受過菩薩戒了,但在受沙彌戒、比丘戒之後,還得再受一次菩薩戒。」(漢藏同異P78
        不論在家或出家人,所受菩薩戒基本相同,若受了菩薩戒後犯戒,有輕重之分。犯了重戒,《梵網經》說:「若有犯十戒者,應教懺悔:在佛菩薩形像前,日夜六時,誦十重四十八輕戒,若到禮三世千佛,得見好相。若一七日,二三七日,乃至一年,要見好相。好相者,佛來摩頂,見光見華,種種異相,便得滅罪。」犯了輕戒則說:「若犯四十八輕戒者,對首懺罪滅。」「對首懺」是指對一位菩薩或比丘懺悔。不論在家或出家人,受了菩薩戒,必須半月布薩,「以便懺罪而清淨三業,以便誦戒而長養功德。」師父引義寂〈戒疏〉說:「菩薩僧尼,至半月,應兩邊布薩,誦大小二本,不者輕垢。在家菩薩,若家內有淨室,半月應自誦,若無者,由旬內(二十至三十華里)寺舍作菩薩布薩,則應往聽,都不者輕垢。若自家誼迫及由旬內無菩薩(布薩)會集者,不犯也。」(戒律學綱要P404)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